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問題 讀書心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樹確實各有各的行事作風與個性,在彼德渥雷本「樹的祕密生命」一書中,「性格問題」這一小節提到了作者對比鄰的三棵橡樹的觀察,在季節由夏天轉秋天,樹葉也將變換顏色,是因為將葉子中的葉綠素回收,葉子因而轉換顏色,入冬前便會落葉進入冬眠。三棵比鄰的樹,在同一氣候同一土壤,作者推論若是有差異,勢必就是其性格差異吧!
三棵樹每次都由最右邊的樹先變色,而其餘兩棵樹也許慢個一周或兩周,作者用也許這棵樹比較膽小,或者正面一點比喻這是一棵比較理性、謹慎,會提早做準備的樹,誰都不知道之後是否會遭遇蟲害,或是天氣驟變,因而另外兩棵樹來不及反應,受到需要長久時間復原的傷害?
閱讀這一小節的時候,心理思考作者太多對樹木的投射了吧!但又發現確實我們對一棵樹他是如何思考、如何審時度勢的並不清楚,凡事都只能先觀察並且做推論,我們不會知道為什麼.這棵樹比另外兩棵樹先落了葉。
但可以看見個體差異,這項是有趣的。有時候我們概括這一些景色為樹、這些景色為森林,這些植物是花,很少去觀察其個體的差異。
我們看其他人也是一樣喔,會在很多時候認為其他人應該想的跟我一樣吧!社會就是這樣的啊!是人應該就會這樣想的,除非不是人。
我是個育有兩個小孩的母親,就算有同一對父母、住同一間房子,兩個小孩是各自獨立的個體,思考的面向也很不同。
今早我剛驗出新冠肺炎陽性,在快篩之前,兩姊妹相繼感冒,妹妹先有鼻涕及咳嗽,再來是姐姐,姊姊則有頭痛跟發燒,我因為要外出,且身體痠痛,保險快篩先排除新冠的可能,結果刷刷出現兩條線,我跟姊姊說我是新冠肺炎,你應該也是。八歲的姊姊認為確實,因為她判斷是她傳染給我的。而六歲的妹妹認為要她也快篩出來才能證實,因為她並沒有發燒,症狀也有些微差異。
兩者想法都帶有其經驗判斷,不能說誰對誰錯,我也覺得很有意思。
小孩總會提醒我,人並不是都總是這樣想的,至於我為什會有「人是這樣想的」大前提,我也需要思考看看。
此書中也提到,一個地方的物種多樣性越高,森林生態系的穩定性也會越高,樹木專家馬丁·戈斯納博士曾經對在巴伐利亞森林國家公園裡一棵六百歲的樹做研究,用了除蟲菊精噴灑在樹冠,從樹冠上掉下來的生物數到了兩百五十七個不同的物種,以及兩千零四十一隻生物,雖然說這是個不友善的方式,但證明了一棵樹上的樹冠上有多樣豐富的生命。
雖然生物會在樹木上汲取養分生長(無論動植物或是真菌),但它們從來不會造成一棵樹木的死亡,這個生態系裡的物種發展出與生俱來的行為,物種與物種間會保護森林免於過度損耗。
這一小節裡提到的物種多樣性,在台灣的國中生會在自然這一個科目裡讀到,但物種的多樣與個體間的多元,在人類這個群體,與人類跟外在環境的互動上,又是怎麼樣的呢?
多元是什麼?
物種的多樣又是什麼樣呢?
我們究竟走在一條什麼路上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楨楨有意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彼得渥雷本「樹的祕密生命」一書中,其中一小節提到森林會為自己製造理想環境,這一小節的標題取名為「木製空調」。書中舉了一個例子,是在適合松樹生長較為乾燥貧瘠的沙地上,人們在松樹旁種了山毛櫸,起先想說不要讓林相太單調.......
「就這樣慢慢來」這一小節提到,一棵看似幼年的樹,實際分析過發現竟然是一棵已經80歲的樹,而這80歲的樹在兩百多歲母樹的「教養」下嚴苛的成長,母樹寬厚的樹冠遮蔽了小樹能夠照到的陽光,僅以其優點,因其成最低限度能照到的陽光行光合作用慢慢地長大,而這樣緩慢成長有其優點
在彼得渥雷本「樹的祕密生命」一書中,其中一小節提到森林會為自己製造理想環境,這一小節的標題取名為「木製空調」。書中舉了一個例子,是在適合松樹生長較為乾燥貧瘠的沙地上,人們在松樹旁種了山毛櫸,起先想說不要讓林相太單調.......
