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多黨制的選戰氛圍:議題光譜決定選票去向|荷蘭眾議院選舉part 1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台灣的總統大選即將於2024年1月13日登場,輿論戰正打得火熱;與此同時,荷蘭的眾議院選舉,則於月底11月22日舉行。同為選前的劍拔弩張,兩國的選戰氛圍有何不同?

接下來會有一系列文章,追蹤荷蘭媒體在選舉中扮演的角色,反思為什麼台灣選戰,只剩下藍綠惡鬥、抹黑與媒體帶風向。

首先,得認識荷蘭的政治制度。

荷蘭政治體制

荷蘭為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採三權分立的責任內閣制。

行政,也就是所謂的政府,由國王(Orange-Nassau家族)與15位內閣首長(總理、副總理、各部會首長與國務秘書)組成,國王不主動干預決策,實權由內閣首長組成的會議掌握,透過「共治(協和式民主)」來制定決策,大臣會議的主席即為首相具備協調角色。

立法,則採用兩院制:75席的參議院(間接選舉)與150席的眾議院(直接選舉),任期為4年。

150位席次的眾議院中,分為執政黨與在野黨。月底選舉前的現況,執政聯盟77席,為4個政黨組成的聯合政府;另外73席在野黨,共12個政黨與6位無黨籍議員。

根據「荷事生非」2021年一場「來聊荷蘭政治:2021國會大選和其他好奇的事」的線上講座,由三位不同背景的荷蘭青年談荷蘭政治。其中,談到了「荷蘭選民的轉變」,過去荷蘭選民也是依照自己習慣支持的政黨來投票,隨著網路加速資訊流通速度,轉變為以理念選擇政黨,大大增加了選民的流動性。

2023年11月22日,四年一度的荷蘭眾議院選舉登場,不同於台灣在總統、立委、議員直接選人,荷蘭更類似於台灣的不分區,依照政黨得票比率決定議員席次。選民可從選舉公報及選票上得知,各政黨的提名候選人排序,排在第一位通常是該黨領導人或聲量最高的候選人。

從台灣立法院黨派組成來看,113席中,民進黨佔64席、國民黨38席,其餘民眾黨、時代力量與無黨籍僅有10席,也就是由兩黨主導立法權,採多數決;荷蘭的眾議院中,從未有一個政黨獲取過半選票,一個議會由16個政黨組成,採共識決。

至於2023年荷蘭眾議院選舉,關心哪些議題?從中,我們可以了解一個國家的政策方向、理念。

荷蘭政壇關心什麼?

由於多黨制的理念複雜、多元,《人民報(de Volkskrant)》製作的「2023年眾議院選票檢查器」網站,讓選民更清楚自己的投票取向。

首先,羅列各領域的議題,讓你選擇二選一支持或反對,接著,依據你的選擇提供你的政黨取向,最後,公布各議題中支持與反對的政黨。

◎內政外交

• 是否支持以色列自衛權?

-自10月7日哈瑪斯開啟戰事後,荷蘭眾議院在以色列的應對方式上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其中「改革政治黨(SGP)」呼籲內閣應支持以色列的自衛權,特別是在解散哈瑪斯及解救以色列人質。

• 新法案在參眾議院批准後,是否經由全民公投後才通過?

• 首相呂特(Mark Rutte)是否該因奧姆齊特事件辭職?

-在2021年時,首相呂特就面臨眾議院不信任投票,但與時任議員奧姆齊特(Pieter Omtzigt)的事件,最終以一票險勝,重回首相職位。

• 內閣是否就格羅寧根(Groningen)天然氣開採的後果辭職?

-今年6月,眾議院針對格羅寧根長達60年的天然氣開採案進行調查,內容包括國家和石油公司賺得逾4000億歐元,但為當地帶來逾千次的地震、房屋與健康損害、對景觀的破壞。當時大部分反對派認為內閣因爲此辭職,但因票數不足而留任。

• 是否廢除王室成員免稅政策?

-由於難以區分國王及王室成員私人花費及行使王權的花費,因此部分議員認為該廢除王室成員的免稅政策。


◎房屋政策

• 是否該廢除臨時租約?

-2024年開始,為避免租客四處搬家的壓力,房東除了五種情況(決定收回自住、家人需要、同居需要、部分群體如學生租用、臨時租用如度假屋),否則合約都將自動轉換為永久租賃合約,但此項政策引發爭議。

• 在購屋或租屋時,各市府是否應優先考量「本地居民」?

-購買或租用「經濟房型」時,市府是否考量當地居民及重要職業如教師、警察的優先入住權。


◎氮與環境政策

• 政府是否應於聖誕節前制定方案,並在7年內徹底取消所有化石燃料補貼?

