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認為讓人變窮的絕對不是好吃懶做,而是通膨這隻怪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閱讀主席先生 : 聯準會前主席保羅.伏克爾回憶錄 ( 原文作者 : Paul Volcker , Christine H )這本書時,我發現去年曾經在筆記中寫下~2020~2021年,因為基期較低而顯示出來曇花一現的高經濟成長率,如今看來,如果延續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一直到2022年2月24日開打的俄烏戰爭,我們會發現,因為基期較低相對顯示的高經濟成長率其實也無法對抗天災人禍,於是呢 ? 直到現在就呈現全球停滯性通膨持續的一個狀態。

據說,這個狀態跟1970年代末的美國經濟很類似,因此,現在拜登也已經宣示要和聯準會共同抵抗通膨,不惜以提高失業率為代價,而且以持續升息的財政政策來對抗通膨。

關於過去的年代曾經走過的通膨,不管溫和或短期升溫 ( 只有戰爭才會惡性通膨 ) 這本書提供了當代通貨膨脹真實原因的來龍去脈。

從數十年的公職生涯中整理出幾個有用的關鍵心得供作後人參考,是年事已高的90歲聯準會前主席保羅.伏克爾於2018年出版回憶錄的真正原因。

在他曾經生活和服務過的世界,正朝向更開放的民主社會前進浪潮中,中國的歷史性正在崛起、極端民粹主義再現,還有專制政府的強權,都讓美國的領導地位和理想受到嚴峻挑戰。

作者用了三個真理~1、穩定的物價。2、穩健的金融。3、良好的政府。來概括過去及未來,人們對政府能夠產生的信任基礎。

保羅.伏克爾是德國家族移民美國的第三代。祖父曾是德國小鎮的高中校長,父親則是美國提內克市執政官。作者自述「我是個很安靜的孩子,可以一言不發的和同伴玩上好幾個小時。…不參加小組討論。直到現在,我仍然無法克服這一點。雖然我很擅長主持會議,但是要我在任何小組努力吸引別人的注意,還是會讓我感到不自在。」( 頁021 )

伏克爾家族的理財觀念是 ~ 不會為了享樂而向銀行借錢。作者一輩子將之奉為圭臬。伏克爾家規之一則是,「從小學1年級到大學畢業的16年裡,在美國最好教育機構的所有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全是父母的責任。」( 頁 026 )

作者於1945年7月到普林斯頓大學報到前,曾經為了每個月25美元的零用錢和母親反應 ~ 【「妳不知道從1930年來,物價已經漲一倍了嗎 ? 」作者後來在經濟學的課堂上學到「貨幣幻覺」,才發現這是一種無視通膨對名目貨幣價值的影響。】( 頁027 )

作者的母親也是個喜歡讀書的女人,作者「曾經發現她留有一本1911年出版的經濟學概論,而且還在書頁邊緣寫下另作者印象深刻的筆記,且現在看起來簡直就是作者未來職涯發展的預言~ 「如果我們忽視了心理影響,經濟規則就不再可靠。」( 頁033~034 )

作者留學倫敦政經學院的計畫,由扶輪基金會贊助 ( 作者父親在堤內克的扶輪社很活躍 ) 。 1952年,作者回到美國紐約,感受到那個世代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伊利諾州州長史蒂文森的熱情擁戴,從而加入民主黨。

不過,寫回憶錄時的數十年前,作者早已是無黨籍中立者了。「物價在1952年已經相當穩定,不但經濟持續成長了15年,失業率也非常低。雖然15年來出現過3次短暫的不景氣,但都可以歸咎於住宅的過度建設和存貨購買的週期性反覆。總體而言,美國經濟穩健成長,而且物價持平。」( 頁051 )

1952年,作者進入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工作,「一開始做的就是初級經濟學家的典型工作~分析銀行數據、製作經濟預測、回答法規相關問題、位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政策決議會議準備資料。」( 頁55 )後來,因為教育培訓需求,「也在聯準會為了調節商業銀行在聯邦準備銀行的準備金,而買賣國家債券的交易櫃台工作。」( 頁056 ) 「學習的過程中,作者逐漸發現,決定市場價格和交易活動的,是人類對第二天、下個月或明年可能發生甚麼和不可能發生甚麼的預期心理;雖然倚賴數學迴歸分析的計量經濟學仍是日後學術界的主流。」( 頁057 )

1975年8月,作者出任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的行長。再次回到第一份工作的銀行的第一天,「我仔細檢查著精緻華麗的大辦公桌。好奇心讓我按下了藏在桌子內側的一個按鈕,沒想到她居然是緊急警報紐,按下後整個銀行都會關閉,所有出入口立刻鎖上,每個警鈴響不停。上班第一天就這麼倒楣,顯然不是好兆頭。」( 頁136 ) 作者幽默解釋他頗富深意的不經意舉動,我認為是很嚴肅的突擊演習,身為新上任的行長,有必要了解當突發狀況發生時,示警機制是否能夠確保銀行財產以及人身安全。「1978年年初,新上任的美國民主黨總統卡特任命商人出身的威廉˙米勒擔任聯準會主席。」( 頁143 )

