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 AI與你談一談:從補助私大生議題引發的九個觀點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最近最熱的議題之一是政府為縮短公、私立大學學費落差,政府將補助學費差額至少五成以上,也就是至少補助25000元以上。這讓台灣高教存續與競爭力又再次回到公眾視野。
這次,我讓Bing AI深入談網路上所提到的各種觀點,並要求Bing收集資料以增加論證。Bing表現的比ChatGPT好上許多。顯然,Microsoft在自家版本做了高度調校,無論是反應速度或是內容完整度,都遠勝OpenAI的ChatGPT。
以下內容,有助於各位更能理解當前私校困境。可拿來增廣見廣,打筆仗也是戰力滿滿 XD

Bing對於十個觀點的回應

觀點一:公校取得比私校更高的補助。

根據教育部統計,2019年度公立大學校院每生經費為新台幣29.8萬元,而私立大學校院每生經費僅為新台幣11.7萬元,公立大學校院每生經費是私立大學校院的2.5倍。這顯示了公校在經費上有明顯的優勢,而私校則面臨資源不足的困境。

觀點二:公校學生的家庭背景普遍優於私校學生。

根據教育部調查,2019年度公立大學校院父母親教育程度為大學以上者佔比為51.6%,而私立大學校院父母親教育程度為大學以上者佔比僅為36.8%。這意味著公校學生的家庭文化資本較高,而私校學生則較多來自於教育程度較低的家庭。

觀點三:社會大眾與企業普遍認為公校學生優於私校學生。

根據教育部委託進行的「高等教育畢業生就業調查」,2019年度公立大學校院畢業生平均月薪為新台幣3.1萬元,而私立大學校院畢業生平均月薪僅為新台幣2.7萬元。這反映了社會與企業對於公校畢業生的評價和信任程度較高,而私校畢業生則較難取得競爭力和認同。

觀點四:台灣所有的大學,不分公私大學,都受到學費管制,無法自由定價。然而,對私校而言,不能自由訂學費所受到傷害遠大於公校--因為私校做到倒閉可是自己經營不善,別想賴給政府。

依據《大專院校收費辦法》,各級各類大專院校收取之學雜費及其他相關費用,均須依本辦法之規定辦理。這意味著各級各類大專院校在訂定或調整收費標準時,都必須符合教育部的規範和審核。然而,對於私立大專院校而言,這種管制限制了其辦學的自主性和彈性,也影響了其經營的效率和品質。私立大專院校在面臨少子化、競爭激烈、資源不足等困境時,無法透過調整學費來因應市場需求和成本變動,也無法提供更多元和更優質的教育服務。一旦私立大專院校出現財務危機或停辦風險,政府也不會負責救援或補償,而是要求私立大專院校自行負責處理。

觀點五:私校因為學費收入有限,必需拿到政府補助。針對私校的辦學績效及政策配合給予獎補助款,教育部私校獎勵及補助經費,其中補助經費占30%-35%,獎勵經費占70%-65%。所謂的辦學績效與政策配合,意謂著各校只能照著政府政策方向,差異化有限。而拿到政府補助的代價是嚴格的監管,而使得私校辦學自由度更受限。

教育部自2005年起推動「私立大專院校獎勵及補助計畫」,目的是要提升私立大專院校的辦學品質和競爭力。該計畫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依據私立大專院校的辦學績效及政策配合程度給予獎勵金;二是依據私立大專院校的發展需求給予補助金。然而,這種以獎代補的方式,雖然有助於激勵私立大專院校追求卓越和創新,但也可能造成以下的問題:一是使得私立大專院校過度依賴政府的補助或指示,失去辦學的自主性和多元性;二是使得私立大專院校過度追求符合政府評鑑或指標的表現,忽略學生或社會的需求;三是使得私立大專院校過度競爭或模仿其他成功的案例,忽視自身的特色或優勢。此外,拿到政府補助或獎勵的私立大專院校,也必須接受政府的監督和管理,例如提供相關資料、接受審查或評估、遵守相關規定等。這些都可能增加私立大專院校的行政負擔和風險,也可能影響其辦學的彈性和創意。

