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異鄉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圖片引用自博客來

  這次看卡繆的“異鄉人“,讓我想起之前看過卡夫卡的“審判“和杜斯托也夫斯基的“罪與罰“,而這三個故事有著非比尋常的關聯性,那都是關於“審判“這一回事。

  可見司法的判決和人性的內心,二者永遠無法達到絕對的公平和絕對的平衡。也因此才會產生許多討論這種關於判決、審判的題材出現。

  其實這部小說只要有接觸國外文學的朋友,幾乎沒有不時常聽到卡繆的這本“異鄉人“,然而倒底故事內容在講什麼,也是一直令我好奇再三,直到前陣子去九份玩,在那裏一間新開的二手書店買下了這本“異鄉人“,才真正讓我見識到了這本傳說中“存在主義“的經典小說。

  然而翻開這本小說,出乎我意料的有二件事。

  一是小說本身並不長,佔總頁數的三分之二左右;二是這本書只有不到二百頁而已,另外三分之二放了前言和說明卡謬本人生平和小說內容的論述,又放在書的前面,小說才放在最後面,真是令我大開眼界。

  其實我把前面的文字大略看了一下,就直接翻“異鄉人“小說的內容了。

  原因是一開始就看太多非小說實際內容的東西,會影響初次閱讀小說時的感受。說穿了,聽別人說再多,倒不如自己看過、體驗過一遍,才是最要緊的,看完後回頭再來考慮要不要再深入研究,就是看每個讀者自己對小說本身是否有相對的強烈感受了。

==========簡遙書寫棧分隔線==========

  主角“我“,和公司請了二天假,去鄉下的養老院參加自己母親的喪禮,“我“發現自己不想看母親的遺體,所以沒有請養老院的人幫忙打開棺木,並且在守靈夜時抽了煙和喝了好幾杯咖啡。

  早上送行時頂著酷熱的大太陽,“我“和那些並不熟識而且其中有一位是母親生前的異性密友,替母親送上最後一程。

  結束坐車回去之後,發現今天是星期五,明後天分別是星期六和星期日,不小心連休了四天。於是“我“星期六去游泳,遇見了以前迷戀過的女同事瑪莉,於是晚上約了她去看電影,吻了她還摸了她的胸部,晚上二人便回“我“家一起睡覺。

  早上瑪莉不在了,星期天好難過,拉了椅子坐在窗邊看了外面一整天。

  次一個星期。出門上班、下班,回家後,仍舊聽著樓上老沙拉馬諾,抱怨著他那條生了皮膚病的狗。同樓的雷蒙說他女友存心詐騙他,他揍了那女人一頓,要“我“替他寫封大大地臭罵那女人的信。

  終於到了星期六,和瑪莉搭車去海邊玩,晚上回“我“家,瑪莉留下來過夜,次日早上她沒有回去,和“我“一起吃了早餐和午餐,下午一點瑪莉才回去。

  同一天,警察找上了雷蒙,他被警察賞了一個耳光,要“我“陪他上法庭做證。老沙拉馬諾的狗不見了,老沙拉馬諾急著走了許多地方,卻再也找不到他的那條狗了。

  次一個星期五,上班時雷蒙電話打過來,邀“我“和瑪莉星期日一起去他朋友馬松的海濱小木屋度假。晚上和瑪莉吃飯,問“我“要不要和她結婚。“我“覺得結婚也好,不結婚也好。但“我“確實喜歡瑪莉。

  星期六晚上去警察局幫雷蒙作證,說那女人對不起雷蒙。

  星期天去海濱小木屋的路上遇到幾個阿拉伯人,雷蒙說有一個是他的死對頭。

  到了海濱小木屋,馬松夫妻的相處讓“我“覺得真的想到要結婚了,而且和瑪莉一起在海面游泳很快樂。

  大陽愈來愈熱。

  和雷蒙馬松在海邊又遇到了那些不懷好意的阿拉伯人,和他們起了衝突,雷蒙受傷了。雷蒙因此拿出手槍,想要教訓他們,“我“阻止了雷蒙,將手槍放在“我“身上,怕雷蒙做出傻事。