1979年年初,中東爆發第二次石油危機,導致美國國內物價指數在一年內飆高13%,當時的報紙頭版天天都是汽油短缺、人們排隊接受定量配給。為此總統卡特於1979年7月15日發表著名的「信心危機」演說。作者當時曾經在一張便條紙上潦草的寫下想要給總統的3個建議 ~ 確保聯準會的獨立性、聯準會必須和通貨膨脹對決、貨幣政策必須比米勒在位時更加緊縮。幾天後,威廉˙米勒打電話給作者,希望他到白宮面見總統。見完總統的隔天早上7 : 30,「還沒起床的我接到總統親自打來的電話。我掙扎地裝出正常的口吻,答應接任聯準會主席。」( 頁147 ) 在床上接到老闆打來的電話,也許令人驚慌失措,但只要有過經驗的人,必然會從容以對。

1979年8月6日,伏克爾接任米勒為聯準會主席;米勒則出任財政部長。

10天後(8/16),聯準會將貼現率從10%調升至10.5%。

又過了1個多月(9/18),繼續升息至11%。

10月6日繼續升至12%。

「此時,美國金融史上各種利率頭一次全面飆高。三個月到期的美國利率超過17%;商業銀行優惠貸款利率達21.5%;抵押貸款利率超過18%。」( 頁154 )

1987年6月2日,伏克爾和雷根總統會面,遞交親筆辭職信。聯準會主席的身分伴隨作者近8年的時間;同時,美國金融體系建置及健全,也因他的務實性格,更顯開放而可靠,不但有紀律又有效率。

