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億元直播電商內幕:讓你震碎三觀的商業模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中年電商男子心得: 所謂的網紅流量也就是廣告的一種,有廣告就有銷量,但無法百分百保證銷量與廣告流量成正比,轉化率高,也只是數據的美化而來,別人的高轉化率不代表你也能複製,商品規格、價格、使用時機、目標受眾等等都是不一樣,只有不斷因應市場變化而改變才是正理,但心急業績不佳的廠商最容易掉入陷阱,履試不爽,因為人都會被眼前的事物蒙蔽...
數據造假是在中國是直播電商的常態,當廠商想要透過直播電商銷售商品時,通常需要找MCN機構(Multi-Channel Network)物色直播主,為了贏得廠商的信任,MCN機構常會提出保證固定銷售額的合約,合約中訂明的銷售目標數字達到(假設10萬元人民幣),廠商必須支付MCN機構一筆服務費(假設2萬元人民幣)和佣金(依照最終成交訂單量抽成)。然而,為了達到業績目標,許多MCN機構會私下與"刷單商"合作,通過刷單來捏造流量數字。
網紅直播帶貨中
最常見的手法是在直播當天,MCN機構會找來刷單商,購買大量的假帳號,在直播期間直接購買10萬元人民幣的商品,這樣就能完成保證銷量的合約,同時MCN機構也能賺取2萬元人民幣的佣金。那麼刷單商購買的商品該如何處理呢?MCN機構會事先與刷單商溝通好腳本,讓刷單商在商品發貨前、運送途中、收到貨後,在直播平台上進行退貨。也就是說,刷單商將50%的商品退回給廠商,獲得退款。根據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用戶取消訂單或退貨頻率的分析數據顯示,中國的直播間退貨率約為30%-50%。由於許多消費者是衝動型購買,直播結束後恢復理性後就想退貨。
MCN機構、刷單商直播刷單流程
因此,高退貨率在直播行業是常態。廠商對於商品退回50%是可以接受的。那麼MCN機構委托刷單商購買的另外50%商品該怎麼處理呢?通常他們會以降價的方式通過團購、社群聊天室或在二手網站上出售,或者直接賣給一些電商平台店鋪。因此,MCN機構最少能夠再賺取2萬元人民幣。此外,在直播的過程中也會吸引到一些真正的用戶下單,所以至少可以抽成約5,000元人民幣;當廠商看到轉化率如此之高,通常都會迫不及待在預定下次直播,MCN機構就會再來一次相同手法,甚至越來越多的廠商A、B、C、D...聽聞風聲而來加入這位網紅的直播間賣貨,而且直播時間短,廠商給服務費、佣金也給得快,再加上限定7天內內退貨退款,因此MCN機構的資金調用到刷單產業鏈的流動速度也快,有點像金字塔式的多層次行銷...
這時你一定好奇,哪有MCN機構有這麼強大的資金鏈支援?
這你就不懂了,中國最多的就是"人口紅利",刷單商可組織大量的網民,將刷單當作"兼職"(類似跑滴滴、美團),再加上人人都擁有信用卡可刷,信用卡還可累績紅利點數,甚至至廠商的電商平台購物還可獲得購物金...,只要有更多人關注"中年電商男子",我再寫多一些真相...
此外,這些號稱能夠保證銷量的公司和機構通常存在許多經濟債務糾紛。一旦遇到廠商要解約,他們就會利用合約中的解約條款與廠商協商,要求解約罰款或者不退還服務費。如果廠商不接受,他們可能會訴諸法律途徑。在中國,進行法律訴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對於外國廠商來說,情況可能更加複雜。許多人因此放棄了維護自己權益的努力,認賠服務費給MCN機構,食髓知味後再繼續找下一個不知情的廠商,再複製一次"商業模式"...
根據我的了解,許多中國廠商的營銷人員只為了滿足老闆所要求的業績數字,明知數據是捏造的,卻仍然願意簽署這樣的合同,他們只要能向老闆交代就行,同時也能獲得業績獎金,如果造假情況爆出,趕快辭職找下家。但是,我仍然建議讀者們不要輕易相信提出保證銷量合約的公司或機構,這樣可以避免許多麻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跨境電商是當今全球貿易的新趨勢,它將商品的銷售機會拓展到了全世界。透過網絡的便利,企業能夠輕鬆與消費者跨越地域和文化的限制,實現全球銷售跨境電商的成功得益於現代物流和支付系統的發展,使得商品可以安全、快速地運送到全球各地,並提供便捷的付款方式。消費者也受益於跨境電商,能夠方便地購買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獨特產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中年電商男子心得: 中國大外宣的"穩中向好",聽聽就好,疫情三年打擊中國國內電商經濟,再加上國外訂單疲軟,許多企業紛紛轉向跨境電商,類似亞馬遜這類大型平台,但中國國內各地企業暴雷肯定是遲早的事,隨之而來的拖欠供應商款項、欠員工薪資、老闆跑路的情況已經多不勝舉。
中年電商男子心得: 中國大外宣的"穩中向好",聽聽就好,疫情三年打擊中國國內電商經濟,再加上國外訂單疲軟,許多企業紛紛轉向跨境電商,類似亞馬遜這類大型平台,但中國國內各地企業暴雷肯定是遲早的事,隨之而來的拖欠供應商款項、欠員工薪資、老闆跑路的情況已經多不勝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直播電商逐漸成為全球電子商務的重要趨勢,本文探討其起源、商業模式和世界各地的應用情況。從中國的成功案例到美國、歐洲及東南亞市場的快速增長,直播電商不斷吸引消費者的注意。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針對特定族群的保健品、退款黑名單保護生意、社群媒體保險公司以及貨運拼車平臺等商業模式,提供了創業者可以利用的商機和解決方案。
Thumbnail
直播帶貨成為了熱門銷售方式, 可是這種單純銷售會有退貨風險, 某國有人透露女裝退貨率高達80%, 你以為看到直播間賣的很好, 商家賺大錢了, 但其實是網路平台還有網紅賺大錢了. 品牌賺了嗎? 今天做實體店的人如果轉到網路上, 有沒有優勢? 實體店很難做,網路上更難做. 用邏輯
Thumbnail
