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投資」專欄(專欄介紹)每月分享至少 4 篇個人研究心得與觀念分享(含週報),目的是作為學術討論與知識分享,未有推介股票意圖,亦非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內容絕無任何目標價及買賣建議,請讀者務必詳閱「免責聲明」。訂閱費用每月 129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研究、分享投資知識與市場觀點,歡迎訂閱支持。新朋友記得「追蹤」本專欄,並建議同時追蹤「邏輯投資」臉書粉專,作者將不定期分享更多市場觀點與產業看法。
這兩週「邏輯投資」因為有重要考試需要準備,所以本週週報提前上架,但內容沒有偷工減料喔!本週我有特別去估算中工「雲宇宙AI園區」的潛在獲利,另外也更新了威宏-KY今年與明年的獲利預估與看法,以及追蹤八貫的籌碼面資訊,建議訂閱讀者不要錯過。另外,即使是前半段免費文章的部分,我也有重新整理過的,建議讀者即使是已經在臉書看過,不妨再重新花點時間讀一下,或許會有新的收穫。
13日美股由紅翻黑,原因在於以巴衝突局勢快速升溫,作為投資人,我們有需要了解當地衝突的最新進展。
巴勒斯坦衛生部表示以色列對加薩的襲擊已造成1,900人死亡,而以色列官員則表示,目前至少有1,300名以色列人遭到「哈瑪斯」(巴勒斯坦境內激進武裝組織)殺害。
以色列對加薩進行為期一週的空襲及全面召回後備軍人後,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這只是開始!」,要求位於加薩走廊北部的110萬民眾「撤離家園」並展開全面圍困,包括停止水電、食物、燃料的供應,似乎準備推進大規模的地面軍事行動,局勢快速升溫。
「哈瑪斯」則對外表示,以色列的軍事行動代表他們想將巴勒斯坦人從原有的土地上趕走,是不人道且野蠻的行為,並強調絕不會放棄爭取自由與自決的合法抗爭,「我們要嘛昂首挺胸,要嘛戰死沙場。」
以色列逼迫110萬人撤離家園,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表示當地局勢相當危險,敦促以色列撤軍,強調這樣的大規模疏散將產生「毀滅性的人道主義後果」,目前已有數萬人正在逃離家園,而在此之前,已有超過40萬名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且當地處於食物、飲水供應不足的狀態,而戰爭帶來的破壞與傷亡,還可能加劇傳染病的威脅。
以色列對此表示,建議巴勒斯坦人可以逃往埃及的西奈沙漠,他們會和國際社會在那邊準備帳篷、食物和飲水,就像敘利亞難民一樣。只要加薩走廊青出來,以色列就可以消滅哈瑪斯,然後難民就可以返回。
但目前埃及採取無限期關閉邊境關口的行動,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表示,加薩人應該堅守自己的土地,但會致力提供人道救援。但有最新消息指出,美國政府稱14日埃及有可能會開放邊境,或許代表美國與埃及之間的溝通有了進展。
以色列有多個鄰國,目前僅與埃及、約旦維持和平狀態,與黎巴嫩、敘利亞處於戰爭狀態,近期以色列同步對黎巴嫩真主黨目標進行無人機攻擊,代表戰線可能擴大,而這將會加劇當地情勢更為複雜。
-聯合國:要求以色列撤軍,反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發出的110萬人撤離警告。
-俄羅斯:普丁敦促以巴衝突應減少平民傷亡,同時俄羅斯駐聯合國特使發出了呼籲停火的決議(但俄羅斯本身還在攻打烏克蘭…),俄羅斯的立場受到「哈瑪斯」的肯定。
-美國:白宮表示,以色列發出撤離警告之前沒有與美國協商,拜登表示對當地無辜平民的處境感到擔憂,也正在與地區夥伴合作,緩解人道危機。但同時美國也正在佈署快速反應部隊,為當地的各種工作,包括疏散、人道援助等進行準備。
