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參觀墓園的習慣嗎?在哥倫比亞是如何處理人死後的儀式?他們的墓園的樣貌跟我們又有何不同?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哥倫比亞人究竟多喜歡去墓園,然後也會稍微介紹他們天主教的傳統喪禮。
我會想寫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在哥倫比亞時,常常被馬龍帶去參觀他們的墓園,一般來說,就我去過或看過的墓園,外觀看起來像城堡,很雄偉卻不失雅緻,內部主要的顏色是白色,讓人感覺平靜;再加上有很多漂亮且精緻的天使、人物雕像,還有特別打造的園藝;此外,有些墓地葬著知名人物(前總統、將軍、作家…等)這些因素都吸引著哥倫比亞人民前往不同的墓園一睹其風采。甚至有些墓園需要預約才能入場,還提供導覽的服務;綜合以上,在哥倫比亞參觀墓園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除了看墓碑上的故事、了解雕像的歷史,再搭配舒服的園藝,其實真的能讓人逛上大半天。整體來說,跟台灣的「墓仔埔」很不一樣,傳統上來說, 墓仔埔可能是大部分的人的禁忌之地,平常沒事除非想壯膽,不然不會去「參觀」。
關於「參觀墓園」,究竟哥倫比亞和台灣的風俗民情有多麼不一樣呢?跟大家說一件馬龍剛到台灣發生的真人真事。那是發生在某個晴朗的周末,我跟馬龍在家,有了以下對話:
「今天你要帶我去哪裡走走?」馬龍問。
「嗯…博物館?」我思索了一下回答他。
「天氣很好,我們可以去戶外啊!」他回答。
「喔!天氣真的不錯,那你有想去的地方嗎?」我又把問題丟給他。
「有,我想去很多地方。」他開心地翻找著手機儲存的地點。
「那你說一個你現在想去的地方,我帶你去。」我霸氣的回覆。
「好,那帶我去參觀台灣的墓園,我想看你們的墳墓長怎樣!」他用他的大眼睛滿懷期待地看著我。
「ㄜ…」我猶豫著。
「怎麼了嗎?」他疑惑的看著我。
此時的我,突然語塞,腦中閃過千言萬語,組織著各種句子,想著該如何跟他解釋在台灣,平常沒事不會去墳墓,更不會特地去參觀,最後被自己的嘴巴背叛,冒失地說了一句:「不要啦!幹麻去看墳墓啦!」
說完的瞬間,我後悔了,因為我忘記在哥倫比亞時,他的興趣之一就是帶我去參觀他們漂亮且有故事的墓園。
後來,我快速地跟他解釋了去墳墓這件事情在台灣不算在我們休閒時的去處,也跟他說了一些民間傳聞,像是可能會把「好兄弟」帶回家之類的;不過,這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而馬龍就是後者,所以最終,我們的對話便是由他的一句:「那之後我再找時間自己去吧。」而結束了。
就是這樣,這個故事常常還是會被我們提起,過了快兩年,馬龍還是沒有參觀過台灣的墳墓,不過,路過稍微看過一眼的經驗是有的啦!
究竟在哥倫比亞,他們天主教傳統的喪禮是如何進行的呢?
