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奧修-摧毀心靈,追求純真生命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摧毀心靈,追求純真生命
這就是我的教導:不用腳行走,不用翅膀飛翔,不用心靈思考
--奧修
摧毀舊心靈,讓新生命湧現
簡單來說,我試圖摧毀我所想要消滅的心靈,而不是實現它。因為只有當舊的心靈完全被摧毀時,新的心靈才能誕生。正是在毀滅中,創造力湧現;在死亡中,生命流轉。我的工作就是要摧毀心靈,因為它對你有著巨大的束縛。那些聰明、狡猾和計算的人們,這些迷戀理論、將理論看得比生命本身更有價值的數學家和體系化的人們,他們被心靈所困住。
無法捉摸的生命與確定的知識
你問我,用簡單的話說,你試圖教導的是什麼,為什麼你問這個問題?也許你想依附某種理論,但你無法掌握我,這是你的困擾。你試圖抓住我,但生命不是可以被定義的事物。物質可以被定義,這就是為什麼科學是確切的,而宗教永遠無法確切。一旦宗教變得確切,它就死亡了。你可以確定水在100度的熱度下蒸發,但你無法確定人的行為。隨著你越往高處走,你就越無法預測。佛陀是絕對無法預測的,你無法抓住他,無法將他握在你的拳頭中。他就像浩瀚的天空,充滿無數微妙的差異、豐富的色彩和各種歌曲,變化萬千。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能確定呢?這充滿著許多矛盾和自相矛盾,又如何能確定呢?
尊重生命,追求純真
不,我不能不尊重生命,只為了給你一個讓你滿意的答案,讓你依附它,讓你變得有知識,然後回家告訴他人這就是教導,這就是我所學到的。這個問題是由來自內羅畢的BP Arya博士提出的,他肯定急於瞭解我的教導,然後回去內羅畢告訴他人這就是他的教導。不,我不會讓你獲得那種知識的能力,也不會摧毀知識。我不是要幫助你變得有知識,而是幫助你變得更加無知、更加純真。因為只有在你純真的時候,生命才會發生;只有在你不知道的時候,你才是開放的。當你知道一切時,你是封閉的。這就是我的教導:不用腳行走,不用翅膀飛翔,不用心靈思考。心靈意味著知識的能力,而提問確切教導的正是心靈,而我則是心靈的敵人。
謝謝你。
奧修教義分享
avatar-img
69會員
140內容數
「豐盛能量宣告」專題旨在透過宣告的力量,展示如何將豐盛能量顯化財富。這個專題鼓勵正面宣告和積極心態,將豐盛能量注入生活中。透過有意識地宣告自己的豐盛、繁榮和財富,我們吸引更多成功。本專題提供宣告指南和技巧,激發內在能量,以正面自信態度引導財富進入生活。這是通過宣告和能量引導實現豐盛之旅,實現個人和財務上成功的探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倫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 要尋找佛道,我們必須直接面對我們的本性。這個本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且無所作為的人。如果我們無法看清這個本性,我們將整天茫然不知所措,一直向外追求,但卻無法真正體驗到佛的存在。 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
聆聽內在的呼喚:回應真實本性的重要性 無論我們以何種方式或何種名稱來稱呼我們的真實本質,無論我們稱之為真實本性、靈性、靈魂、道、佛性、基督、虛無,或如我稍後引用的禪師王波所稱的「一心」,無論我們如何稱呼它,我們都知道這個深層的存在真理,即我們的本質,是非常嚴肅的。然而,這種真理在靈性或一般生活中並未
休憩之旅(Journey of Rest) 在你踏上這趟休憩之旅之前,先讓我們停下腳步,感受一下當下的氣息。閉上眼睛,深深呼吸,將注意力轉向內在。你可以感受到呼吸的節奏,感受到身體的輕盈感。此刻,你已經開始踏上一段探索內在觀照的旅程。 這是一段旅程,一個遠離外在干擾的過程。這不僅僅是身體的休息,更是
放下自我,以意識休息──認識存在狀態 意識並非真正的旁觀者,也非真正的見證者。這兩者都是自我所行的活動。自我可以在成為見證者或旁觀者方面變得熟練或存在於當下之中。這些都是自我或許擅長或不擅長的領域,若自我真的努力嘗試。然而,這並非我所談及的「在意識中休息」。在意識中休息並非一種活動狀態,而是一種存在
在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一種潛藏的精神,這種精神有意識地自由蘇醒,即是觉醒的意義。佛教徒稱之為佛性,基督教徒則稱之為意識。每個人心中都潛藏著這種東西,而靈性就是喚醒它,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狀態。靈性覺醒的奇怪之處在於,它不是對自我的概念的覺醒,這就是奇怪之處。你一直在尋找、努力實現某種願望,不管是尋找上
