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不決時寫封信寄到解憂雜貨店,會得到老爺爺的回覆,可大家都知道,不論老爺爺寫的是什麼,寄信的人在寫信的當下其實都已經做了選擇,渴望的僅是從回覆中得到認可與支持!
每個人都各有難題,被迫做出選擇與割捨,體育選手糾結於愛情與事業之間,創作人面對解決家中困境與夢想的抉擇,小時候的雕刻家在物質需求與情感需求中找尋答案,酒店女孩在金錢與工作間來回拉扯......,無論是依循信中建議或反其道而行,都沒有人以「後悔」作結,每個人都在當下做出最好的選擇,而每個人也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包括為人解煩憂的爺爺!
印象深刻的還有故事裡音樂人的父親對他說的話:「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了嗎?開魚店是我的選擇!」即便知道自己的身體出現狀況,他仍舊不逼迫孩子接受他所做的選擇,而是要他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劇中的這個角色追尋音樂三年多沒有太大的建樹之下到底該不該繼續?不禁讓我捫心自問,過去給自己三年半時間追夢的承諾還算不算數?不想畫下句號卻仍舊得劃下休止符,未來還能繼續嗎?如果選擇了堅持我有機會像他一樣達成夢想嗎?
離開是因為心不在了,小時候的雕刻家看披頭四解散前的影片是如此感嘆,長大之後再看又是另一種體會與風景,離開沒有不好,那是創造新的開始,你也值得擁有更精彩的人生,像汪汪那位酒店小姐一樣,拋開不適合的工作和環境,她成就了更不一樣的自己!
坦白說,其實我沒有看過原著或電影,吸引我購票的除了題材本身之外,是演員名單,無法闡述轉譯前後的差異,也無從比較,不過也能理解整個故事,有許多感觸在對白、演員與導演編排呈現中萌發,看完它,心裡還是有一種需要被滿足了的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