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讀後感:無言的罪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無法改變生活,反正什麼樣的生活都是一樣的。

今天看了一本相當有名的卡繆著作——《異鄉人》。 故事在敘說一名對生活無所謂的男子,因為一時情緒不清,槍殺了一名跟朋友有怨的阿拉伯人。但因為平常抱著無所謂的生活態度,沉默寡言,被認為是聰明且無情的蓄意謀殺。

莫梭(男主角)在故事開頭,接到了一通安養院來的通知——「母親死了」。 他在安養院辦葬禮時,一滴眼淚也沒掉,在棺材旁跟工友抽著菸,喝著咖啡。 回到都市後,跟一名叫瑪麗的朋友(或是說曖昧對象),去看場喜劇電影、去海邊、去吃飯甚至上了床。好像媽媽死掉這件事不存在一樣,他跟大家都一樣,他並非不愛媽媽。

現在媽媽已經下葬,我也要重新回去上班,
總之,什麼都沒改變。

莫梭平時沉默寡言,他認為沒有重要到需要開口的事,他絕不會開口。所以在故事裡很常看到「我覺得沒有必要說」、「我認為這件事不重要」,因此被檢察官認為他是十分聰明的人。這件因為一時巧合身上有配槍、對方亮刀反射陽光、陽光長時間照射產生頭暈目眩的種種情況所導致的殺人案,反而被認為是為了朋友,故意精心安排整件事,來謀殺朋友的仇人。

我不太明白,
在普通人身上的優點,為什麼會成為另一個人身上的重大罪名?

整個故事給我的感觸蠻大的,一開始莫梭就是過著對世界很沒意見的生活。媽媽死了也無動於衷,生活周遭的事情也是,看著看著到他跟朋友們去海灘散步,朋友遇到仇家稍微打架一下,情節開始抬升,突然間就槍殺了一個人。 審判結果也是令我驚訝和髮指,檢察官基於莫梭對生活漠不關心、母親死去時抽菸喝咖啡、死後跟女生看喜劇上床這件事,認為他是一個無情的人;因為他沉默寡言,認為他是聰明的人。律師好像因他的誠實,不願用「跟司法打交道」的方法來改變一些說詞,不再對他的審判有想要做太多的堅持。 他自己也在審判庭上對自己最初審判,始終不願說太多的話。結果就是以法蘭西人民之名,宣判在公眾斬首。

