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執筆.推敲》

Mineko-avatar-img
發佈於閱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從數學題目研發到文章寫作,我不斷地進行找素材、轉換素材、編寫成章的循環。成不了章就繼續修,素材轉換不成就找新素材,無所不用其極地去完成被期待達標的數量。
就像許多創作類型的工作一樣,總會遇到連素材都找不到的困境,或是明明是好素材,卻一直寫不出想要的成果。因此,當看到《取材.執筆.推敲》這本書時,彷彿在摸黑探索時突然出現的一點明火,列入我在近期必須要完讀的書本清單中。
書籍封面。取自讀墨 Readmoo:https://readmoo.com/book/210226116000101
雖然在閱讀這本書時,已經漸漸地感受到這本書不會完全解決我現在的困境;如果看本書就能讓靈感如湧泉般的噴發,生成型AI就不會這麼夯了。作者以自己的寫手經驗,分享了取材、執筆、推敲這三個創作必經階段應該要注意的重點,當中並非所有建議都能套用經手過的文章寫作上,更何況是學科評量導向的數學題目上。
不過,綜合過去讀過許多寫作有關的書、上過一些課當中,還是有引發我共鳴之處,在此簡要地分享一下。

取材時,秉持對任何念頭的好奇,廣泛地蒐集、閱讀資料

很久以前參加過數學命題的工作坊,講師就跟在場的與會者說:「你不會找到一本關於教你如何命題的書,因為這是教不來的。除了累積自己命題的經驗之外,更重要地是廣泛地閱讀,擴充你自己的資料庫,才能幫助你聯想這些素材跟數學知識之間的關係。」
「廣泛地閱讀」這件事說起來容易,但怎麼挑選要讀的書,書中哪些才是值得參考的內容,是我剛開始執行遇到的困難。
現在回想起來,其實不應該這麼鑽牛角尖。逛書局時看著書架上的書,覺得有興趣的就拿下來讀,書中內容能讀進去的都讀,先不考慮讀完這本書之後有沒有「收穫」,只要你有認真讀完,而不只是翻翻,說不定這些內容總有機會用上,只是時候未到。
除了看書之外,在《取材.執筆.推敲》中還提到一個新穎的觀點。當你看到任何一個事物,稍微挑起你的好奇心時,別放過那一瞬間,馬上紀錄那些飛掠過腦中的念頭,可能是對這個事物的疑問,或是感覺。若手邊剛好有能上網的工具,你可以立刻搜尋相關的資料,無論是這個事物本身,還是相關的新聞、討論,凡能滿足好奇心的,都好好地瀏覽、記錄下來。
是啊,「廣泛地閱讀」其實並不限於書上,主動地去研究任何有興趣的主題,其實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現在有許多方便記錄的工具或app程式,我也正在努力地養成「抓住激起好奇的那一瞬間」的習慣,即使這些資料上場的時機未定,好好享受研究的過程也挺好的。

執筆時,好好地畫地圖,引領讀者進到你的創作

想起自己邊做邊學研發試題時,以為把素材資料好好研讀完,命出題目就不是難事。果然是新手,想法都很天真呢。
「取材」固然是「執筆」前的重要步驟,但完好的「取材」不能保證「執筆」一路順暢。哪些資料中的內容必須寫進去,又該安排在什麼時候出場,前後文是否連貫、邏輯一致,用字遣詞是否好閱讀等等,都是在動筆時要考慮的。
這段章節我讀的很有感覺,因為在《怎樣談科學》,以及【創作者影響力訓練營 - 寫出個人影響力與品牌力】中,都有提到怎樣動筆。不只要想寫,還要有計劃地寫。
像是《怎樣談科學》中提到的ABT架構,以及各種故事情節模板,跟《取材.執筆.推敲》中的「兩個B」、「起轉承合」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我讀到書中的「公車目的地理論」時,就立刻想起【創作者影響力訓練營 - 寫出個人影響力與品牌力】中提到的企畫力。
看來,即使跨越不同文體、不同背景的作者,想要寫出有趣、好懂的內容,都有共同要具備的核心存在。

