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迷

更新於 2024/09/0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K是我學生時期的一位老師,也是我喜歡的作家駱以軍書裡偶爾會出現的憤青(憤怒青年),哲學家友人…。K這個人總懷著一股憂鬱難測的神秘氣質,事實上,我跟他也並不熟,K在講課時眼神大多是飄忽凝視著天花板,以不斷迴繞重複,內外交疊、饒舌而充滿疑問與令人費解的語句,塑造出一團深奧迷霧,一座知識迷宮。在K的課堂上,我開始認識了德勒茲(Gilles Deleuze)。

上回與系上學弟喝酒聚會時,話題又不免圍繞著K打轉,我提到駱以軍最近的小說裡又出現K;在他留法求學的階段,被駱的小故事寫成一個渺小的來自亞洲一個小島的憂鬱症青年,在義大利旅行的經驗過程中,從爬上比薩斜塔的頂端,置身詭度傾斜的、高空中的異感小平面上,竟奇蹟似的治癒了那幾年,某種對於人,或是表達感情的無能狀態。

我們談虛構造偽,談差異與重複,當話題的聚合逐漸形成我們貧乏幼稚想像中的『德勒茲化』,K的形象在某種程度上也彷彿成了一個『謎』。

有一些場景,對我而言,像在持續流變的記憶岩層裡始終未被沖蝕風化掉的堅硬質地,反覆沉積在大腦的暗室地帶。如小時候棒球場後面的住家街道,擺著大型電玩雙子星、龍魂、麻雀學園的雜貨店,童年教室,躲避球比賽,高中宿舍,老舊的民學路五樓國宅公寓,中正國中的籃球場,文化中心一樓的自修室,媽媽的蘭蒂50紅色機車,教堂前的小天使尿尿噴水池,已經倒閉的;無意良品二樓茶坊,福建路一帶的玩具模型店,阿波羅早餐店的橘子汁,逢甲路的地下街,城市獵人民歌餐廳的Kaini,小騎士德州炸雞,七匹狼風格的凱旋撞球間,民族路的傳奇MTV,24小時漫畫王,夜市貓洞旁的獅子林KTV,陸橋下的仙宮樂宮戲院,舊時技師踩著高梯靠手工彩繪的電影宣傳看板,宅男舅舅房間裡的賓果、任天堂瑪俐兄弟、坦克、PC爆笑人、整套史努比漫畫全集、烏龍院………。這些所有的場景物件,都像柱燈搖曳,處在一間狹長深邃的宅廊走道上,光度永遠不足,影子被拉的很長的昏黃印象。

 在重浸那樣的時光裡,我想到德勒茲用的一個『謎』的有趣概念;簡言之:一般觀念認為假定設了一道謎題,它在邏輯上必然有一個『謎底』存在,而這個謎底是有可能,也終究要被解開的,但若是取消了這個語意前提,『謎』的字義在因果關係上的應用,將使得思考頓入虛無;一道沒有謎底的『謎』,意思究竟該如何去理解?也就是說,按照我們的語言常規去設想一『沒有謎底的謎』,將導致語言產生無可對應的失序狀態。

 但德勒茲說:『謎』即是『謎』!無關解答或謎底。可以被解開、曝現底蘊的,就喪失了『謎』作為『謎』的意義,換句話說,『謎』必須保有最純粹,永恆旋立的抽象之點,正因如此,『謎』才具有其至極無上的存有魔力。

 K曾經詮釋過何謂『可見與不可見』;他說:『不是要使那不可見的成為可見,而是要使那可見的不可見是如何的不可見』。

我們眼裡所見的真實如向光的牆面,清楚明朗,但牆的另一面則是透著逆光,或照不到光的小角落,它總是隱藏著不可見,我們見到可見的而保留晦匿著不可見。

 描述事實意圖將可見的清晰表達,將不可見的部分補充探照,變成可見性的整體面貌。這是當代『有用資訊』的真理,讓一切透明化,去除無謂魅影,創新知識生產樣本。

 『不是要使那不可見的成為可見一般,而是如何逼使那可見的不可見是如何的不可見』。

 書寫裡不斷地重複著自身的缺口,挖掘記憶拾骨,那些時間光點像宇宙大爆炸的渾沌初始,散落滿天星系,有些來自異星球的原型,或僅能依靠光年計算辨別命名。

 我曾擬造一幅幅景象:如終有一天,我將擁有一棟完美面向廣闊草坪與充足日照的大房屋,裡面住著我所有的好朋友,像『機器娃娃與怪博士』裡的企鵝村;丁小雨、可美、酸梅超人、笑彈大王、馬希利特博士,連載一幕幕蠢蛋級的侵略地球戲碼。在這世間的每一種大冒險都可以像打電動玩具投幣後再按重來,一次次的無限復活。

