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確診的後遺症竟然是,變溫柔了

正文開始前的溫馨提醒:
此篇文章主要在從事件中探討人際關係與情緒管理的更多可能性,
並不針對家庭成員貶低或哄抬自己的正確性。
🌻分隔向陽花🌻

不少人的父母應該像我的一樣,從年輕有小孩開始就沒有閱讀的習慣,尤其如果你的母親一直以來都是個家庭主婦,那她一定會自己產生一些很奇異的邏輯和想法。沒辦法,家庭主婦都有點與世隔絕。

我的母親就是個典型的家庭主婦,她對很多事缺乏好奇心,在一些相處細節上學習力也差。她會循著自己的思維重複一樣的事,幾乎每次我都會和她說道理,而她每次進步幅度大概是0.001%。

就例如她曾說過一句名言:「做得好是應該的,是你該做的,不該要求獎勵」。
雖然她不是個虎媽,但互動起來很讓人氣餒,因為她缺少「鼓勵」的思維,又或是父母為了管教方便乾脆忽視獎勵這個環節(父母很多時候會煤氣燈自己的小孩,以後會再寫一篇探討)。

總之,她很懶。🙃

而且她做錯事從來不道歉,慣用招式就是不承認、當沒事。
但我明白她已經辛苦了一輩子也沒得到過太大的獎勵,雖然覺得很賭覽,但她的行為模式事情有可原的。

確診的副作用之一是變溫柔,你沒聽說過吧

今年3月份我終於確認我不是天選之人,我蠻失望的,
因為我終於知道我不是外星人👽。(還是說外星人也會covid19?)

而開門仔正是家母,她參加了團體活動把BA4還是BA5帶回家。

可能是因為我只打了兩劑疫苗,我的症狀特別嚴重,前後10天跑了診所4次,反倒是我原本有些擔心的過敏兒家父,跟金鋼狼一樣看過一次醫生後就迅速痊癒。

為什麼我只打兩次疫苗?
因為打第一次時我心悸狀況很明顯,一整天心臟都砰砰砰明顯地感受到血液撞擊血管的力道,那時我真的是怕了。

確診10天時我燒燒退退,全身僵硬、頭劇痛,還有喉嚨像刀割一樣。
那時我甚至虛弱到和家人交代:
「如果我晚餐沒下來吃,記得來看我一下,我可能蔡起來了。」
什麼是蔡起來?你用台語唸一次就知道了。
當然我是沒有蔡起來,否則這篇就真的是鬼話連篇了。
垂死病中驚坐起,我躺在床上意識飄渺地想著:
「她是對的」。

從有疫苗開始,家母不厭其煩反覆催促我打滿疫苗。
因為家母總有些奇怪生活知識,像是蛋一天不能吃超過兩顆,否則膽固醇太高,讓我覺得她的催促不可信,再加上第一劑的心悸問題讓我遲遲不去打滿疫苗。

但她是對的。

嘴硬的母親

世界上嘴最硬的生物絕對不是托哥巨嘴鳥,是你媽媽,
你看,這裡有兩隻,剛好是你媽和你爸。

第二次去就醫時正好遇見家母,診間叫號時我進了會診室,
就當女醫師和我診斷到一半時,家母就這樣推開會診室的門逕自走進來。

「這個我兒子啦!」她在那邊笑嘻嘻的不知道在開心什麼。
「喔喔,哈哈哈。」女醫師真是善良,客套地笑了一下。

我心裡想著:
『跟前跟後的,人家女醫師待會覺得我是媽寶。』
我如果是韓國人我就會發出「哎伊,加金拿!짜증나!」的怒吼。

「唉呦,是我害的啦,我把病毒帶回家。」家母說著。
『對,你真是說對了,就是你帶回來的。』
我是這樣想著,但沒有說出來,
病毒是到處都有,雖然害我經歷瀕死邊緣好幾天,
但我沒有說出口。

我只是伸出左手臂,輕輕地推著家母,一邊告訴她:
「這裡病毒很多,你都快好了,你先回去吧。」
然後她就笑嘻嘻地一邊道別一邊走出診間。

我不清楚她那句「是我害的啦」是不是認真的,
不過發高燒時她在房門邊問我有沒有好一點、要不要吃點什麼,是很認真的。

而我在康復後也就很少再向家母"傾囊相授",和她傳授我的知識和邏輯,
慶幸的是我沒有缺失味覺嗅覺,反倒多了份溫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