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春秋》:鄭伯克段于鄢(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武姜為段爭取到京城作為封地,段到了京城便大興土木、修築城牆。這不是尋常的舉動,因為古代修築城牆代表着準備戰爭,難道鄭國將會發生內戰嗎?
鄭莊公身邊的大臣祭仲看不下去,於是跟莊公說:「國內一般城邑如果興建城牆,而圍起來的面積超過方圓一公里,這就足以成為國家的心腹大患了!君主請想想看,以前傳統的制度是這樣的:國家的首都只能夠方圓三公里,其他大城市的規模不可以超過方圓一公里,中等城鎮是方圓六百米,小鄉村是方圓三百米。現在京城違反規定,已經擴張到超過方圓一公里!君主您現在再不處理這個問題,以後就更難處理了!」

莊公非常為難,因為弟弟段有母親支持,大概不會聽從自己的命令了,因此回答說:「是母親武姜逼我一定要給弟弟分封一座城,我怎樣才能避過這個威脅呢?」

祭仲說:「武姜貪得無厭,怎會滿足呢?不如及早把段安置在別的地方,不要讓他的勢力繼續滋長!如果他的勢力壯大了,就很難處理了!君主您看,田地裏的雜草一直生長,難以徹底清除,雜草還會搶走農作物的養份。君主的弟弟就像田裏的雜草一樣,最終會使國家受到損害!」

莊公回答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他做這麼多不正當的事情,一定會有報應的,你就等着看吧!」祭仲便退下,不再談這件事了。「多行不義必自斃」後來成為了諺語,本身就是源自於此。

過了不久,段把鄭國北邊和西邊的郊區都霸佔了,這次換成是公子呂向莊公進諫。按照古代的稱呼習慣,稱為「公子」意思就是「公之子」,也就是「諸侯之子」。之前勸諫的祭仲只是一般大臣,而這位公子呂很可能也是鄭武公之子,與莊公有血緣關係。公子呂說:「現在國家被分裂成兩邊了,君主您有什麼打算呢?如果您是想讓位給段的話,那我就趕快過去效忠他。如果您不是想讓位的話,請君主您趕快把他剷除吧,這樣才不會讓人民無所適從!」

莊公似乎不想處理這個問題,他輕描淡寫地說:「現在不用理會他,因為他的報應快到了。」

又過了不久,段把鄭國北邊和西邊的所有城市都侵佔了,成為自己的領地,甚至進一步要侵略鄭國東邊的城鎮了,鄭國似乎只剩下首都是屬於莊公的了。公子呂焦急地向莊公提議:「我們現在就要先發制人了,要不然段的勢力愈來愈雄厚,人民都會追隨他、不支持我們了!」

莊公就像設下空城計的諸葛亮一樣鎮定,說:「他的行為不正當,就不能使人民團結。現在雖然勢力龐大,但也會很快瓦解的。」

究竟莊公會如何處理這位謀取權位的弟弟呢?武姜會不會參與這件事呢?

