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了什麼而工作?
錢
END
也許有人表示自己的工作是興趣;也許有人說我工作是為了創造更好的未來,有這樣的想法很好,但自己內心是否真的這樣想,可以透過以下問題很容易的幫助自己釐清。
若現在正在做的這件事情不會得到金錢的回饋,你還會繼續做下去嗎?
除非你有山可以靠,或者是其實很有錢,工作只是打發時間。否則大多數的受薪階級,不論剛開始的回答如何有理想,深入問到最後,會發現工作的最終目的就是取得一份可以生活的薪水。
但,這篇文章要探討的不是這個如此現實的答案,而是:
你是依據什麼「信念」在執行你的工作的?
我要賺到錢然後不要工作了
END
好吧,這個問題可能不夠精準,但我想不到更精確的問法,只好用一則故事來說明:
故事是這樣的
特:你們工作的目標是什麼?我這邊指的不是錢,而是針對你目前工作,你是怎麼做事的?為什麼這樣做?
米A:我會盡量的滿足客戶的需求。
米B:我會想讓客戶方便,一次就提供充分的資訊給他。
特:這是你們做事的方法,我想了解的是,你為何會想要這樣做?你養成這種做事習慣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米A:我不懂你的意思。
米B:我也不懂。
特:舉例來說,小麥他身為一個採購人員,每次詢價,他都不厭倦的三家比價,做出報告給主管,並且提供他個人的分析與見解給主管參考。他這麼做讓主管很方便做決策。你們認為他為何這麼做?
米A & 米B:方便主管做最終的決定。這跟我們在做的事情差不多,盡量滿足客戶的需求,讓客戶可以進行下一步。
特:你們看到的只是他最後呈現的“行為”【貨比三家&提供見解】,以及該行為帶來的“結果”【讓主管好做事】。而不是他會這麼做的“原因”。公司有規定買東西要貨比三家,小麥只要比完三家後把資料彙整給主管即可,小麥並不需要提供個人見解給主管參考。
米A & 米B:好像是這樣沒錯。
特:我有針對此點深入詢問他,小麥說:身為一個採購,如果我買東西只看價格,要是品質不好相有可能會影響後面的生產或最終產品的品質;如果我買的東西很好但很貴,我們的生產成本會墊高,就會影響到毛利。因為我是第一線接觸供應商的人,因此我知道哪間公司比較有水準。因此若要買的是比較關鍵的零組件,我通常會建議公司應該多花點錢買可靠的東西,而非只買最低價的。
特:驅使小麥這麼做的內在信念是:“我想要為公司創造最大的利益”。所以我想問你們,驅使你們想要盡量滿足客戶需求的內在信念是什麼?
米A:我之所以想要滿足客戶需求,是因為若對方因此而成交,而感謝我,我會很有成就感,認為我做的事情有意義。驅使我的是“有意義的工作”。
米B:我至所以想要提供充分的資訊給他,是因為我不想要他再針對同一件事情煩我。驅使我這麼做的是想要“事情可以照我的進度進行”。
特:很好,有沒有發現雖然你們最終呈現的行為類似,都是盡量滿足客戶需求,但是你們內在的動機其實不同。
上述故事的感想
第一:
工作的目的,絕大多數人都是為了生活,目前日常生活所需就是金錢。這樣講雖然俗氣了點,但是不爭的事實。
工作是否有趣、工作是否有意義、我正在執行的工作是否帶給了世界改變、...等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多數時候並不存在於工作內容的本身。反而是我們內心的信念賦予了這份工作的趣味、意義、成就感。
第二:
面對相同的工作,同仁內在動機是否相同並不太重要。重點是我們如何引導員工,讓他做出我們想要的行為,而該行為有助於我們達到想要的結果。
因此片面的灌輸,“我們要替客戶著想,因此應該XXX”,“為了取得訂單,我們應該OOO”等信條,然後期待員工可以認同這的信條,然後達到主動積極的做事,其實沒什麼用。
第三:
主動積極 & 聰明的員工,約莫佔總員工的5%,因此應該條列化替客戶著想的行為,做為同仁工作的SOP,透過制度化來引導同仁做出我們希望的行為,進而才有可能導出我們想要的結果,而非下一個空泛的“我們做事要替客戶著想”的指令。
主動積極,佔20%
聰明工作,佔20%
主動積極 X 聰明工作=20% X 20% = 4%
Q: 你是根據什麼樣的理念在執行你現在的工作?
〈全文完〉
【關於本專欄】
每個月 NT$ 150。 持續的閱讀在B2B業務職涯中,實務上會遇到的案例、實作方法與業務觀念、工作觀念,保證物有所值。
Podcast 有通勤聽Podcast習慣的,可在各大Podcast收聽平台搜尋"業務可頌 | B2B外銷業務工作筆記"。即時的工作內容分享。
如果喜歡本篇文章,還請按下右邊欄位〔訂閱〕、〔追蹤〕或〔贊助〕。
業務可頌 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