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生活紀事Day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昨夜熬夜傷眼的,把包法利夫人給讀完了。恨恨地把書甩在一邊痛聲罵:不值得!

恨死福樓拜了!

一個正值青春年華,未經世事的少女,嫁給一個毫無感情基礎的鄉下醫生,整日過著單調的婚姻生活料理家事,想像力以及為愛情編織的幻想該是支撐她活下去的唯一動力,到頭來卻是殺死她要命因素?幻想激化了她的慾望,步入敗德的生活,最後被慾望吞噬,連帶身邊的人也受累,死後先生隨著這股強烈不散的慾望也陷入墮落,女兒到工廠做童工?這些罪過讓一個女人來背,豈不印證了中國式的傳統思維紅顏禍水一說?身為女人的我,真不知道自己有這樣天大的本事。

艾瑪最大的不幸不是她的慾望,她只是生錯了時代。閱讀開啟了她的想像力世界,只可惜那個時代的女人,生活受到侷限,經濟無法獨立,看著外面的世界之大,卻飛不出去!她是有慾望沒錯,她想自由自在的飛,她想精彩的飛,生不可得,只好走向極端,讓靈魂脫離牢籠。這似乎是她唯一出路。但不該是福樓拜筆下一種懲罰式的結果。

這慾望有什麼錯?

如果生在這個時代,她可以出外工作,擴大交際圈,藉由進修充實自己,投資理財或多兼幾份工來成就自己的生活,一旦她看得夠多了,內心的缺口慢慢被填滿,自然慾望就少了。只是社會沒有給她這樣的機會。

舊時代有多少這樣的女人最後是讓內在枯萎,以另一種形式死去?

