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聲明,標題完全就是為了吸睛沒錯 XD,筆者對於找飆股的能力是非常薄弱的。(有一路看過來就知道我一向只會賺"均值回歸"財。)
不過今年的台股大飆股之一-材料-KY,我確實是在少有人知曉前就發現了,BUT!我完全不知道會漲到現在這個程度,筆者大概只掌握了前面 1/4 的事情而已,後面自己疏於追蹤,加上落入人性心理陷阱,想趕快獲利了結尋找下一檔,以至於痛失後面一大段報酬......。
雖然從股價 290 後的事都跟我無關了(看我錯失多少就好 XD),但這樣仍然賺了約 166%,所以我想還是有點東西可以分享。
P.S. 這篇只會分享想法怎麼來的(一再強調,這應該也是幾乎所有股票投資最最最重要的事情了),而不是個股分析文。
起源其實與公司營運一點關係都沒有,是從新聞看到公司有廠房被中國政府徵收所以會有搬遷補償(就是處分啦),而且可以灌進不少業外收益。
進一步看看後發現到公司當時(2021 年)因為原物料上漲問題侵蝕獲利表現導致股價被打下來。
WOW,一次有兩個我喜歡的點,就決定更進一步研究。
看到這邊可以發現,其實我一開始就只是想走老路(公司因為遭逢短期困境,股價被市場打下來)罷了,根本不知道什麼香菸市場、什麼絲束還醋片碗糕的。
但很多時候都是這樣,起源可能是別件很單純的小事,但你一研究追蹤下去,發現還有別的搞頭。
就像材料這個例子,研究後才發現除了利潤率問題將要解決 + 業外收益灌進來後市場可能會反應這兩點之外,真正的驚喜是受旅遊限制影響的免稅商店可望逐漸恢復以及公司的產能根本不夠並已擴廠,並且因為受惠於貿易戰與地緣政治情勢變化,所以不用怕擴產後沒人買。
總之,以上不是重點,重點是,一個人沒事為什麼會看到那篇新聞?(也才引發後續的進一步了解及研究)
所以平時有好的資訊取得來源就很重要,以材料案例來說是因為筆者平時就有利用 Google快訊 追蹤一些關鍵字,而「處分」正是我當時會設定的關鍵字。
這邊也再分享一些還不錯的資訊取得方法-
(1)利用 Google 快訊訂閱個人想關注的特定關鍵字(可能是個股、可能是產業),然後「排時間」閱讀消化。
長期這麼做對於有些公司(產業)會更有"感覺"!
(2)指標篩選
指標篩選可以設定的策略百百種,但重點是你要先有想法再去篩,而不是篩出來之後才去找想法。
(3)與投資同好交流
聽起來很簡單的一點,但筆者反倒覺得這是執行起來感到最難的,因為1)自己要有東西跟別人換、2)自己要有一定程度才有機會認識到更厲害的人。這兩點都不像前兩點筆者自己宅在家也能處理,但真正好的 Idea 通常卻是來自第三點..
(題外話,我自己現在是沒有這點的,也希望藉由這邊的固定 Po 文,認識到各位囉~)
另外補充,筆者以前比較有在外出參加一些投資聚會時,做不夠好的地方除了不夠積極之外,還有就是"不固定"。真的要認真執行第 3 點就要很嚴肅的把這當一回事,比方可以放入每月例行事項,時間到就"打過去"交流(或是你們本來就是一個會固定週期聚會的讀書會 or 研究團隊),並且"作筆記"。
當然,還是那句話,自己得先想好有什麼有用的資訊給對方。
(4)每日閱讀新聞
自己的方式是訂閱 ITIS,它每天早上都會寄整理好的工商業新聞到你的 mail。(寫很會寫,實際上筆者常常跳過沒讀..)
這邊重點是很多新聞其實看標題即可,然後留意特別好或特別壞的消息,並持續追蹤。
概念是這樣的,特別好的消息會促使股價上漲,但事後可能不如當初新聞所寫的那樣,股價又被打回去,但如果當初那個好消息是真的,只是兌現時間點沒那麼快,那等到真的實現時(你怎麼知道後續會真的實現?當然還是得倚賴真的有去研究),股價很有機會又會漲上去(非常潛力股這本書也有提到這個概念);
特別壞的消息就不用說了,就是筆者最愛的那套。
(5)每週或每日 ( 總之定期 & 持續去做,每幾日不是重點 ) 查看 Mops,找少見、內容奇怪的重訊。
這點技術要求是最高的,因為特殊事件其實一般人事前是看不太出來的,我們看起來都會覺得很正常根本不會多做聯想(就算特別花時間去想也根本想不到)。
所以這又牽扯到一點,要是那是平時就了解的公司(或曾經看過,至少沒有太陌生)會比較有機會去察覺到異樣然後進一步查原因後發現事有蹊蹺。所以平時真的要多看多研究一些公司起來等!
(6)每個人總是會有一些時間空檔,那要用來做什麼呢?
-Feedly(但到底什麼網站值得追蹤又是另一門課題了)
-Line 投資群組
-看新聞 (數位 or 報紙)
-翻翻財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