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喜長老開示 – 知見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聖喜長老2010.07.01於錫蘭  正直寺女眾道場

看到自己的心是如何看到自己的心發生什麼事情,去看這顆心真的是無我的,念頭起來的時候,可以去看它是必要的或是不必要的,是好的或是不好的,通常我們的心有一百個念頭起來,只有一個是必要的,其他九十九個是不必要的,這是自然的,如果我們能夠將心看的更清楚、更多的話,就很好。

聖喜長老

聖喜長老

去觀這個「心」真的非常好,所以我們要更加去觀照這個心,告訴自己:「我什麼都不要。」,然後持續在觀心,知道在心方面,去好好的增上它,如果好好增上它,就可以好好控制這個心,因為只要一天二十分鐘或一小時去觀這個心,你會發現一整天這個心會很平靜、很祥和,今天的心平靜祥和,明天的心也會比較平靜祥和,所以觀照這顆心真的是非常好的。

不只這樣,也要觀生滅法,觀所有的心念它會起來也會消失,觀這種生滅法,就是觀無常,也是觀無我,因為當你去觀的時候,也會發現心不是我的

印度朝聖

印度朝聖

觀空很好,但同時還要注意一件事,就是要專注你的正念,因為你去觀所有東西都是空的時候,最好還要加上正念,觀空是必須的,但我們還要加上智慧,把它連結在一起,譬如我們有五隻手指頭,如果這隻是空,那其它如果是信心、智慧等,四個都沒有,只有空的話,這四隻就等於是受傷的手指頭,只有一隻手指拿不起東西,這手還是不能用,所以我們觀空一定要跟智慧合併在一起,我們走路、睡覺、吃飯時都可觀空再加上正念

raw-image

如果現在有一塊新鮮的肉,放在桌上,會發生什麼事?

它還新鮮的時候,人會很喜歡這塊肉,會說那塊肉很好,等它爛的時候,其它動物、蒼蠅就會想要它,可是你看那塊肉,等它爛完消失後,人也不來、動物也不來了,蒼蠅也不會喜歡,因為根本沒有東西可以去執取它、去吃它。所以,我們第一個就要去看到這個心,念頭是怎樣升起,第一個會先有個概念、有個想法升起,那個概念就是「這是好吃的食物」,這個好吃的食物,不管是人、動物、蒼蠅,都會想起這個看法,從心裡面第一個升起,不過,這時通常心裡看不到什麼叫自然的法則

此時的心,看不到這塊肉會爛、會失去,看的到的只是「很好吃的食物」,這個很好吃的食物就是執取的心,因為這個執取的心,如果有人在你之前把這塊肉拿走的話,這時嗔恨的心就起來了,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看到心的真實相

因為見,所以染污心也會來,因為見,所以執取的心也會來;無明會帶來見,見會帶來執取,執取會帶來貪嗔癡

raw-image

一個禪修者看到一塊肉在那,會想那是無常的,會看到肉過後不久就會消失,它不屬於任何人的,既然不屬於任何人,我就可以拿來吃,如果有人拿來吃,也是可以的,這是一個禪修者該有的態度。為何呢?因為知見是正確的,知道什麼叫無常,當你知道什麼叫無常,你就不會執取它,也不會有那種妄念,對那樣東西有空幻的想法,因為執取和妄念兩樣東西都會帶來嗔恨,如果他不是一個禪修者,看到一個好吃的東西或會動心的東西,就會起一種執取心,那就是因為沒有看到所有東西的真實性。

禪修者和非禪修者不同的地方在有沒有觀照的能力,看那顆心的能力,如果不是一個禪修者,他看到一隻雞在走,就會想這可以做什麼來吃,可是一個禪修者,他看到一隻雞在走,就會想這個生命是無常、是苦、是無我。

raw-image

這就是禪修者和非禪修者不同的地方,不同在於有作觀和沒有作觀,有作觀和沒有作觀就是有和沒有智慧,那塊肉早期是沒有的,現在它在變化、在腐爛中,之後,動物或蒼蠅或人就會來吃它,就這樣一直觀、觀、觀,這樣一百次、一千次的一直觀,讓它很深的進入你的心中,一開始只是把這個概念存有在心中,之後,我們要不斷深入,一直深入而滲透到我們的血液裡、腦裡、神經系統裡,讓我們整個人去接受無常的觀念,所以當我們看到境界的時候,就可以立刻看到它,然後立刻看到它是怎麼樣產生變化的,如果不停的去修觀,就可以把觀察東西的能力不斷加強,那你觀看事物真實相的能力加強的話,就是去改變了你的知見。

raw-image

所有的染污煩惱都是根基於錯誤的知見,錯誤的知見是根基於妄想心,即虛妄的想法,這虛妄的想法則根基於沒有智慧,根基於對事物真實相的不瞭解,所以錯誤的知見一來,執取心就會來了,譬如:這東西真好、我的東西真好、我的什麼什麼比其它的人更好。這些都是錯誤的知見,它會帶來執取,看到這些好的東西就要想,物品早期的時候它其實沒有,現在有,但正在變化的過程中,過後它也不會有,所以,你去說這個非常好、那個非常好,這是因為這個心了悟不到這些東西的真實相,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去改變這個知見,改變這個知見有很多方法,我們是沒有辨法馬上停止這個知見,因為一個沒有很深觀智的人,是沒有辦法立刻把那個知見整個刷洗掉,但他可以把某部份降低。

所有的染污煩惱都是根基在於錯誤的知見,如果所有東西都說是空的,那我們還要修什麼?