觀點六:少子化而使得大學退場--無論是公校或是私校都是如此。在大學退場時,私校本身財務狀況不佳,形象遠不及公校,退場又快又猛。然而,公校卻因受到政府援助而緩慢調整,甚至前段受補助大學可以擴大招生,這都讓私校狀況每下愈況。

由於台灣出生率持續下降,高中職畢業生人數也隨之減少。這對於高等教育而言,意味著學生市場的縮減和競爭的加劇。根據教育部的預測,到了2028年,大專院校的學生數將從目前的118萬人降至97.6萬人,減少了20.4萬人。這將導致許多大專院校面臨招生不足、財務困難、教師資遣等問題,甚至可能被迫停辦或整併。據統計,自2012年以來,已有12所大專院校停辦或停招,而未來8年可能還有40多所大專院校退場。這對於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品質,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在少子化的衝擊下,私立大專院校比公立大專院校更容易受到影響。一方面,私立大專院校的財務來源主要依賴學費收入,而學費又受到政府的管制和社會的壓力。因此,當學生人數減少時,私立大專院校的收入也會隨之減少,甚至出現赤字或債務。另一方面,私立大專院校的形象和聲望通常不如公立大專院校,因此在招生市場上也處於劣勢。許多家長和學生會優先選擇公立大專院校或知名私立大專院校,而忽略其他私立大專院校。因此,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私立大專院校往往難以吸引足夠的學生,甚至出現空缺或廢班的情況。
相比之下,公立大專院校則有政府的支持和保障。一方面,公立大專院校可以獲得政府的補助和資源,減輕其財務壓力和風險。例如,在2020年教育部推出了「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為期五年,總預算達500億元,其中有一半是用來支援公立大專院校的發展和轉型。另一方面,公立大專院校的形象和聲望通常較高,因此在招生市場上也有優勢。許多家長和學生會認為公立大專院校的教育品質和就業前景較好,因此會優先報考公立大專院校或其附屬學校。因此,在學生人數減少的情況下,公立大專院校仍然可以維持或增加其招生規模,甚至有些公立大專院校還擴大了招生名額。
這樣的情況,無疑加劇了私立大專院校和公立大專院校之間的差距和不平等,也讓私立大專院校的退場速度和規模更快更大。

觀點七:台灣需要多少間大學?若是以每位學生所得到的教育經費平均值來看,台灣與其他先進國家大學相較來說低了許多。例如國立台灣大學,108學年度生均經費約新台幣58萬元,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則約等於OECD平均,其他國立大學則遠遠不及。部分歷史悠久的私立大學,每生每年甚至只能分到15萬元左右的教育經費。因為教育部是資源分配的主宰者,在大學數量太多時,就無法讓每所學校獲得足夠的經費。

