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返歸》恐怖體驗講求連繫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老實說,原本沒打算要進場看《七月返歸》,本身既非鏡粉,對恐怖片通常敬而遠之,只是鏡粉朋友想聊劇情(她老早看了粉絲包場),對某些隱喻有興趣,才決定入場…

《七月返歸》MIRROR的江𤒹生(Anson Kong)與童星黃梓曜演出令人難忘。

《七月返歸》MIRROR的江𤒹生(Anson Kong)與童星黃梓曜演出令人難忘。

實不相瞞,小時候很害怕恐怖片或相關元素,別說那批只存在於錄影帶的老港產片,連大名鼎鼎的「九鐵廣告」也是陰影!不只害怕電視播放,甚至連印在封面的壹週刊都害怕得不得了,每次看到父母房中的壹週刊都像看到「異物」,要把封面蓋著才敢在房內活動!故此在《七月返歸》看到致敬的這一幕,不禁又驚又喜——真心「驚」因為勾起了兒時的「恐懼」回憶,「喜」則是沒想到把集體回憶「自然」地放進電影。

看部電影被嚇之餘,還會憶起那個已過去的時代:除了「九鐵廣告」以外,還有粵劇妝容、神功戲、紙紮公仔、「狐狸先生幾多點」…當然包括更多「明就明,唔明就黎明」的比喻,對「舊香港人」來說,「驚嚇」需要觀眾從自身體驗(無論是集體回憶或個人經驗)中得到共鳴,究竟算不算成功的恐怖片?

非恐怖片迷不敢擅自評論,只能說有被戲中不少場景嚇倒,無論場面調度、配樂、自殘身體的聲效,或者上述的香港舊記憶連繫聯想,或多或少都感受到「心中一寒」的感覺,也許能稱之為「香港人沉浸式恐怖體驗展」…亦因為被嚇倒與否視乎個人,累積的「恐怖體驗」到最後,竟然變得哭笑不得?

沒錯!明明到了戲謔近年流傳度最廣、最莫名其妙、最令人「毛管戙」的都市傳說「蘋果廣告」,竟然笑了出來!(幸好全場有人跟我一起笑)也許在「風調雨順」色彩繽紛的花牌之下,不知不覺連這個新春期間的詭異廣告亦不再可怕…

