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影劇推薦:《人選之人-造浪者》。一體感、求職、舞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想來談談《人選之人-造浪者》吸引我的原因。


思索了很久自己為什麼會被Netflix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刻劃選戰團隊的劇碼感動,暫且無視本劇先前在播映後出現了美化政治工作與對於操作議題的質疑(以及我看劇時內心容易被感情橋段弄哭的罩門),我想最重要的因素是在這部戲裡看見了政治工作者們「與人工作時的一體感」

《人選之人。造浪者》劇照

《人選之人。造浪者》劇照

「我們是隱身在後台的人,我們創造舞台,創造燈火,創造出你看到的,創造出你聽到的,但創造出這些就會贏嗎?但如果什麼都不做,就會輸,我們的存在是讓候選人站在浪頭上,我們是造浪者。」翁文方(謝盈萱 飾演)。

從國中開始學音樂以後,我發現自己喜歡站在舞台上、想要了解關於表演藝術的一切,甚至選擇藝術行政當作第一份工作的原因,都是因為喜歡與群體合作的「一體感」,不管是在台前擔任演奏者,或是在後台跑進跑出當crew,我總是會在拆台耗盡體力的同時,感受到「我」和他者是一體的(無論這個他者是觀眾或是場務、舞監、表演者etc...),而過去很長時間的這些舞台和行政經驗,讓我馬上在第一集就與《人選》劇中的角色產生共感了。

長期以來,我發現讓自己得以順利融入團體的最關鍵因素,取決於在理念上與夥伴(們)有沒有辦法達成共識;然而最近每當我盤點自己(少有的)工作技能時,或許是真正認清了性格裡面隱含的盲點(相信我,這過程真的有夠痛苦的),又或者是我還沒學會把情緒與理性分開,總是會悲觀的認為無論再努力都沒有著力點,不知道要往哪走,才能真的在工作中享受到「一體感」。

raw-image


會思索一體感的問題,也與近來自身重新求職的狀態有關

上週投了一家企業價值觀、服務內容和工作地點各方面都符合過去至今自己理想的職缺,想要成功錄取的渴望像大浪一樣打上來,花了不少時間把相關資料都看了一論,忍不住浮現一個想法:「或許這裡有現在的我所要追求的」。

也許是因為花了好大的力氣才拾起自信,也許是因著半年來不停在經歷內在的轉變,像化蛹一樣地痛苦並調整著方向,此刻的我真的不想輸,不想因為內心的焦慮、沒有行動而輸。

「聽起來妳就是不夠想贏嘛?」

「聽起來妳就是不夠想贏嘛?」


-

入夏以來,很真實地感受到心裏有某部分在褪皮,換上新的肌膚,雖然台北盆地氣溫變化沒在客氣地煩人,但我仍然認真地顧好陽台上每一盆植物,有時換土,有時戒慎恐懼地澆水。或許會不小心徒長,或許會爛根,但仍期待所有植株能享受陽光普照的那一天,也期待身旁的人,能像上一份工作遇到的前輩說的那樣:「最終都能去到自己更適合的盆栽,並成熟長大」。