-過去一段時間,「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運動癱瘓荷蘭A12公路,積極抗議化石燃料補貼政策,最終議會承諾在聖誕節休會前給出解答,研擬如何逐步取消相關補貼政策。

• 是否設立240億歐元氮基金,以支付未來幾年的氮政策?

-首相呂特將以240億歐元用於未來幾年徹底改革集約農業,並大幅減少自然保護區的氮排放,引發多數眾議院議員反對聲浪。

• 政府能否使用強制措施,來結束自然保護區附近的畜牧養殖業?

-延續前一項議題,政府是否能夠採取強制措施迫使畜牧養殖戶停業。

• 是否對排放較高有害物質的車輛徵收較高停車費?

-政府有意降低電動車的停車費,以鼓勵推行電動車。

• 是否應廢除狼的高度保護地位?

-由於狼在荷蘭受到保護,因此無法針對狼攻擊牲畜或靠近建築採取嚴厲措施,但部分議員希望擺脫這樣的僵局。

• 卡車應實施按行駛公里數收費?

-政府目標2030年開始徵收車用里程税取代現行的機動車税,希望減少交通壅塞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將從卡車開始試行。


◎醫療倫理政策

• 廢除墮胎前的五天強制反思期

-1980年代,在診所與醫院進行墮胎前,需要有五天的冷靜期,2022年已被廢除。


◎covid-19政策

• 疫情期間出示檢疫證明是否合理?

• 對來自高風險國家旅客實施強制隔離是否合理?


◎與勞權、金錢相關政策

• 是否取消對國王的5.5萬歐元加薪?

-國王薪水隸屬公務員勞動協議,也就是薪水會隨通膨增長,因此預計2024年將獲5.5萬歐元的加薪,但由於多數荷蘭人並未有如此福利,部分眾議院議員要求取消。

• 汽柴油折扣應延長一年?

-2022年因燃油價格暴漲,政府降低了加油站的消費稅直到2024年元旦,也就是每公升汽油價格將上漲21美分,部分眾議院議員提出暫緩恢復,並以天然氣收入、國家成長基金的來補貼。

• 轉機與私人飛機旅客也須繳納稅務?

-在荷蘭史基浦機場轉機或搭乘私人飛機者,目前不需課徵航空旅行税,但部分眾議院議員認為不公平,應盡快開始課徵,以降低第一級天然氣的稅率降低一般家庭的負擔。

• 雇主有義務為員工指派一名保密顧問?

-為了減少職場霸凌、歧視等不良行為,雇主應為每位雇員聘請一位保密顧問,以創造安全的工作環境,尤其是小公司從外部雇用保密顧問。

• 近年未獲得基本助學金的學生獲得經濟補償?

-近年學生債務攀升的議題因發關注,被認為是「不幸的一代」因沒有基本助學金,導致相對高昂的學生債務,眾議院在是否提供經濟補償的議題上有很大的分歧。

• 是否引進新的退休制度?

-100年前荷蘭開始退休金計畫,但隨著高齡化,壽命延長讓領取退休金的時間更長,且目前已少見一家公司待到退休(當初設計為同一公司或行業待上40年,並由年輕人間接補貼老年人退休金),而市場不確定性降低退休基金的投報率(金融海嘯、疫情)。


◎氣候政策

• 是否設立350億歐元的氣候基金來資助氣候措施?

-政府是否設立特別氣候基金來協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 是否制定工業二氧化碳排放最低價格?

-旨在鼓勵荷蘭工業在排放溫室氣體時有所考量。

• 是否制定每年燃煤發電上限?

-逐步降低燃煤發電比例,目標2030年達成無燃煤電廠的目標。

• 太陽能板所有者的淨額結算計畫需逐步取消?

-原先的計劃中,太陽能板所有者能將電力回饋給國家,以抵消他們在沒有陽光時所使用的電力,但政府認為即使沒有這樣的交換條件,太陽能板仍能獲利,原先的交換條件反而是懲罰沒有太陽能板的人民,因為他們每年得多支出100至200歐元的能源費用。

• 是否徵收「(非永續生產)肉類税」?

-鼓勵消費者在超市購物時,選擇永續生產的肉類。


◎治安與公平政策

• 出於國安原因,是否可以取消荷蘭公民身份?

-主要涉及加入伊拉克及敘利亞伊斯蘭國(ISIS)的荷蘭人。

• 是否將過失殺人罪最高刑期,從15年增加到25年?

-眾議院及檢察院長期以來,都在推動縮減謀殺罪與過失殺人罪最高刑罰的距離,但眾議院仍未達成共識。


◎移民庇護政策

• 各市政受在接收尋求庇護者方面進行合作?

