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簡單的排計畫?(2)讀書計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好的計畫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讓你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提高工作品質,減少壓力和焦慮感,同時也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分配資源和應對挑戰。
  可以選擇用紙本(筆記本)或電子設備(手機、平板)來排讀書計畫,我比較推薦用紙本排,因為比較方便在讀書空檔隨時拿起來確認,也可以避免拿起手機排計畫時不小心「順便」去滑其他app。但不論你選擇紙本還是電子設備,重要的是排計畫的方法!
  我會先用大範圍分⋯這就是簡易的「月計畫&週計畫」,同時,小範圍的「日計畫」也會隨之而來。 接下來以暑假時安排學測社會科複習計畫為例,說明「月計畫&週計畫」、「日計畫」排法。

✏️「月計畫&週計畫」排法:

1️⃣先明白自己的大致規劃
  我知道我11月、12月、1月以刷題為主,那我7-10月就要讀完歷地公三冊。
2️⃣排定月計畫
  暑假比較有時間所以我要讀完歷地公的第一、二冊,9月&10月再讀完歷地公第三冊。
3️⃣ 將月計畫的內容拆開成為週計畫、每日進度
  我知道我暑假兩個月的任務是社會3科*2冊=大約6冊的量 ➡️6冊平均到8個禮拜,最好一個禮拜讀完1冊會比較有安全感,剩下的時間可以緩衝或刷題 ➡️所以我就知道一個禮拜7天要分配1冊的6個單元 ➡️一天就是一個單元!(剩下的一天當作緩衝)
🎉🎉 完成!社會科就這樣排好了!這樣我們就也有了月計畫、週計畫✌🏻

✏️ 同樣重要的「日計畫」排法:

1️⃣我每天早上會把我每天預計的各科進度寫下來(based on 週計畫)例如:
  • 歷史B1 U1
  • 數學對話式p.1-4
  • 古文十五1篇
  • 英文模考1
  • 英文克漏字1
  • 佳句整理
2️⃣接著在後面大概預排一下時間(幾點到幾點),有效控制進度,才不會一天結束後發現事情做不完,到後面越累積越多。排時間的示範如下:
  • 歷史B1 U1 (13-16
  • 數學對話式p.1-4 (8-9
  • 古文十五1篇 (9-10
  • 英文模考1 (10-11
  • 英文克漏字*1 (11-12
  • 佳句整理(16-18
🎉🎉完成!(整天都可隨時自行添加/刪除新的科目,時間安排也可以隨時調整)