【原文依據】

《春秋經.隱公元年》:
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

《春秋左氏傳.隱公元年》: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厚將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4會員
164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稽古齋 的其他內容
東周初期,鄭國的兄弟不和,即將發展成篡位大計!
東周初期,鄭國的兄弟不和,即將發展成篡位大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戰國時代,秦國強盛,各國都畏懼三分。 有一年,秦王親自帶領三十萬大軍,進攻趙國濁邑。 濁邑為夏瑠君封地,夏瑠君為人機智過人,趙國人稱呼為智子。 智子見秦軍來到,出城拜見秦王。 「夏瑠君,寡人大軍壓境,汝何不速降?」秦王對智子說。 「大王,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豈可輕易丟棄國家城池?大王無故伐
Thumbnail
大王安排步夏與其邑國公主聯姻,儘管步夏內心無比痛苦,但他為了父王與母后顏面和國家百姓,還是必須接受這場不屬於他的聯姻安排。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成功不論出身?南陽的諸葛武侯後人,如何從爛尾樓居民起步,闖過層層互害,最終成為大真朝的開國功臣?姨史氏長篇重磅回歸,精彩盡在洪水文學!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左傳》開篇記述注解的第一件大事,叫『鄭伯克段于鄢』  。這則故事,曾選入中學語文課本,比較有名。記述了鄭莊公與母親武姜和弟弟共叔段之間的愛恨情仇。故事情節曲折,『微言大義』  ,蘊含及傳遞了豐富的價值理念,有許多『彎彎繞』。其中『掘地見母』的情節尤其經典,成為了成語,鄭莊公挖地道與母親相見,被認為
左 傳 【鄭子家告趙宣子】    晉國會合諸侯,準備攻打宋國,但是不邀請鄭國,因為他認為鄭國和楚國交好。    鄭國大夫子家寫信給晉國大夫趙宣子,歷數鄭國對晉國的勤侍奉、盡禮數,並拉攏原來親楚國的陳、蔡兩國來奉事晉國,足以證明鄭國並未親楚。希望體諒小國的為難,如果還不能獲得諒解,那也只好「鋌
左 傳 【燭之武退秦師】     晉、秦合攻鄭國,鄭國派燭之武見秦伯。     燭之武說:「鄭國知道快要滅亡了。秦國如果以鄭國為邊邑,中間還夾著其他國家,您也知道這其中的難處。哪裡需要滅亡鄭國來增加鄰國的土地呢?鄰國增加國土,您就少了土地呀。何況晉國一方面往鄭國開疆闢土,一方面有往西邊侵占土地。
左 傳 【宮之奇諫假道】     晉國要假道虞國討伐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向虞公諫言:「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虞、虢兩國就如同唇齒。虢國滅亡,虞國就不保。」     虞公說:「晉是我的宗親,怎麼會害我?」     宮之奇舉了晉伯殺害親族之例來勸說虞公。     虞公又說:「我祭祀都是用豐盛潔淨的
左 傳 【鄭莊公戒飭守臣】     魯、齊、鄭三國聯合伐許,許莊公敗,逃衛。魯、齊讓鄭佔有許國,鄭莊公將許國一分為二,東邊歸許莊公之弟許叔,西邊派鄭國大臣公孫獲監管。本文為評論鄭莊公知禮之處。 【源遠流長,古語今用】 一、 量力而行之。今用「量力而為」 二、 相時而動。今用「順時而動」。相,
Thumbnail
戰國時代,秦國強盛,各國都畏懼三分。 有一年,秦王親自帶領三十萬大軍,進攻趙國濁邑。 濁邑為夏瑠君封地,夏瑠君為人機智過人,趙國人稱呼為智子。 智子見秦軍來到,出城拜見秦王。 「夏瑠君,寡人大軍壓境,汝何不速降?」秦王對智子說。 「大王,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豈可輕易丟棄國家城池?大王無故伐
Thumbnail
大王安排步夏與其邑國公主聯姻,儘管步夏內心無比痛苦,但他為了父王與母后顏面和國家百姓,還是必須接受這場不屬於他的聯姻安排。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成功不論出身?南陽的諸葛武侯後人,如何從爛尾樓居民起步,闖過層層互害,最終成為大真朝的開國功臣?姨史氏長篇重磅回歸,精彩盡在洪水文學!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左傳》開篇記述注解的第一件大事,叫『鄭伯克段于鄢』  。這則故事,曾選入中學語文課本,比較有名。記述了鄭莊公與母親武姜和弟弟共叔段之間的愛恨情仇。故事情節曲折,『微言大義』  ,蘊含及傳遞了豐富的價值理念,有許多『彎彎繞』。其中『掘地見母』的情節尤其經典,成為了成語,鄭莊公挖地道與母親相見,被認為
左 傳 【鄭子家告趙宣子】    晉國會合諸侯,準備攻打宋國,但是不邀請鄭國,因為他認為鄭國和楚國交好。    鄭國大夫子家寫信給晉國大夫趙宣子,歷數鄭國對晉國的勤侍奉、盡禮數,並拉攏原來親楚國的陳、蔡兩國來奉事晉國,足以證明鄭國並未親楚。希望體諒小國的為難,如果還不能獲得諒解,那也只好「鋌
左 傳 【燭之武退秦師】     晉、秦合攻鄭國,鄭國派燭之武見秦伯。     燭之武說:「鄭國知道快要滅亡了。秦國如果以鄭國為邊邑,中間還夾著其他國家,您也知道這其中的難處。哪裡需要滅亡鄭國來增加鄰國的土地呢?鄰國增加國土,您就少了土地呀。何況晉國一方面往鄭國開疆闢土,一方面有往西邊侵占土地。
左 傳 【宮之奇諫假道】     晉國要假道虞國討伐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向虞公諫言:「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虞、虢兩國就如同唇齒。虢國滅亡,虞國就不保。」     虞公說:「晉是我的宗親,怎麼會害我?」     宮之奇舉了晉伯殺害親族之例來勸說虞公。     虞公又說:「我祭祀都是用豐盛潔淨的
左 傳 【鄭莊公戒飭守臣】     魯、齊、鄭三國聯合伐許,許莊公敗,逃衛。魯、齊讓鄭佔有許國,鄭莊公將許國一分為二,東邊歸許莊公之弟許叔,西邊派鄭國大臣公孫獲監管。本文為評論鄭莊公知禮之處。 【源遠流長,古語今用】 一、 量力而行之。今用「量力而為」 二、 相時而動。今用「順時而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