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有人喜歡在原野蹲點八個小時然後拍一張鳥在吸露水的照片,所以那張照片的背後就有攝影師那八小時的故事。也可能是拍攝星空花了十個小時只為了拍下星軌。如果你是利用 AI 生圖,沒有不好,但你就是少了這個背後的故事,就是會缺失了這個部分的價值。
image generated by midjourney
這個比喻有點像是錄音技術剛出來的時候大家會認為「現場演唱」這件事會即將式微。畢竟大家以後在家裡就可以舒舒服服的聽到你的歌,誰還要去歌劇院或演唱會現場聽。但如今的狀況是,現在的歌手反而是靠演唱會在賺錢。因為到後來,大家重視的更是現場那個 only once 的經驗,那個臨場感跟全身心投入的體驗,那個歌手和所有歌迷之間共同的創作的 moment,這些心情是沒有辦法被記錄下來,就算有人事後看同場DVD紀錄,他的感受也跟當時在現場享受的體驗絕對不同。
或許在未來,攝影會有很多不同的型態。一種是純粹用傳統相機拍攝的「當下的影像」,一個是利用 AIGC 「生成的攝影」。任何方式都沒有壞也沒有好,就是不同的路線。有的人喜歡玩 AI ,用 AI 來去產出他腦中的天馬行空的東⻄。然後有的人就是想要「拍到」當下真實的東⻄,喜歡實際出外去拍,喜歡記錄下真正眼睛看得到、手摸得到的東⻄,花非常多的時間跟精力去研究怎麼拍攝到想要的那張照片。
整體來說,我們認為 AI 就是一個新的創作工具,對所有攝影師或對攝影有興趣的人來說都應該要嘗試看看,或許會喜歡,或許你還是喜歡老方法,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