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看過《看見台灣》,那你上過《黑暗課程》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見台灣》即將舉辦十周年巡迴攝影展。

這部由齊柏林拍攝的紀錄片,寫下了許多前所未有的紀錄,他不只是台灣史上耗資最龐大的紀錄片,更是台灣史上最多人看過的紀錄片。除此之外,齊柏林堅持全程所有鏡頭都用空拍更是一絕。

要知道,齊柏林的空拍和我們現在所熟悉的空拍不一樣,當時沒有空拍機、穿越機,他的空拍都是搭上直升機去拍攝的。台灣甚至不像日本、美國那樣有很多空拍直升機,齊柏林與助理的堅持換來了寶貴且前所未有的紀錄。遺憾的是,最後我們也因此失去了他們。

就算時至今日,看到當年拍攝下來的畫面,都還感受得到這部紀錄片的珍貴。如今,齊柏林基金會在齊導逝世之後,仍持續燃燒著他的夢想,持續記錄著這片土地。今年也將繼續推出《看見台灣III》。

raw-image

其實,在更早之前,遠在《看見台灣》尚未萌芽之前,德國新電影導演荷索(Werner Herzog)其實在1992年也有另外一部紀錄片《黑暗課程》(Lessons of Darkness)用十六釐米底片,以大量空拍的角度觀察波斯灣。

在《黑暗課程》當中,不同於《看見台灣》以吳念真的口白,以台灣人的角度介紹畫面上的人文,荷索用的旁白借用了啟示錄看見末日的口吻,以像是觀察外星人一般的角度,看著人們怎麼把世界改變成這個樣子。該片拍攝的是波斯灣戰爭後的科威特,但是透過一個彷彿外來者的角度,完全不提歷史人文地觀看「科威特油田大火」,荷索以充滿詩意的畫面,剖開了人們習以為常的經驗,直逼著人們去重新觀看我們為這個世界帶來了什麼。

這部片非常美,非常具有詩意,甚至當年看完改變了我對紀錄片的認知。在這之前,我沒想過紀錄片可以這樣拍。即便二十年後,我們有了《看見台灣》,甚至如今空拍可以說是入門門檻變得非常低的今天,我們被各式各樣的空拍畫面給麻痺的同時,要看到荷索這種運鏡和畫面感,仍舊十分難得。

其實荷索拍過不少紀錄片,甚至也拍了不少劇情片,他是個很多產的導演。但是大多數電影對於一般觀眾來說都很陌生,甚至因為荷索的敘事和美學都不同於一般導演,所以對於不熟悉影像敘事的人來說,可以說是很難親近的一位導演。而這部紀錄片,當初是以電視電影的形式推出,因此非常罕見且冷門,多年來都很難找到,如今收錄在APPLE TV的串流上,有英文字幕,電影中用的旁白也很少。(電影中的字卡是德文的啟示錄引言,旁白則是英文。)

YouTube上則有人上傳沒有字幕的高畫質版本,雖然不知道還能放在上面多久,但是相較於多年前完全沒有機會看到,就算有也只能看到錄影帶畫質比起來,已經彌足珍貴了。如果是對於電影有興趣,想要看紀錄片可以有什麼不同的話,這部片很值得花時間看。