首先,如果有人已經處於彌留之際(即將過世),他的親屬會請司鐸(西文:sacerdote,又名:祭司、教堂負責人)來到家中,並用「聖膏油」在將死之人的額頭、胸前、雙手手腕分別畫上一個十字,並等待其離開世界。等他過世之後,親屬通常會先打電話給葬儀社,他們會來把遺體移動到特定的地方,整理遺體的儀容,然後放進棺材。在天主教裡,他們非常需要跟愛人、重要的人道別,並且將他們託付給上帝,並用祈禱文陪伴死者能夠順利抵達另一個世界。
接下來,天主教傳統葬禮會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守夜」。
通常會在葬禮前一天晚上舉行,家人或朋友齊聚一堂,他們會陪伴遺體一整夜,因為這是能見到死者最後一面的機會。守夜可以在自家、殯儀館或是教堂舉行。隔天,祭司會到該場地祈禱然後把棺材移動到教堂,做彌撒儀式,彌撒結束後,教堂的鐘聲會響起,以低沉且低頻敲擊的方式,告示著有人離開世界的消息,同時把棺材抬出教堂,然後前往墓園。到了之後,他們會在墓園裡的教堂再次祈禱,祈禱完,安葬死者,伴隨著親友的哭泣聲,一同結束死者在人世間的一生。
第二階段是「九日祈禱」。
安葬遺體後,親屬會舉辦為期九天的祈禱會,同樣地,所有的家人朋友都匯聚在一起幫死者祈禱,每天都是不同主題的祈禱文,主要祈禱死者能安息,且能順利地跟著上帝到另一個世界。
第三階段,「緬懷」。
安葬程序結束後,他們會持續祈禱,並會不定期(每天、每七天、每個月或每年)去墳墓「拜訪」離世的人,或說,你想何時去就何時去,他們去墓園的頻率真的非常高。
在哥倫比亞,通常會在安葬死者的四年之後,親友會到墓園搬出棺材,打開棺材,並將已放置四年、腐化到一定程度的遺體支解,有的可以直接將其支解、有些若沒有腐化完全,則是必須使用類似斧頭的器具將遺體支解,然後換到另一個較小的盒子,再視每個墓園的規定,放到專屬的地方。
大家知道嗎?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非常傳統的天主教中,人死後「火葬」是被禁止的,因為他們認為,人的軀體是神聖的,是我們活在這個世界的證據,也是上帝在人死後能找到你並帶你去天堂的指引,若燒毀了軀體,連靈魂也會不復存在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常在故事背景是中世紀的電影裡,有些教徒致力於追捕所謂的「女巫」,找到她們的第一件事,便是將她們活活燒死,那是因為他們那時候認為,只要軀體沒了,靈魂無處去,女巫就會完全消失了。不過這是很久之前的天主教,目前基本上已經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而有別於天主教傳統的喪禮,現在也有很多人選擇使用火化的方式,在祭拜過後把骨灰存放在類似台灣靈骨塔的地方;當然,也有海葬、樹葬等其他安葬死者的方式,因人而異。
最後,我想說,我們作為人類,大家終究難逃一死,來到這個世界,體驗人生,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我也常在想,既然大家的結局都是一樣的,我們何不在活著的時候,跟隨自己的心,快樂地、勇敢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應該把寶貴的時間用在更值得的人事物上,不要浪費時間在吵架、生氣和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只要好好把握當下,幸福、快樂的過,那就好了。
「死亡並不恐怖,恐怖的是你死了之後,沒有人記得你。」迪士尼電影可可夜總會,正是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背景做製作的電影,從中我們也可以知道,拉丁美洲的人們認為,人死後會到另一個世界,開啟一段不同的旅程,而只要人世間的有人還記得你,你就會一直存在,別人對你的記憶正是你曾經存在過的最佳鐵證,秉持著這樣的精神,在喪禮中,他們的心裡固然難過,但仍會用盡所有力氣且毫不保留地把對你的愛和思念表現出來,所以他們唱歌、他們跳舞,把你留在他們心裡的回憶和靈魂,能繼續在這個世界上,一同狂歡。
也因此,「參觀」墓園在哥倫比亞,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我在想,會不會是因為他們能在參觀墓園的同時,能夠思考人生的意義、思念已故的親友,在這樣反覆地拜訪的過程中,讓那些已經離開的人,能一直被還活在人間的我們記得嗎?
要不然就是,他們單純真的很喜歡去參觀,畢竟我在哥倫比亞的日子裡,被帶去拜訪過許多不同小鎮、不同風格的墓園,他們是真的把墓園當作旅遊勝地在觀光的呢!
大家有想過參觀墓園嗎?未來如果有機會去哥倫比亞,不妨也去他們的墓園走一走,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和氛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