avatar-img
69會員
173內容數
雖然偏好日本影視,亦會討論香港、台灣及海外的戲劇作品,觀點未必獨特創新,就是愛胡言亂語,希望能找到同好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福同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藍色恐懼》誕生於1997年,當時互聯網剛興起不久,社交媒體尚未流行,但已經出現粉絲為偶像架設網頁、留言板、BBS討論區,匿名粉絲與偶像可以透過網路互動,有人能夠偽裝成偶像留言,偶像亦可以在網路上看到自己沒說過的話、沒經歷過/想過的事,現實與虛擬的界線模糊,粉絲與偶像的親切交流,有多少是真實呢?
《大逃殺》改編自同名小說,故事架空了一個失業率飆升,社會逐漸崩潰的國家,因為出於對年輕人的恐懼,大人們通過簡稱為「BR法」的《新世紀教育改革法案》,以「死亡」支配年輕人,從而奪回大人的威嚴;而某班準備畢業旅行的高中生被隨機選中,要在荒島上互相殘殺,42個只能活一個!被迫參與這場「殺戮遊戲」的學生…
話先說前頭:知道《藍色巨星》(Blue Giant)是同名漫畫改編,故事有關爵士樂,儘管追蹤的專頁一致讚賞,早前風聞日本口碑亦好,入場前仍然不敢期望過高,畢竟經常出現「你的神作,我的糞作」,無論別人如何捧上天,自己沒共鳴就是「不好看」吧?
難得的還有UFO電影鏡頭下梁朝偉,比起後來為國際認識的「王家衛式憂鬱小生」,眉宇絕不深鎖,活潑佻皮輕鬆自在;可是比起當時賭乜賭物、人物傳記、武俠片、古惑仔的主流,又多了一份偽中產味,令各位中生代香港文青難以忘懷。如果對梁朝偉的印象只流於混合《花樣年華》x《一代宗師》的文武,更要看看UFO電影的梁朝偉
當演員演到一部深入民心的戲,得到了「代表作」,甚至變成「明星」「傳奇」之後,他們其後的演藝人生,某程度上是跟「過去」的自己在角力——無論演任何一個新角色,很多人都會說「新不如舊」;如果新角色有舊戲的影子,更亦會被說成「食老本」…「代表作」變成雙面刃,把他們困在過去的,是幕後主創、觀眾,還是他們本身?
為免像朋友差點連「奧本海默」是什麼都不知道就入場,還是做了一點功課:了解一下誰是「奧本海默」;簡略地看懶人包,特別是了解二戰前後發生什麼事;知道「彩色」與「黑白」分別代表什麼(誰的視角)*最重要,了解跳躍性時序的分類看戲時會比較清醒(?)
《藍色恐懼》誕生於1997年,當時互聯網剛興起不久,社交媒體尚未流行,但已經出現粉絲為偶像架設網頁、留言板、BBS討論區,匿名粉絲與偶像可以透過網路互動,有人能夠偽裝成偶像留言,偶像亦可以在網路上看到自己沒說過的話、沒經歷過/想過的事,現實與虛擬的界線模糊,粉絲與偶像的親切交流,有多少是真實呢?
《大逃殺》改編自同名小說,故事架空了一個失業率飆升,社會逐漸崩潰的國家,因為出於對年輕人的恐懼,大人們通過簡稱為「BR法」的《新世紀教育改革法案》,以「死亡」支配年輕人,從而奪回大人的威嚴;而某班準備畢業旅行的高中生被隨機選中,要在荒島上互相殘殺,42個只能活一個!被迫參與這場「殺戮遊戲」的學生…
話先說前頭:知道《藍色巨星》(Blue Giant)是同名漫畫改編,故事有關爵士樂,儘管追蹤的專頁一致讚賞,早前風聞日本口碑亦好,入場前仍然不敢期望過高,畢竟經常出現「你的神作,我的糞作」,無論別人如何捧上天,自己沒共鳴就是「不好看」吧?
難得的還有UFO電影鏡頭下梁朝偉,比起後來為國際認識的「王家衛式憂鬱小生」,眉宇絕不深鎖,活潑佻皮輕鬆自在;可是比起當時賭乜賭物、人物傳記、武俠片、古惑仔的主流,又多了一份偽中產味,令各位中生代香港文青難以忘懷。如果對梁朝偉的印象只流於混合《花樣年華》x《一代宗師》的文武,更要看看UFO電影的梁朝偉
當演員演到一部深入民心的戲,得到了「代表作」,甚至變成「明星」「傳奇」之後,他們其後的演藝人生,某程度上是跟「過去」的自己在角力——無論演任何一個新角色,很多人都會說「新不如舊」;如果新角色有舊戲的影子,更亦會被說成「食老本」…「代表作」變成雙面刃,把他們困在過去的,是幕後主創、觀眾,還是他們本身?
為免像朋友差點連「奧本海默」是什麼都不知道就入場,還是做了一點功課:了解一下誰是「奧本海默」;簡略地看懶人包,特別是了解二戰前後發生什麼事;知道「彩色」與「黑白」分別代表什麼(誰的視角)*最重要,了解跳躍性時序的分類看戲時會比較清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相信大家都有過想要把電視給蓋起來的陰影吧!這是關於我以前曾有長期蓋住自己電視的心理恐怖陰影。
