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分費1610美元(部分更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美國大學學費很貴,一直是知道的,一時興起查了朋友家小孩讀書的私立大學,大學生一年學費59700美元(不含食宿)。

該校研究生學分費各學院不同,基本上一學分是1610美元。


再查一下台灣有多便宜呢? 台大112年的收費標準,工學院大學生一年29770*2=59540台幣(不含食宿)。

台大研究生學費(含基本學分費)為30360元,學雜費基數(不含學分費)14690元, 所以學分費是15,670元(但我沒查上限可以修幾學分。修幾學分也不是錢的問題),校際選讀學分費是1940元台幣。

大略來說,幾乎都是三十倍(現在32倍了)的差距啊!!!

raw-image

資料來源:https://ntuinfo.ntu.edu.tw/pdf/01_fee_total112.pdf

raw-image



學費高低各有利弊。在台灣學費低,一學分2000元好了,20週一次翹課算100元,學生不珍惜,也不要求品質,反而只想要老師輕鬆給過。(其實一學期只有18週,甚至16週)
在美國學費高,一學分50000元台幣,一週兩節,翹課一次損失2500,上課睡覺20分鐘損失500元。如果教授不認真,你不在乎嗎?

上面這段我算錯了,只算一學分的學費。以通常一門課兩學分、一學期18週來說,在台灣翹課一次兩節課大約222元台幣,在美國翹課一次則損失5724元台幣的學費。

總之,如果現勢如此,暫時不會改變,在台灣念書的人,趁便宜認真一點吧!


