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一問三不知?問題可能在於「學習地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最近協助朋友帶領了一個為期一日的兒童戶外活動營隊,團隊的目的在於驗證小朋友們在日常課程中學習的成果。

不過活動開始後,我卻逐漸從學員的表現的中發現其實他們還沒準備好,像是多數學員不知道應該攜帶什麼戶外裝備,進入關卡需要用到時卻沒東西可用。

另外也發現隊伍中小朋友的基本技能水準,有十分顯著的差異,也因此他們經常在進入活動關卡後不知道自己應該要做些什麼。

學習地圖可能斷鏈了

追根究底來說,我認為這狀況其實代表教學設計的收斂階段出了問題。

通常我們會利用發散思考的方式,羅列出特定領域中所需要應用的主題。

例如我們將議題設定為一個成功的廚師需要哪些技能,你可能立刻就可以列出學員需要學習刀工、肉品分切、香草調味...很多很多的技能主題,因而擴展出一系列的課程產品線。

這個產品線是廣泛、星羅棋布的,豐富的主題內容不只是想成為廚師的學員,許多想要學廚藝的家庭主婦也許看到主題都會立刻想要報名購課。

但一但我們將主題限縮至「日料職人培訓班」,那這麼廣泛的主題領域就會出現問題。

發散也要懂得收斂

愛吃的你一定知道,日本料理中較少香草、香料的應用,假設想成為日本料理職人學生將時間花費在該主題的學習上,短期內將排擠他對於與日料更相關主題技能的學習。

而且衍生出的另外一個問題是,一位成功的日本料理職人,真的只要會做菜嗎?

以上只是簡單舉例,但這例子提供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一件事,就是

「學習目標的設定是十分重要的議題」

學習目標不夠清晰,無法對學員必備的知識、課前的進修進行規範,導致的結果就是學員程度參差不齊。

這樣狀況對於教學者的士氣以及學員的學習體驗都會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

如何形塑明確的目標?

設定目標絕對是第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但這個目標絕對不能只是像「我要成為法餐廚師」這種僅用名詞代表抽象的描述。

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必須包含三個元素:角色、情境、時間

  • 角色:
    學員是誰?他想要成為什麼角色?是否有案例樣板?像是一位剛從餐飲學校畢業的小伙子,想要成為一位像阿辰師這樣的頂尖法餐主廚。
  • 情境:
    想要應用的情境是什麼?當中有哪些獨有的特色又是什麼?這裡描述需要有些畫面感,像是這位剛畢業的小伙子,想要變成像阿辰師這樣可以自由地接案煮菜,並用拍攝Vlog打好自己的品牌;不過在另外一方面,他也很希望有間自己風格的私廚。
  • 時間:
    達到這目標需要多久的時間?而學員願意花多久的時間達成這個目標?一年、三年、五年?或是只有三個月呢?這涉及到課程與學員溝通時的認知一致性。

接著,捕捉學習目標描述中的關鍵字進行主題方向劃分,然後排列出學習的優先順序。像是這案例中我們大概可以畫分出「法餐」、「自媒體」與「開餐廳」這幾個主題方向,可以簡單對應出產品>個人品牌>創業經營的先後順序,然後開始規劃學習地圖囉。

有目標,再次擴散與再次收斂就會更集中

定義主題方向後即可開始思考該方向需要學習的技能主題,像是法餐除了餐飲學校畢業生已經會的基本廚房技巧外,他還需要進修哪些廚藝技能、知識?而為了銜接後面開餐廳的目標,品牌、管理學的概念是否也要導入呢?