推敲時,無論增補修減,除了虛心受教,也要抱持信心

傾盡身心靈寫完後,應該就完工了?大概除了天生好手之外,即使能振筆疾書、行雲流水地寫完作品,也不代表沒有問題。
動筆前好好地找資料、規劃內容架構,都無法避開藏在筆下的「盲點」。可能是論述的立場、段落的重點安排,各種以為照計畫進行的細節,都可能是作品美中不足之處。
因此,在真正把作品送出前,一定要再請另一人好好讀過一次。畢竟對大部分的讀者來說,都會是在沒有任何背景準備的狀況下,讀到你的內容,所以這些「第一次閱讀」的經驗與回饋,通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除了有合作的編輯可以協助,其實自己也能擔任「第一次閱讀」的讀者角色。當然,為了避免動筆當下的記憶與情感影響,你需要把剛寫完的內容放置一段時間,也要給自己讓腦袋記憶體清空的時間。準備好以「空白」的狀態閱讀時,才有可能把原本被遮掩的地方挖出來,好好檢視與修改。
雖然常有人覺得,大刀闊斧地修改會澆熄作者對所寫內容的熱情,但靜下心想想,目標是為了推出讀者能買單、推薦的作品,滿足作者自身的喜好是其次。尤其認為自己很難脫離動筆當下狀態的人,更需要讀其他人給予的回饋,說不定當中就有你沒看見,卻應該要修改的地方。
不過,虛心受教的同時,也別過度地貶低自己,畢竟每個作品都是你親手生出的孩子,每字每句都應該有你下筆的理由。因此,收到回饋的同時,除了篩選出真正可能對作品有益的意見之外,跟對方真誠地闡述自己寫作的想法,討論修改的建議,最後都有機會取得雙方最大共識,以較為舒服的方式繼續完成作品。
即使是自己動手修改也是一樣,別被過去第一次寫下的你綁住,有信心地再修、再寫,把不足的地方補足,把寫歪的地方改正,相信最後都能讓作品愈來愈好。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40內容數
世界不斷變動,總有些新奇的事物,等待我去發掘、剖析與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貓想享 的其他內容
因為對「英語字典」的主題感興趣,而書名又以「失落詞」跟「詞典」矛盾地結合,讓我決定好好讀完這本書——《失落詞詞典》。
因為對「英語字典」的主題感興趣,而書名又以「失落詞」跟「詞典」矛盾地結合,讓我決定好好讀完這本書——《失落詞詞典》。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不論是剛開始創作小說還是已有一定的經驗,相信都(曾)面對同一個問題:我的小說完成不了!!(俗稱的開坑不填)或是一看到文稿便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其實這題我想直接回答寫就對了,不過這太水字數了,所以就有了這一篇
「啟發筆記」由「摘錄」+「 自由寫作 」兩個部分構成。 「摘錄」的部分是指你閱讀的「文章」「書本」上的原汁原味內容, 你需要將原文一字不漏照抄,以避免斷章取義或者轉述上出現落差。 而「自由寫作」則是你做完「摘錄」後, 馬上紀錄自己心中的想法, 抓住自己各種念頭, 用寫作讓他們現形成文字,
Thumbnail
這篇心得主要是寫給寫作新手看的,因為我覺得老手都有自己的一套閱讀系統。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那麼,我們開始了。 這篇心得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 為甚麼要閱讀 如何選擇讀物 總結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寫作是一個無盡發想的過程,在各個主題下有著多樣的分享類型,然而,若欲在特定領域建立專業,持之以恆地針對特定主題進行分享是不可或缺,依此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邏輯的建構文章主題變得至關重要。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不論是剛開始創作小說還是已有一定的經驗,相信都(曾)面對同一個問題:我的小說完成不了!!(俗稱的開坑不填)或是一看到文稿便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其實這題我想直接回答寫就對了,不過這太水字數了,所以就有了這一篇
「啟發筆記」由「摘錄」+「 自由寫作 」兩個部分構成。 「摘錄」的部分是指你閱讀的「文章」「書本」上的原汁原味內容, 你需要將原文一字不漏照抄,以避免斷章取義或者轉述上出現落差。 而「自由寫作」則是你做完「摘錄」後, 馬上紀錄自己心中的想法, 抓住自己各種念頭, 用寫作讓他們現形成文字,
Thumbnail
這篇心得主要是寫給寫作新手看的,因為我覺得老手都有自己的一套閱讀系統。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那麼,我們開始了。 這篇心得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 為甚麼要閱讀 如何選擇讀物 總結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寫作是一個無盡發想的過程,在各個主題下有著多樣的分享類型,然而,若欲在特定領域建立專業,持之以恆地針對特定主題進行分享是不可或缺,依此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邏輯的建構文章主題變得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