avatar-img
21會員
33內容數
看書、看電影,在二十一世紀爆量流通的資訊下,尋找一個適合你我的棲足之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issa 就是貓。 的其他內容
《異能》掛著超級英雄的題材開啟了韓劇的新英雄宇宙。截至寫這篇文的時候,已經出到第九集。在許多媒體的宣傳中,都說這是部韓國的《復仇者聯盟》,但是看上去它其實不是,至少前半季還不是。在豪華的列出整排演員以及大預算之後,拍出來的是一部十分細膩的故事。
隨著本季最熱門的動畫《【我推的孩子】》開始進入到戀愛實境節目篇,開始談起了戀愛實境節目背後的真實與負擔。有趣的是,這一集的網飛同時推出了《愛在山林間》,這一篇文章就要帶你一起看最近改稱為「戀愛綜藝」的各種戀愛實境節目秀。
《人選之人-造浪者》上線了,這一齣以政治選舉為題材的寫實劇,表現是否如同它們的黃金卡司一樣值得期待呢?我認為,就像是在看一場夢幻的明星賽一樣!
回頭看2017年幽默又感人的《生存家族》,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從現代城市『退化』到傳統鄉村的生活與價值。這樣一個家族怎麼呈現現代日本家庭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呢,就是日本電影中最常見的城鄉命題。
網飛前幾天推出了荒野求生《終極生還組》,英文直譯的片名「Outlast」意即撐得比別人還要久。然而,這齣節目播出後很快就引發了爭議,國外評論甚至寫道:「這齣劇中出現了實境節目史上最壞的壞人。」
《我是千尋》從預告片出來的時候就有種非常吸引我的氛圍,終於等到它上線一睹為快。這部片是同步和日本一起上映的,其實很希望能在電影院看。有村架純在這部片中交出非常棒的表現,很值得細細品嘗的一部片。
《異能》掛著超級英雄的題材開啟了韓劇的新英雄宇宙。截至寫這篇文的時候,已經出到第九集。在許多媒體的宣傳中,都說這是部韓國的《復仇者聯盟》,但是看上去它其實不是,至少前半季還不是。在豪華的列出整排演員以及大預算之後,拍出來的是一部十分細膩的故事。
隨著本季最熱門的動畫《【我推的孩子】》開始進入到戀愛實境節目篇,開始談起了戀愛實境節目背後的真實與負擔。有趣的是,這一集的網飛同時推出了《愛在山林間》,這一篇文章就要帶你一起看最近改稱為「戀愛綜藝」的各種戀愛實境節目秀。
《人選之人-造浪者》上線了,這一齣以政治選舉為題材的寫實劇,表現是否如同它們的黃金卡司一樣值得期待呢?我認為,就像是在看一場夢幻的明星賽一樣!
回頭看2017年幽默又感人的《生存家族》,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從現代城市『退化』到傳統鄉村的生活與價值。這樣一個家族怎麼呈現現代日本家庭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呢,就是日本電影中最常見的城鄉命題。
網飛前幾天推出了荒野求生《終極生還組》,英文直譯的片名「Outlast」意即撐得比別人還要久。然而,這齣節目播出後很快就引發了爭議,國外評論甚至寫道:「這齣劇中出現了實境節目史上最壞的壞人。」
《我是千尋》從預告片出來的時候就有種非常吸引我的氛圍,終於等到它上線一睹為快。這部片是同步和日本一起上映的,其實很希望能在電影院看。有村架純在這部片中交出非常棒的表現,很值得細細品嘗的一部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Thumbnail
達悟還被稱雅美的時候,紀錄片《蘭嶼觀點》,紀錄80、90年代的蘭嶼人文風景,台灣人類學者胡台麗受到當時排外的達悟族人接受,打算拍攝一部講述蘭嶼人事物的紀錄影片,來敘述蘭嶼這小島上真實的樣貌與問題。除了醫療資源匱乏、傳統風俗迷信、開放觀光決策的瑕疵等,還有如今依舊無解的核廢料放置問題,從過去直到今日。
Thumbnail
從錫蘭的後期作品開始關注的影友,一定會對這部近期限定上映的電影《遠方》有不一樣的感覺。相對於《野梨樹》、《春風勁草》那樣漫長的哲思與辯證,《遠方》多的是空白的詩意美學,也讓我恍然大悟,原來錫蘭的早期作品是長這個樣子的啊!
Thumbnail
2024/05/15看了最長的電影,廖克發導演的新電影《由島至島》。導演延續過往關心東南亞華人的議題,用290分鐘,講述了二戰時期,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人們及國家,怎麼去記得這場戰爭?以及作為當代人,我們怎麼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
Thumbnail
