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發展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台灣身為一個先進經濟體,與國際市場頻密接觸,尤其在經歷過幾次金融危機、疫情洗禮後,保有強大的危機處理能力,讓產業得以脫胎換骨,過去引以為傲的矽盾產業,而後接棒的智盾、藥盾都撐起台灣的經濟底氣。
產業興盛的拓展則要依靠同行切磋砥礪,而每一家公司從無到有,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總必須經過一番艱辛的磨難;首次公開募股(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成了一條通往成功的穩健道路,現今叱吒風雲的大企業,蘋果(AAPL.US)、亞馬遜(AMZN.US)都是IPO史上的成功案例。
企業IPO火熱,生技、科技產業最積極
去年全球IPO融資額為140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熱度不減(609億美元),台灣近年來最火熱的生技醫療、科技創新就搭上這股風潮積極前行,伴隨生技雙法上路(《再生醫療法》、《再生醫療製劑條例》)及碳權交易所的成立,新藥研發、綠能科技獲得廣泛投資者支持。
環顧亞太地區,中國大陸與香港兩大資本市場也為全球IPO帶來加乘效果,A股全面實施註冊,發行效率顯著提升,加上疫情解封後熱絡交易行為,估計中方2023年A股IPO數量將超過300家,融資額同步增長至5000億人民幣;香港亦能產生100家企業掛牌上市,融資額達到1700億港幣新高。
企業IPO的效益絕對可以加固台灣疫後經濟的復甦,「雙技產業(生技、科技)」的成熟發展亦能創造更穩定的價值,獨具慧眼的投資者定能在資本市場相中千里馬,並扶植其未來一炮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