網紅的賺錢工具是有效流量轉現金,少有網紅會承認賠錢。在股市中,八二法則存在,你可能問錯了人。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網紅將網路上的人氣轉化到現實生活中的方式。主要包括出書、演講或活動邀約、經營實體公司三個賺錢方式,並提供了個案分析及賺錢潛力的計算。文章也討論了網紅經營實體公司時遇到的困難,以及線上課程販售的可能性。文末作者鼓勵孩子在網路上尋找無限可能性,並從中發掘問題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向成功邁進。
Thumbnail
這份文章深入探討了網紅的多種賺錢方式,包括廣告分潤計畫、代言、聯盟行銷、直播銷售、販售自己的商品等,作者同時於文中與孩子分享了相關的商業模式和注意事項。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會新聞上看到許多網紅自導自演的荒謬事件,一切都只為了「流量」,因為在社群軟體當道的現在,「流量」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不僅可以變現,還能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讓成名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我們若是覺得自導自演的手段已經很令人難以想像,在《底層網紅》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因應網路
  商品販售的基本結構是消費者花錢購買商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資本主義的進化,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從實體物擴展到了服務或體驗。但從某一個時期開始,尤其在新興科技,我們注意到,一些地方開始提供起了免費的服務。   但另一方面,人們也知道這裡存在蹊蹺。「免費的最貴」,他們肯定會用其他方法讓我們付錢。
Thumbnail
經營自媒體變成全民運動。網紅產業飛速成長,但背後伴隨著亂象之多,2023年更被媒體戲稱為「網紅翻車之年」。「網紅真的很好賺嗎?」如果你也對網紅產業充滿好奇,那就來閱讀由英國記者 Symeon Brown 所撰寫的報導文學《底層網紅:時尚、金錢、性、暴力……社群慾望建構的最強龐氏騙局!》。
Thumbnail
觀察全球使用直播電商較為頻繁的用戶,可發現其平均年齡介於33至36歲之間,其中25至34歲的用戶在直播電商中佔比最大。此外,不管是觀看直播的目的、購買的產品項目、下單的時機點(直播中或直播後)與每次消費金額等,皆有地域性與文化差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直播電商逐漸成為全球電子商務的重要趨勢,本文探討其起源、商業模式和世界各地的應用情況。從中國的成功案例到美國、歐洲及東南亞市場的快速增長,直播電商不斷吸引消費者的注意。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針對特定族群的保健品、退款黑名單保護生意、社群媒體保險公司以及貨運拼車平臺等商業模式,提供了創業者可以利用的商機和解決方案。
Thumbnail
直播帶貨成為了熱門銷售方式, 可是這種單純銷售會有退貨風險, 某國有人透露女裝退貨率高達80%, 你以為看到直播間賣的很好, 商家賺大錢了, 但其實是網路平台還有網紅賺大錢了. 品牌賺了嗎? 今天做實體店的人如果轉到網路上, 有沒有優勢? 實體店很難做,網路上更難做. 用邏輯
Thumbnail
網紅的賺錢工具是有效流量轉現金,少有網紅會承認賠錢。在股市中,八二法則存在,你可能問錯了人。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網紅將網路上的人氣轉化到現實生活中的方式。主要包括出書、演講或活動邀約、經營實體公司三個賺錢方式,並提供了個案分析及賺錢潛力的計算。文章也討論了網紅經營實體公司時遇到的困難,以及線上課程販售的可能性。文末作者鼓勵孩子在網路上尋找無限可能性,並從中發掘問題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向成功邁進。
Thumbnail
這份文章深入探討了網紅的多種賺錢方式,包括廣告分潤計畫、代言、聯盟行銷、直播銷售、販售自己的商品等,作者同時於文中與孩子分享了相關的商業模式和注意事項。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會新聞上看到許多網紅自導自演的荒謬事件,一切都只為了「流量」,因為在社群軟體當道的現在,「流量」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不僅可以變現,還能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讓成名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我們若是覺得自導自演的手段已經很令人難以想像,在《底層網紅》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因應網路
  商品販售的基本結構是消費者花錢購買商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資本主義的進化,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從實體物擴展到了服務或體驗。但從某一個時期開始,尤其在新興科技,我們注意到,一些地方開始提供起了免費的服務。   但另一方面,人們也知道這裡存在蹊蹺。「免費的最貴」,他們肯定會用其他方法讓我們付錢。
Thumbnail
經營自媒體變成全民運動。網紅產業飛速成長,但背後伴隨著亂象之多,2023年更被媒體戲稱為「網紅翻車之年」。「網紅真的很好賺嗎?」如果你也對網紅產業充滿好奇,那就來閱讀由英國記者 Symeon Brown 所撰寫的報導文學《底層網紅:時尚、金錢、性、暴力……社群慾望建構的最強龐氏騙局!》。
Thumbnail
觀察全球使用直播電商較為頻繁的用戶,可發現其平均年齡介於33至36歲之間,其中25至34歲的用戶在直播電商中佔比最大。此外,不管是觀看直播的目的、購買的產品項目、下單的時機點(直播中或直播後)與每次消費金額等,皆有地域性與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