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6/1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文筆記|每一次小小的抵抗都是成功:當我也曾是《人選之人—造浪者 Wave Makers》裡的文方

人選之人海報,取自官方粉專
人選之人海報,取自官方粉專
在幾天時間看完《人選之人—造浪者 Wave Makers》後,不算台灣戲劇狂粉的我對此劇的評價是:這是一個野心與能力對照地剛剛好的小品。即便台灣戲劇對比於現正強勢的其他國際作品當然還有改進之處,這個劇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在於我被它描繪的情境以及意圖傳遞的訊息打動。畢竟,在台灣的職場裡,我也曾經是文方。
文方知道下屬受到部門同事騷擾後的那股憤怒,那是我看到同屆職場同事被騷擾的憤怒;文方鼓勵亞靜舉報,但因為亞靜不想一再重複敘述騷擾過程而拒絕,文方從此學習到程序對受害人不友善,那段同理過程也是我的學習;文方最終決定執意處理,無論如何依舊要踏進行政體系的執著,那也是我的執著;但大型組織內部因為其他考量,轉以用不同方式懲戒,文方的妥協,也是我的妥協。
我在傳統的銀行走一遭,讓台灣花旗辦公室在亞太區創建了 Citi Women's Network,將入職訓練裡職場騷擾課程變成一定要訓練的課程,讓 Hotline 貼紙不是只是一個妝點。憤怒甚至驅使我成為台灣 Lean In 與 HeForShe 的核心運作成員,舉辦大量活動跟新鮮人對話探討職場平權。以一個外在的角度來看,這是我的成功。但這背後充滿著很多失敗,充滿著許多與制度的拔河跟妥協。這也是我的失敗。
我位置還不夠大,但我知道文方要面對的糾結跟痛苦,因為我也曾經是她。
文方知道亞靜因為裸照被前伴侶握在手裡,凜然告訴亞靜,就算當初是情願的,這件事依舊不應該被當作威脅。若為威脅,就是犯罪。這個行為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是犯罪。非合意散播拍攝的親密照片,非合意的部分是「散播」,不是「拍攝」。文方的凜然也是我的凜然。世界上網路用戶這麼多,用社群媒體的特性當作威脅,這種用戶的惡意行為,作為社群媒體專案經理的我怎麼會沒看過?
看戲的時候都很簡單,當戲是現實的時候卻很難。我在那個近似的位置上,那些情緒我都有,那些作為我也沒少過,然而遭遇到系統阻力以及巨大量級的時候,依舊有螳臂當車,排山倒海而來的被碾壓感。但即便在如今看似平權但在職場裡依舊諱莫如深的台灣社會裡,我還是很高興看到這個劇直白描繪了作為各個階層的位置裡,遇到這類事件時更多不同的處理樣貌。
每一次小小的抵抗都是一種成功,只要能夠把時代再往前推進一步,那都是成功。
而就算我只曾經是文方,其他角色卻也給了我多啟發:亞靜作為風暴的中心,她的確做錯事了,但她開展出了韌性的樣貌。而蓉之,這也是我非常想要強調的角色:她作為新世代,對父親與縱容父親的結構之惡做出了反抗。她的確在公眾前依舊保持沈默,但她以行為來表示她願意導正錯誤。
我不曾是亞靜,我也不曾是蓉之,但我卻在她們兩個身上看到更年輕、更新興時代的力量。而當然,我也在月真身上,看到了很多當初願意在我背後支持我的長輩、主管的樣子。正因為他們是在更加保守的年代坐上頂端的位置的,他們也更懂得過程中曾經遭受的荊棘與苦難。
很多人說此部作品作為政治職人劇不夠政治。這句話是對的,造浪者的確在更尖銳的台灣政治議題上著墨不多,因此「政治」在此的確不夠深不夠廣。但這句話也是錯的。因為政治是眾人之事,是權衡,是妥協,是理解需要之後給予系統一個導正的機會。這些性別、組織、群眾都構成了政治,而這也是為什麼另外一個角色芳婷說的話這麼打動人:
這些都是很小很小的事情,可是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都跟台灣的未來一樣重要。
畢竟,正因為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堆疊,都才構築成台灣未來的方向。
這部劇描繪的環境也許依舊還是太理想(真諷刺,這也就更加代表如今的現實依舊如此不正常),而我離開台灣環境也有一些時間,不見得是對台灣職場生活的最佳發言人。不過能有這部職人劇,即便這只是台劇轉型跟精緻化的一個小成功,但這些主題足以成為劇組願意投注心力的議題,才是社會意義上的大成功。
謝謝《人選之人—造浪者》,也謝謝社會上的月真、文方、亞靜、蓉之。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再繼續一起努力。

歡迎追蹤留言,以及加入 Vocus Premium。同時也誠摯邀請你,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可以透過贊助連結給予我支持! 臉書個人頁面也會定期有近況更新,歡迎來找我玩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喬記洋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