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8/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

    raw-image


    「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尼采

    當我們為了與某種「邪惡勢力」對抗的時候,
    我們會花很多心力在注意他們發言、動向、每分每秒,
    最後我們的生活就會以這個「壞人」為中心、圍繞著他們轉。

    我們會離開原本自己習慣的生活方式、構築自己觀點的人事物,
    把自己的目光聚焦於預測所謂「邪惡」的接下來會做什麼,
    安排自己的下一步行動。

    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就會慢慢活成對方的習性,
    當擁有了相同的習性,我們就會逐漸同化成相似的人。

    結論來說,大家都是說「哦~要小心喔!」、「不要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喔~」
    但說真的我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並沒有特別意識到,
    自己有多麼容易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討厭被權威壓迫的人,以叛逆、反擊、拒不合作的方式對抗,為了捍衛自己的立場,嘲諷、抹滅跟自己不同的其他零散小聲音,最終對這些小聲音來說,這個人也變成了另一種壓迫人的強權勢力。

    討厭情緒勒索,為了甩開勒索,斷絕所有聯繫方式,卻又時刻在意對方「看吧又來了!」的行為,怨恨著自己沒有生活都是對方害的,最終也活成了將自己不如意怪罪到他人身上的情緒勒索者。

    事實上,當我們將自己與他人劃分為「正義」與「邪惡」,
    對方需要被消滅的一方時,
    我們就已經成為了那樣的怪物了。

    那些引起我們情緒的事情,
    都隱含著我們內在世界的投射,
    我們拒絕了某個觀點,便是拒絕了自己的某個面向。

    「怎麼樣知道自己有什麼課題?」
    「我們有情緒的,就是我們有課題的地方。」


    需要先講的是,
    身心靈中常使用的【課題】一詞,並不是什麼人生大主題。
    以字義來解釋,課題只是代表了有需要學會的事情。

    那麼回到其他篇章說的--
    情緒是一個信號,告訴我們現在的靈魂有不滿意的地方,
    如果是我們已經學會、駕輕就熟的事情,
    想法會自然運作,也就不會發出這個信號,
    因此會產生情緒的,
    表示我們的自動化想法跟靈魂在這個主題上還不夠契合一致,
    所以才會產生情緒。
    因此可推論出,
    我們有情緒的地方,便是我們要學會讓想法跟靈魂一致的地方。

    所以那些讓我們看不慣的人、煩躁的作法、幼稚又自私的行為,
    並不是因為那些人應該被消滅,
    而是投射出了我們的靈魂
    對於那些不喜歡的行動卻又感到自己無能為力產生的焦慮、不安或恐懼,
    (或者可以說是在同樣處境我們的靈魂會想要那樣自由,可我們的頭腦(想法)覺得那樣爛透了,在這方面尚未達成一致的聲音,頭腦就會藉由抨擊正在這麼做的人來表達自己不會這樣)


    我們需要找到自己不能接受那樣生活模式態度的原因,
    給出如果是自己在同樣處境,
    有什麼可以避免那些選擇的答案,
    這樣我們就不會再有隨之起舞的情緒。

    然後我們就會知道,
    怪物並不邪惡,
    那些怪物只是剛好,在我們熟悉想法的另一邊,
    而因為不熟悉,才看起來只有可怕的黑影而已。


    很重要的備註:
    ◎ 將他人視為還不認識的朋友,那麼我們就會擁有很多朋友;將他人視為敵人,那麼我們就會擁有很多反對者。
    ◎ 不需要現在就盲目地相信其他人,畢竟你也需要知道很多人現在還是將他人視為敵人,重點是關於你自己內心的平衡。
    ◎ 這同樣也是需要時間的練習,可能還會經歷幾次反覆、原地踏步,就像學腳踏車,在真的學會前也是有幾次好像可以了卻又不能完全肯定的一段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