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亮點」是決勝的關鍵
平平都是以角色設計為教學主題,為什麼有的課程可以熱銷,而有些老師賣了半天報名卻仍舊沒辦法破百呢?撇除平台是否具流量優勢,我認為品牌亮點是十分重要的關鍵。
個人品牌是否看得出內容亮點,決定了「開課信心」與「招生的順暢」。
個人品牌的護城河
對於企業財務或是創投領域較為熟悉的朋友,想必聽過股神巴菲特常說「護城河」一詞。這篇不是投資文所以不要講得太複雜,簡單清楚地說明那就是要找到什麼是「你有別人沒有,讓你無可取代」的事物。
很抽象是吧?我也覺得。
但偏偏很多時候,我就是感受到這KOL的作品內容擁有開課賣座的潛力。硬是要說,我想大概是對作品稀缺性與需求度的綜合評估吧!
對於老師而言,定位自己找出與眾不同之處,盡可能地在作品與社群內容中凸顯屬於自己的特色,或許是種脫穎而出的手段。
然而對於教育平台或課程經理人,開發方向則不可過度的分散,並且預先規劃好該領域的學習地圖,相信在高度關注特定領域一段時間後,你也能逐漸看出內容的優勢。
過去也許是被業績壓力所逼,有些同事時常會一下開發理財一下又開發文創,亂槍打鳥只求邀到好的老師。但是焦點過度分散的結果,反而讓自己失去了培養亮點鑒別力的機會。
所以...如果受眾都是「氣氛仔」就沒救了嗎?
喂喂~我說啊:「如果你覺得沒救,就不要開課了」
遇到瓶頸如果無法盡力思考怎麼突破,即便是一顆璞玉也永遠只是顆石頭。
一個石頭硬要開課也只是浪費時間與資源;而一個課程經理人如果無法鑑別老師的價值,那也必然無法突現自己的價值,你說是吧?
如果跟著前兩篇文章觀察下來,才驚覺受眾多半只是看內容的「氣氛仔」,通常我會建議老師不要冒然開課,朝以下兩個方向進行調整:
一. 內容主題深挖:就給他繼續氣氛下去呀!
「這是課程經理人進階成專業顧問的過程。」
表現技法是一類課程主題,但內容設計與內容本身又何嘗不是課程主題?如果你的受眾大部分都是氣氛仔,那為何不給他滿滿的氣氛,朝著他們偏好前進呢?
但在這之前,請思考清楚他們有興趣的焦點,是否適合以課程進行變現?
二. 嘗試多拋接球:快速迭代找出破口
「如果老師您是社群的擁有者,不如這樣試試。」
挖不出主題嗎?那不如從你的貼文著手,用最小比例調整貼文主題,多貼些有關於你預設主題的內容,試試看受眾的反應,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唷!請記得這是一個迭代的過程,所以也要擁有失敗的心理素質,才有辦法持續的調整內容,不過我相信對於成功的自媒體經營者而言應該不是難事。
那商業、職場類的課程怎麼評估呢?
拉哩拉紮說了一堆,才發現說的都是內容創作類個人品牌的評估方式,如果換成商業職場類的知識型品牌呢?
我認爲重點會放在「提供的價值」與知識變現的「商業模式」是否有辦法滿足受眾上,不過那又是另一回事囉,之後我會再另外用專文分享我的看法。
很高興能用兩個篇幅的時間,分享個人過去評估課程主題、講師的經驗。
在知識型的文章中說得義正辭嚴,可能會讓人有「這樣做成功率就一定高」的錯覺。但不瞞你說,我自己評估有時也會發生翻車的狀況,但也因為這一次次翻車的教訓得以讓我從整整理出這些心得,也幸好有問卷設計作為門檻,降低了賠錢做課的機會。
你好我是Yeti,來自CoUP! 小老闆智酷 – 一個為「一人企業」打造知識網絡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