Thumbnail
在方格子故事系列,喜愛寫短文的我,看到〔都市懼集〕以每部約5-10分鐘,極短篇頗為驚豔,影集共34部都市傳說,動員78位明星分別演出。沒有任何鬼魅出現,只有人性黑暗面,匪夷所思的讓人毛骨悚然。 劇情圍繞在都市人們心中,潛藏的害怕、恐懼、憤怒,以及過於樂觀、合群、自責、放縱、不滿足,而引出心裡黑
宮村睡顏照外露的當天晚上   “晨星,沒想到你看起來不害怕恐怖片”   “恐怖片真的這沒什麼好怕的,堀先生”   「比這還要血腥百倍的我都看過了,怎麼可能會被這個恐怖片嚇到呢」   路西法帶著一些小禮物去堀家蹭飯,然後堀京子就把京介跟他拉去看恐怖片,一起的也還有被迫看的宮村  
Thumbnail
終於都解決掉繁重的學業,來到稍為輕鬆一點的五月。五月的第一套戲,是這套香港久違的精彩動作打鬥片——九龍城寨之圍城。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台灣鬼屋/凶宅傳說再度搬上大螢幕。不過「這系列」似乎都有重重拿起卻輕輕放下的缺點存在。有道師、有怨念、有鬼、有遺憾,所有恐怖片該有的元素都有了,《鬼天廈》仍然成為了一部淪為形式的恐怖電影。嚇人的部分僅音效及畫面上的Jump scary,
Thumbnail
透過Podcast,邀請高仁和警官分享靈異故事,配樂加強緊張氛圍。作者回憶起小時候看鬼故事的經驗,害怕卻忍不住想看,並分享故事中的正義感讓自己感到安心。你有類似的感受嗎?
Thumbnail
好久好久沒更新這裡的短評心得,連改版了也不知道lol 《七月返歸》是個人2023年9大最喜愛的電影之一,上個月於台灣正式上映,雖然暫時只剩下一間戲院繼續播映,但歡迎有興趣的台灣朋友進場觀賞
Thumbnail
《離騷幻覺》其中一幕,是單純的黑底白字,以滿屏寫道:「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當中字字泣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相信大家都有過想要把電視給蓋起來的陰影吧!這是關於我以前曾有長期蓋住自己電視的心理恐怖陰影。
Thumbnail
在方格子故事系列,喜愛寫短文的我,看到〔都市懼集〕以每部約5-10分鐘,極短篇頗為驚豔,影集共34部都市傳說,動員78位明星分別演出。沒有任何鬼魅出現,只有人性黑暗面,匪夷所思的讓人毛骨悚然。 劇情圍繞在都市人們心中,潛藏的害怕、恐懼、憤怒,以及過於樂觀、合群、自責、放縱、不滿足,而引出心裡黑
宮村睡顏照外露的當天晚上   “晨星,沒想到你看起來不害怕恐怖片”   “恐怖片真的這沒什麼好怕的,堀先生”   「比這還要血腥百倍的我都看過了,怎麼可能會被這個恐怖片嚇到呢」   路西法帶著一些小禮物去堀家蹭飯,然後堀京子就把京介跟他拉去看恐怖片,一起的也還有被迫看的宮村  
Thumbnail
終於都解決掉繁重的學業,來到稍為輕鬆一點的五月。五月的第一套戲,是這套香港久違的精彩動作打鬥片——九龍城寨之圍城。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台灣鬼屋/凶宅傳說再度搬上大螢幕。不過「這系列」似乎都有重重拿起卻輕輕放下的缺點存在。有道師、有怨念、有鬼、有遺憾,所有恐怖片該有的元素都有了,《鬼天廈》仍然成為了一部淪為形式的恐怖電影。嚇人的部分僅音效及畫面上的Jump scary,
Thumbnail
透過Podcast,邀請高仁和警官分享靈異故事,配樂加強緊張氛圍。作者回憶起小時候看鬼故事的經驗,害怕卻忍不住想看,並分享故事中的正義感讓自己感到安心。你有類似的感受嗎?
Thumbnail
好久好久沒更新這裡的短評心得,連改版了也不知道lol 《七月返歸》是個人2023年9大最喜愛的電影之一,上個月於台灣正式上映,雖然暫時只剩下一間戲院繼續播映,但歡迎有興趣的台灣朋友進場觀賞
Thumbnail
《離騷幻覺》其中一幕,是單純的黑底白字,以滿屏寫道:「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當中字字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