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8/1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投資想法怎麼來?以製造業產能擴增為例

前一篇講了許多投資想法怎麼取得,這篇算是繼續承同一主題,但比較實際一點,會以實例來講。


  1. 往股價跌幅大的公司去找就對了!

首先必須承認,市場大多時候都是非常有效率的、是非常聰明的(這方面講得最好最細的書籍應該是《哥倫比亞商學院必修投資課》),這說明多數時間我們看到的股價其實都是合理的。

但是當一情況發生時,則有可能出現潛在的投資機會,那就是當一家公司過去一段時間(三個月、半年、一年、二年甚至三年其實都可以並不限,不過各自有各自的意義;謎之音:這邊其實是在透露一種非常棒的指標篩選法哦~)出現劇烈跌幅之時,為什麼?
(其實換成漲幅也很可能是潛在機會,但這非筆者的投資傾向,故在此不多談;上一篇有約略提及,可參考。)

只要我們從為什麼股價會突然被市場打下來去想即可略懂一二,因為一般而言公司好端端的運作著即便沒什麼利多也不至於莫名被懲罰,說明該公司有什麼利空被市場知道了,因而導致市場改變原先對於該公司的「盈餘」預期。(這邊先跳過系統性風險,整體市場全面下跌這類情況)

P.S. 上面盈餘兩字特別框起來的原因是盈餘方面的預期變化畢竟是市場整體不管哪種類型參與者都高度關注的事項,不負責任的講,市場百分之八十的估值、評價改變應該都與盈餘相關。筆者當然清楚一家公司股價掉下來有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原因,這邊僅是以最常見的作舉例。


以預期未來盈餘降低這個最單純的利空(其實筆者真心不認為這是什麼利空,以台灣製造業 [ 代工生態 ] 為主而言,簡言之就是生產東西嘛,阿你東西做出來又不是馬上就賣光光,本來就不論什麼行業多少都有循環性質在裡面)來講:

比方一家公司的最新財報公布後,其中某某資訊導致市場對其營收和盈餘預期降低,那麼暴跌是有道理的,這不叫做低估(因為他確實現在就是不好啊!),但一樣可視為機會,為何?因為市場(法人們)通常都看很短(他們絕對不是笨蛋,那些人都是高知識份子難道不懂我這種阿 Q 在講的道理嗎,只是有許多行業限制罷了,這正是一般人的投資「行為優勢」。)

因此,我們如果改以一家公司的「長期」「正常化盈利能力」去思考,那很多問題/事件,其實都不會再是問題。因為成長的中斷如果證實是暫時性的,那麼較低的股價可能代表好的買進機會。

簡言之,雖然短期看,市場的評價是對的,但如果把視角拉至中長期,其實現在的股價很可能是不合理的。

最後再特別說明,上述這類景氣反轉、營運逆風是最常見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也有很多面向是"市場解讀錯了",這個時候的重點在於我們是否有辦法得出正確的解讀而不再是擁有長期觀點就好這麼簡單。


  1. 以製造業產能擴增為例

這篇是要以第二點為主軸的,因為第一點其實已經在前面多篇文章不斷提及,結果不知不覺又形成落落長的廢文。


由於筆者過去比較常看的公司都是製造業,也就是有實體產品的企業(其他的業態非筆者所能駕馭,連傳統製造業都看不好了 Orz),因此會以這部分去寫,在讀之前須先了解到這僅是非常小的面向,應用上還是有很大的侷限性。

