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筆記】我的媽媽不回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偶然透過衛福部LINE的群發訊息,得知一系列關於親密關係上精神暴力的電影,因為是自己也時常關注的議題,果斷選擇可參加的場次。非常感謝近幾年公部門越來越重視這些事情,透過活動讓更多人理解事件的成因、接收個案在事件中的感受,進而釐清原本誤解的部分。當然這個社會不會因電影或講座就此改變,我仍覺得這些由上而下的力量相當重要且必須,畢竟改變從來就沒有一蹴可及。

我參與的場次播放片名為Una Primavera (中譯:我的媽媽不回家),是由瓦倫汀娜・沛瑪維拉執導拍攝的紀錄片。影片以母親堅決離家作為開端,瓦倫汀娜看見了這一刻母親的勇敢,決定將父母分居的過程記錄起來。是什麼讓母親毅然決然拋下苦心經營三、四十年的家?做了這個決定後,又會為整個家的成員們帶來多少衝擊?瓦倫汀娜既是這個家庭事件的當事人,也是記錄者。她鮮少出現在鏡頭前,卻也因為透過她的視角看這整個故事,而我們能更加投入。我突然想起去年看的《神人之家》,是不是每個人對原生家庭都有這種想靠近又不知如何靠近的迷茫?

- All the suffering will change who you are
瓦倫汀娜的母親在年紀很小時便出嫁,在這之後她給出了自己的人生,一切以夫家為尊。即便是不合理的打罵,周遭的人會告誡她這就是妻子與媳婦,甚至連自己的母親也會如此規勸她。紀錄片中,她不只一次向瓦倫汀娜哭訴,其中一次在車內談到苦難會改變一個人。當一個人在苦難中承受過久,會自然而然把一切都合理化,彷彿自己只值得這樣的待遇。

其中令我感到尤其痛心的一幕,是她與瓦倫汀娜翻閱著相簿。老照片雖顯泛黃,當時的風采卻絲毫未減,當她還是少女,才剛踏入夫家的容顏青澀,但眼神裡有光。瓦倫汀娜的母親看著老照片,不停感嘆著自己也曾經美麗過。如今的她到底成為了什麼?曾經聽過一句話:「青春不是年紀,而是種狀態」,我想正恰好是這一幕的註腳。瓦倫汀娜母親感嘆的不是自己年華老去,她之所以傷心是因為他的光芒在嫁人後逐漸消逝,青春的狀態受現實所迫而不允許存在。

雖然看著別人的故事,卻會不自覺將我的母親、我的外婆,或者我接觸過的女性們投射出來。她們總是以家庭為優先,即便不善或羞於表達,也能從行動中確認她們心中的第一順位。無論平日假日都跟父親在一起的我的母親,深知這種相處模式讓他們最自在。但每每問到我母親興趣與愛好,她自己也答不上來。跟著父親去這去那成為了她的全世界,這個習慣不是不好,不過我總覺得在他們沒有意識到的瞬間,有個名為「自己」的東西是被遺漏的。我沒有想怪罪這種關係的意思,畢竟我自己才活了30年,試圖以不足的經驗去推翻他們更久的生存之道,似乎是更自私的想法。然而我很好奇倘若他們能有選擇,還會走一樣的路嗎?會不會也把過去視為suffering呢?

- 不同視角的挫折
電影中有幾幕瓦倫汀娜身為乘客,拍攝駕駛表情變化,駕駛偶爾是父親、偶爾是母親,也出現過姐姐。無論車內氣氛愉悅或壓抑,不變的事情只有一個,就是瓦倫汀娜坐在副駕駛座。某一幕她說了這樣的話,我無法紀錄完整原文,大意是不管幼時或現在,她總以副駕駛座的視角看這個城市。我將這段視作隱喻,身為兒女用不同視角看待父母吵架,與父母看出去的眼光完全不一樣,這對瓦倫汀娜而言是從小到大不會變的真理。

