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曆的六月五號前後,就是二四節氣中的芒種開始。
台灣的俗諺說到: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芒種日下雨便會連著下到五月,即俗稱梅雨。
而接連幾波的鋒面到來,正是呼應著上述這段俗諺。
「芒種逢雷美亦然,端陽有雨是豐年」,則是指芒種的雨水是豐收的預兆,今年可以期待會是豐年。
用一個節氣有15天左右來換算,從6/5~6/20左右都是芒種的時節。
而Gravel Fundo 的第二站也於6/11日在日南國中舉行。
我就在一個隨時可能會下起雨的天氣下前往日南。
這個好像很熟悉卻又陌生的地方。
熟悉的點在於,日南離幾家重要的自行車製造、供應商很近,平時也很常來這一帶拜訪客戶。
陌生的點在於,我一直以為這一帶是大甲。
但是大甲歸大甲,日南歸日南。
雖然說,日南人好像都往大甲跑。
日南的地名由來是為往昔平埔族道卡斯族「日南」社所在地,地名係取其社名並沿用至今。
根據史料記載,日南算是發展比較早的聚落,但是現在的人都會把日南當成大甲,就連日南人也都會去大甲活動。
說真的,要不是我有看過一些影片介紹,再加上身邊有同事、朋友就是來自日南甚至於還是日南國中的校友,我還是真的分不清日南大甲、大甲日南差在哪?
但日南國中對我來說並不是陌生的名字。
除了他們有很強的自行車隊之外。
多年前,我也曾受到客戶的詢問,是否能贊助日南國中車隊自行車零件;只是在組織裡作事,你就必須遵守組織的制度與規範,個人的想法、提案就算是再怎麼有道理,但只要那不是你的職位權責所管轄的範圍,那麼就是踰矩。
我提案過,然後就如同我許許多多的提案一樣,在得到一些不痛不癢的評論後,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我從未停止、放棄提出任何有機會讓公司能更好的提案。
特別是在台灣內銷這一塊。
好一點的情況下,公司會讓我將這方面的提案轉交給專人去跟相關單位協調,經過不斷的開會、討論後,或許會有機會成案。(例如快要、或者是已經被遺忘的好騎野人活動…)
我完全能夠理解,因為這些事情都不會馬上為企業帶來顯而易見的獲利嘛,更何況是台灣市場。
大家更樂於將有限的資源投注在市場基數更大的公路車賽事。
而像是Gravel, MTB等較冷門的比賽,我個人都預期在自行車業界今年普遍生意都會很慘淡的情況下,得到的資源與關注度將會回到疫情前的情況甚至於更慘…
畢竟花錢辨活動、整理場地還有犧牲個人的休息時間去擺攤跟消費者作面對面的接觸,這些都是很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啊。
要作這些事,除了對自行車要有熱情並且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外,我想還需要有股傻勁。
也因此,我這篇文章想要來聊聊、介紹一下支持這次活動的人們。
我想,再多的話語也無法表達對他們的感謝;而他們的默默付出也不是為了得到大家的掌聲,我想他們只是單純的熱愛自行車活動而已。
能有機會與他們交流並一同參與活動,就是我個人最大的榮幸了。
再次感謝以下的廠商們(為啥我要寫得那麼像是比賽舉辨人之一的感言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