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失控、零碎念,輕鬆育兒8大NLP技巧。好書分享《最幸福的育兒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適合人群



1. 容易緊張,對育兒這件事感到巨大壓力

2. 孩子覺得我一點都不瞭解他,想與孩子建立有效溝通

3. 除了大聲責罵,找不到其他更好的辦法來遏止孩子的行為

4. 想讓育兒從麻煩吃力的苦差事,變成輕鬆自在的樂事


raw-image


內容概要



  在這個雙薪家庭的時代,父母如何輕鬆自在,孩子也天天開心,讓育兒變成一件歡欣愉快的事?擔任NLP訓練員及母親的雙重立場下,作者從NLP中歸納出幸福育兒的八大技巧,彙集簡單實用性高的許多建議。這本書揭開「教出正向、自律好孩子」的祕密,以NLP的觀點重新檢視親子關係,探究身體、知識和心靈之間,以及體驗、思考、感情和反應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方法。


這本書為我帶來的改變



  有關幸福育兒的人,共通的行動準則,就是改變思維和立場。書中提到一個概念讓我印象深刻:「想要過著親子同樂的生活,父母就要意識到:『每個大人和孩子都住在各自的世界裡』,並將這一點視為立基點。」運用NLP讓我更清楚自己的目標,也讓我和我所在意的人能夠更瞭解彼此,就算遇到痛苦的經驗,也透過了NLP的輔助,讓我再次喚起熱情和能量。

  讓我受益良多的是,透過書中提供的NLP技巧之一:「找出行為背後必然存在的正向意圖」,使我能夠時常提醒自己,別把焦點放在行為上,而是要探詢行為背後的正向意圖。在運用這個技巧之後,不但可以看透「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也因為明白他行為背後的真正意圖,讓我更有效找到新方法,解決問題時對症下藥。並且,不會因此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找出正向意圖」的原則在於:「將焦點著重在意圖而非行為。」先不要急著否定孩子的行為,要考量到孩子做這件事的正向意圖,積極提問「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再勸告或給建議。認可孩子的正向意圖這個技巧不但能夠解決問題,也能讓孩子感到自己被大人瞭解,進而減少彼此之間的對立關係。


書中喜歡的段落



1. 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使他能夠茁壯成長。不是藉由改變孩子來實現,而是要透過改變父母本身的意識和行為來落實。