製造業,顧名思義就是生產東西出來然後賣掉,那麼最能使製造業公司預期改變的就是營收成長,因為成本結構、利潤率不會一天到晚大變。

營收要成長,要不就是賣更多出去(量),要不就是賣更貴(ASP),要不就是多賣更好賺的東西(產品組合)。

先從量開始談,量要增加有什麼方法?1)同樣的客人賣更多給他、2)增加新客戶、新通路、新市場、3)增加產能。
而說實在的,前兩點我們外部人很難知道,只能長期花時間去觀察公司,進而約略得出雛形。以筆者而言可能會去看長期 ROE & 長期營收 CAGR 與產業複合成長率的比較,如果前者可以長期在一個 1X% 的表現(重點是穩定),以及後者可以長期跑贏(不用贏很多,贏很多反而很可能是有特殊原因,不見得能長久)產業平均表現,那麼我們就可以初步判定該公司是有一定程度競爭優勢的,那麼上述前兩點,其實就交給公司就好了,他們會把自己照顧好。

我們一般人比較有辦法掌握的反而是第三點,因為一間公司要買廠房擴產都會有新聞報導,而且這種訊息的好處是沒有什麼先知道後知道的問題,因為一個新廠找地、開始蓋、設備進駐並且所有校正測試 OK、人員找齊且教育訓練 OK,實際試車後還很可能會有各種 OOXX 問題比方良率不行等(這邊還沒有算如果是某些產業如汽車零組件、醫療,還需要客戶的認證,那又更曠日費時),總之還有一段學習曲線要走。這段過程可能就得花 2-3 年,當初的新聞報導就算晚市場很久的時間才知道又何仿?關鍵在於你有沒有持續追蹤

好,那實際情形是如何?實際情況是會持續追蹤並耐心等個 2-3 年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可能會在新廠開始生產後覺得未來營收要爆發、一切美好時開始介入,這是很合理的邏輯,但容易忽略到一間新廠房剛開始運作時可能會有良率問題,或者良率沒問題但是單純接單還不足以 Cover 新增出來的折舊等問題。等到發現營收不只沒爆發,相關利潤率還往下掉,股價下跌時失望退場。
( P.S. 再次說明,這只是非常眾多的情境中可能的其一而已。)

但如果此時繼續看下去的人,願意等到公司修正完問題,業務找到新的單,或者是客人逐步願意釋出更多訂單讓這個廠生產,總之就是一切轉正面時,再行介入,將會有不錯的果實。
( P.S. 當然,這段過程不是單純看新聞就可以知道的,你必須有做功課,然後問發言體系。以筆者少少的經驗來說,你只要問的問題有一定水準 [ 不是什麼下個月營收開多少這種 XD ] ,大部分公司都很願意講。)

你可能會好奇,聽起來好像不難,那應該很多人願意等吧!?說真的,這就是市場的通病(我們這類人要祈求這病永遠不會好),公司暫時性的不好時(或只是持平),市場去關心它的人還真的就會跟著減少,但也正因如此才會產生機會出來。


以下來講講筆者自己的經驗,曾於 2019 下半年研究過的太醫跟上面這段有些異曲同工之處。

太醫於 2017-2019 年時 GM 驟降,經細究成本結構後發現,1) 直接人工從2015 年開始占營收比率逐年升高,近四年平均成長率12%、2) 製造費用亦出現占營收比率逐年升高情況,近四年平均成長率18%,而進一步再細拆製造費用後,可以知道問題出在 A)薪資,近三年平均成長率 7.5%、B)最大主因是「折舊」拉高,近三年平均成長率 45%、占營收比率分別為 4%、6.4%,8%。

上面這段是把當時研究報告直接 Ctrl+V,數字不是重點,一切都是為了佐證他當時的問題不是長期問題。
總之就是太醫當時營收還跟不上那幾年的資本支出擴張。

而由於太醫屬於一家長年穩定獲利公司,加上經由上述一路推導也能知道不是什麼公司競爭力衰敗,所以整個 case 可以得出僅是暫時性問題。

到這邊都還是只能算是起點,也就是引發我們會想去關注他的起因 & 初步評斷原因大或小。但後續究竟接單能不能逐步跟上來,產量是否足夠攤平固定成本(主要是折舊)而開始有效益的賺錢,以及最後的估值,則又是要研究追蹤的課題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棋's Sit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