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什麼樣的行為是浪費?
什麼樣的行為是奢侈呢?
打從一開始,我就被《不浪費的奢華》這個書名莫名吸引,這個概念好像很衝突,但又同時兼具了我內心的兩種渴望。
我希望減少浪費,多存錢、多投資,但也想奢侈地享受人生。 相對於不浪費的奢華這個精神,比較容易想像的是,
我們許多人是抱著「不敢奢華,但很浪費」方式在生活。
不浪費 VS. 浪費
聽到奢華與浪費,一定很多人想起了身邊的某個人的樣子(不要不承認了啦~) 可能是勤儉捨不得花錢出去玩的婆婆媽媽,真想拜託他們對自己好一點,對吧
可能是某位既奢侈又浪費的親戚,又令人羨慕又覺得可惡
可能是你我般的小資族,不敢奢侈也不敢浪費,真心心疼自己
所以到底怎樣算是浪費、不浪費呢?
作者幫我們做了清楚的定義:
「不浪費」的真正精神,
在於充分發揮物品的價值,
也就是物盡其用。
相對應的,所謂浪費就是:
用過即丟,是浪費。
藏而不用,更浪費!
這麼說,隨性地大量使用免洗餐具、塑膠袋、保鮮膜等等一次性的用品是浪費。經常購買品質不佳、勉強接受的物品,沒用過幾次便棄置、丟棄的行為是浪費。抱著節儉、執著的心態而囤積大量物品,無法善用、發揮物品的價值也是浪費。
我們是不是大多數人都不敢奢侈地花錢在自己身上,但上面幾點卻中標了呢?
不浪費的奢華 而「不浪費的奢華」則是
將金錢花費在可以真正提昇日常生活品質、雖然比較貴但真心喜愛的事物上。
我們不一定是買很貴的、名牌、高檔貨這類物品,
最重要的選擇標準是:自己非常喜歡、可以愉快地使用、慎重地愛惜的物品。
對旁觀者來說,這樣敢花較多的錢在日常用品上,看似是奢侈的行為,
但其實一點也沒浪費金錢,也沒浪費物品本身的價值。
而且,因為已經擁有真心喜愛的最佳選項,覺得「只買這個就夠了」,
就不會輕易見異思遷,時常想尋找、購買其他替代品。
也因此錢會花得更精準,不會輕易浪費在可有可無的物品上。
如何精準花錢,奢華但不浪費
這邊回到跟我們日常生活關係最密切的問題上,
我們該把錢該花在什麼上面呢?
我們可以總結四個項目:
- 美好的經驗
- 能豐富自己內心的物品
- 自己真心喜歡的物品
- 用起來心情愉快的物品
還有一個重要且實際的問題是,
雖然理想上我們可以購入、使用我們100%喜愛的物品,
但是這樣可能花費會超過我們的預算,
或是還沒找到這樣100分的選項。
在這種時候,作者認為
「有時候不是那麼喜歡的東西,除非可以找到替代品,否則還是盡量謹慎使用吧。如果可以充分且愉快地使用,也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請好好疼愛有緣出現在身邊的東西。」
此外,我們也可以多點耐心,用時間累積美好的生活。
如在另一本我也很喜愛的書《積存時間的生活》中的日本夫婦修一與英子,
他們在生活態度及傢俱、家用品的選擇上有一致的標準與堅持,
但經濟上並沒有那樣寬裕,
因此花了長久的時間,慢慢一件一件地購齊所需的傢俱、家用品。
上述兩種做法,都讓我們可以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不會做出超出能力範圍的事,
所以,以真正「不浪費的奢華」的精神生活的話,
是不會出現透支、入不敷出、壓縮其他重要支出
(例如學習、存錢、投資等等)等等情況的。
我覺得《不浪費的奢華》這本書
就理財的角度來看是非常務實的
(這也是我為什麼把這篇歸在〈太太愛理財〉這個專題)
它告訴了我們:
1. 錢該花在哪
2. 不該花在哪
3. 經濟條件有限時可以怎麼做
遵循這樣的原則,不僅可以奢華地享受日常生活,
還可以避免無謂的浪費。
與其他理財書或極簡主題的書一樣,
很重要的是,磨練自己的眼光與品味,
不斷了解自己真的想要的東西、想要做的事,
就不會分散、浪費注意力、心力與金錢。
這本書閱讀心得的下篇會分享「不持有的生活」這個概念及生活整理術。我還在努力整理思緒轉譯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