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9|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想法影響行為的典範 --- 五歲老奶奶去釣魚

不曉得大家對於繪本的概念是甚麼?少少的字很多的圖?還是說那是給小朋友看的,給大人看實在太幼稚?又或者覺得缺乏故事性、敘事性,所以應該很難有感觸跟收穫?在這邊想要先說明一下,那就是繪本的定義是指「畫出來的書」也就是說它可以是整本都只是圖畫,如果加上了文字之後再把它抽掉,也可以知道這本書在說的內容是甚麼,所以繪本不是適合給小朋友看的書,而是小朋友也很適合看的書,既然是小朋友也很適合的話,那麼大人肯定是適合的,因為大人的理解能力跟經驗,絕對是能夠更好去解讀繪本的內容。之所以花這個時間去解釋繪本,是因為覺得或許有很多人對於繪本的認識,可能就跟對正念思考的定義,有那麼一些些的誤解,而當我們對於事情的認識有了開始的錯誤,後面就很難用適合它的方式去面對它、甚至使用它,所以如果是第一次聽到關於繪本的定義,也歡迎把正確的觀念傳達給身邊的人喔。 五歲老奶奶去釣魚,如果你/妳是一個大人,看到這樣的標題會對書的內容有甚麼想法呢?還需要去看到書裡面的畫才有可能知道到底在說什麼嗎?我想一般的大人應該可以猜出十之八九的主要內容,在這邊邀請你/妳先想一下,你/妳是一個會在意年齡的人嗎?你/妳是一個會把年齡掛在嘴邊,然後說因為自己幾歲了就不適合做某某事的人嗎?認為某些事情是屬於年輕人的專利?如果你/妳是常常有這種想法的人,那麼這本書絕對是值得你/妳花時間慢慢咀嚼,甚至是好好想一想故事的走向還能怎麼發展? 當初會發現這本書,是在閱讀療癒身心的書目療法時,書本的最後作者介紹了一些常見的狀況所推薦的書籍,還記得那個標題是這樣下的「似乎因為年紀而想要放棄某些事物」當下就這段文字直接打動了我,自認為已經是很不會受到年紀影響,而放棄想追求夢想的人了;但難免還是常常會有感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有些事情是越來越力不從心、有些事情則是時間已經是不等人了,所以就想看看如果今天遇到這樣心理議題的話,是有甚麼書籍可以閱讀的呢?想不到得到的回應是繪本形式的書籍,書名還取為五歲老奶奶,這是多麼反差的標題,哪有五歲就叫做老的呢?全世界有幾種生物活了五年就是老的呢?就算是毛小孩們,像是貓啦狗啦也要活個超過七年才勉強開始進入老年,其他一般生物沒活個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也都不會被稱為老啊。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內容?就是如果要讓老人家有活力、小朋友有機會表現自己跟學習,那就讓幼稚園的孩子去到安養院跟這些長輩們互動,這本書就差不多是這樣的意思,故事主角的老奶奶已經98歲了,而跟她一起作伴的貓咪今年五歲,貓咪每天都很有朝氣跟精神的出門去釣魚,也邀請老奶奶一起前往;但是老奶奶總是用自己已經98歲了當作理由而拒絕貓咪的邀請,直到要過99歲生日的時候,她跟貓咪說要麻煩牠去買蠟燭,生日蛋糕上如果不是插足實際年紀的蠟燭數,那麼就不是真正的生日了,結果貓咪為了趕快回家吃到蛋糕,在路上弄破了裝蠟燭的袋子而不知道,回到家時才發現只剩下五根蠟燭,而最後她們用了五根蠟燭替奶奶過了99歲的生日,不過因為只有插五根蠟燭,老奶奶對於自己年齡的定義就變成五歲了,而這一切就開始不同了。 如果要用簡單幾個字來形容這個轉變,就是所謂的「心理影響生理」聽起來很沒有甚麼;但生活中我們常常就是如此,以這個繪本的內容來說,因為我們認為自己已經是98歲的心理狀態了,怎麼會合適去釣魚呢?可是當我們心裡面想的是我才五歲啊,這個年紀不出去玩、不去河邊釣魚怎麼對呢?結果光只是這樣想,就整個精神都變的抖擻了,不知不覺的也走到離開家很遠的地方,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心態不同的時候,對於很多事情的認知就會不同;但很多時候我們是受到經驗的不同而判斷事情的狀況不同,舉例來說如果你/妳這輩子還沒有出過國,去那些土地特別大的國家,在臺灣光只是坐著三小時的車大概就會覺得有點遠,可是在中國、在歐洲、在美國等等,開個幾天幾夜的車、超過一千公里才抵達目的地是會有的事,可是對當地人來說疲勞感就不會那麼重,這就是經驗造成的差異,然而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有機會體驗;但我們是隨時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的。 這本書裡面還讓人有一個很大的感觸是,小時候我們總是希望自己可以趕快長大,而隨著年紀長到某一個數字時,我們似乎就也不再希望看著它繼續增長,所以就慢慢有一個狀況是不管別人怎麼問就是永遠18歲之類的,這其實也是一個很特別的情況,為什麼會是18這個數字?不是19?不是22?不是25呢?我想這是另一個社會文化下的產物吧?就是說我們認識的成年那一天,就是18歲,在18歲之後彷彿一切都變的有所不同了,可以做很多以前被說是等你/妳成年再來說、等你/妳成年就可以做的事;然而大人們卻沒有告訴我們,成年後還有很多我們不想做的事也必須要去做,然而慢慢的彷彿停留在18歲就好,再多一點點歲數就增加多那麼一點點的責任,讓人想都不敢想。不過跟書裡面不同的是,很多人都是嘴上說自己永遠18歲,身體行動並不是如此,不曉得大家有發現嗎?書中的老奶奶嘴巴上說著自己才五歲,於是便決定出遠門、去釣魚、把鞋子脫掉走進河裡弄的圍裙都濕掉了,那麼說自己永遠18歲的人,還有做出18歲那一年的模樣嗎?還記得18歲的心情感受嗎?我想很多應該比較像是單純安慰自己、沒有要面對事實。 這本書的作者本意是要給高齡的老婆婆看的,而我自己則是認為家裡有長輩的成年人都可以看,不曉得看完分享的內容後,你/妳覺得還有沒有其他狀態的人也適合看呢?作者在書本的最後提到一件事「或許有人會說圖畫書是給小孩子看的吧?可是啊我覺得老婆婆才是最有童心的人呢!」事實上童心應該是每個人都有的。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是丟掉了甚麼,而是把某些東西慢慢收起來了、然後久了就忘了;但這不代表它不曾出現過,也不能再度被提起,希望大家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理想心理狀態生活啊。 分享就到這裡囉,如果喜歡內容的話,歡迎留言回饋及分享。最重要的是,有興趣的話就去找書來看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布魯斯的心智訓練天地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