身為一個修觀禪的禪修者,應該要怎麼修?就是要去破解那個知見,應該要去打破那個知見,怎麼打破呢?

就是要去看苦集滅道四聖諦,
第一個就是什麼是錯誤的知見,
第二個是什麼導致這個錯誤的知見,
第三個是什麼能讓這個知見滅除,
第四個是滅除的方法,滅除之道。

導致錯誤知見的就是執取,讓錯誤知見消失的就是智慧,讓錯誤知見消失之道就是觀,即觀察的智慧,這個觀就可以重組我們的腦、重組我們的思考,重新去適應,所以觀就是破解之道,在佛陀時代,很多禪修者他們只觀死而已,一直觀、一直修,發現自己對身體的那種常見就會慢慢消失,當對身體的常見消失以後,心的專注力就會上升,所以,很多禪修者到後來就都證果了。

當我們生病時,沒辦法禪坐,但這時候可以去觀這個病,早期的時候沒有這個病,為何現在有這個病起來?為何會有這個病?這個意義在哪裡?

這個病就是因為病毒跑到我們的身體裡面,跑到血液裡面、器官裡面,讓我們生病。為何它可以跑進去?因為我們的身體都是小粒子組成的,因為小粒子所以病菌可以進去,病菌進去以後,我們的腦變弱、心臟變弱、肺變弱,都是因為小粒子,病菌才能在裡面改變,這時,瞭解力就會增加。

raw-image

如果不停變化所緣會比較容易,如果我們停留在一個所緣,很容易就跑掉,要不斷變化所緣,後面才可能發生的,停在一個所緣上,如果能停留在一個所緣上很久,對治染污煩惱的就比較困難,同樣,在早期時,我們的知見不可能一下子改變,要改變一個知見要好幾年,你要講如何改知見,一天兩天是可以說的,但你要去做它,起初一兩個禮拜,你可能會覺得心比較平靜一點,但要等到你的整個定完全來了,整個知見、整個智慧完全來了,就要花幾年的時間。去觀照它必須要花很多時間,為何要很多時間?因為我們的錯誤知見已經累積很久很久了,如果你想說:「我現在要變成一個快樂的人」,那麼很重要的事就是你要學著如何去作觀、去觀照,外在的事我們沒辦法改,內在的事情我們才可以改。

raw-image

譬如:某個人一直不停的責備我。這時候,我要怎麼辦?我只好對他做慈心觀,也不要有回應,可是,若這樣也沒辦法停止他責備我,然後他責備我一天、兩天、三天以後,過一陣子,他又開始責備我,這時我就要訓練自己:如何增上自己的心。

昨天的時候,他責備我,讓我非常不快樂、讓我沒有辦法禪修,然後今天,他又責備我,讓我沒辦法禪修,明天也沒辦法禪修,直到這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我都沒辦法禪修,就算這個人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另外一個人可能又來了。

昨天因為那個人責備,所以讓我很不快樂,讓我禪修下降,這時候我就要保持正念,但在教自己保持正念當時,是沒有辦法百分百保持正念,因為當你聽到那個責備時,你的心一直在改變,就會受影響,不過,我們還是要試著保持正念,因為這樣才能增上,任何時候都是觀看他,然後很耐心的去接受他,能夠正確的去接受他,這樣才會有快樂,因為外在的東西我們沒辦法改,只有內在我們才能改。

raw-image

所以,當這個人責備我,如果我臉黑黑的話,我會發現他更多責備,責備又來了,所以,我決定當這個人責備我時,我要給笑臉,這樣才能停止他的責備。

 如何做?要靠觀智

把自己的了悟力、智慧提高,去觀察這顆心的轉變,然後把這個知見去實行它、去正確掌握它,因為不正確的「見」只要存在,染污心就會來,就像那塊肉在那裡,蒼蠅和人就會來,但是你看到這塊肉沒有在那時,誰也不來、蒼蠅也不來、動物也不來,如果沒有錯誤知見,也就不會有那些人、我煩惱來了。

潤稿:tseng

raw-image


 

 

 

 

 

