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孩子鬧彆扭、發脾氣、故意不合作的時刻,身為家長的我們,往往深怕理智不小心斷了線。我們都以為,天真的孩子有話就會直說,卻沒有想過,並不是只有大人會把真心話埋心底,孩子也會。因此想要減少摩擦、讓親子感情升溫,學習理解孩子每一個行為背後所代表的動機,是很重要的課題。
本書作者胡展誥是一位諮商心理師,除了成人,也富有輔導孩童的經驗,他想提醒我們:
想讀懂孩子的心,要先從「打破框架」及「撕下標籤」開始。
這世間很多事情,一旦被框架限制住,就難以看透本質。孩子或他們的行為一被貼了標籤,就怎麼看都不順眼。當在面對一個被貼上愛說謊、亂打人、不合群等標籤的孩子時,我們要試著想像和挖掘,他們為什麼會想表現出這樣的行為?常說謊可能是因為說實話反而會遭受嚴厲懲罰,常打人說不定是他總是遭受非肢體霸凌的那一方,不合群也可能只是力求關注的一種表現。正確的理解孩子,才有和他們談話與促成改變的機會。
而在陪伴孩子時,要試著「放慢腳步」和「用心傾聽」。
現代父母工作忙碌,下班在家也不是立刻能將工作甩一邊,常常人雖在孩子身邊,但心思卻離得很遠。有人覺得自己每天花好幾個小時陪孩子已經很努力,但其實都是一邊用電腦滑手機,回應孩子也只是虛應故事,沒有發現孩子其實都跟男/女朋友一樣敏感,父母被看出人在心不在,常常鬧彆扭求關注也就不意外了。
試試ATM行為分析法,有條理地探討動機
A (Action)觀察孩子表現出哪些行動
T (Target)理解這些行動想達到的目標
M (Motivation)探索孩子之所以想達到目標的背後動機
很多家長習慣以行動的好壞直接給予相對應的獎懲,而忽視了好的行為背後可能有需要關懷的動機,不好的行為也可能是由正向的動機引發,只是方式不對。我們要努力把這個流程變成反射,才會越來越容易理解孩子每個動作的動機是什麼。
內在核心需求的幸福三元素
我們常常苦思什麼是幸福,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答案,但若一個人擁有歸屬感、價值感、希望感這三個元素,那通常已經離幸福很近。身為希望孩子能過得幸福的父母,我們可以試著從這三個方向培養他們:
歸屬感是人與外界的正向連結,能夠促進個人與他人、與環境保持良好的互動,擁有歸屬感的孩子,不會因為要滿足自己的福祉而去傷害他人的權益
價值感充沛的人,看待自己的方式會以欣賞代替評價,他們比較不會把分數和成就與自我價值畫上等號。因為發自內心欣賞自己的好與接納自己的不足,比較不容易因他人的眼神與評價而受傷。
希望感則在孩子心中扮演燈塔的角色,在漫長且充滿未知的人生旅途中,指引孩子往特定方向前進。他們期待迎接未知的每一天,希望感帶給他們源源不絕的熱情與動力。
比起其中一項特別突出,三項均衡的人生會更加理想,因為只有歸屬感,會難以獨立;只有價值感,只能體驗成功者的寂寞;只有希望感,則裹足不前,一事難成。想想自己,或是周邊那些散發幸福和不幸的人,是不是也和這三個元素的組成吻合呢?
這本書不只能讓為人父母的讀者受益良多,對於尚未育兒的人,也能藉此回想自己的童年和學生時代,是不是也屬於某個類型的孩子,還是其實到現在為止都還是?過去所做的各種被認為是叛逆的荒唐事,是不是也期待大人能夠理解自己呢?種種觸動人心的內容,和作者那平鋪直敘卻莫名溫暖的文字,讓我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眼角泛淚了數次,值得所有人閱讀的一本書,衷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