  “我“帶著雷蒙回去小木屋,“我“又走回了海邊。

  “我“又看到了那個的阿拉伯人。

  太陽酷熱到了極點。

  “我“感到理智逐漸被侵蝕。那個阿拉伯人亮出他的刀子,“我“被高漲的情緒控制,拿出手槍幹掉了那個阿拉伯人。

  “我“被警察抓走,關在牢裏,等待最終的審判。

==========簡遙書寫棧分隔線==========

  看完整部小說之後,發現故事本身真的很單純,但主角莫梭的“我“,在一般人眼中,可說是個既無情又冷血的怪物。

  母親死了,遺體的最後一面不想看,沒人感受到他有任何的悲傷情緒。

  瑪莉是他喜歡的女人,但他並不愛她,可是要結婚的話也可以。

  雷蒙是個打女人又不務正業的人,但他認為雷蒙是不個不錯的朋友。

  主管給他個派駐到外地的工作機會,他沒有任何反應。

  他殺了人,但他始終不懺悔。

  這代表著什麼呢?相信許多前輩早就各自心中有了論斷,但就我看來,莫梭的個性,便是所謂“存在主義“的代表,存在對莫梭而言,就是當下。

  活在當下,好簡單的四個字,但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母親在世時沒盡到孝道,人過世了,為何又要為了世人的觀感,作那些大陣仗去做所謂的彌補呢?

  現在喜歡的女人,再過幾年,二個人難道都不會改變嗎?輕易地許下承諾是否代表著該承諾的不夠堅定?

  朋友間的友情,難道需要彼此的控制對方,或是對方達到某種水準才能來往嗎?

  工作再好或再壞,最終都會習慣,正如莫梭在牢中,也早已習慣牢裏的生活一樣。

  等待審判的過程,他始終不願和神父懺悔。

  為什麼?

  在審理的過程,他要是能背著自己的想法,和神父懺悔、和法官說他如何愛他的母親,他也許就能免死刑。

  但他不能,因為他早已坦然地面對自己殺人的行徑,他對自己的作為已經完全的明白,而他現在就是要面對後續司法的審判過程。

  即使最後判了死刑,他也認為那就等待死刑吧!

  辨公室、電影院、海邊、小木屋、公共汽車、小小的牢房,倒哪裏都是一樣的,最終都會習慣,習慣也就成自然。

  看完了小說,愈是思考其中的哲理,就愈被卡繆筆下的莫梭所吸引,“人“存活在世間上,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存在著?為了已逝的過去,還是未到的將來?誰能看得到現在?倒底誰才是真正地“自由”?

  故事中的“異鄉人“,我想並遍都是在指莫梭這個脫離社會道德、世間常理的非常人,但實際研究下去,莫梭在很多方面,其實都顯示出了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活人,只是他對待事情的方式,並不會像一般人參雜太多不必要的情緒在裏頭,他是非常認真在面對他生命中的一切的。

  反觀我們一般人,做事要前思後想,誰幹了什麼勾當便是因為他之前又幹了什麼,事情發生了要求人原諒、求社會原諒、求司法原諒。

  仔細一想,我們倒底處在什麼世界?倒底違反常理的是誰?

  莫梭雖然活在自己獨立的世界之中,但那是最接近自然世界發展的狀態,而世間絕大部份的人都是活在非自然建構出來的社會之中,而這個社會經年累月,早已經愈來愈和大自然規律的運作背道而馳了!

  自然地,莫梭這種人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是不被充許的,在一般人眼中他當然是異鄉人。

  但從更大的觀點去思考的話,對地球所有的生命而言,我們這種適應社會環境、思考多元的現代人卻是和大自然格格不入,不外乎是另外一群群的“異鄉怪客“。

  這本小說,說出來的很多,沒有說出來的也很多,其實在文字之外,值得我們體驗、思考的東西超乎我們的想像。

  倒底是誰侷限了人的思想,讓人難以跳出社會的這個大框框呢?

