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電影筆記】自由之聲

raw-image

"What's your name?"
"Teddy Bear"
"No, not that name. Your real name."
今年七月在推特看到這段,即使只看文字都令我心碎,當時我僅是被關注的議題大數據帶領,還不知道正是這部《自由之聲》的片段。十月初,想著找一部電影填滿連假第一天,意外串起了七月的記憶。當電影播到此處,即使故事才開始,我已經淚流滿面。

《自由之聲》(英語:Sound of Freedom)是部2023年上映的美國犯罪動作片,劇情描述美國國安局探員提姆,為了揪出人口販賣源頭以及解救更多兒童,不惜辭去工作,遠赴哥倫比亞並滲透該組織的行動。故事背景源自於非營利組織「地下鐵路行動」(Operation Underground Railroad)創始人提姆·巴拉德的真實人生。身為前政府探員時,提姆·巴拉德主要處理兒童販賣的問題,卻感覺總是受限於層層官僚體系,且無法真正援救孩子。他毅然決然辭職並成立了組織,專注於打擊人口販子。

電影推出後得到的評價兩極,細究起來也極具爭議。在這篇心得裡,暫且不論立場問題,單就電影本身,我認為呈現方式確實尚待加強。以一個打著「改編自真實故事」的電影而言,我會期待劇情出現令人失望的地方,例如營救過程沒如此行雲流水、有人在過程中受傷,這都是可以接受的。整部電影帶給觀眾滿滿期望感,雖然令人心動,但也因為離我們所知的現實有距離,反而無法走進故事。即便如此,我仍會支持大家前去觀賞,為的不是一部藝術性高的作品,而是它想傳達的理念以及這個議題所需的關注度。

- 上帝的孩子是非賣品(God's Children Are Not for Sale)
這句話絕對是貫穿整部電影的軸心,也是步出電影院久久無法忘懷的一句台詞。當主角提姆被問起其信念時,他眼神堅定不移地答出這句話。

在人口販賣這個黑暗一角,孩子相對於大人的弱勢感讓他們被視為「物」,因此被任意掌控、買賣與為所欲為。人與生俱來的權益與自由不應受任何外界力量剝奪,常人認為理所當然要被接納的規則彷彿不存在於那個世界。每當友人與我討論起這個議題,我們總想滔滔不絕說出很多價值觀與大道理,沒曾想過可以回覆得如此簡單又有力。「上帝的孩子是非賣品」,我們所見的所有種族、性別與年紀都是,我們所有人都是。

- 因為毒品只能交易一次,而孩子每天可進行五到十次的交易
電影以數據明確指出人口販賣的猖獗,每年估計有200萬個兒童被販賣,並受到性剝削與被迫從事性交易,數據化的結果讓人不寒而慄。

主角遊說身邊的人加入這場行動時,他提到人口販賣比毒品更加嚴重,且是以翻倍的狀態持續增長。我們必須認知到,真實世界遠比檯面上的數字來得糟糕,他們實際的遭遇遠比這些畫面更殘忍。累積成數據的每個案例,都是一個理應有美好人生的生命。即使電影畫面僅點到為止,透過龐大、中立的資料顯現,反而對比出了真實生命遭受迫害的哀戚。

這份迫害影響的不只在事件發生的當下,還有受害孩童們長遠的人生。片中主要要解救被轉賣的女孩羅西歐,故事一開始她愉快的在房間打鼓,整個畫面以暖色調呈現。事件發生後的女孩一樣會歌唱,但那首原本充滿生命力的歌曲,不管怎麼唱都無法是原本的模樣。片尾女孩回到房間,她彷彿是克服了一般的打起鼓。不過畫面以較冷色調的方式呈現,如同我們看到的羅西歐的經歷,生命待她如此冷酷。最後伴隨著羅西歐的歌聲,一抹夕陽照入藍色調的畫面,我們會知道那代表著希望,但願每個正經歷苦難的小生命都能獲得救贖。

電影中可看到每個環節努力的人們都有自己的不易,或許是人身安全的考量、現有家庭的顧慮、所處職位的擔憂,跨過任何一道坎都有值得被讚頌的偉大。我知道一般市民如我不能成為電影中的英雄,但或許透過購買一張電影票,貢獻關注的力量,逐漸累積也能讓渺小成為力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