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研究所求生指南│論文閱讀順序

三步個步驟,讀懂論文!

三步驟讀論文

三步驟讀論文

試想一下,挺過考試、書審、面試等層層篩選後,你成功踏入了研究所的門檻,這是你夢寐以求的機會,也是全新學術旅程的開始。然而,眼前堆積的論文期刊令你感到無從下手。別擔心,就像考試有撇步論文閱讀也有適用的方法。這篇文章將分享一套簡單的三步驟讀論文方法,快速理解論文架構並深入瞭解研究主題。


論文架構

🔎制定閱讀策略的第一步是理解論文具體架構,論文的結構通常分為六大部分:
  1. 摘要 (Abstract):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論文的縮影,簡要說明了研究的要點。
  2. 引言 (Introduction): 論文的開場白,引導讀者進入主題,說明研究的背景和問題。
  3. 文獻回顧 (Related Work): 簡述領域中過往的相關研究文獻,理解現有技術知識。
  4. 方法 (Method): 讓讀者清楚地了解研究是如何進行的,包括方法和實驗設計的細節。
  5. 實驗 (Experiments): 呈現論文的研究結果,當中包含實驗數據、圖片、表格等等。
  6. 結論 (Conclusion): 整篇論文的總結,包含研究過程的主要發現以及未來展望。
這麼多的東西要讀,難道需要全部都看過一遍嗎?

並不用,或該說暫時不需要。時間有限,研究的主題卻五花八門,並不是所有的論文都適合你的研究,一股腦的從開頭讀到結尾很可能會耗費大量的時間成本。所以,首先要做的是找出適合你的論文。


閱讀順序

這邊分享一套簡單的方法給還沒有明確方法的研究生參考,方法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初讀、細讀與精讀

初讀│篩選論文

🔎閱讀重點: 先讀摘要 -> ​再讀結論 -> ​最後讀圖片與表格
  1. 摘要: 摘要是一個簡短的段落,通常包含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提供了整個論文的總結,引導讀者快速了解論文的要點。通過閱讀摘要來確定論文是否符合研究的需求和興趣,節省了時間,避免閱讀不相關的內容。
  2. 結論: 閱讀完摘要後請直接跳到最後的結論,結論提供了整篇論文的主要研究結果的總結,內容大致與摘要相同,重複閱讀除了能加深讀者的印象更有助於快速了解論文的主要發現
  1. 圖片與表格: 粗略的看一遍實驗與方法中圖片與表格的數據資料,此時的重點在於了解作者呈現的實驗設計、流程以及與其他論文的研究結果比較。
完成這三個步驟後,可以清楚的理解論文主要的概要。至此,可以初步決定是否有必要繼續閱讀整篇論文,這種方法將幫助你有效地篩選出與你的研究主題相關的論文,節省閱讀不相關論文的時間。

細讀│理解論文

🔎閱讀重點: 選擇性閱讀、保持閱讀的流暢
  1. 選擇性閱讀: 這時需要從頭開始讀論文的每個章節,不要執著在公式或數學推導等細節中,集中精神理解圖片和表格的含義,以及研究方法的大致架構。選擇性閱讀能幫助你建立對論文的整體理解,並抓住主要的觀點。
  2. 保持閱讀的流暢: 遇到不熟悉的引用文獻時,請不要立刻查找,而是註記下來等到你完成整篇論文的初步閱讀後,再回來查看這些引用文獻。這樣的方式有助於保持你的閱讀流暢,而不分散注意力。
完整閱讀一遍論文後,你已經能夠大致了解作者在論文中的研究方法和實驗結果。此時,你已經建立起對整篇論文的宏觀理解。這時如果還想繼續深入理解背後的原理,就能夠進入到下一部份精讀的階段。

精讀│產生研究想法

🔎閱讀重點: 產生自己的想法
  1. 產生自己的想法: 精讀階段要能夠讀懂整篇論文,並盡可能理解論文中的每個細節,包括句子的意思和公式的計算方法。你的最終目標是能夠對這篇論文產生自己的想法,這個想法可以是改進的方向或是延伸的應用等等。

文章結尾

依照上述的方法,完整的讀過一遍後相信讀者能夠快速的對論文有深刻的理解。

以上是筆者本次的分享內容,

文章中有任何錯誤或建議都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分享給其他人,謝謝大家我們下次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成功考上研究所,當面對大量的文獻資源時,你可能感到茫然不知如何開始閱讀,也或許不確定該如何開始撰寫畢業論文。在這裡,我將與你分享一些與做研究相關的實用技巧,期望這份指南能夠為初次踏入研究領域的新手帶來實質的協助。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