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起跑點是家長的態度 --- 美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看過許許多多關於育兒的相關書籍;但要說以非教科書式的內容來說,這一本大概是像極了教科書、而且是那種比教科書還教科書,但卻讓人可以好好閱讀的。作者的背景是一個自己帶早產兒的媽媽,由於孩子天生狀況比較多,因此便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斷努力精進自己的育兒能力,並且在網路上與人分享交流,殊不知得到許多家長的共鳴跟回應,不得不說教養孩子真的是為人父母很大的人生課題啊。 書名其實就非常吸引人,之前都是看了很多北歐式教育的書,那麼美國的幼稚園是怎麼一回事呢?當然這不是保證最好,只是真要說的話至少每個選擇背後有它的邏輯跟考量,是不是一定要讓孩子上學?這絕對是每個家長要面對的,只是如果家長的心態只是時間到就該上學、哪裡方便就去哪之類的,那麼孩子的成長勢必會產生許多讓人不解跟困擾的部分。 「以教為主 VS. 以玩為主」這兩者是常見的兩種幼稚園經營模式,沒有對錯端看家長態度;但比起這件事作者提到去讀書還要更重要的事、也就是有沒有做好以下三個內容「準備好參與活動,包括坐姿跟頭腦」「準備好負責,孩子跟家長都要知道自己的責任」「準備好去尊重別人,也包括環境、動物等等」這些事聽起來有可能在上幼稚園前在家準備好嗎?如果是在兩到三歲左右,其實是可以的、而做這些準備其實很簡單,就是回到人們說的「學校是小型社會」所以如果希望孩子真的能在學校有所學習,這三個內容是要先做好準備的,而且是會在報名幼稚園時被當成面試的內容喔😏😏😏 「雞蛋從外面打破,就是餐桌上的食物;從裡面打破,就是鮮活的生命」這本書最觸動人心的就是這句話了,無論什麼樣的內容跟做法,覺得都可以回到這裡,如果希望孩子好好長大,那麼他/她就勢必要有所學習;但是家長到底應該怎麼作?如果只是著急、只是填鴨式、只是幫忙甚麼都做好、只是完全順從孩子當下的需求,那麼就很難教養出一個對於生命有動力、有熱愛、有責任的孩子,會讓人困擾的往往不就是那些沒有被好好喚醒對世界充滿求知的孩子們嗎? 教養小孩其實真的是非常讓人感到疲累的,必須到處都充滿了細節、充滿了大人的用心,如果有哪些環節不到位的話,那麼就相當於種下日後讓人煩惱的小種子,可是換個角度思考正因為如此,孩子可以讓人放心、讓人覺得不再需要追在後面,這不也是當父母的一種成就嗎? 書裡面有個觀點相當值得讓人好好想想「如果你/妳再不聽話的話,我就跟爸爸/媽媽講」會出現這樣的內容應該是不讓人意外的,畢竟有時候顧孩子就是會顧到心力交瘁、需要有另一個人幫忙;但作者的意思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意味著現在這個時候,是沒有大人或是有能力的人可以照顧好自己,因此孩子在當下的情況會變的更加失控、因為內心的安全感是相當不足的。那麼要不要跟孩子當朋友呢?作者孩子的一個老師提到「孩子的人生會有許多朋友;但不會出現第二個父/母親,因此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管教是父母的責任」 看完整本書讓人想到,每個孩子的規矩都是從「透過結果來判斷行為」「他律期」「自律期」也就是說太早讓孩子練習做決定、其實只是自找麻煩而已,因為從發展的角度跟階段來說實在太早了,而還有很多很多事情也是一樣的,沒有那麼多的百萬中之一的天才,所以要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也要把其當作大數據裡的一份子,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培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行為結果論嗎? 很有意思的觀點呢!
林燃(創作小說家) 教育是有目的,就算是放任也是可以有內涵的喔,只是真的非常辛苦。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1/24
謝謝布魯斯分享!💗💗 「雞蛋從外面打破,就是餐桌上的食物;從裡面打破,就是鮮活的生命」 —來自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發佈於布魯斯的心智訓練天地 https://vocus.cc/article/679367ebfd89780001ddd1d6
❦ 莊小昕 這句話我真的很喜歡耶,感覺小昕作為生物老師應該也很喜歡 下一篇發文估計您應該也會很感興趣(?)
