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自治法筆記03 地方自治團體之基礎概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壹、地方自治團體法律上之定義

一、釋字第467號解釋

參照釋字第467號解釋,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係基於憲法或憲法特別授權之法律加以規範,凡憲法上之各級地域團體符合「享有就自治事項制定規章並執行之權限」、「具有自主組織權」兩條件,方得為地方自治團體性質之公法人。

二、地方制度法

(ㄧ)地方制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

一、地方自治團體:指依本法實施地方自治,具公法人地位之團體。省政府為行政院派出機關,省為非地方自治團體。

(二)地方制度法第14條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為地方自治團體,依本法辦理自治事項,並執行上級政府委辦事項。

(三)地方制度法第83條之2第1項

直轄市之區由山地鄉改制者,稱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以下簡稱山地原住民區),為地方自治團體,設區民代表會及區公所,分別為山地原住民區之立法機關及行政機關,依本法辦理自治事項,並執行上級政府委辦事項。


貳、地方自治團體之特色

一、乃地域團體性質之公法人

公法人係指依「公法」設立之團體,其構成員資格之取得具有強制性,並由行使公權力之權能,且得為權利義務之主體。

二、構成員係強制加入

按地方制度法第15條之規定,不論人民之主觀意願為何,只要客觀上一旦設籍在特定地方自治團體之自治區域者,即被強制歸屬於該地方自治團體,而成為該地方自治團體之構成員,受該地方自治團體所管轄。

三、追求構成員之利益及公共利益

(一)意義

地方自治團體之本質為地域性質之社團法人,而社團法人既有構成員,自以追求「構成員之共同利益」為出發。

(二)構成員利益與公共利益之衝突

惟地方自治團體亦同時為「公法人」,公法人之存立基礎之一,即在於其公益性,基此,地方自治團體亦必須同時追求「公共利益」。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公共利益」 之追求,恐會減損「構成員之共同利益」,兩者之利益衡量,乃是地方自治團體所須面對之難題。而利益衡量之優先順位抉擇,在法律授權之範圍內,自屬地方自治團體之政治抉擇,但當法律已有明文規範,而地方自治團體對此已無決定權限者,自應依循法律之規定為之。

若地方自治團體怠於履行其法律上之任務時,依地方制度法第76條第1項之規定,中央政府得「代行處理」之。


參、地方自治團體之構成要素

一、土地

地方自治團體係地域團體性質之公法人,因此必須擁有一定之地域作為其自治權行使之範圍。

惟地方自治團體應擁有多少土地,始得成為特定類型的地域團體性質的公法人?在地方制度法中並未有明確規定。主要是以「人口數」作為依據,再輔以其他標準,但並未要求土地之面積必須達到何種程度。

二、居民

於實施地方自治之國家,人民除具備國民之身分外,兼具有地方自治團體居民之身份,甚至是不同層級之地方自治團體之居民身分。以國民身分之取得而論,國籍法第2條第1項定有明文。至於地方自治團體居民之認定標準問題,於地方制度法制定時,則有不少爭論,以下分述之:

(ㄧ)有認為應以在該地方有無住所或居所為實質認定,以避免實際居住地與戶籍地不同,導致非居住在該地方自治團體之人,卻來決定該地方自治團體事務

(二)有認為,住所、居所之認定並不容易,且是否有住所、居所,在判斷上易生歧義,恐會引發更多問題,因此主張以設籍與否作為判斷標準,乃是快速有效之方法, 更可避免多數戶籍之問題。所謂「設籍」,係指依據戶籍法之規定,為「初設戶籍登記」與「遷入登記」之謂。 基此,若位於臺灣地區設有戶籍者,例如外國人、無國籍者、未曾在臺灣地區設有戶 籍之僑居國外國民以及取得、回復我國國籍但尚未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國民,均非地方自治團體之居民。

之所以區分為不同地方自治團體居民之目的及重要性在於,地方自治的實施將會使不 同地方自治團體區域內所享受之權利與負擔之義務有所不同。換言之,個別地方自治團體得依其本身資源提供不同之服務,但同時也可能課與其居民不同程度之義務(參照地方制度法第4條)。

三、高權行為

根據憲法第110條、第121條以下,以及憲法增修條文第9條之規定,縣(市)層級之地方自治團體享有「執行權」與「立法權」乃是憲法所明文保障。至於其他層級之地方自治團體,則透過地方制度法來加以規範。

一般認為,地方自治團體所享有之權限包含以下高權:

(一)地域高權:地方自治團體在其轄區內行使高權行為之權限。

(二)人事高權:地方自治團體有權自由選擇、任用、晉升或免職地方公務員之權限。

(三)組織高權:地方自治團體有權決定自己的組織形式即設計內部組織結構。

(四)財政高權:地方自治團體有權自我負責地處理地方收入與支出之制度。

(五)立法高權:地方自治團體有權制定地方自治法規。

(六)計畫高權:地方自治團體有權自我負責地規範並設計地方計畫之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品言的沙龍
12會員
25內容數
用來記下一些混亂的文字,有信仰的、學業的、動漫的,總之就是各種沒有說出口的日常。
林品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02
整理自黃源浩老師《租稅法》第一章之內容。
Thumbnail
2024/02/02
整理自黃源浩老師《租稅法》第一章之內容。
Thumbnail
2024/01/02
地方自治團體之內部組織: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
2024/01/02
地方自治團體之內部組織: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
2024/01/02
整理一下強執的期末擬答,努力爬過這科痾呵呵呵…
2024/01/02
整理一下強執的期末擬答,努力爬過這科痾呵呵呵…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所謂「審判權」是指對於某種案件,法院有對其審理的權力。在我國,公法事件由行政法院審理、民事及刑事案件分由普通法院的民事法院(庭)及刑事法院(庭)審理。 【補充】釋字第665號解釋理由書(節錄第一點部分)
Thumbnail
所謂「審判權」是指對於某種案件,法院有對其審理的權力。在我國,公法事件由行政法院審理、民事及刑事案件分由普通法院的民事法院(庭)及刑事法院(庭)審理。 【補充】釋字第665號解釋理由書(節錄第一點部分)
Thumbnail
設立本專欄是希望能有效幫助法律人恢復記憶、體系化的加深法條記憶,本系列是由【表格化整理】的方式製作,若你正面臨著需要快速熟悉地政士法、準備地政士考試、任職地政士助理卻無經驗、正剛開始學習地政士法,那麼本篇文章,相當適合你,歡迎把本文中的表格截圖、下載儲存在手機中,忘記條號時拿出來看,一秒恢復記憶。
Thumbnail
設立本專欄是希望能有效幫助法律人恢復記憶、體系化的加深法條記憶,本系列是由【表格化整理】的方式製作,若你正面臨著需要快速熟悉地政士法、準備地政士考試、任職地政士助理卻無經驗、正剛開始學習地政士法,那麼本篇文章,相當適合你,歡迎把本文中的表格截圖、下載儲存在手機中,忘記條號時拿出來看,一秒恢復記憶。
Thumbnail
成立法人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取得經濟上利益,也可能只是單純想要做公益,而由於目的不同,所以在營利法人與公益法人在設立及組織上有著不同的設定,以符合其成立目的的達成。在區分為營利法人或公益法人時,是以「設立登記」為準,而非以業務性質作區分。也就是說,就算是公益
Thumbnail
成立法人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取得經濟上利益,也可能只是單純想要做公益,而由於目的不同,所以在營利法人與公益法人在設立及組織上有著不同的設定,以符合其成立目的的達成。在區分為營利法人或公益法人時,是以「設立登記」為準,而非以業務性質作區分。也就是說,就算是公益
Thumbnail
什麼是法人?法人也是人,只是它不是血肉之軀,是法律去創設的一個人(民法第25條),它與自然人是相對的概念,基本上法人就是被創設來做法律行為的主體,除此之外,由於與自然人在本質上畢竟還是不同,所以法人擁有自己一套的制度系統!本次我們會就「法人」做個概念性的介紹,之後會再細部介紹各法人種類的特性與
Thumbnail
什麼是法人?法人也是人,只是它不是血肉之軀,是法律去創設的一個人(民法第25條),它與自然人是相對的概念,基本上法人就是被創設來做法律行為的主體,除此之外,由於與自然人在本質上畢竟還是不同,所以法人擁有自己一套的制度系統!本次我們會就「法人」做個概念性的介紹,之後會再細部介紹各法人種類的特性與
Thumbnail
民法的相關規定,到底是從何而來?為什麼民法總則要規範時效?為什麼民法債編要有買賣、租賃等個別規定?總不會是憑空誕生吧?
Thumbnail
民法的相關規定,到底是從何而來?為什麼民法總則要規範時效?為什麼民法債編要有買賣、租賃等個別規定?總不會是憑空誕生吧?
Thumbnail
一般刑法的教學都會從刑法第1條的「罪刑法定主義」開始教起,也就是「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亦同。」換句話說,沒有法律規定就不會有犯罪。
Thumbnail
一般刑法的教學都會從刑法第1條的「罪刑法定主義」開始教起,也就是「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亦同。」換句話說,沒有法律規定就不會有犯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