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等於運動?揭開3個常見健身迷思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是不是覺得每天上班就是在運動?每天勞動就可以抵銷你吃的那些高熱量食物?如果你有這些想法,可能需要來看看,勞動和運動可不是一回事!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3個迷思,告訴你勞動與運動的差別!

raw-image


迷思1:勞動就是運動

raw-image


一般常見認為日常工作勞動,打掃雜務就同於有運動,其實只說對一半,
因為勞動性質通常是會局部過度使用,也就是固定只使用某些特定部位(例如:久站的小腿、廚師的前臂等),整體的運動量還是不容易達到。

而日常的雜務打掃性質居多,雖然身體活動範圍比較可以涉及全身,但是基本上只能算是活動,因為通常都是低強度就能完成。

運動通常是在心情放鬆愉快的狀態下進行,可以自由選擇運動的方式、運動的強度、地點等,時間通常是短暫的且全身均衡地運用到。而勞動則只會消耗體力,累積廢物。

迷思2:勞動可以減肥


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每天工作已經很辛苦了,還要再去做什麼運動?

雖然勞動也會消耗一些熱量,但通常不足以讓你減掉多餘的體脂肪。要減肥必須要有氧氣交換的效果,也就是要讓你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出汗等。而一般的勞動強度通常太低或太單調與單一,無法達到這樣的效果。

raw-image


例如,像我之前是做餐飲服務生,每天平均步行了10公里,但因為強度太低,無法提高我的心肺功能或減少體脂肪;而一個貨運大哥每天搬了很多重物,但因為只用到特定部位的肌肉,無法均衡地訓練他的全身肌力或肌耐力。


所以,如果你想要減肥,你還是要另外安排一些有氧運動或間歇性高強度訓練(HIIT),才能有效地提高你的代謝率和燃燒你的脂肪。


迷思3:勞動不用訓練


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每天工作已經很累了,還要再去做什麼訓練?

錯誤的運動或工作勞動,常常是長期、重複性使用固定一群肌肉。這除了容易造成過度使用或過度訓練部位的肌肉容易疲勞,同時也會造成其他訓練不足的部位弱化,進一步導致失衡或容易受傷。


例如,像是久坐類型跟用手機低頭工作的,長期下來就會造成頸部、背部、肩部等肌肉過度緊張,而腹部等肌肉則過度鬆弛,形成駝背、啤酒肚等不良體態。

所以,如果你想要改善體態,你還是要另外安排一些能夠矯正姿勢、強化平時被忽略的肌群的訓練,例如瑜珈、核心、重量訓練等,才能有效地平衡你的身體和預防傷害。

運動跟勞動的差別


首先要先肯定,只要遠離靜態生活久坐,都是對身體有益是好的,但這個是最低的標準。我們要知道只靠勞動跟日常活動,是無法有效的改善身體功能退化,


因為日常雜務勞動的目的是在於「完成工作任務」;而運動訓練的目的是在於「提升身體功能表現」,所以兩者其實是無法互相取代的。

更簡單區分勞動跟運動的差別,就是看身體的整體功能素質,長期下來是否有所提升,監控最大肌力就是一個可以直觀反應身體狀態的參考數據。

運動跟訓練不同

raw-image


另外還有「運動」跟「訓練」也是不太一樣,可能打球、游泳、騎單車、跑步、爬山,都可以算運動沒錯,但算不上「訓練」,為什麼?

訓練的長期目的是為了,提升身體的「肌肉量」「骨密度」和「神經系統」的向上適應,所以必須是要有能夠逐步加重量的潛力。

因為上述三種素質要提升,證實是只對重量壓力起反應,而一般常見的競技(籃球、排球等)或休閒運動(散步、爬山等)、活動(伸展、拉筋等)、勞動(久站、雜務等) 都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新手蜜月期


以打籃球為例,之前提過的新手蜜月期,第一年內全身肌力都會有明顯提升,之後便停滯。而隨著打球時間越長,進步的是技術與技巧。在過程中身體越來越知道該如何「省力」,及有技巧的去取勝,所以對身體的刺激反而是越來越低

