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6/3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生物可分解塑膠免洗餐具自8月1日起納入管制:餐飲業者面臨轉型挑戰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自今年8月1日起,生物可分解塑膠免洗餐具將納入管制範疇。這項新規定對於餐飲業者來說將帶來重大的轉型挑戰。
廢物、污染、杯子圖像。圖/pixabay
廢物、污染、杯子圖像。圖/pixabay
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的公告,早在今年2月4日就預告修正了「免洗餐具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並於今日正式公布了這一修正案。自8月1日起,餐飲業者將不得提供由生物可分解塑膠製成的免洗餐具,包括杯子、碗、盤子、碟子、餐盒和塑膠內盤等。
對於餐飲業者來說,這項管制措施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轉變。許多業者過去選擇生物可分解塑膠作為限塑後的替代材料,因為它被認為是對環境友好的選擇。然而,由於這些材料需要特定條件才能快速分解,且國內缺乏相應的再利用和堆肥設施,這對現有的回收體系帶來了挑戰。
餐飲業者需要面對的首要挑戰是尋找替代材料。他們需要尋找環境友好且符合管制規定的可替代選項。這可能需要對餐飲業者的供應鏈進行調整,並與供應商合作,以確保能夠提供符合新規定的免洗餐具。
此外,餐飲業者還需要考慮這一轉型帶來的成本影響。新的免洗餐具可能比生物可分解塑膠更昂貴,這可能對餐飲業者的經營造成一定壓力。因此,他們需要仔細評估成本和效益,並尋找降低成本的方式,例如與其他業者進行合作以實現規模經濟。
對於餐飲業者來說,這項新規定代表著一個轉型的契機,也是一個面臨的挑戰。他們需要適應新的管制措施,尋找替代材料,並平衡成本和環境的考量。然而,這也是一個機會,透過轉型,餐飲業者可以提供更環保、可持續的餐飲服務,滿足消費者對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文章來源】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回收基管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