拍攝過程中即便瓦倫汀娜沒有明講,也能感受子女的壓力。每個人提供了不同意見,在這些選擇中,又何嘗不希望父母們能以自身的快樂為優先就好。瓦倫汀娜家中三個子女,手足中以大姊出鏡率最高。不同於單身的瓦倫汀娜,大姊有丈夫與兒女,每日也周旋在各種家務之間。瓦倫汀娜向姊姊提起自己在副駕駛座被父親責怪因未婚才什麼都不懂,她問姐姐會覺得未婚就什麼都不能理解嗎?大姊沉默良久,最終決定不答。我認為大姊的立足點更為複雜,因她同時是位母親,也是女兒,因為能理解得更多,自己的想法反而更難啟齒。

年屆六十歲的父母吵架分居,身為家中長女的她也感到挫折。她認為母親已經六十歲,是個可以放下一切的年紀。她支持母親的所有決定,只要母親快樂又何嘗不可?只要她知曉自己做的決定並且有承擔這決定的後果,又何嘗不可?然而我們都知道,人是會被交織而成的情感影響的生物,留下來或離開都不可能簡單。負面情緒在父母吵架後也轉嫁至兒女,大家圍在一起討論時,他們欲言又止,此刻不管什麼建議都不是最好的。我覺得兒女的挫折在於想說想做的很多,而限制也是。

- 映後Q&A
高雄場次有幸能有老師講解與QA時間,紀錄以下我較為印象深刻的幾點

1. 影片中我們不難察覺,瓦倫汀娜的母親不管何時何地,都保持著打掃與整理的習慣。就像是被制約了一樣,從那些小動作中看見了她好幾十年的生命軌跡。很多傳統女性身上也能看見這個模樣,我偶爾會為此感到惋惜,一位偉大的女性,因為是女性而被侷限在這些日常瑣事中。成為她發怒或悲憤之時,也難以戒掉的習慣。

2. 影片中的父親並不是沒有努力過,尤其當他見到自己老婆返家時的激動,哭泣到無法言語時,我們知道他仍是愛她的。中間雖只有短暫帶過,但父親偕同母親一起走進心理諮商室,也更表明了他積極想處理的心。然而抱持著好態度,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呢?老師在映後表示,高比例的男性不懂如何求救。所謂求救包含闡述自己遇到的問題,以及朝正確方向解決問題。大部分男性礙於高自尊心,光是在闡述階段就接連碰壁。想要邁向真正的兩性平權,我們不能只在單一性別的個案中努力。

3. 不只是影片中瓦倫汀娜的母親,現實也有很多個案在事件被處理到一半時又返家的狀況。以瓦倫汀娜母親狀況來看,那間房子是她長達三、四十年的努力,一個人要離開熟悉的環境很難,拋棄畢生心血更是難上加難。看見她為房子內枯委的花草哭泣,我想我能理解她的崩潰。老師分享他接觸過返家的個案,回饋都不算太好,彷彿又陷入原本的惡性循環。但身為社會工作者的他們可以理解,離開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情。因此教育以正確價值觀相處就成為了更重要的事情,也是大家期望治本的方向。