-國務卿范德伯格(Eric van der Burg)提出《分配法案》,盼公平分配尋求庇護者給各地方政府,但眾議院對此法案的分歧仍大。

• 荷蘭是否應保護邊境,停止新庇護者入境?

-自由黨(PVV)領導人呼籲保衛邊境,全面停止尋求庇護者入境。

• 政府是否該公開反對歐盟與突尼西亞阻止移民的協議?

-2023年夏天,歐盟與突尼西亞簽署協議:歐盟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援助,突尼西亞則承諾保護其海岸阻止載有移民的船隻前往歐洲,但在眾議院就人權引發爭議。

• 是否廢除身份持有者在房屋分配中的優先權?

-針對獲准進入荷蘭的尋求庇護者,市府是否仍應在分配住房時提供優先權,引發議會分歧。

• 是否應「依照丹麥模式」在歐洲以外設立尋求庇護者中心?

-荷蘭政府是否應努力將尋求庇護者中心轉往歐盟以外的國家,而非在荷蘭尋求庇護。




對荷蘭政治體制有基本認識後,搭配上這一次選舉所關心的議題,可以更瞭解荷蘭在各方面議題的立場。綜合來看,荷蘭對於環境、永續、碳排的議題相當重視,也是國家未來政策的重要方針。

另外,與台灣類似的是,同樣面對房市、學生債務、退休制度等仍待改革的議題。地域方面,難民、以巴衝突則是歐洲國家共同面臨的棘手問題。


🇳🇱想了解更多荷蘭文化觀察?
👇歡迎追蹤
Facebook: Hoi 活得像個荷蘭人
Instagram: @leia_as_a_dutch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全球都缺工,荷蘭這麼做:只會說英文也歡迎你來上班。只是不會說荷蘭文只能用英文溝通的店員越來越多,這樣的變化,也引發荷蘭媒體輿論:荷蘭文、英文如何平衡?從這個討論點出發,了解為何荷蘭人的英文這麼好。
以巴衝突在荷蘭的化學變化。10月15日下午,阿姆斯特丹水壩廣場,1萬5000人上街支持巴勒斯坦,特別的是參與者的面孔來自四面八方。不只荷蘭,歐洲多國都出現類似的示威遊行,為什麼越來越多歐洲青年上街聲援?
打從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南部音樂祭的那刻起,以巴衝突就成為荷蘭舉國關注的焦點。除了加薩的戰況更新,荷蘭國內竟也因為「以色列國旗」分裂各大城市。
以巴衝突震驚全球,但是各國會怎麼解讀跟報導呢?從台灣、荷蘭的媒體報導,凸顯台灣有多不重視國際新聞。身在荷蘭的我,第一手觀察新聞媒體針對以巴衝突的國際大事來分析。
「砰砰!」2023年9月28日下午,槍聲、濃煙讓荷蘭第二大城鹿特丹籠罩在恐懼之中。一名醫學院學生,先槍殺鄰居並放火,接著到醫學院槍殺教授同時在醫院內放火,最終導致3死悲劇。人在荷蘭生活的我,帶著相機、騎上腳踏車,前往案發現場感受哀痛。
全球都缺工,荷蘭這麼做:只會說英文也歡迎你來上班。只是不會說荷蘭文只能用英文溝通的店員越來越多,這樣的變化,也引發荷蘭媒體輿論:荷蘭文、英文如何平衡?從這個討論點出發,了解為何荷蘭人的英文這麼好。
以巴衝突在荷蘭的化學變化。10月15日下午,阿姆斯特丹水壩廣場,1萬5000人上街支持巴勒斯坦,特別的是參與者的面孔來自四面八方。不只荷蘭,歐洲多國都出現類似的示威遊行,為什麼越來越多歐洲青年上街聲援?
打從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南部音樂祭的那刻起,以巴衝突就成為荷蘭舉國關注的焦點。除了加薩的戰況更新,荷蘭國內竟也因為「以色列國旗」分裂各大城市。
以巴衝突震驚全球,但是各國會怎麼解讀跟報導呢?從台灣、荷蘭的媒體報導,凸顯台灣有多不重視國際新聞。身在荷蘭的我,第一手觀察新聞媒體針對以巴衝突的國際大事來分析。
「砰砰!」2023年9月28日下午,槍聲、濃煙讓荷蘭第二大城鹿特丹籠罩在恐懼之中。一名醫學院學生,先槍殺鄰居並放火,接著到醫學院槍殺教授同時在醫院內放火,最終導致3死悲劇。人在荷蘭生活的我,帶著相機、騎上腳踏車,前往案發現場感受哀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2024年5月20日,中華民國第十六任正副總統即將就職。然而在此國家重大慶典即將到來之際,在立法院竟然再次引發許久未見的激烈衝突,五位民進黨立委在激烈的衝突中受傷送醫。而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國民黨和民眾黨的立委聯手要強行通過所謂的「國會改革」法案。在推動法案的過程中,藍白兩黨立委一點都沒有遵照應該
