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也是自我激勵的書籍-心經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同事和我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能看懂就四句就了不起了。我就笑笑的講給他聽,他聽完後,就不說話了。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1.觀自在菩薩。
解釋:修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人,也就是正在唸經文的我。
觀自在菩薩,又稱觀世音菩薩,是指有有智慧且慈悲的修行者。這句話算是一句很激勵的話,有一次我工作真的壓力很大時,我突然唸了:「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我也突然懂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激勵我們成為一個大智慧且慈悲的人。
菩薩:修行者
2.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解釋: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時。
3.照見五蘊皆空。
解釋:發現萬事萬物、身體、感受、指思想和心理層面、行為和動作層面及指識別和認知的本質是空的。
其實空這個字,還沒有解釋到,這個字是整篇文章最重要的一個字,下篇再講吧!
4.度一切苦厄。
解釋:解脫了生老病死、愛憎煩惱等種種苦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4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佛就說:「如果不是你的東西,你就不要拿;假如是你的東西,你才拿。」 那比丘就自己好好思惟:「天下萬物都不是我的東西,即使是自己的身體,最後也會敗壞。」所以,他想來想去:「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只有善法才是自家的寶物。」
    光師傅說心經2 作者 慧光法師/菩薩寺廟 IBS 總住持 2022 維摩舍文教 ❍ ❍ ❍ ❍ ❍❍ ❍ ❍ ❍ ❍❍ ❍ 覺醒是生命的開始 當我們正確地認識自己和環境的時候,自然而然就能消除心中的煩惱。 佛法講到最核心,就是般若。 (般若=智慧) 以情感為基礎建立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導讀: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聲聞聖人觀我空,聞說《金剛經》,無空可住而有怖,一切法空而
    Thumbnail
    觀音山法會-觀世音菩薩聖誕四日祈願法會!邀請全球大眾共同持誦〈六字大明咒〉、「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及響應放生、護生善行等,把握殊勝因緣廣修眾善,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福之人。登記:除障祿位/超薦蓮位,護持薈供供品,觀音山保育放流。
    Thumbnail
    心經開頭的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自在,容易嗎?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自在,或者我們錯以為開心就是自在,能恣意而為就是自在,也許我們從未停下來想過自己自在嗎?也可能從不知道怎樣才是真的自在。 自在,是這本經要帶給大家的,免於心中的苦難枷鎖,能如浮雲遊水輕鬆自在,帶我們去看為何不自在,走出不自在,重回自在。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經文: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佛說般若波羅蜜,金剛非喻而喻,般若非法而法,智慧到彼岸之說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
    Thumbnail
     佛教的精神,可以說就是「菩提心」與「出離心」。「菩提心」就是「覺」,「覺」是自覺與覺他,所以,菩提心是包含悲願與智慧的。如果智慧之中沒有蘊涵度眾生的悲願,那麼這樣的菩提心不完整;如果菩提心和出離心不相應,那麼就不得解脫。所謂「出離心」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心,通常一般人講出離,往往只談到出離五欲,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佛就說:「如果不是你的東西,你就不要拿;假如是你的東西,你才拿。」 那比丘就自己好好思惟:「天下萬物都不是我的東西,即使是自己的身體,最後也會敗壞。」所以,他想來想去:「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只有善法才是自家的寶物。」
    光師傅說心經2 作者 慧光法師/菩薩寺廟 IBS 總住持 2022 維摩舍文教 ❍ ❍ ❍ ❍ ❍❍ ❍ ❍ ❍ ❍❍ ❍ 覺醒是生命的開始 當我們正確地認識自己和環境的時候,自然而然就能消除心中的煩惱。 佛法講到最核心,就是般若。 (般若=智慧) 以情感為基礎建立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導讀: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聲聞聖人觀我空,聞說《金剛經》,無空可住而有怖,一切法空而
    Thumbnail
    觀音山法會-觀世音菩薩聖誕四日祈願法會!邀請全球大眾共同持誦〈六字大明咒〉、「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及響應放生、護生善行等,把握殊勝因緣廣修眾善,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福之人。登記:除障祿位/超薦蓮位,護持薈供供品,觀音山保育放流。
    Thumbnail
    心經開頭的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自在,容易嗎?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自在,或者我們錯以為開心就是自在,能恣意而為就是自在,也許我們從未停下來想過自己自在嗎?也可能從不知道怎樣才是真的自在。 自在,是這本經要帶給大家的,免於心中的苦難枷鎖,能如浮雲遊水輕鬆自在,帶我們去看為何不自在,走出不自在,重回自在。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經文: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佛說般若波羅蜜,金剛非喻而喻,般若非法而法,智慧到彼岸之說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
    Thumbnail
     佛教的精神,可以說就是「菩提心」與「出離心」。「菩提心」就是「覺」,「覺」是自覺與覺他,所以,菩提心是包含悲願與智慧的。如果智慧之中沒有蘊涵度眾生的悲願,那麼這樣的菩提心不完整;如果菩提心和出離心不相應,那麼就不得解脫。所謂「出離心」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心,通常一般人講出離,往往只談到出離五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