▍我對他的誠實非常欣賞,但對他的不為自己發聲感到惋惜。母親的死不是他不在乎,而是因為生活要繼續。他沒把這話說出口,導致變成他是一名沒有靈魂的人。


本書150頁左右,一個下午就讀完了。 一開始在看這本書時,覺得翻譯很生硬,字句都有點像單詞,是不是翻譯者太爛的問題,後面看了譯後記才發現原來是譯者(嚴慧瑩)用心良苦。卡繆在文字揀選方面非常要求,刪了又改,改了又刪,因此文字十分精煉,這本書主角莫梭也是一個中低階的人,知識水平不是很高,所以用詞大部分都生硬又含糊,「憑單」都會說是「單子」,上下文句也不一定有邏輯。所以看起來十分生硬是因為譯者大量還原了卡繆在《異鄉人》的靈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ibō:平凡者的超能力
55會員
71內容數
Kibō,源自於日文的「希望(きぼう)」。 每個人的心,都如同純白的瓷釉一樣,染上不同的紋樣,呈現出獨一無二的 Kibō。
2024/08/01
《娛樂至死》的洞見:「電視不查禁書籍,它乾脆取而代之。」1 四十年來依舊適用,只是主角從電視轉變為更為氾濫的數位媒體。然而,閱讀的衰退並非始於網路時代。波茲曼早就指出,無遠弗屆的電報和攝影術這對先祖製造了破碎的資訊系統,打破了印刷術連貫完整的論述模式。電視作為他們的子女,不過是壯大了父母的影響力。而
Thumbnail
2024/08/01
《娛樂至死》的洞見:「電視不查禁書籍,它乾脆取而代之。」1 四十年來依舊適用,只是主角從電視轉變為更為氾濫的數位媒體。然而,閱讀的衰退並非始於網路時代。波茲曼早就指出,無遠弗屆的電報和攝影術這對先祖製造了破碎的資訊系統,打破了印刷術連貫完整的論述模式。電視作為他們的子女,不過是壯大了父母的影響力。而
Thumbnail
2024/03/10
這篇文章探討了佛洛姆的心理學如何與現代社會對話,幫助我們解開人類心理的謎團,重新認識自我。從他的批判對現代社會的觀察,到對個體心理問題的釐清,佛洛姆的著作具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Thumbnail
2024/03/10
這篇文章探討了佛洛姆的心理學如何與現代社會對話,幫助我們解開人類心理的謎團,重新認識自我。從他的批判對現代社會的觀察,到對個體心理問題的釐清,佛洛姆的著作具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Thumbnail
2024/01/22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
Thumbnail
2024/01/22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異鄉人》是卡繆的經典作品之一,故事由一則簡短的電報開始,結束於一場審判,從主角的日常、事件發生到審判的過程,在敘事的本質上並沒有太多複雜的轉折,但背後含義卻總是會讓讀者不斷深思。
Thumbnail
《異鄉人》是卡繆的經典作品之一,故事由一則簡短的電報開始,結束於一場審判,從主角的日常、事件發生到審判的過程,在敘事的本質上並沒有太多複雜的轉折,但背後含義卻總是會讓讀者不斷深思。
Thumbnail
《異鄉人》讀後感:探討社會與個人價值觀的衝突。主角莫梭的冷漠與誠實,在社會體制下被曲解為罪證,引發對人性和正義的反思。文章也提及翻譯風格與原文還原度的考量。
Thumbnail
《異鄉人》讀後感:探討社會與個人價值觀的衝突。主角莫梭的冷漠與誠實,在社會體制下被曲解為罪證,引發對人性和正義的反思。文章也提及翻譯風格與原文還原度的考量。
Thumbnail
  這次看卡繆的“異鄉人“,讓我想起之前看過卡夫卡的“審判“和杜斯托也夫斯基的“罪與罰“,而這三個故事有著非比尋常的關聯性,那都是關於“審判“這一回事。   可見司法的判決和人性的內心,二者永遠無法達到絕對的公平和絕對的平衡。也因此才會產生許多討論這種關於判決、審判的題材出現。  
Thumbnail
  這次看卡繆的“異鄉人“,讓我想起之前看過卡夫卡的“審判“和杜斯托也夫斯基的“罪與罰“,而這三個故事有著非比尋常的關聯性,那都是關於“審判“這一回事。   可見司法的判決和人性的內心,二者永遠無法達到絕對的公平和絕對的平衡。也因此才會產生許多討論這種關於判決、審判的題材出現。  
Thumbnail
(一)戰爭期間引起共鳴 (二)荒謬的短暫一生 (三)追求自由與享樂 (四)宗教思辯 莫梭除了是享樂主義者之外,跟母親一樣,他們都是無神論者,預審官甚至於稱呼他為「反基督先生」。 (五)自我與社會之反思
Thumbnail
(一)戰爭期間引起共鳴 (二)荒謬的短暫一生 (三)追求自由與享樂 (四)宗教思辯 莫梭除了是享樂主義者之外,跟母親一樣,他們都是無神論者,預審官甚至於稱呼他為「反基督先生」。 (五)自我與社會之反思
Thumbnail
剃刀邊緣無比鋒利,欲通過者無不艱辛,世故智者常言,救贖之道難行。──《迦塔奧義書》  這個故事是毛姆在七十歲時候寫的,正是世界最動盪的經濟蕭條時代。據他本人說書中沒有任何虛構,主角多半是美國人,故事遊走英國、法國、美國。毛姆寫下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極度對照的故事,也是我們內心拉扯的兩道力量。  
Thumbnail
剃刀邊緣無比鋒利,欲通過者無不艱辛,世故智者常言,救贖之道難行。──《迦塔奧義書》  這個故事是毛姆在七十歲時候寫的,正是世界最動盪的經濟蕭條時代。據他本人說書中沒有任何虛構,主角多半是美國人,故事遊走英國、法國、美國。毛姆寫下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極度對照的故事,也是我們內心拉扯的兩道力量。  
Thumbnail
作者卡穆在1940年3月的一條筆記中就反覆提及自己在人群中感到陌生,感到自己距離生活何其遙遠,而在卡穆筆下以道德標準及社會觀感建置的理性世界,提出道德和倫理的挑戰
Thumbnail
作者卡穆在1940年3月的一條筆記中就反覆提及自己在人群中感到陌生,感到自己距離生活何其遙遠,而在卡穆筆下以道德標準及社會觀感建置的理性世界,提出道德和倫理的挑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