台灣需要多少間大學,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不同的人可能會從不同的角度和目標來考量。例如,有些人可能會從社會需求、人才培育、產業發展等方面來思考;有些人可能會從教育機會、社會正義、文化多元等方面來思考;有些人可能會從國際競爭、創新能力、知識產權等方面來思考。不同的角度和目標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結論和建議。
然而,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忽略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教育資源的分配和利用。如果我們想要提升高等教育的品質和效益,我們就必須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獲得足夠和合理的教育經費。這樣才能保障學生的受教權利,也才能激發教師和學校的辦學動力和創意。
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台灣每位學生所得到的教育經費平均值並不高,甚至低於其他先進國家。根據教育部的統計,108學年度全國大專院校的生均經費為新台幣32.1萬元,其中公立大專院校為新台幣41.8萬元,私立大專院校為新台幣26.7萬元。而以國立台灣大學為例,108學年度的生均經費為新台幣58.1萬元,雖然高於全國平均,但仍低於許多國際知名大學。例如,美國哈佛大學的生均經費約為新台幣1,000萬元,英國牛津大學的生均經費約為新台幣300萬元,日本東京大學的生均經費約為新台幣100萬元。而其他國立大學的生均經費則約等於OECD平均水準,而部分歷史悠久的私立大學,每生每年甚至只能分到15萬元左右的教育經費。
這樣的差距,反映了台灣高等教育資源的不足和不均。一方面,台灣高等教育資源的不足,主要是因為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入不夠。根據OECD的統計,2018年台灣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支出佔GDP比例僅為0.9%,遠低於OECD平均水準的1.5%,也低於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而台灣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支出佔公共教育支出比例也僅為17.6%,低於OECD平均水準的24.4%,也低於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這意味著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也沒有充分發揮高等教育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台灣高等教育資源的不均,主要是因為政府對高等教育的分配不公。根據教育部的統計,108學年度政府對公立大專院校的補助金額為新台幣1,390億元,而對私立大專院校的補助金額僅為新台幣230億元。這意味著政府對公立大專院校每位學生的補助金額是私立大專院校每位學生補助金額的6倍多。而在公立大專院校中,也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和偏頗。例如,政府對國立台灣大學每位學生的補助金額是其他國立大學每位學生補助金額的2倍多,而對國立台灣大學每位教師的補助金額是其他國立大學每位教師補助金額的3倍多。這意味著政府對高等教育的分配不是根據學校的辦學績效和需求,而是根據學校的歷史和地位,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不效率。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台灣高等教育資源的不足和不均,是影響高等教育品質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如果我們想要改善台灣高等教育的現狀,我們就必須從這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我們必須增加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高等教育在公共支出中的比重,並與國際水準接軌。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改革政府對高等教育的分配機制,建立一個公平、透明、有效的評估和補助制度,並根據學校的辦學績效和需求來分配資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每所大學都能獲得足夠和合理的教育資源,也才能提升台灣高等教育的品質和效益。

觀點八:在高等教育的反商品化爭議裡,與教育商品化對立的,是教育公共化。簡單說來,就是「教育應該由國家社會承擔大部分的義務」跟「教育是否應該交由市場機制決定」之間的爭議。到目前為止,台灣從未就此議題進行大規模、有深度的辯論。因為方向遲未決定,導致整個高教政策搖擺不定--而且日益擺向公共化。公共化且眾校補助,結果就是整體的平庸--靠著教育工作者的熱情,勉強地教學、服務、研究。

教育商品化是指將教育視為一種可以在市場上買賣的商品,而非一種基本的人權和公共責任。教育商品化的特徵包括:學費不斷上漲、學校追求利潤和競爭力、學生被視為消費者和客戶、教師被視為服務提供者和員工、課程和學位被視為商品和投資、教育品質和效益被量化和市場化等。
教育公共化則是指將教育視為一種公共財和社會責任,而非一種私人利益和個人選擇。教育公共化的特徵包括:學費減免或免費、學校受到政府的支持和監督、學生被視為公民和受益者、教師被視為專業人士和合作夥伴、課程和學位被視為知識和能力、教育品質和效益被多元化和民主化等。
在台灣,高等教育的反商品化爭議已經持續了多年,但仍未有明確的結論和方向。一方面,許多學生、家長、教師和社會團體反對高等教育的商品化,認為這會剝奪學生的受教權利,降低教師的專業地位,破壞學校的辦學理念,損害社會的公平正義³。他們主張高等教育應該由國家社會承擔大部分的義務,提供充足和平衡的資源,保障每個人都有平等和優質的受教機會。另一方面,許多政府、學校、企業和市場力量支持高等教育的商品化,認為這會增加學生的選擇自由,提高學校的經營效率,促進教育的創新發展,符合社會的需求變化。他們主張高等教育應該交由市場機制決定,減少政府的干預和補助,讓學校和學生自行承擔成本和風險。
由於雙方的立場和利益相互衝突,高等教育的反商品化爭議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溝通和解決。而政府在這個議題上也缺乏明確的規劃和決策,導致整個高教政策搖擺不定--而且日益擺向公共化。例如,在2020年教育部推出了「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為期五年,總預算達500億元,其中有一半是用來支援公立大專院校的發展和轉型。這項計畫被批評為「公共化」的政策,因為它加深了公私立大專院校之間的資源差距和不平等,也忽略了私立大專院校面臨的困境和需求。
然而,高等教育的公共化並沒有帶來預期的效果和改善。相反地,它可能造成了整體的平庸和停滯。一方面,由於政府對高等教育的補助和分配不是根據學校的辦學績效和需求,而是根據學校的歷史和地位,因此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不效率。另一方面,由於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支持和保障過度,使得學校和學生失去了競爭和創新的動力和意識,也降低了教育品質和效益。因此,高等教育的公共化並非解決問題的銀彈,而是可能帶來更多的問題和挑戰。