avatar-img
布魯斯的心智訓練天地
23.5K會員
299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2025/03/05
這篇文章探討成功沒有捷徑,強調持續努力及保有正面心態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艱苦環境逆境求生,成為神經外科教授的歷程,並提出十個核心價值觀(慈悲、尊嚴、平常心、寬容、感恩、謙遜、正直、正義感、善念、愛),作為追求成功的指引。文章鼓勵讀者設定目標,每天持續進步,並相信宇宙的安排。
Thumbnail
2025/03/05
這篇文章探討成功沒有捷徑,強調持續努力及保有正面心態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艱苦環境逆境求生,成為神經外科教授的歷程,並提出十個核心價值觀(慈悲、尊嚴、平常心、寬容、感恩、謙遜、正直、正義感、善念、愛),作為追求成功的指引。文章鼓勵讀者設定目標,每天持續進步,並相信宇宙的安排。
Thumbnail
2025/02/22
本書核心概念在於透過瞭解自身狀態(起點),設定明確目標(終點),並持續改善弱項、挑戰強項,最終達成個人體能提升。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自身經驗與課表,引導讀者找到適合自身的訓練方法,並強調過程中的感受與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2/22
本書核心概念在於透過瞭解自身狀態(起點),設定明確目標(終點),並持續改善弱項、挑戰強項,最終達成個人體能提升。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自身經驗與課表,引導讀者找到適合自身的訓練方法,並強調過程中的感受與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1/22
本文探討一位1947年出生,近50歲才離開一般上班族,卻能憑藉自身經驗和技能持續活躍於自媒體時代,甚至開班授課和企業培訓的成功案例。文章分析其成功原因,歸納其撰寫優質文章的方法,並強調在職訓練(OJT)和5W1H分析法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1/22
本文探討一位1947年出生,近50歲才離開一般上班族,卻能憑藉自身經驗和技能持續活躍於自媒體時代,甚至開班授課和企業培訓的成功案例。文章分析其成功原因,歸納其撰寫優質文章的方法,並強調在職訓練(OJT)和5W1H分析法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文章提供了關於一本育兒書籍的深度評論,並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文章探討了美國幼稚園的教育模式,比較了「以教為主」和「以玩為主」的差異,並強調了培養孩子參與活動、責任感和尊重他人等重要能力。此外,文章也反思了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拿捏,以及如何避免過度干涉或放任,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Thumbnail
文章提供了關於一本育兒書籍的深度評論,並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文章探討了美國幼稚園的教育模式,比較了「以教為主」和「以玩為主」的差異,並強調了培養孩子參與活動、責任感和尊重他人等重要能力。此外,文章也反思了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拿捏,以及如何避免過度干涉或放任,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最依賴的人生引導員,家長都期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如何讓身為父母的自己,成為孩子最好的人生陪跑員,都是需要學習與適時調整的...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最依賴的人生引導員,家長都期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如何讓身為父母的自己,成為孩子最好的人生陪跑員,都是需要學習與適時調整的...
Thumbnail
      作為父母,我們時常迷失在如何成為一位智慧的引導者,給予孩子最適切的關愛與教導。感謝學校提供本次機會,讓我們閱讀本書<教孩子,先教自己>,書中提到了許多重要的觀點和策略,值得我們深自反省檢討並嘗試學習改進。
Thumbnail
      作為父母,我們時常迷失在如何成為一位智慧的引導者,給予孩子最適切的關愛與教導。感謝學校提供本次機會,讓我們閱讀本書<教孩子,先教自己>,書中提到了許多重要的觀點和策略,值得我們深自反省檢討並嘗試學習改進。
Thumbnail
學習的能量來自於一再探究問題的根本,找答案的過程,往往比找到答案本身更具意義
Thumbnail
學習的能量來自於一再探究問題的根本,找答案的過程,往往比找到答案本身更具意義
Thumbnail
什麼是教育小孩?我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或要以自己的方式去教導小孩。你認為教育小孩的模式是什麼呢? 我認為所謂的“教育”小孩是以身作則。自己做好榜樣,你就是最好的模板。 自我提升對於家長來說至關重要,這樣你才能成為孩子崇拜的榜樣。每個家長都以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但這些方式可能來自於個人
Thumbnail
什麼是教育小孩?我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或要以自己的方式去教導小孩。你認為教育小孩的模式是什麼呢? 我認為所謂的“教育”小孩是以身作則。自己做好榜樣,你就是最好的模板。 自我提升對於家長來說至關重要,這樣你才能成為孩子崇拜的榜樣。每個家長都以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但這些方式可能來自於個人
Thumbnail
本文將會探討如何透過家庭教育來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責任感,以及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幫助家長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同時,我們也會討論如何鼓勵孩子參與家庭活動,以及家長與孩子的時間管理。最後提供一些給家長的話。
Thumbnail
本文將會探討如何透過家庭教育來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責任感,以及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幫助家長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同時,我們也會討論如何鼓勵孩子參與家庭活動,以及家長與孩子的時間管理。最後提供一些給家長的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