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理工人步入30代後的語言學習-環境打造篇]

外語環境能培養外語能力。

此命題在本人身上其實不太適用,看我閩南語破成什麼樣子就知道了(無誤)

不過我還是認為環境非常重要,環境可以讓自己保持學習語言的興趣,更容易持續下去,但如果只想靠著環境學好語言的話,我只能說我很清楚我不是那麼幸運的人,打造環境是為了讓自己更有興趣,也相較更容易度過瓶頸期。

正如英文學習,初次接觸英文是國小3年級,當時主要是外籍老師教,加上也很喜歡聽英文廣播節目,包括空中英語教室、icrt等,所以我的英文發音不至於太差,但長大到讀寫就慢慢出現差異,久了沒使用自然就更退化。

日文學習則是反過來,是成年後的學習,加上天生的聽力損傷,我很難正確拼寫出我聽到的字,連中文稍微快一點都不太行, 所以日文即便只有短短的音節、發得很慢我仍然會卡關,更不用說要親口說出這段話,但為了不讓自己卡在「說不出來」就放棄了,我後來還是找到自己擅長的文本學習著手,口說後續再慢慢補強。

出於以上對自身的了解,我依據自己的狀況做以下的環境設定,那由於談的是30歲以後的學習,我就以日文為主做舉例,我相信同理適用各種語言。

一、看日本電視節目(非翻譯過的)
1.免費的TVer(要使用VPN到日本)
會直播日本五大民放電視台的黃金檔,也就差不多是下班後的時間,看著日本的綜藝節目、電視劇,能有助於自己熟悉這個環境,而且有畫面可以推敲意思,久了會培養出一些語感。
2.裝衛星電視
有些業者有這樣的服務,也可以錄製節目等等,能看的選項會比TVer多,但相對就看自己有沒有那樣的需求。

二、加入日本的社群
主要是使用Twitter和Instagram
為了追蹤一些電視劇的消息,在推特上追了各大電視台的官方帳號,後來也追了一些繪師或寫手,先從「按讚之交」開始,後來會慢慢聊天、互動,也能感受到她們的文化,比如大學生和社會人的說話方式就差滿多的(笑),點頭之交和熟人的對話方式也有很大的差異,不過她們對外國人還算滿友善的,偶爾的日英摻雜是沒問題的,久而久之就逐漸融入她們的圈子。
而且至少在網路上,比較沒有感受到所謂的「排外」情節,對於一些用詞,她們也會很有耐心的解釋,或透過翻譯來傳達,這些是課本上不會教的一面,也許考試也不會考吧,但帶給我滿大的快樂,會很希望繼續這樣的情誼。

至於一些網友常提到的Twitter的黃推,可能我追蹤的推主都是女生,或是我追的圈太冷門,比較沒有被推送到類似的文(笑)。

三、訂閱日本的雜誌/書籍
樂天或Amazon都有吃到飽的方案,樂天偏向雜誌,Amazon的Kindle unlimited比較偏書籍類,覺得都是可以嘗試的系列,實體書比較佔空間,但自學初期一下子就買厚厚的書本回家,實在有點難啃食,個人會覺得雜誌比較輕鬆簡單,挑點自己有興趣的主題看。

四、聽Podcast
主要在通勤時間會聽一些日本的新聞,NHK、TBS等各家電視台都有,如果喜歡聽廣播的話也可以上radiko。
會強調這種僅有聲音的Podcast或廣播,主要是因為像電視新聞、綜藝節目或日劇都是搭配畫面或甚至字幕的,我們很容易猜出意思,但Podcast和廣播沒有字幕沒有畫面,會更專注在單純的聲音上,更有助於熟悉日文的語感和發音。

五、透過日文學習新知識/聽開放式課程
不妨透過日文學習新知識吧(笑)
其實這方法滿好玩的,有點像變相的出國留學,而且來去自如,沒有要通過考試、拿到學位的壓力,可以自然當個「雜食者」,去看任何想看的、想學的,不必拘泥在主題上,不限於專業的主題上,可以是棒球、建築、設計、攝影等任何領域,只要開心就好了。
另外是,通常這類的知識學習世界裡,都充滿了「片假名」(笑),看久了也會比較習慣片假名,不那麼排斥了。

除了以上五點,也有些人會把手機語言設定為日文,但我個人設定過後沒那麼喜歡,因為漢字的關係,會導致我在看一些文章時,字體變得很奇怪,後來還是調回中文介面。

以上大致上是對自身環境的設定,幫自己打造隨時可以接觸到日文的環境,即便沒有在學習,也能夠因為這些環境,保持著些許的進步!

下一步,則要進入工具篇,會比較偏考試取向,大致上會分成言語知識、讀解、聽解三大方向來分別說明準備的工具:)

raw-imag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菜鳥博士生|平凡上班族|HR|T&D|Recruit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湘談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