當我們回顧生活中的各種經驗時,我們可能會有一種感覺,即每個經驗中都存在著某種東西。儘管經驗本身會發生變化,但無論是最糟糕的時刻還是最美好的時刻,似乎都有某種共同的存在。即使我們無法準確描述這是什麼,我們都能感受到這種直覺。就像回顧嬰兒照片時,我們會說:“噢,那是我,真的一點都不像現在的我。” 這種存
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 要尋找佛道,我們必須直接面對我們的本性。這個本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且無所作為的人。如果我們無法看清這個本性,我們將整天茫然不知所措,一直向外追求,但卻無法真正體驗到佛的存在。 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
聆聽內在的呼喚:回應真實本性的重要性 無論我們以何種方式或何種名稱來稱呼我們的真實本質,無論我們稱之為真實本性、靈性、靈魂、道、佛性、基督、虛無,或如我稍後引用的禪師王波所稱的「一心」,無論我們如何稱呼它,我們都知道這個深層的存在真理,即我們的本質,是非常嚴肅的。然而,這種真理在靈性或一般生活中並未
休憩之旅(Journey of Rest) 在你踏上這趟休憩之旅之前,先讓我們停下腳步,感受一下當下的氣息。閉上眼睛,深深呼吸,將注意力轉向內在。你可以感受到呼吸的節奏,感受到身體的輕盈感。此刻,你已經開始踏上一段探索內在觀照的旅程。 這是一段旅程,一個遠離外在干擾的過程。這不僅僅是身體的休息,更是
放下自我,以意識休息──認識存在狀態 意識並非真正的旁觀者,也非真正的見證者。這兩者都是自我所行的活動。自我可以在成為見證者或旁觀者方面變得熟練或存在於當下之中。這些都是自我或許擅長或不擅長的領域,若自我真的努力嘗試。然而,這並非我所談及的「在意識中休息」。在意識中休息並非一種活動狀態,而是一種存在
在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一種潛藏的精神,這種精神有意識地自由蘇醒,即是觉醒的意義。佛教徒稱之為佛性,基督教徒則稱之為意識。每個人心中都潛藏著這種東西,而靈性就是喚醒它,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狀態。靈性覺醒的奇怪之處在於,它不是對自我的概念的覺醒,這就是奇怪之處。你一直在尋找、努力實現某種願望,不管是尋找上
當我們回顧生活中的各種經驗時,我們可能會有一種感覺,即每個經驗中都存在著某種東西。儘管經驗本身會發生變化,但無論是最糟糕的時刻還是最美好的時刻,似乎都有某種共同的存在。即使我們無法準確描述這是什麼,我們都能感受到這種直覺。就像回顧嬰兒照片時,我們會說:“噢,那是我,真的一點都不像現在的我。” 這種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心靈和宗教的教導常常令人感到振奮,但如何將這些正面能量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卻是許多人忽略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在教師面前能量滿滿,卻在生活中難以保持,以及如何突破舒適圈,將身心靈的理念實踐於生活。透過改變生活模式和心態,我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現實挑戰,成為自己人生的貴人,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
Thumbnail
您所通靈感應的訊息一定是真的嗎???有求證嗎?? 一旦您發現研究傳承數萬年數百萬年的學術理論是錯的。還要繼續嗎??? 心靈自身就是神是上帝。 記得。這和宗教無關。內在本身自神通就有。心靈自身就是神是上帝。 除盡自身鬼邪魔鬼需要超強烈烈陽火。在洗腦過程中您被廢武功。 故必須從習武功開始。喚醒
Thumbnail
從地獄歸來的聖人口中說的:這世界不曾存在過;那是因為他領悟到這一切都是他的心念投射,他慈悲欲渡的是自己內在的心魔們。 但是有另一種從未深入世界或瞥兩眼就斷定這一切都是虛幻的另一種聖人,他到底是具有真知灼見,還是只是他沒碰過更強的幻覺。
Thumbnail
這世間萬象,如一幅瑰麗錦繡,卻非天外飛來之物,而是心神幻化之景。此境非冷酷堅實,乃心靈之鏡,映照自身之影。試想,宇宙洪荒,非大爆炸之聲而起,而是眾生一嘆,意識交融之響。 人心念力,如畫家揮毫,描繪眼前世界。渴慕陽光,則金芒灑落;心生畏懼,則陰影幢幢。
Thumbnail
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印度《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 知識、科技的應用取決於我們的價值觀和選擇,它們可以用來造福人類,也可以帶來毀滅。
相信著神以及神的恩賜、相信著身體與大腦都是神所創造,就可以涅槃,涅槃只為再次可以待在神身邊而已。
Thumbnail