raw-image


avatar-img
3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常百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昨天是雙十國慶,語言學校開學第一天,只有一個字:累! 從三個小時老師連珠砲不停地說明課程,來自各個國家同學自我介紹,以及十分鐘短影片轟炸後,閱讀程度在B2,但聽力程度只有在A2的我,已經感到頭暈目眩。雖然中場休息到附近買了杯咖啡提神,還是一點效用也沒有,到最後十分鐘已經雙眼發直。 這是一個大班,
十月的巴黎溫差大,早上八點起床不過12度,午後能到25度。這次租的小公寓位在二樓,陽光進不來,更顯陰冷,又值秋天,不知道是不是這原因讓心情更顯憂鬱? 心情的問題找不到原因可歸責時,怪給天氣就對了。 雖然這小公寓是這樣的陰鬱,我卻莫名的有歸屬感,如果要在這空間度過餘生,我是願意的。客廳的窗戶面街道
這次出發前,讀了一位法國女作家Annie Ernaux的作品:L'événement,她是2022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文字簡單,不帶任何修飾,表現的情緒真切直白,彷彿是本私人日記,讀了很受震撼。 名人日記往往在死後才公開,因為人只有死了才不怕批評,或者因為死了,世人也就寬容多了,批判中往往帶著理解。
今天起得早,簡單烤個土司抹上奶油與草莓醬,泡杯熱咖啡,開始這一天。 昨天收到索邦大學語言中心寄來的課程通知,得知測驗結果程度落在B2,心中很是驚喜:一方面驚訝日常對話經常需要pardon的我竟然可以有中上程度,一方面也擔心聽力程度低落的我無法在這個班上存活。事已至此,也只好硬著頭皮去上課。為了惡補
在巴黎醒來的第一個早上,內心有無比的滿足感。隨著身體的節奏生活,隨興而為。 對著鏡中的自己說:我是個有力量的女人,我值得愛,我有能力愛人與被愛,我是個勇敢有影響力的人,對自己的未來握有決定權,充滿好奇心,渴望探索學習所有的知識,即便有一天容顏老去,內心依然年輕調皮如記憶中十歲時的自己:挑戰老師權威
昨天是雙十國慶,語言學校開學第一天,只有一個字:累! 從三個小時老師連珠砲不停地說明課程,來自各個國家同學自我介紹,以及十分鐘短影片轟炸後,閱讀程度在B2,但聽力程度只有在A2的我,已經感到頭暈目眩。雖然中場休息到附近買了杯咖啡提神,還是一點效用也沒有,到最後十分鐘已經雙眼發直。 這是一個大班,
十月的巴黎溫差大,早上八點起床不過12度,午後能到25度。這次租的小公寓位在二樓,陽光進不來,更顯陰冷,又值秋天,不知道是不是這原因讓心情更顯憂鬱? 心情的問題找不到原因可歸責時,怪給天氣就對了。 雖然這小公寓是這樣的陰鬱,我卻莫名的有歸屬感,如果要在這空間度過餘生,我是願意的。客廳的窗戶面街道
這次出發前,讀了一位法國女作家Annie Ernaux的作品:L'événement,她是2022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文字簡單,不帶任何修飾,表現的情緒真切直白,彷彿是本私人日記,讀了很受震撼。 名人日記往往在死後才公開,因為人只有死了才不怕批評,或者因為死了,世人也就寬容多了,批判中往往帶著理解。
今天起得早,簡單烤個土司抹上奶油與草莓醬,泡杯熱咖啡,開始這一天。 昨天收到索邦大學語言中心寄來的課程通知,得知測驗結果程度落在B2,心中很是驚喜:一方面驚訝日常對話經常需要pardon的我竟然可以有中上程度,一方面也擔心聽力程度低落的我無法在這個班上存活。事已至此,也只好硬著頭皮去上課。為了惡補
在巴黎醒來的第一個早上,內心有無比的滿足感。隨著身體的節奏生活,隨興而為。 對著鏡中的自己說:我是個有力量的女人,我值得愛,我有能力愛人與被愛,我是個勇敢有影響力的人,對自己的未來握有決定權,充滿好奇心,渴望探索學習所有的知識,即便有一天容顏老去,內心依然年輕調皮如記憶中十歲時的自己:挑戰老師權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周日,天氣好到有些熱,一上午的家事完工後,帶著書本,到大學校園走走。挑了棵樟樹下入座,女兒準備她的國文課報告,我則看著大陸作家王欣寫的《雖然苦,還是想活成令人羨慕的樣子──那些在都會流淚築夢的女子們》。 這本書說了十個北京女子的故事。所有國家的首都,都承載著人民「成功」的夢想,很喜歡第九篇的故事─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不變的愛,也沒有永恆的恨。年輕時,我們對一個人愛得刻骨銘心,甚至用全部心力去愛,多年以後事過境遷,竟也想不起來當時究竟為什麼會愛得如此瘋狂。 愛是短暫的迷情,恨則是因愛而產生的無明,也就是智慧障蔽。有一個女人,生得嬌艷美麗,二十歲那年嫁給富二代,原以為