夯寶寶學佛,是我的學習心得。身心轉換提升幸福資糧,來自於佛法的滋潤,法滋潤源自於身口意實踐佛法,夯寶寶邀你一起來體證碰得到的佛法,祝你開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心匙》亦稱醒世無常歌,勸人念死無常,即時起修佛法之訣。「匙」是一種食器,可以將食物置於其上,再放入口中食用,以此達到長養色身,令身體充滿活力。觀音山 LIVE直播每週全球共修,慈悲上師將引領大眾實修《心匙》教法,學習「心」該怎麼安住,又該怎麼豐富「心靈」。希望具緣者皆能有福報受持與聽聞法義教授。
Thumbnail
《心匙》亦稱醒世無常歌,勸人念死無常,即時起修佛法之訣。「匙」是一種食器,可以將食物置於其上,再放入口中食用,以此達到長養色身,令身體充滿活力。觀音山 LIVE直播每週全球共修,慈悲上師將引領大眾實修《心匙》教法,學習「心」該怎麼安住,又該怎麼豐富「心靈」。希望具緣者皆能有福報受持與聽聞法義教授。
Thumbnail
《心匙》亦稱醒世無常歌,勸人念死無常,即時起修佛法之訣。「匙」是一種食器,可以將食物置於其上,再放入口中食用,以此達到長養色身,令身體充滿活力。觀音山 LIVE直播每週全球共修,慈悲上師將引領大眾實修《心匙》教法,學習「心」該怎麼安住,又該怎麼豐富「心靈」。希望具緣者皆能有福報受持與聽聞法義教授。
Thumbnail
《心匙》亦稱醒世無常歌,勸人念死無常,即時起修佛法之訣。「匙」是一種食器,可以將食物置於其上,再放入口中食用,以此達到長養色身,令身體充滿活力。觀音山 LIVE直播每週全球共修,慈悲上師將引領大眾實修《心匙》教法,學習「心」該怎麼安住,又該怎麼豐富「心靈」。希望具緣者皆能有福報受持與聽聞法義教授。
Thumbnail
《心匙》亦稱醒世無常歌,勸人念死無常,即時起修佛法之訣。「匙」是一種食器,可以將食物置於其上,再放入口中食用,以此達到長養色身,令身體充滿活力。觀音山 LIVE直播每週全球共修,慈悲上師將引領大眾實修《心匙》教法,學習「心」該怎麼安住,又該怎麼豐富「心靈」。希望具緣者皆能有福報受持與聽聞法義教授。
Thumbnail
《心匙》亦稱醒世無常歌,勸人念死無常,即時起修佛法之訣。「匙」是一種食器,可以將食物置於其上,再放入口中食用,以此達到長養色身,令身體充滿活力。觀音山 LIVE直播每週全球共修,慈悲上師將引領大眾實修《心匙》教法,學習「心」該怎麼安住,又該怎麼豐富「心靈」。希望具緣者皆能有福報受持與聽聞法義教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心匙》亦稱醒世無常歌,勸人念死無常,即時起修佛法之訣。「匙」是一種食器,可以將食物置於其上,再放入口中食用,以此達到長養色身,令身體充滿活力。觀音山 LIVE直播每週全球共修,慈悲上師將引領大眾實修《心匙》教法,學習「心」該怎麼安住,又該怎麼豐富「心靈」。希望具緣者皆能有福報受持與聽聞法義教授。
Thumbnail
《心匙》亦稱醒世無常歌,勸人念死無常,即時起修佛法之訣。「匙」是一種食器,可以將食物置於其上,再放入口中食用,以此達到長養色身,令身體充滿活力。觀音山 LIVE直播每週全球共修,慈悲上師將引領大眾實修《心匙》教法,學習「心」該怎麼安住,又該怎麼豐富「心靈」。希望具緣者皆能有福報受持與聽聞法義教授。
Thumbnail
《心匙》亦稱醒世無常歌,勸人念死無常,即時起修佛法之訣。「匙」是一種食器,可以將食物置於其上,再放入口中食用,以此達到長養色身,令身體充滿活力。觀音山 LIVE直播每週全球共修,慈悲上師將引領大眾實修《心匙》教法,學習「心」該怎麼安住,又該怎麼豐富「心靈」。希望具緣者皆能有福報受持與聽聞法義教授。
Thumbnail
《心匙》亦稱醒世無常歌,勸人念死無常,即時起修佛法之訣。「匙」是一種食器,可以將食物置於其上,再放入口中食用,以此達到長養色身,令身體充滿活力。觀音山 LIVE直播每週全球共修,慈悲上師將引領大眾實修《心匙》教法,學習「心」該怎麼安住,又該怎麼豐富「心靈」。希望具緣者皆能有福報受持與聽聞法義教授。
Thumbnail
《心匙》亦稱醒世無常歌,勸人念死無常,即時起修佛法之訣。「匙」是一種食器,可以將食物置於其上,再放入口中食用,以此達到長養色身,令身體充滿活力。觀音山 LIVE直播每週全球共修,慈悲上師將引領大眾實修《心匙》教法,學習「心」該怎麼安住,又該怎麼豐富「心靈」。希望具緣者皆能有福報受持與聽聞法義教授。
Thumbnail
《心匙》亦稱醒世無常歌,勸人念死無常,即時起修佛法之訣。「匙」是一種食器,可以將食物置於其上,再放入口中食用,以此達到長養色身,令身體充滿活力。觀音山 LIVE直播每週全球共修,慈悲上師將引領大眾實修《心匙》教法,學習「心」該怎麼安住,又該怎麼豐富「心靈」。希望具緣者皆能有福報受持與聽聞法義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