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日本好同事來台出差,我們相約吃飯。餐點送上桌後,她雙手優雅合十,恭敬的注視著盤中食物,帶著感恩與滿足的微笑,輕聲地說 “Itadakimasu”。
這一幕經常出現在日劇中,但當它真實上映在我眼前時,我才真的感受到,日本人對食物及用餐的感謝與尊重。在那一刻,我不自覺的坐正了身子,原本翹起的二郎腿,也放下併攏,跟著我同事恭敬的看著餐點。直到她咬下第一口食物,我才敢開動。
看日劇時,中文字幕常常將「いただきます」(Itadakimasu) 翻譯成 “我開動了”。其實,這過度簡化了這句話的涵義。「いただきます」寫成漢字是「頂きます」,意思是懷著尊重的心念,從高處領受寶貴的東西。Wikipokpok 解釋
いただきます 的意義。中文的意思是 (
節錄):
- 我們領受了動植物的生命得以進食。對於以命換命而感謝的心情說 いただきます。
- 同時,對於充滿愛作料理給我們吃的人、生產者及大自然的恩賜也抱持著感謝的心情說 いただきます。
- 所以,請自我反省,不挑食也不貪心,抱持著感謝的心意來用餐。
再聽到「いただきます」(Itadakimasu) 這個美好、有意義與深度的字時,我們也一起抱持著感恩的心吧!
日本應該是唯一擁有如此尊重食物和飲食文化的國家。不分場合、不分老少、不分貧富貴賤、不分宗教,等等,全日本人都在飯前遵守一樣的禮儀 いただきます。其它國家當然也有類似的文化,但大都來自於宗教信仰。
我的外公外婆是非常虔誠的天主教徒。小時候到外公婆家,吃飯前,外公一定會用溫暖的台語祈禱 - 「天主,求祢降福我們,和我們所享用的食物。我們也為祢所賞賜的一切,感謝祢。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阿們。」外公沒畫完十字聖號,結束祈禱前,沒有人敢說話,動餐桌上的食物,或離開餐桌。
在歐美電影或電視劇中,越來越難看到基督徒飯前禱告的身影。曾幾何時,飯前禱告在歐美已經不像 いただきます 在日本一樣,是個自然、自由的儀式。
猶太人在進餐前,會誦讀簡短的祝福語,感謝上帝後才能享用美食。
佛教信徒在飯前,念供養偈: 「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供養佛法僧三寶,是為了感恩;供養眾生,是為了報恩。
伊斯蘭教信徒在吃飯、喝水前會念「بِسْمِ الله وَبَرَكَةِ الله」(Bismillahi wa Barakatillah) ,以真主的名義和真主的祝福。
印度教受地域影響,差異很多,但餐前祈禱是必須的傳統,多由唱誦「薄伽梵歌」(Chanting Brahmarpanam) ,表達對吃食物的感激之情,也是為了認識到將食物帶到盤子中,所涉及的所有眾生,和元素之間的相互聯繫。
中國古詩 《唐‧李紳‧「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無論是因宗教信仰,感谢我們的主恩賜食物。或是如 「いただきます」(Itadakimasu) 感謝大自然恩賜,以及料理人和生產者的辛勞,在餐桌上,都應懷抱著感恩的心,感謝面前的食物及我們的福分,以及尊重、珍惜與家人、朋友、同事,等等用餐的時光。
對於不能感恩的人,或沒有宗教信仰不能感謝老天恩賜的人,請至少保持一個「人」在用餐時應該有的基本禮貌。一邊用餐一邊滑手機,甚至打電動,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在所有成員(尤其是為大家做飯的人)還未坐下之前,或在長輩還未入座,還未吃下第一口食物前,就先開動的行為,則是沒有尊重,沒有教養的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