觀點九:從技能教育的角度,大學是平庸的教學機構。從培養出具有良好思維辯證能力與進階研究能力的角度,大學也做得不好。所以,整體來說,大家都會上大學,但是,大學並沒有辦法提供學生與其家長所期待的成效。

技能教育是指培養學生具備特定領域或職業所需的知識、技能、態度等能力。技能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就業前景。然而,在台灣,大學並不是一個有效的技能教育機構。原因有以下幾點:
  • 大學的課程設計和教學方式與市場的需求和變化脫節。許多大學的課程內容過於理論化和學術化,缺乏實務和應用的內涵。許多大學的教學方式過於傳統和單向,缺乏互動和參與的機會。這些都使得大學的教育無法培養學生具備市場所需的技能,例如創意、溝通、團隊合作、批判思考、問題解決等。
  • 大學的評量制度和畢業標準與市場的期待和要求不一致。許多大學的評量制度過於重視考試成績和學分數,而忽略了學生的實際能力和表現。許多大學的畢業標準過於寬鬆和低落,而沒有確保學生達到一定的水準和品質。這些都使得大學的教育無法保證學生具備市場所認可的技能,例如專業知識、操作技巧、工作態度、職業道德等。
  • 大學與產業界的合作與交流不夠密切和頻繁。許多大學與產業界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協調,無法及時了解彼此的需求和困難。許多大學與產業界之間缺乏積極的合作和交流,無法充分利用彼此的資源和優勢。這些都使得大學的教育無法適應市場的變化和發展,例如新興產業、新技術、新趨勢等。
因此,從技能教育的角度來看,大學是平庸的教學機構。它們無法提供學生與其家長所期待的成效,也無法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
從培養出具有良好思維辯證能力與進階研究能力的角度來看,大學也做得不好。思維辯證能力是指能夠在不同觀點和論點之間進行分析、比較、評估、批判、整合等過程,以形成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進階研究能力是指能夠在特定領域或問題上進行深入、系統、創新的探索、發現、解釋、驗證等過程,以產生新的知識和貢獻。這些能力對於高等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們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己在學術上的水準和影響力。然而,在台灣,大學並不是一個有效的思維辯證和進階研究的機構。原因有以下幾點:
  • 大學的教育目標和理念與思維辯證和進階研究的要求不相符。許多大學的教育目標和理念過於模糊和泛化,缺乏明確的方向和重點。許多大學的教育目標和理念過於功利和應付,缺乏深度的思考和反省。這些都使得大學的教育無法培養學生具備思維辯證和進階研究的能力,例如批判精神、創造力、好奇心、求知慾等。
  • 大學的教學內容和方法與思維辯證和進階研究的實踐不一致。許多大學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過於單調和重複,缺乏多元和更新的資訊。許多大學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過於死板和保守,缺乏開放和挑戰的空間。這些都使得大學的教育無法培養學生具備思維辯證和進階研究的能力,例如分析能力、比較能力、評估能力、整合能力等。
  • 大學的研究環境和資源與思維辯證和進階研究的需求不相符。許多大學的研究環境和資源過於貧乏和不足,缺乏支持和鼓勵。許多大學的研究環境和資源過於不公和不平,缺乏公平和透明。這些都使得大學的教育無法培養學生具備思維辯證和進階研究的能力,例如探索能力、發現能力、解釋能力、驗證能力等。
因此,從培養出具有良好思維辯證能力與進階研究能力的角度來看,大學也做得不好。它們無法提供學生與其家長所期待的成效,也無法培養出符合學術要求的人才。
綜上所述,從技能教育和思維辯證與進階研究兩個角度來看,大學都是平庸的教學機構。它們無法滿足市場和學術的需求和期待,也無法發揮高等教育的功能和價值。所以,整體來說,大家都會上大學,但是,大學並沒有辦法提供學生與其家長所期待的成效。