再次感謝舉辦這場活動的所有人與單位,雖然只參與了其中一場,但收穫滿滿。以後如有機會觀賞其他電影就好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aZ * 愛寫筆記的社畜的沙龍
34會員
75內容數
「唯有被閱讀過,一本書才能活起來。」這句話出自紀優.穆索的小說紙女孩 書是栩栩如生出現在我生命中的導師或摯友 但願我能將這些生命過客帶給我的感動化作文字,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2024/09/17
我整場演奏會最喜歡的曲目也是芬妮的《義大利》。而談到《義大利》便不得不提及弟弟費利克斯在白金漢宮的小插曲,英國女皇維多利亞聽完費利克斯的作品後,表示自己最鍾愛的是《義大利》,是寄附於弟弟名下也仍然閃耀的存在。我想如果不是在那個年代,芬妮的光芒肯定能更閃耀吧
Thumbnail
2024/09/17
我整場演奏會最喜歡的曲目也是芬妮的《義大利》。而談到《義大利》便不得不提及弟弟費利克斯在白金漢宮的小插曲,英國女皇維多利亞聽完費利克斯的作品後,表示自己最鍾愛的是《義大利》,是寄附於弟弟名下也仍然閃耀的存在。我想如果不是在那個年代,芬妮的光芒肯定能更閃耀吧
Thumbnail
2024/08/17
人體會有生長痛,精神方面亦同。甫步入三十代的我,也時常會想起以前的自己,感覺浪費了好多時光在傷心,但正因有那個浸泡在悲處的我,才生成了有對萬事萬物都能有感觸的自己。有時候這種性格會很困擾我,但我並不討厭。我的二十代紀錄已經翻篇,現在開始書寫三十代了,有些課題漸漸落幕,而有些自然而然的接續下去
Thumbnail
2024/08/17
人體會有生長痛,精神方面亦同。甫步入三十代的我,也時常會想起以前的自己,感覺浪費了好多時光在傷心,但正因有那個浸泡在悲處的我,才生成了有對萬事萬物都能有感觸的自己。有時候這種性格會很困擾我,但我並不討厭。我的二十代紀錄已經翻篇,現在開始書寫三十代了,有些課題漸漸落幕,而有些自然而然的接續下去
Thumbnail
2024/07/26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2024/07/26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偶然透過衛福部LINE的群發訊息,得知一系列關於親密關係上精神暴力的電影,因為是自己也時常關注的議題,果斷選擇可參加的場次。非常感謝近幾年公部門越來越重視這些事情,透過活動讓更多人理解事件的成因、接收個案在事件中的感受,進而釐清原本誤解的部分。
Thumbnail
偶然透過衛福部LINE的群發訊息,得知一系列關於親密關係上精神暴力的電影,因為是自己也時常關注的議題,果斷選擇可參加的場次。非常感謝近幾年公部門越來越重視這些事情,透過活動讓更多人理解事件的成因、接收個案在事件中的感受,進而釐清原本誤解的部分。
Thumbnail
關於《就在今夜》 《就在今夜》這是一部法國電影,電影的時間是1980年代的巴黎,故事主軸主要圍繞在一個小家庭與一位離家流浪的少女的相遇。 電影就這樣以一個低迷不安的狀態展開,這也揭示了每個角色都將在接下來面臨各自的轉化,而這些轉化也將帶著他們不斷向前,走向真正代表他們的人生。 回到日常 走進日常
Thumbnail
關於《就在今夜》 《就在今夜》這是一部法國電影,電影的時間是1980年代的巴黎,故事主軸主要圍繞在一個小家庭與一位離家流浪的少女的相遇。 電影就這樣以一個低迷不安的狀態展開,這也揭示了每個角色都將在接下來面臨各自的轉化,而這些轉化也將帶著他們不斷向前,走向真正代表他們的人生。 回到日常 走進日常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一份值得被耽誤人生的電影清單 盧西奧一家生活在羅馬的一幢公寓,裏頭還有著關係緊繃的父子、臨產的婦人和一對可愛的老人家,而他們的女兒還喜歡住在隔壁的老人們,所以有時候盧西奧也會把女兒請託給爺爺奶奶照顧;直到某天,突如其來的意外卻將這幢公寓的人們打散在一塊。 盧西奧與家庭的傷疤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一份值得被耽誤人生的電影清單 盧西奧一家生活在羅馬的一幢公寓,裏頭還有著關係緊繃的父子、臨產的婦人和一對可愛的老人家,而他們的女兒還喜歡住在隔壁的老人們,所以有時候盧西奧也會把女兒請託給爺爺奶奶照顧;直到某天,突如其來的意外卻將這幢公寓的人們打散在一塊。 盧西奧與家庭的傷疤
Thumbnail
這幾天,大女兒拍攝的紀錄片《人生的十字路》開放點閱了! 在這部紀錄片中,大女兒以「女兒」的視角,以「媽媽,妳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離婚?」為開頭,紀錄了「媽媽,在被爸爸第三次提出離婚時,選擇了離婚」,直到「二年之後,重新將女兒們的監護權爭取回來」的心路歷程。 在片中,我破天荒地說了重話!