以游泳來說也相似,水性不好的,剛開始因為非常費力,所以消耗的體力較多,身體素質第一年也有成長,但隨著水性越好,游泳起來因為已經掌握技巧,身體比以前更懂得省力,這個特性稱為「動作經濟性」。

因此基本上大部分的運動,都有這樣的特性。所以到最後身體會適應,並達到運動經濟性,懂得用最少的力去達到一樣的效果。

而重訓的特性,就是可以在身體已經適應重量與強度時,可以直接調整,讓身體一直需要不斷的費力重建、提升,來適應刺激源,也就是不斷提到的「肌肉量、骨質密度、神經系統」的向上適應。

提升骨質密度的關鍵

raw-image


這裡要補充一個重點,

「能夠提升骨質密度的重量是造成骨折壓力的十分之一」,而且最好是要重量能夠穿過脊椎,所以像深蹲和硬舉就是首選。

最大肌力的70%~80%就有效。也就是說,假設你深蹲60kg能做1下,那麼你深蹲用42kg訓練,就能夠有效提升肌肉骨質身經系統。

而最大化效果來說,「自由重量」還是優於「機械式器材」,「肌群多關節」優於「小肌群多關節」,參與的肌群越多,身體賀爾蒙合成反應越好。

看到這裡感謝你耐心觀看還沒睡著!

raw-image


探討的原因



會簡單區別這些的目的,不是故意刁鑽名詞,而是因為就日常觀察下來,真的發現太多人都會把勞動或雜務當作是有在運動,就認為不需要另外運動或訓練了。

這邊要在強調,我的用意不是要去否定別的運動不好,或是要神化重訓的好處,因為我也不是做健身銷售產業的,基本上大家運動訓練與否都與我無關。

只是希望更多人在認知上(我也在不斷學習),可以有新的觀點,更加了解訓練對身體功能,及抗老化的重要性,提供一個人生不一樣的選擇。因為很多人是想改變,但不知道這個選擇。

知道了也很模糊,認知上也不夠全面,容易造成誤解,錯失能改善自己身體功能的機會,希望能幫到你或更多人,共勉之! 如果你喜歡這則內容,請幫我按讚訂閱分享,幫助更多人,對我也是最大的鼓勵與支持! 有其他想法也歡迎留言討論,下週見!