avatar-img
6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奕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少聽完音樂會-尤其是國樂音樂會,讓人像是坐了一趟雲霄飛車那樣刺激,今晚應該可以記上一筆。   北市國的老師們在合奏技術方面的精湛不用多說,值得一提的是拉弦組在音色融合程度上好像又更進化了,胡琴樂句齊奏的同時,聽感上非常明亮飽滿。   黃佳俊指揮對於整個樂團的掌控性和拍點也穩重而清晰,看不出
很少聽完音樂會-尤其是國樂音樂會,讓人像是坐了一趟雲霄飛車那樣刺激,今晚應該可以記上一筆。   北市國的老師們在合奏技術方面的精湛不用多說,值得一提的是拉弦組在音色融合程度上好像又更進化了,胡琴樂句齊奏的同時,聽感上非常明亮飽滿。   黃佳俊指揮對於整個樂團的掌控性和拍點也穩重而清晰,看不出
一,     研究動機 本研究起源於對台南中西區都市地景(urbanscape)變遷的觀察與反思。 筆者從高中時便透過多次的街道踏查,見證臺南市許多舊建築、舊街區透過修復與系統性的振興(revitalization)而從破敗的樣貌中重生、湧入大批觀光人潮,這個城市地景的改變可以從「老屋欣力」運動
一,     研究動機 本研究起源於對台南中西區都市地景(urbanscape)變遷的觀察與反思。 筆者從高中時便透過多次的街道踏查,見證臺南市許多舊建築、舊街區透過修復與系統性的振興(revitalization)而從破敗的樣貌中重生、湧入大批觀光人潮,這個城市地景的改變可以從「老屋欣力」運動
新竹市,清華大學,厚德實齋 凌晨三點,走廊上唯一還殘存微光的204寢,三坪半大小的房間裡,靠進窗口的那張桌子,一盞白熾燈照耀著一個睡眠不足的面孔,一臺筆電和一杯萃取不到100ml咖啡的玻璃茶壺,筆電的主人此時早以承受不住連日趕作業和稿子的疲憊,拿下耳機,枕著手臂趴在書桌上打起盹來,在他的電腦螢幕上還
很少聽完音樂會-尤其是國樂音樂會,讓人像是坐了一趟雲霄飛車那樣刺激,今晚應該可以記上一筆。   北市國的老師們在合奏技術方面的精湛不用多說,值得一提的是拉弦組在音色融合程度上好像又更進化了,胡琴樂句齊奏的同時,聽感上非常明亮飽滿。   黃佳俊指揮對於整個樂團的掌控性和拍點也穩重而清晰,看不出
很少聽完音樂會-尤其是國樂音樂會,讓人像是坐了一趟雲霄飛車那樣刺激,今晚應該可以記上一筆。   北市國的老師們在合奏技術方面的精湛不用多說,值得一提的是拉弦組在音色融合程度上好像又更進化了,胡琴樂句齊奏的同時,聽感上非常明亮飽滿。   黃佳俊指揮對於整個樂團的掌控性和拍點也穩重而清晰,看不出
一,     研究動機 本研究起源於對台南中西區都市地景(urbanscape)變遷的觀察與反思。 筆者從高中時便透過多次的街道踏查,見證臺南市許多舊建築、舊街區透過修復與系統性的振興(revitalization)而從破敗的樣貌中重生、湧入大批觀光人潮,這個城市地景的改變可以從「老屋欣力」運動
一,     研究動機 本研究起源於對台南中西區都市地景(urbanscape)變遷的觀察與反思。 筆者從高中時便透過多次的街道踏查,見證臺南市許多舊建築、舊街區透過修復與系統性的振興(revitalization)而從破敗的樣貌中重生、湧入大批觀光人潮,這個城市地景的改變可以從「老屋欣力」運動
新竹市,清華大學,厚德實齋 凌晨三點,走廊上唯一還殘存微光的204寢,三坪半大小的房間裡,靠進窗口的那張桌子,一盞白熾燈照耀著一個睡眠不足的面孔,一臺筆電和一杯萃取不到100ml咖啡的玻璃茶壺,筆電的主人此時早以承受不住連日趕作業和稿子的疲憊,拿下耳機,枕著手臂趴在書桌上打起盹來,在他的電腦螢幕上還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很多人說看完有點失落,但我覺得還蠻好看的說,比起第一季太血腥不敢再看第二次,這一季就覺得心臟比較受得了。 「人性終究經不起考驗」,這是我看完第二季後在心中一直出現的一句話。 記得看完第一季時,當時的想法是:「在社會底層的多數人想要爬上那少數的金字塔頂端,絕對不能心慈手軟!」 這一季卻更加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為一直以來隱藏著的古代時期做出描繪,觀眾已經能理解詛咒的源頭以及動機。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犬系戀人》每週跟播文章。
*雖然很多人說看完有點失落,但我覺得還蠻好看的說,比起第一季太血腥不敢再看第二次,這一季就覺得心臟比較受得了。 「人性終究經不起考驗」,這是我看完第二季後在心中一直出現的一句話。 記得看完第一季時,當時的想法是:「在社會底層的多數人想要爬上那少數的金字塔頂端,絕對不能心慈手軟!」 這一季卻更加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為一直以來隱藏著的古代時期做出描繪,觀眾已經能理解詛咒的源頭以及動機。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犬系戀人》每週跟播文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由嚎哮排演演出。 長期自己看戲居多,陷入選擇慣性,只看有興趣的議題或劇團演出,老友的帶領下,突破我的慣性選擇,在星期五的夜晚點亮不一樣的視野。 第一次看嚎哮排演的演出,歌詞的流暢動讓我印象深刻,國語+台語混合式的音樂劇,劇情超級落地(很親民)...