-中國:中國外交部表示,中國特使翟雋13日會見阿拉伯國家聯盟駐中國代表處負責人,表示中國支持阿拉伯國家聯盟發揮重要角色,並重申建議回到「兩國方案」的基礎上,實現以巴兩國和平共處。
兩國方案:主張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各自建立兩個不同國家,這個方案有美、中共同支持為基礎。
但近期發生以色列駐中國大使館人員在北京遭遇襲擊受傷的事件,目前襲擊細節不明。
-伊朗: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呼籲伊斯蘭和阿拉伯國家合作,共同對抗以色列。另外伊朗外交部長提到,以色列針對巴勒斯坦和加薩的戰爭罪行,將得到「軸心國」的回應,暗示伊朗也有可能採取軍事行動(但沒提到軸心國是指哪些國家)。
根據彭博社分析,以巴衝突有可能演變成三個劇本:
因「以巴衝突」局勢持續升溫,以色列攻入加薩已勢不可擋,且以色列同步攻擊黎巴嫩真主黨,此舉除了將加劇跟伊朗的衝突外,甚至有可能引發更多阿拉伯國家的反彈,所以市場對於油價上漲以及更大規模戰爭感到擔憂是合理的。
這個階段市場將重新評估可能的後果,並會採取更多避險行動,投資人怕的話就減倉,或者持續關注當地情勢變化。
「不確定性」是市場最害怕的事情,但只要格局確立(例如烏俄戰爭成為規模受限制的代理人戰爭),市場反而就會顯得「淡定」,這就是金融市場冷酷但現實的面貌。
美國9月CPI數據出爐。
比較重要的核心CPI數據顯示通膨仍維持下降趨勢,但這一點市場早已預料到,因此對股市影響有限。
但如果看細部數據,其中跟住房成本有關的「Shelter」,9月月增率0.6%,高於前值0.3%,且年增率7.2%,雙雙打破了原本的下降趨勢,這一點跟我們過去基於租金領先指標預期住房成本下滑的趨勢相違背。
目前我還找不到合理的原因解釋這個數據,有一說認為這可能只是短期數據的雜訊,我目前比較傾向這個說法,並維持美國通膨仍將持續放緩的觀點,因此這份略高於預期的通膨資料,應不至於改變目前聯準會越來越偏向「鴿派」的立場,因近期已有多位聯準會官員表示長天期公債殖利率上升,已有替代升息的緊縮作用。
風傳媒的YouTube節目「下班經濟學」,邀請了經濟學家吳嘉隆跟網路名人SWAY討論台灣房價後市展望,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
然而針對其中某些論點,我持不同意見,在這邊提出來討論:
我認為不是,實際上韓國的房貸利率與升息幅度都遠高於台灣,加上韓國有所謂「全租屋」制度,拉高了房東的槓桿(負債)程度,恐怕才是韓國首爾房價泡沫破裂的主因。
韓國「全租屋」制度:
這是指租客一次性付給房東高額押金,例如支付房價 30% ~ 80% 的押金,之就不需要再付任何房租,等到租約到期,房東再將押金全額退還給租客。
對租客來說,只要想辦法拿出一筆錢,例如跟銀行貸款,就不用按月付租金,且租約到期就能拿回押金還款,與每月租金相比,每月負擔貸款利息成本較低,可以省錢。
而對房東來說,這相當於透過房子取得房價 30% ~ 80% 的無息貸款,它們會拿這筆錢再拿去投資買房,然後再「全租屋」出去,重複這個循環就能「一本萬利」。
然而,當利率急劇攀升且房市開始下跌時,房東將因為虧損(房價下跌)而周轉不靈(繳不出貸款),不僅房屋有被迫法拍的可能,甚至租客拿不回原本的押金,連帶銀行也將承擔虧損。
另外我們之前討論過台灣「超額儲蓄」的問題,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預測,2024年超額儲蓄率將回升至14.46%,金額達到3.55兆,已連續五年超過3兆元。
根據安聯集團公布2023年全球財富報告,台灣人2022年的人均金融資產淨值上漲3.1%,達到14.16萬歐元,相當於新臺幣482.7萬元,在最富有國家排名中名列第5名,在亞洲國家僅次新加坡。
這些儲蓄起來的巨量資金,因為沒有被政府有效引導到民間進行投資或消費,因此流向買房或炒股,而這恐怕才是台灣房價長期推升的主因。你可以這樣想:
錢賺進來,出不去,建商/投資客發大財!