  異鄕人,值得用心體驗的一部經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簡遙莨盛的世界
74會員
313內容數
講述一個從職場小白,成長到資深工程師的故事,歷時25年以上的工作心得分享。
簡遙莨盛的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近期全球經濟被這位美國總統搞得上上下下,尤其是各國的股市都被這場關稅戰爭弄得雞飛狗跳,這位一生充滿爭議的人物就是川普。   也因此最近也有許多人找出了川普早期上節目的談論,包括這本著作,其實都有透露他的一些想法和方向,所以我在網路上看人提到了這本早期的著作,於是便找來讀一下。   當多數人提
Thumbnail
2025/04/13
  近期全球經濟被這位美國總統搞得上上下下,尤其是各國的股市都被這場關稅戰爭弄得雞飛狗跳,這位一生充滿爭議的人物就是川普。   也因此最近也有許多人找出了川普早期上節目的談論,包括這本著作,其實都有透露他的一些想法和方向,所以我在網路上看人提到了這本早期的著作,於是便找來讀一下。   當多數人提
Thumbnail
2025/04/04
  最近也是看了YT上的影片,知道了這本影響很多成功人士的書,也就是這本James H. Austin 所著的《Chase, Chance, and Creativity》,表面上是一本談「創意與機會」的書,實則更像一本理性與幽默兼備的行為觀察筆記。它不講雞湯、不談浪漫靈感,而是試圖透過科學的語言,
Thumbnail
2025/04/04
  最近也是看了YT上的影片,知道了這本影響很多成功人士的書,也就是這本James H. Austin 所著的《Chase, Chance, and Creativity》,表面上是一本談「創意與機會」的書,實則更像一本理性與幽默兼備的行為觀察筆記。它不講雞湯、不談浪漫靈感,而是試圖透過科學的語言,
Thumbnail
2025/03/16
  前幾天在看YT影片在訪談本書的作者周教授,對於理財充滿好奇的我當然是盡快把書找來看看,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建立有紀律的理財習慣,並透過「全人均衡系統」達成財務穩定與人生平衡的目標。作者提出八喜法則,並強調分散風險、長期投資與資產配置調整的重要性。   本書我覺得最核心的就是建立人生的目標,透過“釐
Thumbnail
2025/03/16
  前幾天在看YT影片在訪談本書的作者周教授,對於理財充滿好奇的我當然是盡快把書找來看看,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建立有紀律的理財習慣,並透過「全人均衡系統」達成財務穩定與人生平衡的目標。作者提出八喜法則,並強調分散風險、長期投資與資產配置調整的重要性。   本書我覺得最核心的就是建立人生的目標,透過“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異鄉人》是卡繆的經典作品之一,故事由一則簡短的電報開始,結束於一場審判,從主角的日常、事件發生到審判的過程,在敘事的本質上並沒有太多複雜的轉折,但背後含義卻總是會讓讀者不斷深思。
Thumbnail
《異鄉人》是卡繆的經典作品之一,故事由一則簡短的電報開始,結束於一場審判,從主角的日常、事件發生到審判的過程,在敘事的本質上並沒有太多複雜的轉折,但背後含義卻總是會讓讀者不斷深思。
Thumbnail
▍人無法改變生活,反正什麼樣的生活都是一樣的。 今天看了一本相當有名的卡繆著作——《異鄉人》。 故事在敘說一名對生活無所謂的男子,因為一時情緒不清,槍殺了一名跟朋友有怨的阿拉伯人。但因為平常抱著無所謂的生活態度,沉默寡言,被認為是聰明且無情的蓄意謀殺。 莫梭(男主角)在故事開頭,接到了一通安養院來的
Thumbnail
▍人無法改變生活,反正什麼樣的生活都是一樣的。 今天看了一本相當有名的卡繆著作——《異鄉人》。 故事在敘說一名對生活無所謂的男子,因為一時情緒不清,槍殺了一名跟朋友有怨的阿拉伯人。但因為平常抱著無所謂的生活態度,沉默寡言,被認為是聰明且無情的蓄意謀殺。 莫梭(男主角)在故事開頭,接到了一通安養院來的
Thumbnail
