擁有變色龍般靈活演技的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向來以獨特的氣場、磁性嗓音與知性形象吸引著世界各地電影迷,她演繹伊莉莎白一世的女王風範深植人心,《魔戒》系列中高雅脫俗的精靈女王令芸芸眾生傾倒,在《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2007)、《凱特布蘭琪:宣言13》(Manifesto,2015)裡大膽顛覆世俗對「女演員」之定義,肆意跨出二元性別疆界,更以《因為愛你》(Carol,2015)中成熟、優雅又撩人的「卡蘿」一角,躍升成為酷兒社群偶像。
所以當影迷聽聞凱特將久違地獨挑大樑演出虛構的「女同志」指揮家 Lydia Tár,並與深深畫進女同觀眾心底的《燃燒女子的畫像》(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2019)雙姝之一諾耶米.梅蘭特(Noémie Merlant)對戲,最後更以此角二度奪下威尼斯影后,莫不引頸期盼,望能再次沐浴於女王又帥又美的個人魅力下。
甫進樂團的俄裔大提琴手 Olga(由英德混血大提琴手 Sophie Kauer 飾演),則是塔爾主動開後門試探,卻屢屢踢到鐵板的新「獵物」,她是體制外突然的一波生猛力量,攪亂塔爾慣用伎倆和樂團既有秩序,也是在塔爾事業存亡之秋壓倒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塔爾的狩獵,從初次在女廁瞥見 Olga 身影即開始了。本應維持公正、特意在表演者面前搭建屏風的樂團招募徵選,卻因底下縫隙露出的鞋子,給了塔爾憑藉先入為主的「外型印象」打分的空間;Olga 順利入選後,塔爾一如既往招待她去歷史悠久、曾侍奉許多名流大師的高級餐廳用餐,卻發現話題搭不到一起──Olga 明顯比 Francesca 再年輕一個世代,她不聽唱片,而是看 YouTube 影片確立演奏生涯的偶像,對於誰是指揮家毫無關心;她關心婦女權益和左派運動,讓只會賣弄音樂領域的專精知識及專有名詞的塔爾顯得見識狹隘,甚至也不甩塔爾推薦的蔬食菜單,大口啃起俄羅斯烤肉。
愈是難攻的山脈愈激起塔爾的征服慾,她選擇艾爾加(Edward Elgar)大提琴協奏曲搭配樂團正在緊鑼密鼓籌錄的馬勒(Gustav Mahler)第五號交響曲,並獨排眾議額外舉辦徵選,不讓原本的首席大提琴手循例獨奏,為的就是給新來的 Olga 上位機會,順便測試她的能耐。雖然最後只有兩位樂手參加徵選,但眾評審無異議地選擇 Olga,證明她擁有不需走後門也能力壓老團員的實力。
當 Francesca 因為沒獲得助理指揮職位而曠職搞消失後,塔爾想當然爾讓 Olga 暫時替補出差特助,然而她的態度卻與禮貌乖巧的 Francesca 相差十萬八千里──不僅以時差為由拒絕塔爾的晚餐邀約,卻在事後盛裝出去玩(對比 Francesca 唯唯諾諾地詢問晚餐安排,而被塔爾冷淡打發),講話時總是盯著手機打字聊天,不把老闆情緒放在心上,甚至趁她不注意時拍照直播(註3),抱怨老闆執著於形象經營的惺惺作態──塔爾從舊愛和新歡身上獲得截然不同之待遇,帶出權力消長移轉的世間運行規則,也預示了她的殞落。
另外,Olga 剛入團時,Sharon 對她品頭論足,評價她演奏時表情「誇張到像是快高潮」,顯示不僅塔爾(指揮)對樂手,連樂手彼此朝暮相處之間,也不乏帶有性成分的凝視;當 Olga 贏得獨奏資格,實際演練艾格加協奏曲時,激情演奏當下與塔爾的專屬眼神交換,更難掩情慾橫流的張力,加上樂音停歇後那輕撫臉頰的小動作,直接讓坐在後方目擊一切的 Sharon 藏不住吃味神色──畢竟她是曾經歷過、也最懂怎麼與眼前這個高高在上的女子公然調情的人啊。
至於 Olga 單獨前往塔爾工作室練習的片段,雖然並未拍出兩人間有任何踰矩行為,但一人淋雨濕身敲門,一人僅披著浴袍接見,其實也給予「有心之人」足夠的暇想空間。
四、Krista(and more?)
最後是將塔爾拖入「取消文化」風暴的核心人物 Krista Taylor,她從未正面現身,僅在《紐約客》訪談觀眾席、塔爾下榻酒店外頭閃過兩次背影,以及網路新聞上匆匆出現一張照片,但她的存在卻滲透進塔爾所有生活細節中──電子郵件、親送的禮物(註4.)、網路批評聲浪、街頭以她之名抗議的人潮,甚至化為縈繞不去的心魔在淺眠塔爾的惡夢中糾纏。導演更直接在塔爾床尾安插披頭散髮的 Krista 魅影,以營造住房的「鬼屋感」。
Krista 的角色定位與 Francesca 類似,都是被塔爾看上並有意加入潛規則遊戲之人,只是比起沉默安分的 Francesca,Krista 更難以操控,對預期的利益交換結果得失心更重,因此快速輸掉塔爾信任,成為被切割、棄若敝屣的舊愛,塔爾也曾在安慰 Francesca 時直言 Krista「和我們不是一夥的」(She wasn’t one of us.)。
該名學生選擇冰島作曲家 Anna Thorvaldsdottir 的無調性音樂練習指揮,被塔爾認為缺乏想法,她建議他應該追本溯源、去瞭解啟發作曲家的重要基礎,不該「越級打怪」。優秀的指揮家即使選擇簡單的經典樂曲如巴哈,也能透過自身獨特詮釋,帶領聽眾聽見耳熟能詳樂曲的不同面向。然而,學生卻緊咬巴哈厭女又私生子滿天下的汙點行為,表明自己身為思想開放、進步的非白人(BIPOC)泛性戀,沒辦法喜歡並演奏他的作品。
註3.)也有一解釋是 Olga 為 Francesca 特意安排至塔爾身邊欲弄垮她的棋子,直播上的留言可能也為兩人對話。
註4.)導演特意安排禮物為 Vita Sackville-West 的小說 Challenge,評價多半認為 Vita 用此作之激情情節,影射自己與已婚的 Violet Keppel 不被當時社會接受之同性戀情;這說明為何塔爾看到書名及扉頁 Krista 的簽名後,會嚇得把它立刻丟棄,並將之歸類為她對自己的瘋狂迷戀追求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