⋯⋯他相信,人不會死,衰亡的只是肉體。如果這樣的觀念確立,那麼我們看待肉體衰亡(死亡)這件事就會比較坦然一點,接著才有辦法執行「放手」。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Thumbnail
本文研究了阿南朵對生命的觀點,她認為生命的問題都是自己虛構出的困境。她鼓勵人們不要用頭腦去理解生命,而是要用內在去覺察、體驗生命,活在當下。除此之外,阿南朵也提供了一些技巧和觀點,讓人們學會對自己、關係、情緒、父母、狀況、習慣和生命說「是」。
Thumbnail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一句:「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從這句話來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老至死,但靈魂是終身不死的。但又如何使靈魂終身不死,正好應證前一篇的「三世諸佛累世修」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死亡,只是我們常常利用生活科技讓自己多活一點時間,在世間多停留一點時間。   當科技發達的今日,對於生死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心靈和宗教的教導常常令人感到振奮,但如何將這些正面能量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卻是許多人忽略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在教師面前能量滿滿,卻在生活中難以保持,以及如何突破舒適圈,將身心靈的理念實踐於生活。透過改變生活模式和心態,我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現實挑戰,成為自己人生的貴人,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
Thumbnail
您所通靈感應的訊息一定是真的嗎???有求證嗎?? 一旦您發現研究傳承數萬年數百萬年的學術理論是錯的。還要繼續嗎??? 心靈自身就是神是上帝。 記得。這和宗教無關。內在本身自神通就有。心靈自身就是神是上帝。 除盡自身鬼邪魔鬼需要超強烈烈陽火。在洗腦過程中您被廢武功。 故必須從習武功開始。喚醒
Thumbnail
從地獄歸來的聖人口中說的:這世界不曾存在過;那是因為他領悟到這一切都是他的心念投射,他慈悲欲渡的是自己內在的心魔們。 但是有另一種從未深入世界或瞥兩眼就斷定這一切都是虛幻的另一種聖人,他到底是具有真知灼見,還是只是他沒碰過更強的幻覺。
Thumbnail
這世間萬象,如一幅瑰麗錦繡,卻非天外飛來之物,而是心神幻化之景。此境非冷酷堅實,乃心靈之鏡,映照自身之影。試想,宇宙洪荒,非大爆炸之聲而起,而是眾生一嘆,意識交融之響。 人心念力,如畫家揮毫,描繪眼前世界。渴慕陽光,則金芒灑落;心生畏懼,則陰影幢幢。
Thumbnail
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印度《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 知識、科技的應用取決於我們的價值觀和選擇,它們可以用來造福人類,也可以帶來毀滅。
相信著神以及神的恩賜、相信著身體與大腦都是神所創造,就可以涅槃,涅槃只為再次可以待在神身邊而已。
Thumbnail
⋯⋯他相信,人不會死,衰亡的只是肉體。如果這樣的觀念確立,那麼我們看待肉體衰亡(死亡)這件事就會比較坦然一點,接著才有辦法執行「放手」。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Thumbnail
本文研究了阿南朵對生命的觀點,她認為生命的問題都是自己虛構出的困境。她鼓勵人們不要用頭腦去理解生命,而是要用內在去覺察、體驗生命,活在當下。除此之外,阿南朵也提供了一些技巧和觀點,讓人們學會對自己、關係、情緒、父母、狀況、習慣和生命說「是」。
Thumbnail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一句:「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從這句話來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老至死,但靈魂是終身不死的。但又如何使靈魂終身不死,正好應證前一篇的「三世諸佛累世修」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死亡,只是我們常常利用生活科技讓自己多活一點時間,在世間多停留一點時間。   當科技發達的今日,對於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