avatar-img
8會員
52內容數
Hi!歡迎來到好想來!在這裡我們會分享關於個人成長、經驗分享、健身、生活心態等,希望藉此能觸及影響更多人,一起成長學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好想來-Shaw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一篇斷食系列(1)有簡單提到斷食的基本心態面,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去看看 我們都知道也聽過168斷食法,但還有隔日斷食、52斷食、186斷食等等,你可能聽過但不太熟悉,覺得很複雜難懂,接下來我們將來探討這些方法差異在哪? 斷食有哪些方法? 目前常見的斷食方法有以下5種: (一).
相信不少人對於上健身房重訓這件事,雖然目前已經蠻普遍的,但還是難免會疑惑到底為了練肌肉,練那麼壯能幹嘛呢? 重訓感覺又很危險,還是比較喜歡跑步、游泳、騎車、爬山就好了吧? 形象保持 一般主流健身為了外觀好看,像是健美、體態雕塑等等,多半也是因為受到影視明星、社群媒體網紅、KOL等的影響
你有想過生活碰到很多的爛事爛人、不喜歡不想要的情境,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去顯化出來的嗎?我們觀察到所有的現象,是由我們的信念也就是覺察,來解釋才會成立,碰到後產生情緒,如此不斷循環。 所以當我們碰到一件認為很衰的事,代表現象已經被我們的信念解釋完,來被我們接觸,此時又因為我們把意識放在上面
大約是2017年開始,在Youtube跟社群上,開始慢慢流行各種斷食法、生酮飲食等,我也是因為那時候剛好開始想要飲食控制,後來受到了健身網紅「peeta葛格」的影響,他很詳細的解說下,也開始嘗試。 搭配健身,確實身體跟精神狀態改變很多。但沒多久開始也有一些反對的聲浪,開始抨擊斷食或生酮法可能不
上一篇斷食系列(1)有簡單提到斷食的基本心態面,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去看看 我們都知道也聽過168斷食法,但還有隔日斷食、52斷食、186斷食等等,你可能聽過但不太熟悉,覺得很複雜難懂,接下來我們將來探討這些方法差異在哪? 斷食有哪些方法? 目前常見的斷食方法有以下5種: (一).
相信不少人對於上健身房重訓這件事,雖然目前已經蠻普遍的,但還是難免會疑惑到底為了練肌肉,練那麼壯能幹嘛呢? 重訓感覺又很危險,還是比較喜歡跑步、游泳、騎車、爬山就好了吧? 形象保持 一般主流健身為了外觀好看,像是健美、體態雕塑等等,多半也是因為受到影視明星、社群媒體網紅、KOL等的影響
你有想過生活碰到很多的爛事爛人、不喜歡不想要的情境,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去顯化出來的嗎?我們觀察到所有的現象,是由我們的信念也就是覺察,來解釋才會成立,碰到後產生情緒,如此不斷循環。 所以當我們碰到一件認為很衰的事,代表現象已經被我們的信念解釋完,來被我們接觸,此時又因為我們把意識放在上面
大約是2017年開始,在Youtube跟社群上,開始慢慢流行各種斷食法、生酮飲食等,我也是因為那時候剛好開始想要飲食控制,後來受到了健身網紅「peeta葛格」的影響,他很詳細的解說下,也開始嘗試。 搭配健身,確實身體跟精神狀態改變很多。但沒多久開始也有一些反對的聲浪,開始抨擊斷食或生酮法可能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許多人在健身的初衷中可能只考慮身體健康,但是否能透過其他的好處來激勵自己更重要?本文探討了健身的多重動機,例如提升自信、改善形象及面對生活挑戰的勇氣。即便身體健康需重視,但許多我們追求的生活品質及成就,往往需依賴定期的鍛鍊和自律。本文也反思了現代人對健身的看法,以及如何找到個人動力。
Thumbnail
在時間縫隙之間做了這件事情會讓你對生活更有掌控感,這是我選擇運動之後感受到的,因為時間更不夠用了,所以更珍惜那些下班之後的時光。如果日復一日地日常裡總讓人感覺到缺少一些什麼,當有一天讓你回過神來發現每天都在複製一樣的生活,當妳(你)真心想要改變了那麼開始運動就是一件很直得稱讚的事情!
Thumbnail
飲食均衡對健康的益處相信已經是大眾共識,而對於運動方面的均衡我想提出一些個人的見解 身體在運動時要具備的能力很多元 1)活動度與穩定度 2)肌力 3)肌耐力 4)能量系統(有氧心肺) 5)爆發力(速度+肌力) 6)速度 7)敏捷 8)協調