2. 父母能做的就是在輔助孩子時相信他所擁有的資源,並為孩子保留一個成長空間。


3. 透過自身努力去完成,而不是藉由要求小孩才能達到的成果,這就是NLP所說的目標。





小賦婆捕書網 與你書海翱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獨處的島
15會員
239內容數
「尋找神、開悟與實相,就像在一片雪地裡尋求一條路。 如果路不存在,而你在尋找一條路,邁步走吧,那就是你的路。」 ——Thomas Merton
獨處的島的其他內容
2023/04/01
這是一本關於與外星人聯繫 以及外星種族索引的書
Thumbnail
2023/04/01
這是一本關於與外星人聯繫 以及外星種族索引的書
Thumbnail
2023/01/28
對於"死刑"你怎麼想?
Thumbnail
2023/01/28
對於"死刑"你怎麼想?
Thumbnail
2023/01/25
「映初」,映照最初。
Thumbnail
2023/01/25
「映初」,映照最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這是一本有別於教導如何如廁、戒尿布、斷奶的親子教養的書,而是著重於培養親子關係,審視過往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共同想像解決辦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感受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懂得表達感受、懂得與人社交的孩子。
Thumbnail
這是一本有別於教導如何如廁、戒尿布、斷奶的親子教養的書,而是著重於培養親子關係,審視過往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共同想像解決辦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感受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懂得表達感受、懂得與人社交的孩子。
Thumbnail
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孩子鬧彆扭、發脾氣、故意不合作的時刻,身為家長的我們,往往深怕理智不小心斷了線。我們都以為,天真的孩子有話就會直說,卻沒有想過,並不是只有大人會把真心話埋心底,孩子也會。因此想要減少摩擦、讓親子感情升溫,學習理解孩子每一個行為背後所代表的動機,是很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孩子鬧彆扭、發脾氣、故意不合作的時刻,身為家長的我們,往往深怕理智不小心斷了線。我們都以為,天真的孩子有話就會直說,卻沒有想過,並不是只有大人會把真心話埋心底,孩子也會。因此想要減少摩擦、讓親子感情升溫,學習理解孩子每一個行為背後所代表的動機,是很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教養是堂懷疑是否有最適解的存在,但也在追尋的過程中學會與自己的和解。 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 作者:陳品皓 禾禾文化工作室出版 五種情境,21個生活應用,從父母及老師角度切入。這樣就能去處理孩子的情緒嗎? 無法! 但會是個方向與嘗試,而父母或許就是在這樣的嘗試與陪伴之中,孩子就慢慢
Thumbnail
教養是堂懷疑是否有最適解的存在,但也在追尋的過程中學會與自己的和解。 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 作者:陳品皓 禾禾文化工作室出版 五種情境,21個生活應用,從父母及老師角度切入。這樣就能去處理孩子的情緒嗎? 無法! 但會是個方向與嘗試,而父母或許就是在這樣的嘗試與陪伴之中,孩子就慢慢
Thumbnail
阿崴閱讀-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教養的另一個面向我推薦的點在於溝通。有些主管抱怨不同世代的人很難溝通,但往往只是想要把自己的想法意志強灌輸再另一個人身上,但溝通必須尊重每個個體的不同。另外溝通時是否有覺察自己的情緒,我們常常會被自己原生家庭的一些習慣所束縛而不自知,而當自己帶了過多情緒進行溝通時,恐怕
Thumbnail
阿崴閱讀-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教養的另一個面向我推薦的點在於溝通。有些主管抱怨不同世代的人很難溝通,但往往只是想要把自己的想法意志強灌輸再另一個人身上,但溝通必須尊重每個個體的不同。另外溝通時是否有覺察自己的情緒,我們常常會被自己原生家庭的一些習慣所束縛而不自知,而當自己帶了過多情緒進行溝通時,恐怕
Thumbnail
※適合人群 1. 容易緊張,對育兒這件事感到巨大壓力 2. 孩子覺得我一點都不瞭解他,想與孩子建立有效溝通 3. 除了大聲責罵,找不到其他更好的辦法來遏止孩子的行為 4. 想讓育兒從麻煩吃力的苦差事,變成輕鬆自在的樂事
Thumbnail
※適合人群 1. 容易緊張,對育兒這件事感到巨大壓力 2. 孩子覺得我一點都不瞭解他,想與孩子建立有效溝通 3. 除了大聲責罵,找不到其他更好的辦法來遏止孩子的行為 4. 想讓育兒從麻煩吃力的苦差事,變成輕鬆自在的樂事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Thumbnail
教養資訊氾濫的時代,最有憑有據、能按表操課的劃時代教養書! 讓忙碌的父母快速掌握重點,化解育兒的各種焦慮!
Thumbnail
教養資訊氾濫的時代,最有憑有據、能按表操課的劃時代教養書! 讓忙碌的父母快速掌握重點,化解育兒的各種焦慮!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夠反思自己童年的人際關係,幫助自己成長,就可以提供給孩子—你一定可以提供給自己的孩子的—穩固的連結,成為未來人生中忠誠關係的基礎。孩子的未來我們無法控制,但卻能夠盡量讓他懂得和會好好對待自己的人做朋友,幫助他找到人生中深刻的意義。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夠反思自己童年的人際關係,幫助自己成長,就可以提供給孩子—你一定可以提供給自己的孩子的—穩固的連結,成為未來人生中忠誠關係的基礎。孩子的未來我們無法控制,但卻能夠盡量讓他懂得和會好好對待自己的人做朋友,幫助他找到人生中深刻的意義。
Thumbnail
教養子女是我們這輩子最艱難的課題之一。日常生活的壓力讓許多父母深感罪惡、反覆煎熬,心想如果有多一點的時間、少一點的疲倦,或甚至只要知道該從何處下手,就能夠做得更好一點。人類的天生構造其實無法處理現代生活壓在我們身上的重擔,也因此讓我們難以傾聽與生俱來的父母本能。
Thumbnail
教養子女是我們這輩子最艱難的課題之一。日常生活的壓力讓許多父母深感罪惡、反覆煎熬,心想如果有多一點的時間、少一點的疲倦,或甚至只要知道該從何處下手,就能夠做得更好一點。人類的天生構造其實無法處理現代生活壓在我們身上的重擔,也因此讓我們難以傾聽與生俱來的父母本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