我寫稿的同時,八方雲集的招牌水餃,從6元/1 個漲至6.3元/1個,漲幅5%。若加上之前從1個5.5元漲至6元的9%漲幅,那也是14%的通膨了。

如今,我認為讓人變窮的絕對不是好吃懶做,而是通膨這隻怪獸。

我很喜歡《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喜歡《孟子·盡心篇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喜歡讀著讀著而茅塞頓開的時候,那種究竟的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咖啡先生( 貝登考先生 )串起一個時間線,卻讓作者與讀者有在兩個時間面重逢的錯覺,就像走在莫比烏斯環上,看似沒有盡頭,其實一直在迴圈。
日常平凡的一碗白米飯,讓7000年來的米食世界.....
喜歡伍佰寫的歌詞,悲傷的情緒落在搖滾裡,常有一貫的自嘲文筆。
一個人僅能有一個人生,但閱讀小說卻能感受更多不同的人生;如此時而跳脫現實、時而緊追現實,生活才會充滿趣味與豐沛。
咖啡先生( 貝登考先生 )串起一個時間線,卻讓作者與讀者有在兩個時間面重逢的錯覺,就像走在莫比烏斯環上,看似沒有盡頭,其實一直在迴圈。
日常平凡的一碗白米飯,讓7000年來的米食世界.....
喜歡伍佰寫的歌詞,悲傷的情緒落在搖滾裡,常有一貫的自嘲文筆。
一個人僅能有一個人生,但閱讀小說卻能感受更多不同的人生;如此時而跳脫現實、時而緊追現實,生活才會充滿趣味與豐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貨幣理論的教父Warren Mosler 從他偏重財政政策效果的觀點解釋為何聯準會一路升息竟沒有造成經濟硬著陸,以及用同樣的邏輯去解釋日本之前長期貨幣寬鬆卻無法代動物價上漲
Thumbnail
川普倘若勝選再任美國總統,美元必然就貶值?引發正反兩方分析師展開激辯! 中共三中全會召開,中共官媒至今沒有發布過一張會議照片。明居正指出,外媒傳聞指習近平身體抱恙。而中國經濟因美中貿易戰下滑,若再走回"鳥籠經濟",恐難再出頭! 經發會首場會議拍板:引3兆資金、設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培養20萬AI人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討論了美國歷史上幾位總統時期所面臨的滯脹危機,強調了對經濟政策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性,並分析了滯脹對市場的深遠影響。文章涵蓋了從1960年代直到1980年代的經濟重大事件和因果關係。最終,提出了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穩定物價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找到平衡的觀點。
Thumbnail
Fed鮑爾:高利率太久可能危及經濟成長!降息似乎露出一絲曙光!但話鋒一轉,他仍強調需要更多數據強化通膨降溫信心!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反補貼關稅,中國提出反制!美國眾議院議長則表示將會推動全面抗中法案!中歐美貿易大混戰,勢將不可避免! 謝金河:兩岸關係越差錢越多!台灣錢淹到天花板!台灣會大好30年!
Thumbnail
本文探討通膨與通縮的成因、衡量方法及影響,適合有基本經濟學概念且想深入了解通膨的讀者。通膨成因包括貨幣發行過多、支出增加和外部衝擊等,主要依靠CPI衡量。CPI有替代偏誤和品質變化偏誤等問題。低通膨風險,需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支持應對。對通膨2%的觀點持保留態度,認為需了解通膨成因才能有效應對。
Thumbnail
一如繼往的走進自己愛吃的餐廳,滑著手機,手機通知響起,畫面通知你的帳戶有資金入款,心中不免竊喜是這個月的薪水入帳了。下一秒你望著餐廳菜單上的價格,不免開始感慨,幾年前在同樣的地方用餐,價格卻愈來愈貴了,此時你跟朋友同時嘆息通貨膨脹的可怕。 什麼是通貨膨脹?
Thumbnail
「今天的利率並不高。它們比我們 20 年來所見的要高,但無論是絕對值,還是相對於歷史值來說,都不高。相反,我認為它們是正常的,甚至是低的。」...「我不知道聯準會會做什麼。但我堅持以下想法...」
Thumbnail
  1、本週大事如下: a、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重申,美聯儲並不急於降息。鮑威爾表示,美聯儲希望看到更多“向好”的通脹資料增強信心,將繼續謹慎把握降息時機。鮑威爾預計通脹將繼續在“顛簸的道路上”下降,否則可能更長時間維持高利率。勞動市場出乎意料的疲軟可能會促使美聯儲出手回應,但他表示目前看不到經濟衰
Thumbnail
通膨會醞釀一種不公平的感覺,造成不滿。你會看到某些人獲得不公平的意外之財,卻不是透過老實工作而致富,而是憑藉資本市場扭曲以及在政府裡的人脈。
Thumbnail
現代貨幣理論的教父Warren Mosler 從他偏重財政政策效果的觀點解釋為何聯準會一路升息竟沒有造成經濟硬著陸,以及用同樣的邏輯去解釋日本之前長期貨幣寬鬆卻無法代動物價上漲
Thumbnail
川普倘若勝選再任美國總統,美元必然就貶值?引發正反兩方分析師展開激辯! 中共三中全會召開,中共官媒至今沒有發布過一張會議照片。明居正指出,外媒傳聞指習近平身體抱恙。而中國經濟因美中貿易戰下滑,若再走回"鳥籠經濟",恐難再出頭! 經發會首場會議拍板:引3兆資金、設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培養20萬AI人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討論了美國歷史上幾位總統時期所面臨的滯脹危機,強調了對經濟政策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性,並分析了滯脹對市場的深遠影響。文章涵蓋了從1960年代直到1980年代的經濟重大事件和因果關係。最終,提出了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穩定物價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找到平衡的觀點。
Thumbnail
Fed鮑爾:高利率太久可能危及經濟成長!降息似乎露出一絲曙光!但話鋒一轉,他仍強調需要更多數據強化通膨降溫信心!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反補貼關稅,中國提出反制!美國眾議院議長則表示將會推動全面抗中法案!中歐美貿易大混戰,勢將不可避免! 謝金河:兩岸關係越差錢越多!台灣錢淹到天花板!台灣會大好30年!
Thumbnail
本文探討通膨與通縮的成因、衡量方法及影響,適合有基本經濟學概念且想深入了解通膨的讀者。通膨成因包括貨幣發行過多、支出增加和外部衝擊等,主要依靠CPI衡量。CPI有替代偏誤和品質變化偏誤等問題。低通膨風險,需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支持應對。對通膨2%的觀點持保留態度,認為需了解通膨成因才能有效應對。
Thumbnail
一如繼往的走進自己愛吃的餐廳,滑著手機,手機通知響起,畫面通知你的帳戶有資金入款,心中不免竊喜是這個月的薪水入帳了。下一秒你望著餐廳菜單上的價格,不免開始感慨,幾年前在同樣的地方用餐,價格卻愈來愈貴了,此時你跟朋友同時嘆息通貨膨脹的可怕。 什麼是通貨膨脹?
Thumbnail
「今天的利率並不高。它們比我們 20 年來所見的要高,但無論是絕對值,還是相對於歷史值來說,都不高。相反,我認為它們是正常的,甚至是低的。」...「我不知道聯準會會做什麼。但我堅持以下想法...」
Thumbnail
  1、本週大事如下: a、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重申,美聯儲並不急於降息。鮑威爾表示,美聯儲希望看到更多“向好”的通脹資料增強信心,將繼續謹慎把握降息時機。鮑威爾預計通脹將繼續在“顛簸的道路上”下降,否則可能更長時間維持高利率。勞動市場出乎意料的疲軟可能會促使美聯儲出手回應,但他表示目前看不到經濟衰
Thumbnail
通膨會醞釀一種不公平的感覺,造成不滿。你會看到某些人獲得不公平的意外之財,卻不是透過老實工作而致富,而是憑藉資本市場扭曲以及在政府裡的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