一直有刻意提醒自己要保持運動習慣 對我來說 運動大概算是一件不太輕鬆的事吧
Thumbnail
透過努力不懈的運動訓練,無論是專業運動員或是自行健身者,都能體會到努力的重要性。然而,努力並不一定能夠帶來與他人相同的成果。運動訓練須根據個人狀態多方嘗試,謹慎評估自身狀態,並做好準備面對可能的挑戰。這樣的體悟不僅適用於健身領域,更適用於任何領域。
Thumbnail
我們不得不承認,“運動”這個詞可能聽起來有點嚇人,好像只有健身狂熱者或超級英雄才能勝任這項艱鉅的任務。但如果我告訴你,運動其實並不需要這麼嚴肅呢?如果我說,我們即將揭開讓運動成為像晨間咖啡(或晚上茶飲)一樣上癮的習慣的秘密呢? 首先,我們來打破運動是一件乏味工作的觀念。把它想像成你每天與自己的
Thumbnail
在現今對於運動風氣的潮流下,許多投入健身的人動機的優先順序不是健康,而是好看。本文探討了運動員思維與健身風氣的關係,以及運動者與普通運動愛好者對競技與健康的理解差異。
Thumbnail
不是在用力的生活 就是在充實學習的路上 盡情的生活吧! 享受吧!
Thumbnail
下班回家只想攤平在床上🛌身上的酯肪累積越來越多😰自己運動沒動力?那整公司都跟你一起動起來如何?!全公司的運動活動,不僅能放鬆身心,還能讓同事間培養感情,增加了解彼此的機會,有可能發現到同事帥氣的一面!這次跟小編、Fanny還有Claire一起來聊聊,要讓員工更健康還有什麼招?!
Thumbnail
這麼短的運動有用嗎?誰知道啊.jpg 反正我關注的又不是減肥、健康促進。 一開始想「這有沒有意義」,就會開始消耗自己的意志。 就去做,然後等哪天功成名就了,再回來感謝現在的自已。 如果沒用,一天也就耗那麼一點時間,就當稍微浪費一點人生,無傷大雅。
Thumbnail
許多人在健身的初衷中可能只考慮身體健康,但是否能透過其他的好處來激勵自己更重要?本文探討了健身的多重動機,例如提升自信、改善形象及面對生活挑戰的勇氣。即便身體健康需重視,但許多我們追求的生活品質及成就,往往需依賴定期的鍛鍊和自律。本文也反思了現代人對健身的看法,以及如何找到個人動力。
Thumbnail
在時間縫隙之間做了這件事情會讓你對生活更有掌控感,這是我選擇運動之後感受到的,因為時間更不夠用了,所以更珍惜那些下班之後的時光。如果日復一日地日常裡總讓人感覺到缺少一些什麼,當有一天讓你回過神來發現每天都在複製一樣的生活,當妳(你)真心想要改變了那麼開始運動就是一件很直得稱讚的事情!
Thumbnail
飲食均衡對健康的益處相信已經是大眾共識,而對於運動方面的均衡我想提出一些個人的見解 身體在運動時要具備的能力很多元 1)活動度與穩定度 2)肌力 3)肌耐力 4)能量系統(有氧心肺) 5)爆發力(速度+肌力) 6)速度 7)敏捷 8)協調
一直有刻意提醒自己要保持運動習慣 對我來說 運動大概算是一件不太輕鬆的事吧
Thumbnail
透過努力不懈的運動訓練,無論是專業運動員或是自行健身者,都能體會到努力的重要性。然而,努力並不一定能夠帶來與他人相同的成果。運動訓練須根據個人狀態多方嘗試,謹慎評估自身狀態,並做好準備面對可能的挑戰。這樣的體悟不僅適用於健身領域,更適用於任何領域。
Thumbnail
我們不得不承認,“運動”這個詞可能聽起來有點嚇人,好像只有健身狂熱者或超級英雄才能勝任這項艱鉅的任務。但如果我告訴你,運動其實並不需要這麼嚴肅呢?如果我說,我們即將揭開讓運動成為像晨間咖啡(或晚上茶飲)一樣上癮的習慣的秘密呢? 首先,我們來打破運動是一件乏味工作的觀念。把它想像成你每天與自己的
Thumbnail
在現今對於運動風氣的潮流下,許多投入健身的人動機的優先順序不是健康,而是好看。本文探討了運動員思維與健身風氣的關係,以及運動者與普通運動愛好者對競技與健康的理解差異。
Thumbnail
不是在用力的生活 就是在充實學習的路上 盡情的生活吧! 享受吧!
Thumbnail
下班回家只想攤平在床上🛌身上的酯肪累積越來越多😰自己運動沒動力?那整公司都跟你一起動起來如何?!全公司的運動活動,不僅能放鬆身心,還能讓同事間培養感情,增加了解彼此的機會,有可能發現到同事帥氣的一面!這次跟小編、Fanny還有Claire一起來聊聊,要讓員工更健康還有什麼招?!
Thumbnail
這麼短的運動有用嗎?誰知道啊.jpg 反正我關注的又不是減肥、健康促進。 一開始想「這有沒有意義」,就會開始消耗自己的意志。 就去做,然後等哪天功成名就了,再回來感謝現在的自已。 如果沒用,一天也就耗那麼一點時間,就當稍微浪費一點人生,無傷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