Thumbnail
經常羨慕別人的家庭有女兒,這樣的羨慕在婚後曾經一度轉化成為願望,希望自己可以生養出一個掌上明珠。 可是,幾年期間,生出第二個兒子之後,就放棄了這樣的願望。然後,願望又回歸成了羨慕。每每看到人家牽著小女孩走動,眼光很少不多停留一陣,是真的很羨慕人家。 這樣的心境是源自我英年早逝的母親。母親離世時還
Thumbnail
這句話是我在聽《只能喝酒的圖書館》採訪作家平路時,她很喜歡的一句話,我也深深被觸動。 平路說,這是她長久以來的疑問:「我的媽媽為什麼不愛我?」直到解開了身世之謎後,她才明白原來自己不是媽媽親生的,而是情敵生的,所以很難去苛求媽媽愛她。 她說:「我不相信愛的神聖性或者真實性」,最喜歡一句話
Thumbnail
「慾望與性」的荒謬,起因於人類仍是動物,受制於本能的「慾望」,追求安逸與快樂。而「性」在某種程度來說,是最低成本的快樂來源,得到快樂不需要額外付出成本(孩子的事以後才算)。性快感的體驗又非常純粹,不像吃美食、做運動,理論上沒有體驗門檻
Thumbnail
極短篇小說:曾被女兒視為「淫蕩」母親的「艾薇」,隨著命運之手的推送,遇到欣賞她的餐館老闆「羅力」,命定的姻緣又成全了他們的愛情。
Thumbnail
書的最後高潮是愛蓮娜與約瑟夫的見面,對愛蓮娜來說,歸鄉的種種挫敗:朋友對其異國生活的冷淡看待,母親的冷酷和冷漠,與男朋友古斯塔夫的漸行漸遠,一趟旅程成了她流亡人生的清算,更慘的是,約瑟夫完全忘記了她……愛蓮娜最後的一根和故鄉的線就此斷了。書中這段話讓人心碎: 愛蓮娜把自己獻給他,連同她一生的全部重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周日,天氣好到有些熱,一上午的家事完工後,帶著書本,到大學校園走走。挑了棵樟樹下入座,女兒準備她的國文課報告,我則看著大陸作家王欣寫的《雖然苦,還是想活成令人羨慕的樣子──那些在都會流淚築夢的女子們》。 這本書說了十個北京女子的故事。所有國家的首都,都承載著人民「成功」的夢想,很喜歡第九篇的故事─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不變的愛,也沒有永恆的恨。年輕時,我們對一個人愛得刻骨銘心,甚至用全部心力去愛,多年以後事過境遷,竟也想不起來當時究竟為什麼會愛得如此瘋狂。 愛是短暫的迷情,恨則是因愛而產生的無明,也就是智慧障蔽。有一個女人,生得嬌艷美麗,二十歲那年嫁給富二代,原以為
Thumbnail
經常羨慕別人的家庭有女兒,這樣的羨慕在婚後曾經一度轉化成為願望,希望自己可以生養出一個掌上明珠。 可是,幾年期間,生出第二個兒子之後,就放棄了這樣的願望。然後,願望又回歸成了羨慕。每每看到人家牽著小女孩走動,眼光很少不多停留一陣,是真的很羨慕人家。 這樣的心境是源自我英年早逝的母親。母親離世時還
Thumbnail
這句話是我在聽《只能喝酒的圖書館》採訪作家平路時,她很喜歡的一句話,我也深深被觸動。 平路說,這是她長久以來的疑問:「我的媽媽為什麼不愛我?」直到解開了身世之謎後,她才明白原來自己不是媽媽親生的,而是情敵生的,所以很難去苛求媽媽愛她。 她說:「我不相信愛的神聖性或者真實性」,最喜歡一句話
Thumbnail
「慾望與性」的荒謬,起因於人類仍是動物,受制於本能的「慾望」,追求安逸與快樂。而「性」在某種程度來說,是最低成本的快樂來源,得到快樂不需要額外付出成本(孩子的事以後才算)。性快感的體驗又非常純粹,不像吃美食、做運動,理論上沒有體驗門檻
Thumbnail
極短篇小說:曾被女兒視為「淫蕩」母親的「艾薇」,隨著命運之手的推送,遇到欣賞她的餐館老闆「羅力」,命定的姻緣又成全了他們的愛情。
Thumbnail
書的最後高潮是愛蓮娜與約瑟夫的見面,對愛蓮娜來說,歸鄉的種種挫敗:朋友對其異國生活的冷淡看待,母親的冷酷和冷漠,與男朋友古斯塔夫的漸行漸遠,一趟旅程成了她流亡人生的清算,更慘的是,約瑟夫完全忘記了她……愛蓮娜最後的一根和故鄉的線就此斷了。書中這段話讓人心碎: 愛蓮娜把自己獻給他,連同她一生的全部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