Bing的參考資料

avatar-img
8會員
11內容數
用強大的基於個案的培訓在你的企業中激發變革性的思考。學習成功的應用,並掌握創作自己的個案的技巧,以培養成長和持續學習的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文摘 「家戶所得與進台大機率」的研究,是台灣首次以數據佐證:父母的經濟狀況確實影響子女的教育機會與資源。隨著台灣教育政策逐步開放更多大學,加上少子化的影響,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進入大學。然而,對經濟狀況較差的家庭來說,孩子上頂尖大學的機率較低,通常只能選擇學費較高的私立大學。由於私立學校
Thumbnail
臺灣某大學因財務問題宣佈倒閉,將23.6億的校產全數過戶給另一機構,成為全臺首例。此事件揭示了少子化對私校招生的嚴重影響,並引發關於如何經營及轉型教育機構的討論。根據《私立學校法》,停辦學校後可改辦其他教育或社福事業,結合醫療與長照概念,可能成為未來應對人口結構變遷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隨著台灣少子化的加劇,私立學校面臨著招生不足、經營困難的挑戰。2024年高一新生人數預計將降至18.1萬人,這將對教育市場,特別是私立學校,帶來深遠的影響 。面對這一變局,家長們必須重新考量孩子的教育路徑,靈活選擇適合的學校,確保孩子能在未來的職場中具備競爭力。
Thumbnail
北市老牌私校大誠高中傳出停招消息,今(113)年新生人數破天荒掛0。 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認為,未來3年估計將有60所私校退場。 第4年後大學學區瓦解。 國發會推估,2025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即將正式突破20%。 ︎︎︎換句話說: 再過3個月(114年),45歲以上將占過半
Thumbnail
近年来,台灣的私立學校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青睞,統計顯示每七個國中生中就有一個選擇私校。這一趨勢背後涉及多重因素,包括政策、經濟狀況、收入分布、家庭教育理念和博雅教育等。家長對優質教育的追求、私校的穩定環境,以及公立學校面臨的挑戰,共同推動了這股私校熱潮。家長到底要怎麼選擇才好...
Thumbnail
學費高低各有利弊。在台灣學費低,一學分不到2000元,以通常一門課兩學分18週來說,一次翹課算222元,學生不珍惜,也不要求品質,反而只想要老師輕鬆給過。 在美國學費高,一學分50000元台幣,兩學分一週兩節,翹課一次損失5724元,上課睡覺20分鐘損失1145元。如果教授不認真,你不在乎嗎?
Thumbnail
2024出現重大變化的特色項目是財務體質。 不負責評論:財團是否發現教育改革30年,畢業生很難用? 不如企業自己辦大學,自己培訓自己用。台塑的確已經是這樣。 有錢不一定能好好辦學,但沒錢萬萬不能。以政府對辦學的重重管轄,以致高教學費如此低廉,私立學校從中學到大學,是時候逐漸展開貧富極端的風景。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3)針對教育部高教因應少子化趨勢相關專報,以明道大學、大漢技術學院為例,分析當前「退場學校在校生安置」與「公私立學校財務惡化」兩大問題交織所產生的僵局,並要求教育部積極輔導改善。 郭昱晴表示,台灣的新生兒從1990年30萬名、2008年20萬名,到2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2015就說要退場,都不是新聞了~~ 私校相繼停招…5年後恐40校退場 教師離職後只能「自己看著辦」 前天(4/17)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117學年度降至最低點,新生數剩15.7萬人,屆時超過8成學生可進公立學校,私校可能招不到人。