從上學期的紀錄片就一直期待的一天,第一次看《九槍》時我還沒有太多關於紀錄片的知識,雖然上學期的紀錄片被我搞得很慘很慘,但觀點和道德還是或多或少有吸收進去。 第二次,在校園放映《九槍》,才發現這部片也只有一小時半,我忘記的是那些新聞畫面,還有更多更多移工的故事。
Thumbnail
《奧本海默的故事》是諾蘭導演的歷史紀錄片,描述了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間的故事,以及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影片細緻地呈現了建造核試驗基地的過程,以及奧本海默後來反對核武器使用的心路歷程。觀影者在觀賞影片時,對日本人民產生無比同情,並深切希望這個世界再也不要有戰爭。
Thumbnail
去年底的愛書,書名讓我想起了「從前有個好萊塢」和昆丁塔倫提諾,身為大眾傳播的孩子真的非常推薦! 之前聽podcast訪問了牽猴子的王師,他非常推薦的一本書,果然一看看到了心坎裡!好懂易讀,有許多共鳴,不僅獲得了知識更讓自己回想起自己迷上電影的小時候。
Thumbnail
當初會想讀這本<後窗與另幾宗謀殺>的原因 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過“鳥大師“(誤)希區考克拍的“後窗“ 雖然大部分畫面隨著時間在記憶中被推到底層 以至於有點淡化 但對於電影中那種都市街道後巷間錯綜的生活樣貌 大都市匿名性帶來的在物理尺度上親密與精神上疏離的對比 都讓這部電影帶著一種很有意思的味道
Thumbnail
期待透過導演的分享,能夠讓大家對於《台灣佛教淨土先行者:李炳南居士》這部紀錄片,有更多的理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Thumbnail
達悟還被稱雅美的時候,紀錄片《蘭嶼觀點》,紀錄80、90年代的蘭嶼人文風景,台灣人類學者胡台麗受到當時排外的達悟族人接受,打算拍攝一部講述蘭嶼人事物的紀錄影片,來敘述蘭嶼這小島上真實的樣貌與問題。除了醫療資源匱乏、傳統風俗迷信、開放觀光決策的瑕疵等,還有如今依舊無解的核廢料放置問題,從過去直到今日。
Thumbnail
從錫蘭的後期作品開始關注的影友,一定會對這部近期限定上映的電影《遠方》有不一樣的感覺。相對於《野梨樹》、《春風勁草》那樣漫長的哲思與辯證,《遠方》多的是空白的詩意美學,也讓我恍然大悟,原來錫蘭的早期作品是長這個樣子的啊!
Thumbnail
2024/05/15看了最長的電影,廖克發導演的新電影《由島至島》。導演延續過往關心東南亞華人的議題,用290分鐘,講述了二戰時期,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人們及國家,怎麼去記得這場戰爭?以及作為當代人,我們怎麼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
Thumbnail
從上學期的紀錄片就一直期待的一天,第一次看《九槍》時我還沒有太多關於紀錄片的知識,雖然上學期的紀錄片被我搞得很慘很慘,但觀點和道德還是或多或少有吸收進去。 第二次,在校園放映《九槍》,才發現這部片也只有一小時半,我忘記的是那些新聞畫面,還有更多更多移工的故事。
Thumbnail
《奧本海默的故事》是諾蘭導演的歷史紀錄片,描述了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間的故事,以及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影片細緻地呈現了建造核試驗基地的過程,以及奧本海默後來反對核武器使用的心路歷程。觀影者在觀賞影片時,對日本人民產生無比同情,並深切希望這個世界再也不要有戰爭。
Thumbnail
去年底的愛書,書名讓我想起了「從前有個好萊塢」和昆丁塔倫提諾,身為大眾傳播的孩子真的非常推薦! 之前聽podcast訪問了牽猴子的王師,他非常推薦的一本書,果然一看看到了心坎裡!好懂易讀,有許多共鳴,不僅獲得了知識更讓自己回想起自己迷上電影的小時候。
Thumbnail
當初會想讀這本<後窗與另幾宗謀殺>的原因 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過“鳥大師“(誤)希區考克拍的“後窗“ 雖然大部分畫面隨著時間在記憶中被推到底層 以至於有點淡化 但對於電影中那種都市街道後巷間錯綜的生活樣貌 大都市匿名性帶來的在物理尺度上親密與精神上疏離的對比 都讓這部電影帶著一種很有意思的味道
Thumbnail
期待透過導演的分享,能夠讓大家對於《台灣佛教淨土先行者:李炳南居士》這部紀錄片,有更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