  這次看卡繆的“異鄉人“,讓我想起之前看過卡夫卡的“審判“和杜斯托也夫斯基的“罪與罰“,而這三個故事有著非比尋常的關聯性,那都是關於“審判“這一回事。   可見司法的判決和人性的內心,二者永遠無法達到絕對的公平和絕對的平衡。也因此才會產生許多討論這種關於判決、審判的題材出現。  
Thumbnail
  這次看卡繆的“異鄉人“,讓我想起之前看過卡夫卡的“審判“和杜斯托也夫斯基的“罪與罰“,而這三個故事有著非比尋常的關聯性,那都是關於“審判“這一回事。   可見司法的判決和人性的內心,二者永遠無法達到絕對的公平和絕對的平衡。也因此才會產生許多討論這種關於判決、審判的題材出現。  
Thumbnail
在《放逐與王國》這部看似以孤獨為主題的小說集裡,在陽光、大海、石頭與沙漠無所不在的冷酷荒蕪下,「人類愛」是一個無法被隱去的主題。日復一日推石上山的薛西弗斯無疑是被放逐的,除了清醒地直視荒謬,他還有沒有其他意義感的來源?或許,卡繆在這部作品中指出了道路。
Thumbnail
在《放逐與王國》這部看似以孤獨為主題的小說集裡,在陽光、大海、石頭與沙漠無所不在的冷酷荒蕪下,「人類愛」是一個無法被隱去的主題。日復一日推石上山的薛西弗斯無疑是被放逐的,除了清醒地直視荒謬,他還有沒有其他意義感的來源?或許,卡繆在這部作品中指出了道路。
Thumbnail
(一)戰爭期間引起共鳴 (二)荒謬的短暫一生 (三)追求自由與享樂 (四)宗教思辯 莫梭除了是享樂主義者之外,跟母親一樣,他們都是無神論者,預審官甚至於稱呼他為「反基督先生」。 (五)自我與社會之反思
Thumbnail
(一)戰爭期間引起共鳴 (二)荒謬的短暫一生 (三)追求自由與享樂 (四)宗教思辯 莫梭除了是享樂主義者之外,跟母親一樣,他們都是無神論者,預審官甚至於稱呼他為「反基督先生」。 (五)自我與社會之反思
Thumbnail
作者卡穆在1940年3月的一條筆記中就反覆提及自己在人群中感到陌生,感到自己距離生活何其遙遠,而在卡穆筆下以道德標準及社會觀感建置的理性世界,提出道德和倫理的挑戰
Thumbnail
作者卡穆在1940年3月的一條筆記中就反覆提及自己在人群中感到陌生,感到自己距離生活何其遙遠,而在卡穆筆下以道德標準及社會觀感建置的理性世界,提出道德和倫理的挑戰
Thumbnail
如果對於「存在主義」四個字不陌生的話,肯定會聽過卡繆的這一本「異鄉人」,而這也是我自己對於自身存在於世間、最具啟蒙意義的一本小說。我們問自己,到底為何要被降生於這個世上?又或是我們已經降生於這個世間,該如何面對這個處境?
Thumbnail
如果對於「存在主義」四個字不陌生的話,肯定會聽過卡繆的這一本「異鄉人」,而這也是我自己對於自身存在於世間、最具啟蒙意義的一本小說。我們問自己,到底為何要被降生於這個世上?又或是我們已經降生於這個世間,該如何面對這個處境?
Thumbnail
「Is it just me, or is it getting crazier out there?」—《JOKER》 小丑在笑,不代表開心;莫梭沒哭,不代表無情,但因為不符合社會期待,被視作異類。然而,透過卡繆的筆,我們可以窺探莫梭的內心,得以比較出外在世界多麽荒謬。
Thumbnail
「Is it just me, or is it getting crazier out there?」—《JOKER》 小丑在笑,不代表開心;莫梭沒哭,不代表無情,但因為不符合社會期待,被視作異類。然而,透過卡繆的筆,我們可以窺探莫梭的內心,得以比較出外在世界多麽荒謬。
Thumbnail
我的經典書目是卡繆的《異鄉人》。這部小說出版於一九四二年,是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小說,也被譽為存在主義的代表作品。故事講述一場審判讓主角莫梭從正當防衛變成冷血的弒親魔鬼,藉由他人荒謬的行徑,呈現社會毫不講理的本質,並赤裸裸地質問他人與自我之間的矛盾,並闡明何謂真真切切地活著。
Thumbnail
我的經典書目是卡繆的《異鄉人》。這部小說出版於一九四二年,是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小說,也被譽為存在主義的代表作品。故事講述一場審判讓主角莫梭從正當防衛變成冷血的弒親魔鬼,藉由他人荒謬的行徑,呈現社會毫不講理的本質,並赤裸裸地質問他人與自我之間的矛盾,並闡明何謂真真切切地活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