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4/2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還是學不會」的興趣,究竟能夠多有趣?

#學琴 #興趣 #培養 #家長 #孩子 #音樂 #習慣 #方法 #策略
「老師,我家小孩只是學興趣的,妳不要太兇、太嚴格,學音樂開心就好了嘛!」又或者是「老師,我家小孩他這周考試很多,可能要請假」這些話,相信對於無論是正職或兼職的老師而言,勢必不陌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當班級才藝普查時,身邊不乏那些被同學們歡呼鼓舞上台表演的小小音樂家,又或者那些因為不熟捻而在舉手與不舉手的決定中動搖的同學。在台灣,學音樂已經不再是一項十分稀罕的才藝了。隨著社團普及、適性發展的概念漸深,舉凡幼稚園小童到網紅歌手,人人秀一手好才藝似乎已是常見的景象了。但為何學過演奏樂器的同學很多,勇於舉手秀才藝的同學卻寥寥無幾呢?除了天生的膽量,針對演奏技巧,這是因為樂器演奏是一項需要努力扎根的技藝。無論學習的樂器為何,若想有能力演奏所謂「有點程度」的曲子,皆需要有因為熟能生巧而靈巧的手指、靈活的頭腦、敏感的心思等,絕對不是「上課學學就好」。
相信不管是對於求好心切的家長,又或者是因為想圓夢才參加社團學習樂器的同學而言,既然有著「想要將樂器演奏變成興趣」的強烈動機,那您肯定會希望自己或孩子學完後可以有足夠的能力來演奏些許歌曲吧?但是,馬兒若要好,總是得攝取到足夠的糧草。其實,學習樂器某方面來說,與培養運動興趣是十分相近的。舉例來說,像是當今風靡全球的健身運動,絕對不是上個教練課,肌肉就能長出來、體態就能玲瓏有致的吧?因為除了教練在課堂中的指、校正,學員自己日常的積累才是能否雕塑曲線的關鍵。
雕塑體態又會因為大家的喜好,而有各有不同的目標;可能有的人是為了減脂、瘦身,有的人則是為了增肌、健美,或甚至是追求力量的突破。因此,無論您是家長或自主學琴的學生是以音樂為志業,或僅以此為志趣,想請問你們之所以學習音樂的目標是什麼呢?如果是為了培養耐心與責任感,那就應該要在每次的練琴過程,慢慢加長時數或至少維持一定程度的練琴頻率,並自行承擔每次練完後的後果(例如:因為考試或課業而少練,導致被老師唸或進度停滯時,不該帶有任何藉口,反之,應虛心接受指教,因為是自己沒有付出相對應的時間與責任);若是為了美學,則除了練琴以外,應該多聽音樂會、多讀點相關歷史;那如果為了培養興趣,是否應該讓自己在零碎的時間裡,有效的練琴,使自己有一定程度的能力,可以演奏喜愛的歌曲呢?還是,純粹只是練開心的?那如果是練開心的,您/您的孩子真的有因此開心嗎?不管您是哪一種,一旦有了目標,就應該付諸努力與行動,只靠著老師/教練上課學學,絕對不會有您所期待的效果的。
然而,在競爭力提升的地球村,無論大人或是孩子都背負著許多的壓力與責任,因此該如何運用時間來平衡興趣與工作/課業,就是非常重要的課題。現在有一句很紅的話:「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沒錯,練琴也不例外。大家每天回到家,若作息正常的情況下,扣除洗澡與休息往往只有兩三小時。因此,在有限的時間裡,以針對「精選片段」,利用「有效的練琴方式」--即手指的肌肉記憶,就會顯得十分重要與有效。將曲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從頭練到尾,絕對是個不明智的選擇,卻是許多孩子或學琴人士不小心會選擇的謬誤。
那什麼叫做「精選片段」呢?簡單來說可以分成:1. 老師上課重複較多次的、或課堂中較容易卡關的片段;2. 自己彈的時候也容易卡關的片段。畢竟,這些片段就跟尚未破舊的數學邏輯一樣,不會就是不會,反之觀念通了,也就會了、不會忘了。因此這些才是您平日裡有限的時間內應該多加練習、或重點練習的片段。而「有效的練琴方式」,則是除了大家較熟悉的「搭配節拍器,從慢到快」以外,還可以加入節奏的變化型,例如附點節奏、倒附點節奏等,來增加手指肌肉的熟悉度、靈活度與練琴的趣味性,使練琴不只是練琴,更像是破關斬將的遊戲,真正達到培養志趣的作用。最後,當然不能忘了「善用科技」啦!手機普及的現代,大家一定要善用錄音軟體,而作法可以參考以下:在雙手已對曲子有一定的熟悉度後(即可順利的彈出歌曲後),可以借助錄音軟體,讓自己的耳朵當自己的老師,練習批判、品樂,一次、一次,利用自己上課所學、耳朵所聞,次次比對,並微調狀態,於當天結束練琴前,務必要再錄一個Final版,做前後比對。除了可以增加練琴的準確度與音樂的表達外,還可以訓練思考策略(練琴或詮釋的策略)、聽覺的敏感度並調整詮釋的方式,因此您將有機會感到成就感十足,且在這個過程中自得其樂。
總而言之,這些策略與方法,就跟前面提及的健身一樣,想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其實除了以上舉的領域,無論是學業上的學習、或其他專業、志趣、能力的培養基本上都可適用。所以,若您的目標只是「學好玩的」「別人會我也想要(我的孩子/我)學會」,那您應該問問自己,您所認為「好玩」的定義是什麼?如果說敲敲琴鍵就很好玩的話,是不需要特地破費請老師來教學,因為人人都能使樂器發出聲響。如果只是別人也會,所以我/我小孩也要會,那大可沒一定要學,畢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能比的太多、能學得也很多,能堅持的卻很少,無需相互折磨。那如果您定義的「好玩」,指的是希望可以變成興趣,那就該讓自己/自己的孩子學到一個程度。例如:有的人的願望是能夠演奏流行樂曲;有的人希望能彈彈兒歌即可;有的人則希望能詮釋技巧稍微高升,可炫技之曲目。無論是哪一種目標,就該針對目標,做策略性的修整,選擇有效的方式,努力持續,負責任的練下去。否則,無法開心敲鍵盤、無法順心如意彈自己喜愛的曲子,又該怎麼對練琴這件事「感到興趣」呢?
補充,如果您是被迫學琴的孩子,不妨分享這篇文章給您們的家長,又或者是看有沒有機會了解他們為何想讓您學琴、有沒有機會讓自己感到興趣?或可不可以「彈到什麼程度就好?」是我們可以試著為自己發聲、爭取快樂的方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