這一點我也不同意。
實際上這類房價指數的統計,是結果的呈現,要說它是落後指標沒錯,但重點其實是要去看「趨勢」。
我們以「國泰房價指數」為例,可以看到房價確實在去年轉弱,但今年又重啟漲勢,已經有觸底反彈的跡象,很難相信4Q23會立即看到反轉(除非政府或央行又採取超出市場預期的打房手段)。
加上政府推出「新青安」房貸,也確實鼓舞了建商與投資者的信心,我在上週週報「邏輯投資週報2023.10.08」也有寫到,雙十連假期間我還特別去了偏遠的小型案場做觀察,可以發現賞屋的人真的多了不少,而且從海悅/愛山林的營收,也能看出房地產市場確實明顯回暖。
或許有讀者看到這邊會覺得「邏輯投資」因為有投資營建股,當然是房市死多頭,但實際上我在「市場觀察解讀|平均地權條例的眉角?真能打房?房價跌多少?跌多久?對營建股影響?一口氣看完!」這篇專欄文章,當時是預期房價會緩跌至2024年底,與其說我是死多頭,更正確的說法是我現在已經改變預測。
那為什麼改變了呢?原因包括:
作為投資人,我不會堅持原本觀點,反而會根據實際情況時時修正看法,以目前來說,我認為房價持平或緩漲的機率已經升高,而且通常房價上漲這件事情一旦確立,又可能刺激更多買盤出籠,一旦劇本這樣走,對海悅、愛山林這類代銷公司來說,將成為最大受惠者,其次是手上餘(成)屋多的建商,特別是中南部的建商,或許會有滿血復活的機會。
根據美國銀行最新公布的9月信用卡與金融卡支出數據,可以觀察到美國人的消費支出仍相當穩定,經季節性調整後的信用卡總支出月增0.2%,高於8月份的-0.2%。
從上圖可以看到,美國家庭信用卡消費9月年增率0.7%,高於8月0.4%,雖然年增率有明顯放緩,但近幾個月則是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準,且消費反彈的主要是零售業(不包括餐廳),9月年增率-0.9%,較8月-1.4%有所改善。
下圖呈現的是按收入劃分的家庭信用卡消費總額年增率,可以看到低收入家庭似乎更敢花錢,其年增率的成長較中、高收入家庭更為明顯,但也或許反映中、高收入家庭對於旅遊、藝文活動或高單價非必需品的消費有所放緩。
下圖結果也相當有趣,主要是比較服務支出方面每一季的季增率,可以看到休閒餐飲(Casual Dining,指全方位服務的餐廳)方面的支出呈現衰退,但速食餐廳(Quick service restaurants)的消費則出現明顯的季增長,是否代表美國人至少在餐飲選擇上開始節約了呢?
下圖則是按收入劃分的族群薪資與年成長率,圖中可以看到薪資成長率持續下滑,並回到疫情前的水準,這一點與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相符,但不知道這一波美國的罷工潮過去後,是否又會刺激薪資上升,需要持續觀察。
最後美國銀行統計9月所有支付管道(信用卡、金融卡、電匯、現金、支票、帳單繳費等),整體的支付總額年增1%,顯示支出的狀況仍然相當穩定,這對展望第四季的旺季消費來說,是個好的開始,而對於處於庫存調整的產業來說,也代表一線曙光。
(歡迎付費訂閱解鎖更多深入研究、個股追蹤與價值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