台大自然組轉讀課程與教學,觀察這個圈子,頓悟許多冠冕堂皇的說詞背後,其實是掌權者不想讓大家知道的簡單真相。對教師的情緒勒索,就是用最少的經費,讓民眾為下一代的未來,造一個遙遠的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4出現重大變化的特色項目是財務體質。 不負責評論:財團是否發現教育改革30年,畢業生很難用? 不如企業自己辦大學,自己培訓自己用。台塑的確已經是這樣。 有錢不一定能好好辦學,但沒錢萬萬不能。以政府對辦學的重重管轄,以致高教學費如此低廉,私立學校從中學到大學,是時候逐漸展開貧富極端的風景。
遠見剛發布國內大學2024的排名,說真的對於天下遠見的調查,已經不知道要不要相信,不過看文末的調查說明,至少形式上還算是合理的。 2024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台大、成大登綜合類五強,台塑三校異軍突起、老校東海正復興 李建興 2024-07-02
公幼招生從爆滿抽籤到不足額錄取,執事者的解決之道就是讓公幼辦理延長照顧,但幼教本已經很複雜的人力結構,根本無力支援延長照顧,教育部遂於今年(113 年 01 月 16 日)提出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公立幼兒園辦理延長照顧服務作業要點,以最省錢的方式,招聘不定期契約的臨時工/教保員。
幼教是學校教育的第一階段,但在台灣一直很尷尬,制度也很錯亂,一直很疑惑這些專家官員是怎麼回事。 而且,沒有最錯亂,只有更錯亂。 幼教人力很複雜,一個公立幼兒園會有的人力,或稱為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會包括園長、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 今年教育部又示意各縣市招聘短期臨時的加置之照顧服務人員。
剛才寫含糖飲料禁入校園法規時,查到2017年一篇報導。當時蔣乃辛等立委審議學校衛生法時,提出四案,其中禁止瘦肉精、塑化劑餐具、增加營養師等都被否決,只有禁售含糖飲料、高油鹽脂肪等食物一案,獲得教育部完全同意。 含糖飲料禁入校園 教育部同意修法 2017/10/5 09:52(10/5 12:
自2017以來,體位適中比例大致維持,過重和肥胖的比例減少,但看起來不是很顯著。 反倒是體重過輕的比例,從106年的全國8.2%增加到9.2%,而且男女都有此趨勢。 如果這些都是校園禁止含糖油鹽飲食的成效,我認真覺得,應該調整校園飲食的熱量,畢竟成長期的孩子體重過輕也很不好。
2024出現重大變化的特色項目是財務體質。 不負責評論:財團是否發現教育改革30年,畢業生很難用? 不如企業自己辦大學,自己培訓自己用。台塑的確已經是這樣。 有錢不一定能好好辦學,但沒錢萬萬不能。以政府對辦學的重重管轄,以致高教學費如此低廉,私立學校從中學到大學,是時候逐漸展開貧富極端的風景。
遠見剛發布國內大學2024的排名,說真的對於天下遠見的調查,已經不知道要不要相信,不過看文末的調查說明,至少形式上還算是合理的。 2024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台大、成大登綜合類五強,台塑三校異軍突起、老校東海正復興 李建興 2024-07-02
公幼招生從爆滿抽籤到不足額錄取,執事者的解決之道就是讓公幼辦理延長照顧,但幼教本已經很複雜的人力結構,根本無力支援延長照顧,教育部遂於今年(113 年 01 月 16 日)提出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公立幼兒園辦理延長照顧服務作業要點,以最省錢的方式,招聘不定期契約的臨時工/教保員。
幼教是學校教育的第一階段,但在台灣一直很尷尬,制度也很錯亂,一直很疑惑這些專家官員是怎麼回事。 而且,沒有最錯亂,只有更錯亂。 幼教人力很複雜,一個公立幼兒園會有的人力,或稱為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會包括園長、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 今年教育部又示意各縣市招聘短期臨時的加置之照顧服務人員。
剛才寫含糖飲料禁入校園法規時,查到2017年一篇報導。當時蔣乃辛等立委審議學校衛生法時,提出四案,其中禁止瘦肉精、塑化劑餐具、增加營養師等都被否決,只有禁售含糖飲料、高油鹽脂肪等食物一案,獲得教育部完全同意。 含糖飲料禁入校園 教育部同意修法 2017/10/5 09:52(10/5 12:
自2017以來,體位適中比例大致維持,過重和肥胖的比例減少,但看起來不是很顯著。 反倒是體重過輕的比例,從106年的全國8.2%增加到9.2%,而且男女都有此趨勢。 如果這些都是校園禁止含糖油鹽飲食的成效,我認真覺得,應該調整校園飲食的熱量,畢竟成長期的孩子體重過輕也很不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整天課表比上班累;同學安分;低調當高年級大學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學生用雙週體驗價1500,只花一天就把學費賺回來,以下是證據: 話不多說,直接進來免費交流區,不踢人,除非違反版規。 您已被邀請加入「賢弟的選擇權交B班預留席位(中階難度,上班族專區)」!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您就可以直接跟我說,我要體驗「雙週優惠」1500元讓你直接進入B班。如果合你意就可以
Thumbnail
你得有勇氣、得有信心讓許多薪資待遇配不上自己,如此才能笑看那些假道學。
Thumbnail
直接給結論,「哈佛大學畢業有多少? 」其實就是一個假議題。因為如同國內的就業統計數據一樣,薪水高低只會和產業別作連動,而不會是畢業學校。那些選錯科系的名校畢業生,薪水真的是差強人意… 尤其是教育科系,念教育可能得準備終生都是低收入水平。
Thumbnail
當下有著豐富網路學習資源的世代,真的有必要花費大量時間及金錢去取得文憑嗎?值得大家思考。另外筆者認為新聞內容針對統計數據網網斷章取義,或是失漏重要資訊,而造成讀者理解偏差,也值得反思。
  綜觀求學生涯的快十年,對一介大學生與研究生來說,扣除學業外最吃緊的就是開銷。(雖然這問題出社會也依舊吃緊)而開銷之中最大筆的又會是飯錢,因此如何省飯錢就成為一門學問。   我上大學前就聽聞大學生會去蹲點超商,守株待12點的報廢品,還興沖沖的與母親說自己也要這樣做。結果等到我上大學就因食安等
Thumbnail
各國藝術留學費用差距極大,攝影研究所學費最低一年 18 萬,但換了一個國家卻瞬間變成 200 萬,留學生最初篩選學校的方式,通常是透過預算,再看排名與師資。
Thumbnail
透過深掘富裕與貧窮階級對於時間價值的認知,反映教育旅行的成本與價值觀。探討國際交流的意義以及對於青春年少的價值認知。提出教育旅行所投資的無形價值,嘗試解析新聞引起的階級對立以及教育公平的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臺北市國中的教育旅行收費,並探討教育旅行的本質和對孩子的教育意義。
Thumbnail
滿滿獎學金等你來取、隨便考進大學任何一個學科,都可以印在校門橫額上光宗耀祖⋯ ⋯最近,有香港的學生在Threads討論要不要為了獎學金而轉到成績較差的學校。 如果在一般學校只是成績平平,轉去tier較低的學校,真的有著數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整天課表比上班累;同學安分;低調當高年級大學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學生用雙週體驗價1500,只花一天就把學費賺回來,以下是證據: 話不多說,直接進來免費交流區,不踢人,除非違反版規。 您已被邀請加入「賢弟的選擇權交B班預留席位(中階難度,上班族專區)」!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您就可以直接跟我說,我要體驗「雙週優惠」1500元讓你直接進入B班。如果合你意就可以
Thumbnail
你得有勇氣、得有信心讓許多薪資待遇配不上自己,如此才能笑看那些假道學。
Thumbnail
直接給結論,「哈佛大學畢業有多少? 」其實就是一個假議題。因為如同國內的就業統計數據一樣,薪水高低只會和產業別作連動,而不會是畢業學校。那些選錯科系的名校畢業生,薪水真的是差強人意… 尤其是教育科系,念教育可能得準備終生都是低收入水平。
Thumbnail
當下有著豐富網路學習資源的世代,真的有必要花費大量時間及金錢去取得文憑嗎?值得大家思考。另外筆者認為新聞內容針對統計數據網網斷章取義,或是失漏重要資訊,而造成讀者理解偏差,也值得反思。
  綜觀求學生涯的快十年,對一介大學生與研究生來說,扣除學業外最吃緊的就是開銷。(雖然這問題出社會也依舊吃緊)而開銷之中最大筆的又會是飯錢,因此如何省飯錢就成為一門學問。   我上大學前就聽聞大學生會去蹲點超商,守株待12點的報廢品,還興沖沖的與母親說自己也要這樣做。結果等到我上大學就因食安等
Thumbnail
各國藝術留學費用差距極大,攝影研究所學費最低一年 18 萬,但換了一個國家卻瞬間變成 200 萬,留學生最初篩選學校的方式,通常是透過預算,再看排名與師資。
Thumbnail
透過深掘富裕與貧窮階級對於時間價值的認知,反映教育旅行的成本與價值觀。探討國際交流的意義以及對於青春年少的價值認知。提出教育旅行所投資的無形價值,嘗試解析新聞引起的階級對立以及教育公平的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臺北市國中的教育旅行收費,並探討教育旅行的本質和對孩子的教育意義。
Thumbnail
滿滿獎學金等你來取、隨便考進大學任何一個學科,都可以印在校門橫額上光宗耀祖⋯ ⋯最近,有香港的學生在Threads討論要不要為了獎學金而轉到成績較差的學校。 如果在一般學校只是成績平平,轉去tier較低的學校,真的有著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