這裡你將再次經歷發想、收斂的的歷程,不過清楚的學習目標可以幫助你做更精確的收斂。

Yeti真心話 - 以終為始很難但很重要

對於一個充滿理想的課程企劃,內心難免有很多課程想開,而初創教學機構也許因系統尚未建置,所以不會有太多的限制,讓課程的主題變得有些發散。

如果想要透過一個活動驗證先前所有的課程,那必須在這活動企劃後,回頭對於學員的先備知識進行確認,並做到補足缺乏主題與刪減不必要內容,才能讓活動順利接上。



你好我是Yeti,來自CoUP! 職人創業家, 一個幫助專業工作者學習打造「知識網絡」的好地方。

如果你有任何製作課程方面的問題想要聊聊,請點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是 Yeti,不是雪球的沙龍
25會員
32內容數
雖說「吾日三省吾身」,但你離職後也跟我一樣不斷反省自己、反省老闆、反省公司或職場嗎?這是個紀錄Yeti離職創業後的反省日記,包含了職場自省、創業心得與耍廢情報,是個濃厚系個人色彩的地方,一不小心會成別人的毒雞湯,請謹慎服用。
2023/08/12
經驗中,一門成功的線上課程講者必須具備三個實力:核心專業、教學設計以及社群影響力。
Thumbnail
2023/08/12
經驗中,一門成功的線上課程講者必須具備三個實力:核心專業、教學設計以及社群影響力。
Thumbnail
2023/07/25
身懷絕技、多年來卻埋沒在社畜生活中的你,對於FB上滿滿的教你開線上課程的廣告,是不是動了想要靠知識變現的賺錢的念頭呢? 打造線上課程就能為自己賺進可觀的收入,真的這麼簡單嗎?在開始規劃自己的線上課程前,我們可以先認識一下知識的兩種變現邏輯。
Thumbnail
2023/07/25
身懷絕技、多年來卻埋沒在社畜生活中的你,對於FB上滿滿的教你開線上課程的廣告,是不是動了想要靠知識變現的賺錢的念頭呢? 打造線上課程就能為自己賺進可觀的收入,真的這麼簡單嗎?在開始規劃自己的線上課程前,我們可以先認識一下知識的兩種變現邏輯。
Thumbnail
2023/07/17
約莫在兩年前,我曾邀請老師設計一堂關於求職、轉職的主題課程,並透過問卷確認了受眾們對於這主題有明確的需求,但5週募資期的結果卻差強人意。 回過頭檢討,當時的我評估上犯了嚴重的誤判...
Thumbnail
2023/07/17
約莫在兩年前,我曾邀請老師設計一堂關於求職、轉職的主題課程,並透過問卷確認了受眾們對於這主題有明確的需求,但5週募資期的結果卻差強人意。 回過頭檢討,當時的我評估上犯了嚴重的誤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把意圖設定在哪裡,那裡就是最終到達之處。」 這句話讓我聯想了很多方面,可能沒有那麼好懂~我盡量多舉點例子解釋。 第一個方面 我們需要覺察自己的最終目標以及自身能力 當我們把目的地設定下來,那麼我們的注意力就會一直在那裏了, 無論做了什麼規劃、學了什麼能力、遇到什麼人, 都會以設定的那
Thumbnail
「把意圖設定在哪裡,那裡就是最終到達之處。」 這句話讓我聯想了很多方面,可能沒有那麼好懂~我盡量多舉點例子解釋。 第一個方面 我們需要覺察自己的最終目標以及自身能力 當我們把目的地設定下來,那麼我們的注意力就會一直在那裏了, 無論做了什麼規劃、學了什麼能力、遇到什麼人, 都會以設定的那
Thumbnail
在某次行政會議上,我看到校長代辦事項清單中一長串的「XX教育」時,我腦中浮現的想法是:「老師真的不好當!」
Thumbnail
在某次行政會議上,我看到校長代辦事項清單中一長串的「XX教育」時,我腦中浮現的想法是:「老師真的不好當!」
Thumbnail
這狀況其實代表教學設計的收斂階段出了問題。 通常我們會利用發散思考的方式,羅列出特定領域中所需要應用的主題。 例如我們將議題設定為一個成功的廚師需要哪些技能,因而擴展出廣泛、星羅棋布的課程產品 但一但我們將主題限縮至「日料職人培訓班」,那這麼廣泛的主題領域就會出現問題。
Thumbnail
這狀況其實代表教學設計的收斂階段出了問題。 通常我們會利用發散思考的方式,羅列出特定領域中所需要應用的主題。 例如我們將議題設定為一個成功的廚師需要哪些技能,因而擴展出廣泛、星羅棋布的課程產品 但一但我們將主題限縮至「日料職人培訓班」,那這麼廣泛的主題領域就會出現問題。
Thumbnail