 或回想著,國小上課時,跟原本親密坐在旁邊,只懂得用美工刀從課桌中間劃一條線,下課鐘響後又愛瞎鬧起鬨,嗆男生愛女生不要臉!!而無端追打著你的女孩。那意味著男女授受不親的年代,究竟是什麼樣的世界。

 或是在某些無聊假日,獨自一人,搭乘西部幹線火車,再轉搭公路局客運到已遭荒廢棄逝的八里海水浴場。

眼前都是冬日海濱的景象;乏善可陳的省道公路,無時間性地躺在沙灘上的綠色藍色咖啡色的玻璃瓶罐、漂流木、保麗龍,乾枯的水草,單調簡陋的露天淋浴間,九月的海洋和忘了時針的浪潮拍響,在那裡點燃一根又一根的香菸,吸成短短一截菸蒂再把它們彈到岸邊岩石礁縫。

raw-image


    avatar-img
    0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每當書籍作品披掛在經典的哲學概念之上,不自覺地都會讓人對其內容與論述產生抽象難解的意象。《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卻是出乎意料的順暢,姑且不去深酌文字背後的意義,收錄的五篇短篇故事本身已具有豐富的文學性,流暢的文句搭配層層推演的情節,不斷勾起讀者的好奇心,讓人想趕緊跳進結局一虧故事的究竟。
    他不知道活下來是否是件幸事。 斯爾提想著,海藍色眼眸目無焦距的盯著天花板。 在面對全心信任的老師時,比面對調查或治療都盡力配合。即使回憶與陳述令他生理性的作嘔。 他至今也不明白那瀰漫在廢墟之上的詭異光霧是什麼,銀色光霧洶湧瀰漫而來,如同悄無聲息的海嘯。求生本能的驅使下,他想要逃跑,其他成員也是
    Thumbnail
    這本書帶領讀者進入E.M.齊奧朗的世界,探討憂鬱時期的思想與見解。引人深思,是一部充滿哲學意涵的作品。
    這篇小說,看了兩次,才稍微明白內容的各種隱喻意指什麼。  故事主人公,就讓我稱他為K吧。我想這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作者本人的親身經歷。 整篇故事有很棒的起承轉合,各種隱喻和意境的使用也都很合適,真的是首獎當之無愧。 故事一開始,就有提到「故鄉」,K國中畢業後就沒有回去故鄉了。 他吃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德勒茲(Deleuze, 1925-1995),沒錯,就是那位1990年前後由美國引進台灣的三大當代法國哲學家之一的德勒茲(另外兩位為傅柯與德希達)。90年代以前,台灣哲學界留學及談論「歐陸哲學」者,多數為留學德國及談論「德國哲學」(如康德、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馬克思哲學等
    Thumbnail
    我不知道我怎麼到達白天的。 「這樣的生活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全身疲憊,帶著血水與灰,自言自語的躺坐在牆邊。仔細一看少年毫髮無傷,他飄在半空中,大概是幽靈之類的吧,我無法做多思考。 「意義呀?你問意義??啊哈哈」他又大笑起來,我不解 「這是你之前最不能理解的教義之一呢?」 「教義?」 「對喔
    Thumbnail
    中午出門逛街,巧遇一位年輕友人路易,興致一來,請他用餐,順便敘敘舊。記得他已經畢業半年,如今賦閒在家,準備攻讀研究所。 「謝謝辜老請客!窩在家裡好幾個月,白天準備考試,挺單調無聊的。每天晚上,總是滑手機追劇,兩個月下來,眼睛開始紅腫,這樣下去,麻煩大了!」 「聽說你有意投靠考創作研究所,是不
    Thumbnail
    作為哲學的門外漢,我當然甚少讀到論文這般專業的哲學文章。所以我每讀這書都必須要先準備好精神狀態,以便聚精會神去消化內容。 結果發現,我還真讀不太懂這書呀🤨 孔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以我也無謂對大家強裝我理解這書呀😭
    如今,在眾多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德勒茲之名以及他創造的許多概念,諸如「根莖」、「逃逸之線」、「無器官身體」、「戰爭機器」、「流變」等,都是無法繞過的。若我們不想淪為誤用理論名詞或斷章取義之人,回歸文本的總是重要的。相對於二手的引介作品,原典還原的論證、研究關懷以及概念本身的複雜與厚實,在尚未被普遍化
    Thumbnail