Thumbnail
文摘 「家戶所得與進台大機率」的研究,是台灣首次以數據佐證:父母的經濟狀況確實影響子女的教育機會與資源。隨著台灣教育政策逐步開放更多大學,加上少子化的影響,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進入大學。然而,對經濟狀況較差的家庭來說,孩子上頂尖大學的機率較低,通常只能選擇學費較高的私立大學。由於私立學校
Thumbnail
臺灣某大學因財務問題宣佈倒閉,將23.6億的校產全數過戶給另一機構,成為全臺首例。此事件揭示了少子化對私校招生的嚴重影響,並引發關於如何經營及轉型教育機構的討論。根據《私立學校法》,停辦學校後可改辦其他教育或社福事業,結合醫療與長照概念,可能成為未來應對人口結構變遷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隨著台灣少子化的加劇,私立學校面臨著招生不足、經營困難的挑戰。2024年高一新生人數預計將降至18.1萬人,這將對教育市場,特別是私立學校,帶來深遠的影響 。面對這一變局,家長們必須重新考量孩子的教育路徑,靈活選擇適合的學校,確保孩子能在未來的職場中具備競爭力。
Thumbnail
北市老牌私校大誠高中傳出停招消息,今(113)年新生人數破天荒掛0。 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認為,未來3年估計將有60所私校退場。 第4年後大學學區瓦解。 國發會推估,2025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即將正式突破20%。 ︎︎︎換句話說: 再過3個月(114年),45歲以上將占過半
Thumbnail
近年来,台灣的私立學校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青睞,統計顯示每七個國中生中就有一個選擇私校。這一趨勢背後涉及多重因素,包括政策、經濟狀況、收入分布、家庭教育理念和博雅教育等。家長對優質教育的追求、私校的穩定環境,以及公立學校面臨的挑戰,共同推動了這股私校熱潮。家長到底要怎麼選擇才好...
Thumbnail
學費高低各有利弊。在台灣學費低,一學分不到2000元,以通常一門課兩學分18週來說,一次翹課算222元,學生不珍惜,也不要求品質,反而只想要老師輕鬆給過。 在美國學費高,一學分50000元台幣,兩學分一週兩節,翹課一次損失5724元,上課睡覺20分鐘損失1145元。如果教授不認真,你不在乎嗎?
Thumbnail
2024出現重大變化的特色項目是財務體質。 不負責評論:財團是否發現教育改革30年,畢業生很難用? 不如企業自己辦大學,自己培訓自己用。台塑的確已經是這樣。 有錢不一定能好好辦學,但沒錢萬萬不能。以政府對辦學的重重管轄,以致高教學費如此低廉,私立學校從中學到大學,是時候逐漸展開貧富極端的風景。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3)針對教育部高教因應少子化趨勢相關專報,以明道大學、大漢技術學院為例,分析當前「退場學校在校生安置」與「公私立學校財務惡化」兩大問題交織所產生的僵局,並要求教育部積極輔導改善。 郭昱晴表示,台灣的新生兒從1990年30萬名、2008年20萬名,到2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2015就說要退場,都不是新聞了~~ 私校相繼停招…5年後恐40校退場 教師離職後只能「自己看著辦」 前天(4/17)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117學年度降至最低點,新生數剩15.7萬人,屆時超過8成學生可進公立學校,私校可能招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