Thumbnail
這幾天,大女兒拍攝的紀錄片《人生的十字路》開放點閱了! 在這部紀錄片中,大女兒以「女兒」的視角,以「媽媽,妳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離婚?」為開頭,紀錄了「媽媽,在被爸爸第三次提出離婚時,選擇了離婚」,直到「二年之後,重新將女兒們的監護權爭取回來」的心路歷程。 在片中,我破天荒地說了重話!
Thumbnail
(有雷慎入) 這部電影和我想像得很不一樣,我一開始以為是類似探索世界,發揮自己的潛力無限,但這部電影真實的令人絕望,女主角踏上太平洋屋脊步道找尋自己人生,可說是被推著走的,在母親離世後他的世界也崩塌了,劇情讓我聯想到他其實一直在做媽媽期待的女兒,而非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有雷慎入) 這部電影和我想像得很不一樣,我一開始以為是類似探索世界,發揮自己的潛力無限,但這部電影真實的令人絕望,女主角踏上太平洋屋脊步道找尋自己人生,可說是被推著走的,在母親離世後他的世界也崩塌了,劇情讓我聯想到他其實一直在做媽媽期待的女兒,而非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每個家都有過大大小小的傷痛,而傷痛是一種最快成長的方式。即使滿身傷痕,答應大家,也要繼續走下去,好嗎?
Thumbnail
每個家都有過大大小小的傷痛,而傷痛是一種最快成長的方式。即使滿身傷痕,答應大家,也要繼續走下去,好嗎?
Thumbnail
人生的路,前進。腦的思考,前進。有的時候,想往回走,卻已經看不見來時的路口。女人,思考自己將近半百的人生。在這個時候,可以記錄最真實的自己。可以最誠實的面對自己的選擇與現在的人生和自己。 Imagine something, do something...   <成長> 記憶裡,在母親發病前,有著
Thumbnail
人生的路,前進。腦的思考,前進。有的時候,想往回走,卻已經看不見來時的路口。女人,思考自己將近半百的人生。在這個時候,可以記錄最真實的自己。可以最誠實的面對自己的選擇與現在的人生和自己。 Imagine something, do something...   <成長> 記憶裡,在母親發病前,有著
Thumbnail
每年到了母親節,各種感謝、讚賞母親的文案就會紛紛湧現,同時各種社群軟體上,也會出現各種與母親曬恩愛的照片,彷彿全世界的母親都是完美無瑕,並在在強化「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傳統思維。然而,事實上沒有任何家長是完美的,反而是許多子女會在生長的過程中,為了達到父母期盼中的「完美」,用盡全力卻換來遍體鱗傷與
Thumbnail
每年到了母親節,各種感謝、讚賞母親的文案就會紛紛湧現,同時各種社群軟體上,也會出現各種與母親曬恩愛的照片,彷彿全世界的母親都是完美無瑕,並在在強化「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傳統思維。然而,事實上沒有任何家長是完美的,反而是許多子女會在生長的過程中,為了達到父母期盼中的「完美」,用盡全力卻換來遍體鱗傷與
Thumbnail
|與母親的日日是好日,第14天| 媽媽窩在床上一天的畫面,標配電熱毯。 出生到18歲後,離家北上念書,過了12年,最長時間待在家裡的時間是工作與工作中休息的一個月。 我好奇每位跟我一樣離鄉背井工作的人,這怎麼看到這種模式,與過去農業世代不同,我們早就在工作後像是寄居蟹脫殼一下,尋找一個個新的歸
Thumbnail
|與母親的日日是好日,第14天| 媽媽窩在床上一天的畫面,標配電熱毯。 出生到18歲後,離家北上念書,過了12年,最長時間待在家裡的時間是工作與工作中休息的一個月。 我好奇每位跟我一樣離鄉背井工作的人,這怎麼看到這種模式,與過去農業世代不同,我們早就在工作後像是寄居蟹脫殼一下,尋找一個個新的歸
Thumbnail
(《失控夜狂奔》《邊緣媽咪日記》《叢林日常》)有時看到某些片段情節,容易以自己的角度斷言一個人「無情」,但現實就如同這三部電影教會我們的:家庭的複雜時常超越我們的想像,每個人都在用自己覺得「寬容」、「正確」的方式對家人、對自己好,沒有一件事情是絕對的「錯」。
Thumbnail
(《失控夜狂奔》《邊緣媽咪日記》《叢林日常》)有時看到某些片段情節,容易以自己的角度斷言一個人「無情」,但現實就如同這三部電影教會我們的:家庭的複雜時常超越我們的想像,每個人都在用自己覺得「寬容」、「正確」的方式對家人、對自己好,沒有一件事情是絕對的「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