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自治法筆記03 地方自治團體之基礎概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壹、地方自治團體法律上之定義

一、釋字第467號解釋

參照釋字第467號解釋,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係基於憲法或憲法特別授權之法律加以規範,凡憲法上之各級地域團體符合「享有就自治事項制定規章並執行之權限」、「具有自主組織權」兩條件,方得為地方自治團體性質之公法人。

二、地方制度法

(ㄧ)地方制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

一、地方自治團體:指依本法實施地方自治,具公法人地位之團體。省政府為行政院派出機關,省為非地方自治團體。

(二)地方制度法第14條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為地方自治團體,依本法辦理自治事項,並執行上級政府委辦事項。

(三)地方制度法第83條之2第1項

直轄市之區由山地鄉改制者,稱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以下簡稱山地原住民區),為地方自治團體,設區民代表會及區公所,分別為山地原住民區之立法機關及行政機關,依本法辦理自治事項,並執行上級政府委辦事項。


貳、地方自治團體之特色

一、乃地域團體性質之公法人

公法人係指依「公法」設立之團體,其構成員資格之取得具有強制性,並由行使公權力之權能,且得為權利義務之主體。

二、構成員係強制加入

按地方制度法第15條之規定,不論人民之主觀意願為何,只要客觀上一旦設籍在特定地方自治團體之自治區域者,即被強制歸屬於該地方自治團體,而成為該地方自治團體之構成員,受該地方自治團體所管轄。

三、追求構成員之利益及公共利益

(一)意義

地方自治團體之本質為地域性質之社團法人,而社團法人既有構成員,自以追求「構成員之共同利益」為出發。

(二)構成員利益與公共利益之衝突

惟地方自治團體亦同時為「公法人」,公法人之存立基礎之一,即在於其公益性,基此,地方自治團體亦必須同時追求「公共利益」。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公共利益」 之追求,恐會減損「構成員之共同利益」,兩者之利益衡量,乃是地方自治團體所須面對之難題。而利益衡量之優先順位抉擇,在法律授權之範圍內,自屬地方自治團體之政治抉擇,但當法律已有明文規範,而地方自治團體對此已無決定權限者,自應依循法律之規定為之。

若地方自治團體怠於履行其法律上之任務時,依地方制度法第76條第1項之規定,中央政府得「代行處理」之。


參、地方自治團體之構成要素

一、土地

地方自治團體係地域團體性質之公法人,因此必須擁有一定之地域作為其自治權行使之範圍。

惟地方自治團體應擁有多少土地,始得成為特定類型的地域團體性質的公法人?在地方制度法中並未有明確規定。主要是以「人口數」作為依據,再輔以其他標準,但並未要求土地之面積必須達到何種程度。

二、居民

於實施地方自治之國家,人民除具備國民之身分外,兼具有地方自治團體居民之身份,甚至是不同層級之地方自治團體之居民身分。以國民身分之取得而論,國籍法第2條第1項定有明文。至於地方自治團體居民之認定標準問題,於地方制度法制定時,則有不少爭論,以下分述之:

(ㄧ)有認為應以在該地方有無住所或居所為實質認定,以避免實際居住地與戶籍地不同,導致非居住在該地方自治團體之人,卻來決定該地方自治團體事務

(二)有認為,住所、居所之認定並不容易,且是否有住所、居所,在判斷上易生歧義,恐會引發更多問題,因此主張以設籍與否作為判斷標準,乃是快速有效之方法, 更可避免多數戶籍之問題。所謂「設籍」,係指依據戶籍法之規定,為「初設戶籍登記」與「遷入登記」之謂。 基此,若位於臺灣地區設有戶籍者,例如外國人、無國籍者、未曾在臺灣地區設有戶 籍之僑居國外國民以及取得、回復我國國籍但尚未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國民,均非地方自治團體之居民。

之所以區分為不同地方自治團體居民之目的及重要性在於,地方自治的實施將會使不 同地方自治團體區域內所享受之權利與負擔之義務有所不同。換言之,個別地方自治團體得依其本身資源提供不同之服務,但同時也可能課與其居民不同程度之義務(參照地方制度法第4條)。

三、高權行為

根據憲法第110條、第121條以下,以及憲法增修條文第9條之規定,縣(市)層級之地方自治團體享有「執行權」與「立法權」乃是憲法所明文保障。至於其他層級之地方自治團體,則透過地方制度法來加以規範。

一般認為,地方自治團體所享有之權限包含以下高權:

(一)地域高權:地方自治團體在其轄區內行使高權行為之權限。

(二)人事高權:地方自治團體有權自由選擇、任用、晉升或免職地方公務員之權限。

(三)組織高權:地方自治團體有權決定自己的組織形式即設計內部組織結構。

(四)財政高權:地方自治團體有權自我負責地處理地方收入與支出之制度。

(五)立法高權:地方自治團體有權制定地方自治法規。

(六)計畫高權:地方自治團體有權自我負責地規範並設計地方計畫之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品言的沙龍
12會員
25內容數
用來記下一些混亂的文字,有信仰的、學業的、動漫的,總之就是各種沒有說出口的日常。
林品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02
整理自黃源浩老師《租稅法》第一章之內容。
Thumbnail
2024/02/02
整理自黃源浩老師《租稅法》第一章之內容。
Thumbnail
2024/01/02
地方自治團體之內部組織: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
2024/01/02
地方自治團體之內部組織: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
2024/01/02
整理一下強執的期末擬答,努力爬過這科痾呵呵呵…
2024/01/02
整理一下強執的期末擬答,努力爬過這科痾呵呵呵…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所謂「審判權」是指對於某種案件,法院有對其審理的權力。在我國,公法事件由行政法院審理、民事及刑事案件分由普通法院的民事法院(庭)及刑事法院(庭)審理。 【補充】釋字第665號解釋理由書(節錄第一點部分)
Thumbnail
所謂「審判權」是指對於某種案件,法院有對其審理的權力。在我國,公法事件由行政法院審理、民事及刑事案件分由普通法院的民事法院(庭)及刑事法院(庭)審理。 【補充】釋字第665號解釋理由書(節錄第一點部分)
Thumbnail
設立本專欄是希望能有效幫助法律人恢復記憶、體系化的加深法條記憶,本系列是由【表格化整理】的方式製作,若你正面臨著需要快速熟悉地政士法、準備地政士考試、任職地政士助理卻無經驗、正剛開始學習地政士法,那麼本篇文章,相當適合你,歡迎把本文中的表格截圖、下載儲存在手機中,忘記條號時拿出來看,一秒恢復記憶。
Thumbnail
設立本專欄是希望能有效幫助法律人恢復記憶、體系化的加深法條記憶,本系列是由【表格化整理】的方式製作,若你正面臨著需要快速熟悉地政士法、準備地政士考試、任職地政士助理卻無經驗、正剛開始學習地政士法,那麼本篇文章,相當適合你,歡迎把本文中的表格截圖、下載儲存在手機中,忘記條號時拿出來看,一秒恢復記憶。
Thumbnail
成立法人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取得經濟上利益,也可能只是單純想要做公益,而由於目的不同,所以在營利法人與公益法人在設立及組織上有著不同的設定,以符合其成立目的的達成。在區分為營利法人或公益法人時,是以「設立登記」為準,而非以業務性質作區分。也就是說,就算是公益
Thumbnail
成立法人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取得經濟上利益,也可能只是單純想要做公益,而由於目的不同,所以在營利法人與公益法人在設立及組織上有著不同的設定,以符合其成立目的的達成。在區分為營利法人或公益法人時,是以「設立登記」為準,而非以業務性質作區分。也就是說,就算是公益
Thumbnail
什麼是法人?法人也是人,只是它不是血肉之軀,是法律去創設的一個人(民法第25條),它與自然人是相對的概念,基本上法人就是被創設來做法律行為的主體,除此之外,由於與自然人在本質上畢竟還是不同,所以法人擁有自己一套的制度系統!本次我們會就「法人」做個概念性的介紹,之後會再細部介紹各法人種類的特性與
Thumbnail
什麼是法人?法人也是人,只是它不是血肉之軀,是法律去創設的一個人(民法第25條),它與自然人是相對的概念,基本上法人就是被創設來做法律行為的主體,除此之外,由於與自然人在本質上畢竟還是不同,所以法人擁有自己一套的制度系統!本次我們會就「法人」做個概念性的介紹,之後會再細部介紹各法人種類的特性與
Thumbnail
民法的相關規定,到底是從何而來?為什麼民法總則要規範時效?為什麼民法債編要有買賣、租賃等個別規定?總不會是憑空誕生吧?
Thumbnail
民法的相關規定,到底是從何而來?為什麼民法總則要規範時效?為什麼民法債編要有買賣、租賃等個別規定?總不會是憑空誕生吧?
Thumbnail
一般刑法的教學都會從刑法第1條的「罪刑法定主義」開始教起,也就是「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亦同。」換句話說,沒有法律規定就不會有犯罪。
Thumbnail
一般刑法的教學都會從刑法第1條的「罪刑法定主義」開始教起,也就是「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亦同。」換句話說,沒有法律規定就不會有犯罪。
Thumbnail
每一部法律的訂定都有它的目的,也就是說每部法律都有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僅是民法,相對的刑法、消費者保護法、勞動基準法等各種領域的法律,都有它特定的任務,而法律亦是具有國家公權力強制性的社會規範,為的是解決各種社會上的現象,讓它產生效力或效果,而不是一直懸而未決,甚或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態度
Thumbnail
每一部法律的訂定都有它的目的,也就是說每部法律都有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僅是民法,相對的刑法、消費者保護法、勞動基準法等各種領域的法律,都有它特定的任務,而法律亦是具有國家公權力強制性的社會規範,為的是解決各種社會上的現象,讓它產生效力或效果,而不是一直懸而未決,甚或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態度
Thumbnail
台灣因法規保障民眾結社自由,常有民眾為推動社福、環保、文化、宗教、行業及社區發展或其他原因,申請籌組民間團體,內政部近日也對此修訂「社會團體許可立案作業規定」。只是申請行政程序細節多,要如何順利籌組? 我在官方單位工作時,審核不少民間團體籌組案,就來分享幾招:
Thumbnail
台灣因法規保障民眾結社自由,常有民眾為推動社福、環保、文化、宗教、行業及社區發展或其他原因,申請籌組民間團體,內政部近日也對此修訂「社會團體許可立案作業規定」。只是申請行政程序細節多,要如何順利籌組? 我在官方單位工作時,審核不少民間團體籌組案,就來分享幾招:
Thumbnail
「公務員兼具勞工身分者」是公營事業從業人員中的主力,同時具備公務員的公法色彩與勞工的私法元素在賦予其運用上彈性的同時亦造成其適用法規上的不安定性,本文試簡述公營事業中「公務員兼具勞工身分者」之性質,並以勞基法第84條為中心,探討此類人員如何適用公務員以及勞工法令以最大限度保障其權益。
Thumbnail
「公務員兼具勞工身分者」是公營事業從業人員中的主力,同時具備公務員的公法色彩與勞工的私法元素在賦予其運用上彈性的同時亦造成其適用法規上的不安定性,本文試簡述公營事業中「公務員兼具勞工身分者」之性質,並以勞基法第84條為中心,探討此類人員如何適用公務員以及勞工法令以最大限度保障其權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