Thumbnail
聆聽配音演員們的表演,對我在形塑小說裡的角色們時,得益良多。
Thumbnail
演員是一個創作團隊的小螺絲,不僅是執行者、也是創作者一員⋯而最大的報酬,是作品呈現之後最直接的回饋收割者。於是,演員該不該拿出比團隊更多的心力,我該不該把作品的期盼當成任務,當然,該!如同吳導說的,大幕一開,所有的重擔,就交托在演員們及Run show的團隊手中了。 排練場是演員之間打磨的過程,在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大會上,我是男主持人,我訪問一位外國人。我好像問他為什麼會選擇來台灣。我忘了他講什麼,反正他講完以後,全場就是熱烈拍手。 然後場景變成我在訪問海事會的 Cindy 和一位男老導演,這導演頭上還綁著布條。 這位老導演在台上講述他拍電影的熱情,好像想要表現出台灣文化什麼的。 此時我的腦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劇。 《人選之人—造浪者》(英語:Wave Makers)是一部由大慕影藝製作、Netflix獨播的臺灣原創影集,由林君陽擔任導演,是台灣第一部講述政黨幕僚的職人劇。主要演員有謝盈萱、黃健瑋、王淨、戴立忍、陳姸霏等。全劇於2023年4月28日在Netflix全球上線。
Thumbnail
  本劇描寫總統大選倒數十個月到投票當選日,背後政治幕僚的工作,並以「文宣部」之日常為要角,一方面,從中窺見文宣部的工作內容、基層黨工與黨的關係、黨的組織應變能力。另一方面,很寫實的反應台灣選舉制度的問題,即選的是受歡迎的人,而非有能力的人。只要「人設」政治正確(支持環保、廢死、多元成家等)
Thumbnail
《人選之人》被《經濟學人》評選為2023最佳電視劇之一,代表此部劇探討的現象是被肯定的。劇情主軸是選舉造勢,圍繞在競選總部的黨工故事上,憑藉著對政治領域的熱情,他們無私付出自己的生活及貢獻時間,只為了讓支持的政治人物贏得選舉,也是一股讓台灣更好的意念支撐著。
Thumbnail
如果說《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猶如高速行駛的列車,那這部《想成為一次元》就像是後座力強大的成長旅程,可以看見青春的舞台上每一個角色所背負的苦楚,亦能在他們彼此的互動中體會到難能可貴的共鳴與認同感。 每個角色都在他人的身上尋找自己,也在他人身上看到對自己的恐懼,即便青春本是懞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由嚎哮排演演出。 長期自己看戲居多,陷入選擇慣性,只看有興趣的議題或劇團演出,老友的帶領下,突破我的慣性選擇,在星期五的夜晚點亮不一樣的視野。 第一次看嚎哮排演的演出,歌詞的流暢動讓我印象深刻,國語+台語混合式的音樂劇,劇情超級落地(很親民)...
Thumbnail
聆聽配音演員們的表演,對我在形塑小說裡的角色們時,得益良多。
Thumbnail
演員是一個創作團隊的小螺絲,不僅是執行者、也是創作者一員⋯而最大的報酬,是作品呈現之後最直接的回饋收割者。於是,演員該不該拿出比團隊更多的心力,我該不該把作品的期盼當成任務,當然,該!如同吳導說的,大幕一開,所有的重擔,就交托在演員們及Run show的團隊手中了。 排練場是演員之間打磨的過程,在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大會上,我是男主持人,我訪問一位外國人。我好像問他為什麼會選擇來台灣。我忘了他講什麼,反正他講完以後,全場就是熱烈拍手。 然後場景變成我在訪問海事會的 Cindy 和一位男老導演,這導演頭上還綁著布條。 這位老導演在台上講述他拍電影的熱情,好像想要表現出台灣文化什麼的。 此時我的腦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劇。 《人選之人—造浪者》(英語:Wave Makers)是一部由大慕影藝製作、Netflix獨播的臺灣原創影集,由林君陽擔任導演,是台灣第一部講述政黨幕僚的職人劇。主要演員有謝盈萱、黃健瑋、王淨、戴立忍、陳姸霏等。全劇於2023年4月28日在Netflix全球上線。
Thumbnail
  本劇描寫總統大選倒數十個月到投票當選日,背後政治幕僚的工作,並以「文宣部」之日常為要角,一方面,從中窺見文宣部的工作內容、基層黨工與黨的關係、黨的組織應變能力。另一方面,很寫實的反應台灣選舉制度的問題,即選的是受歡迎的人,而非有能力的人。只要「人設」政治正確(支持環保、廢死、多元成家等)
Thumbnail
《人選之人》被《經濟學人》評選為2023最佳電視劇之一,代表此部劇探討的現象是被肯定的。劇情主軸是選舉造勢,圍繞在競選總部的黨工故事上,憑藉著對政治領域的熱情,他們無私付出自己的生活及貢獻時間,只為了讓支持的政治人物贏得選舉,也是一股讓台灣更好的意念支撐著。
Thumbnail
如果說《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猶如高速行駛的列車,那這部《想成為一次元》就像是後座力強大的成長旅程,可以看見青春的舞台上每一個角色所背負的苦楚,亦能在他們彼此的互動中體會到難能可貴的共鳴與認同感。 每個角色都在他人的身上尋找自己,也在他人身上看到對自己的恐懼,即便青春本是懞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