每年都會有幾位新手講師 或是在課程設計上遇到瓶頸的朋友找我聊聊課程設計的問題, 2年前寫了一大篇課程設計的建議步驟, 原本只有私底下提供給有相關需求的講師朋友, 現在也提供給大家參考 設計大原則:先想架構→再想內容→再想手法
Thumbnail
每年都會有幾位新手講師 或是在課程設計上遇到瓶頸的朋友找我聊聊課程設計的問題, 2年前寫了一大篇課程設計的建議步驟, 原本只有私底下提供給有相關需求的講師朋友, 現在也提供給大家參考 設計大原則:先想架構→再想內容→再想手法
Thumbnail
以往在設計課程的時候,會把握「以終為始」的概念,因此我很自然地想好表現任務:要讓學生在校園性別友善廁所的地點張貼宣傳。我還記得偉瑩老師說:「那會很無聊」(哇哈哈) 這其實就是我最大的收穫。太快的把學習任務訂出來,但那樣很可能會讓學生失去探究的樂趣,而非一個不斷產生好奇和不斷解答的過程。
Thumbnail
以往在設計課程的時候,會把握「以終為始」的概念,因此我很自然地想好表現任務:要讓學生在校園性別友善廁所的地點張貼宣傳。我還記得偉瑩老師說:「那會很無聊」(哇哈哈) 這其實就是我最大的收穫。太快的把學習任務訂出來,但那樣很可能會讓學生失去探究的樂趣,而非一個不斷產生好奇和不斷解答的過程。
Thumbnail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Thumbnail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Thumbnail
一、用知識地圖來逼著自己成長吧! 大家早安,今天要來分享我自己的公開班課程資訊,不過在介紹相關內容之前,我真心推薦下圖這個課程架構(本圖參考自孫治華老師的課程地圖) 關鍵的原因有三: 1、避免學習焦慮,試著以終為始吧! 因在資訊爆炸的外在環境下,我們時常會感到焦慮,好像沒報名什麼線上課程、沒讀那本書
Thumbnail
一、用知識地圖來逼著自己成長吧! 大家早安,今天要來分享我自己的公開班課程資訊,不過在介紹相關內容之前,我真心推薦下圖這個課程架構(本圖參考自孫治華老師的課程地圖) 關鍵的原因有三: 1、避免學習焦慮,試著以終為始吧! 因在資訊爆炸的外在環境下,我們時常會感到焦慮,好像沒報名什麼線上課程、沒讀那本書
Thumbnail
備課這個主題也是我很常被問到的問題,內容怎麼準備?如何減少備課時間?資源去哪裡找?等等。 想當年我剛開始當家教,什麼技巧都不會,不知道怎麼把自己的知識有效輸出給學生。那時候最簡單的起步就是照著課本教,但後來我發現有幾個問題(以我作為英文老師舉例) 我不再用課本的原因 1. 他真的很無聊 課前規劃
Thumbnail
備課這個主題也是我很常被問到的問題,內容怎麼準備?如何減少備課時間?資源去哪裡找?等等。 想當年我剛開始當家教,什麼技巧都不會,不知道怎麼把自己的知識有效輸出給學生。那時候最簡單的起步就是照著課本教,但後來我發現有幾個問題(以我作為英文老師舉例) 我不再用課本的原因 1. 他真的很無聊 課前規劃
Thumbnail
根據 #22《極簡閱讀》中所提到的辦講座方法,雖然書中著墨在成人教育學,但是其實也能用在學院式的學習。 今天,書中沒有提的學院式學習該要怎麼去應用,就由我這篇來告訴你,順便為你做個示範吧!
Thumbnail
根據 #22《極簡閱讀》中所提到的辦講座方法,雖然書中著墨在成人教育學,但是其實也能用在學院式的學習。 今天,書中沒有提的學院式學習該要怎麼去應用,就由我這篇來告訴你,順便為你做個示範吧!
Thumbnail
或許直觀的、理性的分析覺得我們應該學數學、國文或是英文,但這些都是工具,都是為了達到某個目的的乘具,如果不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這樣乏味的工具學習真的是讓人很想逃走。陪伴孩子要先體會學習者的心情,從實用主義、發現志趣重新設定學習的意義,也許才會是可長可久的學習歷程。
Thumbnail
或許直觀的、理性的分析覺得我們應該學數學、國文或是英文,但這些都是工具,都是為了達到某個目的的乘具,如果不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這樣乏味的工具學習真的是讓人很想逃走。陪伴孩子要先體會學習者的心情,從實用主義、發現志趣重新設定學習的意義,也許才會是可長可久的學習歷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