「就這樣慢慢來」這一小節提到,一棵看似幼年的樹,實際分析過發現竟然是一棵已經80歲的樹,而這80歲的樹在兩百多歲母樹的「教養」下嚴苛的成長,母樹寬厚的樹冠遮蔽了小樹能夠照到的陽光,僅以其優點,因其成最低限度能照到的陽光行光合作用慢慢地長大,而這樣緩慢成長有其優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一個人、一棵樹、一個家族的興衰。 ……也許不只這樣。
Thumbnail
小樹想著:「我還能長得多高?我想了一遍又一遍。」熟齡我們應該更有感了,為了長大長高,一直努力著接受所有的磨練,那還要長多高呢?外在名利的追求絕對是無止盡的,一定有其他更重要的事。
Thumbnail
我們時常會發現有些問題不見得有標準答案,也會發現回答問題的人多半站在自己的立場思考,當我們聽到別人的答案時,是否會感到大吃一驚,原來從別人口中吐出的答案竟然是我們未曾想過的觀點! 《森林有多少樹?》這本書便是講述許多動物輪番表達自己對於森林應該有幾棵樹木的看法,每隻動物都基於自己的需求
Thumbnail
我真是看樹到了一個著迷的地步。 從樹幹的粗細,以及樹皮的濕潤程度,來推想這棵樹可能經歷了哪些氣候。再往上看看樹幹上有沒有攀附藤蔓植物,這通常發生在較粗壯的樹身上,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某些樹受到藤蔓植物的青睞,我並沒參透。 之前聽一個廣播節目,介紹一個職業,叫做樹醫生,她說某些樹會分泌酵素來抵禦有害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溫暖的文字和生動可愛的插畫,引導孩子理解生命的傳承意義,以正向的角度看待生命中離去或逝去的人事物,希望能幫助孩子理解生命的轉化和沉澱。樹葉的模樣和自然的變化,可以用來比喻生命的循環和變遷。
Thumbnail
三歲的小孩以為一片樹葉就是一棵樹,高興地大叫:「媽媽,我揀樹!好大棵的樹!」 「那是樹葉,你想揀幾 ”片” 樹葉?」媽媽說。
Thumbnail
巧在森林中教導小花辨識物種大概是父女倆最親密的時刻。巧能分辨松樹與落葉松的不同,卻無法覺察女兒甚或自己內心的異樣,「紅色樹皮的是松樹、黑色是落葉松」小花複誦試著記下,事實上,對孩子而言,不知道的都叫做樹又有什麼關係?對自然而言,命名/不命名、有著怎樣的名字,生命難道就會不一樣嗎?靜默無語的自然,任憑
Thumbnail
其實你我的差別,只在一秒鐘。沒有好也沒有壞,沒有對也沒有錯,差別只在於:你我想體會什麼樣的生活過什麼樣的人生。
Thumbnail
樹木還有愛,例如山毛櫸樹與橡樹們,就會突然在某年春天爆發式地一起開花結果,曬恩愛的程度不亞於社群平台上的人類。
Thumbnail
一、看封面猜測故事內容 二、聽故事: 內文分成五個階段分別是男孩、少年、成年、中年和老年,每個階段和樹的互動不同。 三、讀者劇場唸故事 全文分成旁白、小男孩和樹三個角色、用心揣摩男孩和樹的心情、再唸一次故事。 四、問題與討論 1.故事第一段描寫,從前有一棵樹,她......為什麼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一個人、一棵樹、一個家族的興衰。 ……也許不只這樣。
Thumbnail
小樹想著:「我還能長得多高?我想了一遍又一遍。」熟齡我們應該更有感了,為了長大長高,一直努力著接受所有的磨練,那還要長多高呢?外在名利的追求絕對是無止盡的,一定有其他更重要的事。
Thumbnail
我們時常會發現有些問題不見得有標準答案,也會發現回答問題的人多半站在自己的立場思考,當我們聽到別人的答案時,是否會感到大吃一驚,原來從別人口中吐出的答案竟然是我們未曾想過的觀點! 《森林有多少樹?》這本書便是講述許多動物輪番表達自己對於森林應該有幾棵樹木的看法,每隻動物都基於自己的需求
Thumbnail
我真是看樹到了一個著迷的地步。 從樹幹的粗細,以及樹皮的濕潤程度,來推想這棵樹可能經歷了哪些氣候。再往上看看樹幹上有沒有攀附藤蔓植物,這通常發生在較粗壯的樹身上,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某些樹受到藤蔓植物的青睞,我並沒參透。 之前聽一個廣播節目,介紹一個職業,叫做樹醫生,她說某些樹會分泌酵素來抵禦有害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溫暖的文字和生動可愛的插畫,引導孩子理解生命的傳承意義,以正向的角度看待生命中離去或逝去的人事物,希望能幫助孩子理解生命的轉化和沉澱。樹葉的模樣和自然的變化,可以用來比喻生命的循環和變遷。
Thumbnail
三歲的小孩以為一片樹葉就是一棵樹,高興地大叫:「媽媽,我揀樹!好大棵的樹!」 「那是樹葉,你想揀幾 ”片” 樹葉?」媽媽說。
Thumbnail
巧在森林中教導小花辨識物種大概是父女倆最親密的時刻。巧能分辨松樹與落葉松的不同,卻無法覺察女兒甚或自己內心的異樣,「紅色樹皮的是松樹、黑色是落葉松」小花複誦試著記下,事實上,對孩子而言,不知道的都叫做樹又有什麼關係?對自然而言,命名/不命名、有著怎樣的名字,生命難道就會不一樣嗎?靜默無語的自然,任憑
Thumbnail
其實你我的差別,只在一秒鐘。沒有好也沒有壞,沒有對也沒有錯,差別只在於:你我想體會什麼樣的生活過什麼樣的人生。
Thumbnail
樹木還有愛,例如山毛櫸樹與橡樹們,就會突然在某年春天爆發式地一起開花結果,曬恩愛的程度不亞於社群平台上的人類。
Thumbnail
一、看封面猜測故事內容 二、聽故事: 內文分成五個階段分別是男孩、少年、成年、中年和老年,每個階段和樹的互動不同。 三、讀者劇場唸故事 全文分成旁白、小男孩和樹三個角色、用心揣摩男孩和樹的心情、再唸一次故事。 四、問題與討論 1.故事第一段描寫,從前有一棵樹,她......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