❓問答區

Q:為什麼要先預排幾個月後的計畫(例如排到開學後的月計畫)呢?
A:因為這樣才知道現在的進度是否太慢、是否會導致之後幾個月的進度太趕。也可以知道若是計畫延後,是否還有緩衝時間。
Q:計畫排定之後還可以再大範圍更改嗎?
A:可以唷!計畫完全可以隨著執行的狀況而變化的!隨時調整才能保證計畫的最佳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排代辦事項 如果你有很多代辦事項要排計畫,那我建議你首先要先幫他們全部列出來,比較急的可以在旁邊加一個符號(ex:📌、🌟⋯) ,並且簡單列一下deadline,例如:(~8/16)報名免修考。
(1)排代辦事項 如果你有很多代辦事項要排計畫,那我建議你首先要先幫他們全部列出來,比較急的可以在旁邊加一個符號(ex:📌、🌟⋯) ,並且簡單列一下deadline,例如:(~8/16)報名免修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孩子借書的實例,教導如何運用專案管理制定閱讀計劃。學習將閱讀目標拆分成可執行的小步驟。以 30 天為期限,設定每週和每天的里程碑,並計算每日所需的閱讀時間。遇到突發狀況時,他懂得靈活調整計畫。這種「以終為始」的方式使孩子在管理時間和達成目標上更有掌握,讓閱讀成為有成就感的日常習慣。
Thumbnail
『居家工作者』需要的自律,與強力的時間管理 這一套方法,適合所有居家工作的人使用,尤其適合『運用零碎時間累積工作的人』,例如:家庭主婦、作家、藝術家、自由接案SOHO族……等等。 你只需要兩本記事本:一本使用你習慣的格式就好,另外一本請選把一天可使用時間都列出來的工作日誌。 我建議使用紙本筆記,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Thumbnail
採取一年十二週計畫可以讓你採取最有效率的行動,節省許多時間,也更容易達成目標
Thumbnail
各種大會行程通通塞進6月,工作十年的好處在於忙碌(亂)之中仍能掌握,看起來了不起的大事,在心中都曉得終就會過去,不慌不忙做好每一個環節就是最大本事。 原先想每個月分享的閱讀書單,竟拖了半年, 乾脆一次分為三類,以星號作為推薦程度,五顆星滿分。 半年24本書雖不算多,但總歸還是滿意選書比例,花
每到年終或期末的時候,許多人都會開始制定新的一年計畫,或是為新的學年、工作做準備。 不管是生活上每天的代辦清單或是每個月分需處理的生活大小事情,總是需要我們費心地去計劃、去處理;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 科系發達的時代,傳統的紙本逐漸被手機和電腦給取代,現在的人打開手機的行事曆就能看到一天甚至是一年
又到新的一個月了。 雖然我閱讀較傾向隨心,但每個月初也會計劃一下這個月要看什麼書,其實是習慣每到月尾在圖書館借書,首先當然是要讀完借回來的書,然後再看自己買的書。 計劃畢竟只是計劃,我不一定完全照著閱讀,一來預約了圖書館的書可能會突然跑進來打亂計劃,二來有時看到別人介紹的書,可能就會被吸引了
Thumbnail
今日開的書是韓國小說《奶奶的夏威夷祭祀》,是早幾天從圖書館跑進我書櫃的預約書。 每次有預約了的書跑進來,我都得放下原本的閱讀計劃,先將這本書看了再說。 今個月有閱讀計劃嗎? 玩了兩年的主題閱讀,還要繼續進行嗎?其實還有許多主題,但今個月還未開始主題閱讀,甚至沒想好閱讀什麼主題,待我看完《奶奶的夏威夷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孩子借書的實例,教導如何運用專案管理制定閱讀計劃。學習將閱讀目標拆分成可執行的小步驟。以 30 天為期限,設定每週和每天的里程碑,並計算每日所需的閱讀時間。遇到突發狀況時,他懂得靈活調整計畫。這種「以終為始」的方式使孩子在管理時間和達成目標上更有掌握,讓閱讀成為有成就感的日常習慣。
Thumbnail
『居家工作者』需要的自律,與強力的時間管理 這一套方法,適合所有居家工作的人使用,尤其適合『運用零碎時間累積工作的人』,例如:家庭主婦、作家、藝術家、自由接案SOHO族……等等。 你只需要兩本記事本:一本使用你習慣的格式就好,另外一本請選把一天可使用時間都列出來的工作日誌。 我建議使用紙本筆記,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Thumbnail
採取一年十二週計畫可以讓你採取最有效率的行動,節省許多時間,也更容易達成目標
Thumbnail
各種大會行程通通塞進6月,工作十年的好處在於忙碌(亂)之中仍能掌握,看起來了不起的大事,在心中都曉得終就會過去,不慌不忙做好每一個環節就是最大本事。 原先想每個月分享的閱讀書單,竟拖了半年, 乾脆一次分為三類,以星號作為推薦程度,五顆星滿分。 半年24本書雖不算多,但總歸還是滿意選書比例,花
每到年終或期末的時候,許多人都會開始制定新的一年計畫,或是為新的學年、工作做準備。 不管是生活上每天的代辦清單或是每個月分需處理的生活大小事情,總是需要我們費心地去計劃、去處理;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 科系發達的時代,傳統的紙本逐漸被手機和電腦給取代,現在的人打開手機的行事曆就能看到一天甚至是一年
又到新的一個月了。 雖然我閱讀較傾向隨心,但每個月初也會計劃一下這個月要看什麼書,其實是習慣每到月尾在圖書館借書,首先當然是要讀完借回來的書,然後再看自己買的書。 計劃畢竟只是計劃,我不一定完全照著閱讀,一來預約了圖書館的書可能會突然跑進來打亂計劃,二來有時看到別人介紹的書,可能就會被吸引了
Thumbnail
今日開的書是韓國小說《奶奶的夏威夷祭祀》,是早幾天從圖書館跑進我書櫃的預約書。 每次有預約了的書跑進來,我都得放下原本的閱讀計劃,先將這本書看了再說。 今個月有閱讀計劃嗎? 玩了兩年的主題閱讀,還要繼續進行嗎?其實還有許多主題,但今個月還未開始主題閱讀,甚至沒想好閱讀什麼主題,待我看完《奶奶的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