    他不知道事情是怎麼開始的,怎麼就成了眾人的寵兒,人們看他的眼神再也不一樣,不只是對生物演化熱切傳道的終身職教授、不只是毫無魅力的中年大叔之一、不只是枯燥正經無害平凡的小人物,他就這麼成了眾人夢想的對象。是說,儘管來的莫名其妙,但他當然想過要被身旁的人紮紮實實地在意著,只是沒想到人數遠遠超過他能想像的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每當書籍作品披掛在經典的哲學概念之上,不自覺地都會讓人對其內容與論述產生抽象難解的意象。《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卻是出乎意料的順暢,姑且不去深酌文字背後的意義,收錄的五篇短篇故事本身已具有豐富的文學性,流暢的文句搭配層層推演的情節,不斷勾起讀者的好奇心,讓人想趕緊跳進結局一虧故事的究竟。
    他不知道活下來是否是件幸事。 斯爾提想著,海藍色眼眸目無焦距的盯著天花板。 在面對全心信任的老師時,比面對調查或治療都盡力配合。即使回憶與陳述令他生理性的作嘔。 他至今也不明白那瀰漫在廢墟之上的詭異光霧是什麼,銀色光霧洶湧瀰漫而來,如同悄無聲息的海嘯。求生本能的驅使下,他想要逃跑,其他成員也是
    Thumbnail
    這本書帶領讀者進入E.M.齊奧朗的世界,探討憂鬱時期的思想與見解。引人深思,是一部充滿哲學意涵的作品。
    這篇小說,看了兩次,才稍微明白內容的各種隱喻意指什麼。  故事主人公,就讓我稱他為K吧。我想這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作者本人的親身經歷。 整篇故事有很棒的起承轉合,各種隱喻和意境的使用也都很合適,真的是首獎當之無愧。 故事一開始,就有提到「故鄉」,K國中畢業後就沒有回去故鄉了。 他吃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德勒茲(Deleuze, 1925-1995),沒錯,就是那位1990年前後由美國引進台灣的三大當代法國哲學家之一的德勒茲(另外兩位為傅柯與德希達)。90年代以前,台灣哲學界留學及談論「歐陸哲學」者,多數為留學德國及談論「德國哲學」(如康德、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馬克思哲學等
    Thumbnail
    我不知道我怎麼到達白天的。 「這樣的生活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全身疲憊,帶著血水與灰,自言自語的躺坐在牆邊。仔細一看少年毫髮無傷,他飄在半空中,大概是幽靈之類的吧,我無法做多思考。 「意義呀?你問意義??啊哈哈」他又大笑起來,我不解 「這是你之前最不能理解的教義之一呢?」 「教義?」 「對喔
    Thumbnail
    中午出門逛街,巧遇一位年輕友人路易,興致一來,請他用餐,順便敘敘舊。記得他已經畢業半年,如今賦閒在家,準備攻讀研究所。 「謝謝辜老請客!窩在家裡好幾個月,白天準備考試,挺單調無聊的。每天晚上,總是滑手機追劇,兩個月下來,眼睛開始紅腫,這樣下去,麻煩大了!」 「聽說你有意投靠考創作研究所,是不
    Thumbnail
    作為哲學的門外漢,我當然甚少讀到論文這般專業的哲學文章。所以我每讀這書都必須要先準備好精神狀態,以便聚精會神去消化內容。 結果發現,我還真讀不太懂這書呀🤨 孔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以我也無謂對大家強裝我理解這書呀😭
    如今,在眾多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德勒茲之名以及他創造的許多概念,諸如「根莖」、「逃逸之線」、「無器官身體」、「戰爭機器」、「流變」等,都是無法繞過的。若我們不想淪為誤用理論名詞或斷章取義之人,回歸文本的總是重要的。相對於二手的引介作品,原典還原的論證、研究關懷以及概念本身的複雜與厚實,在尚未被普遍化
    Thumbnail
    他不知道事情是怎麼開始的,怎麼就成了眾人的寵兒,人們看他的眼神再也不一樣,不只是對生物演化熱切傳道的終身職教授、不只是毫無魅力的中年大叔之一、不只是枯燥正經無害平凡的小人物,他就這麼成了眾人夢想的對象。是說,儘管來的莫名其妙,但他當然想過要被身旁的人紮紮實實地在意著,只是沒想到人數遠遠超過他能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