Thumbnail
基於歷史與文化差異,中國與臺灣的選舉制度存在著許多的不同之處。本文介紹了中國自古以來的官員選拔方式,以及近代開展的民主化過程,以及臺灣的選舉制度源由、發展與運作方式。同時也闡述了中共對獨立參選需克服的障礙,並點明瞭臺灣選民對政治人物的深思熟慮態度。
Thumbnail
在荷蘭議會選舉中,極右派反穆斯林反移民的政黨PVV成為最大贏家,可能贏得最多席位的可能性,反映出選民對移民問題日益擔憂。本文介紹了PVV黨魁維爾德斯的主張以及荷蘭政治版圖的最新動向,並提及其他主要參選人的資料。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人在台灣社會引起許多爭議和反彈。在社會議題上表現強勢、無責任的態度,並將責任推給中央政府。並提出許多含政治目的的爭議法案。此外,國民黨員屢次訪問中國,令人擔憂其親中態度。這一系列事件都令人對新政府的未來擔憂,在施政上恐陷入混亂。希望人民應與真心為國效勞的人一銅守護美好的未來。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臺灣❙ 於2024年1月13日舉行的總統大選和立法院選舉為全球各地100多個選舉揭開序幕。 從2020年起至今逐漸凝聚成形的各方政治勢力將於2024年一決勝負。 近十年,有五股力量影嚮著國際政治的走向: ...
Thumbnail
大選已逾兩週,所有選舉激情暫時回歸平靜。選舉過後有許多評論員、媒體透過數據分析各地選情。本篇也即將透過 2024 年大選數據,帶大家回顧這場台灣近十幾年的政治環境中,「三黨」競爭激烈的環境結果為何吧! > 本篇將涵蓋: + 總統大選回顧 + 不分區立委回顧:小黨持續掙扎 + 分裂投票分析 + 整理
Thumbnail
2024年中華民國第十六屆正副總統暨第十一屆立法委員候選人當選結果帶來臺灣政治版圖的新秩序。由民進黨籍的賴清德、蕭美琴擔任正副總統。不過,立法院卻形成三強鼎立的情勢,顯示未來政府推動政策的可能困難。將來的政府勢必需要與在野黨進行密切對話,爭取多數民眾支持,維持國政運作。
Thumbnail
臺灣即將就會舉行第十六任總統選舉,在選前最後一個周末,藍白綠三個陣營都在各地舉行大規模的競選造勢大會,把握最後的搶票黃金機會。然而,無論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如何聲嘶力竭,臺灣民眾對民主選舉的亢奮和熱情似乎早已不比以往,擺在面前的,看似有選擇,又似乎如何選都是一樣。
2024年5月20日,中華民國第十六任正副總統即將就職。然而在此國家重大慶典即將到來之際,在立法院竟然再次引發許久未見的激烈衝突,五位民進黨立委在激烈的衝突中受傷送醫。而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國民黨和民眾黨的立委聯手要強行通過所謂的「國會改革」法案。在推動法案的過程中,藍白兩黨立委一點都沒有遵照應該
Thumbnail
基於歷史與文化差異,中國與臺灣的選舉制度存在著許多的不同之處。本文介紹了中國自古以來的官員選拔方式,以及近代開展的民主化過程,以及臺灣的選舉制度源由、發展與運作方式。同時也闡述了中共對獨立參選需克服的障礙,並點明瞭臺灣選民對政治人物的深思熟慮態度。
Thumbnail
在荷蘭議會選舉中,極右派反穆斯林反移民的政黨PVV成為最大贏家,可能贏得最多席位的可能性,反映出選民對移民問題日益擔憂。本文介紹了PVV黨魁維爾德斯的主張以及荷蘭政治版圖的最新動向,並提及其他主要參選人的資料。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人在台灣社會引起許多爭議和反彈。在社會議題上表現強勢、無責任的態度,並將責任推給中央政府。並提出許多含政治目的的爭議法案。此外,國民黨員屢次訪問中國,令人擔憂其親中態度。這一系列事件都令人對新政府的未來擔憂,在施政上恐陷入混亂。希望人民應與真心為國效勞的人一銅守護美好的未來。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臺灣❙ 於2024年1月13日舉行的總統大選和立法院選舉為全球各地100多個選舉揭開序幕。 從2020年起至今逐漸凝聚成形的各方政治勢力將於2024年一決勝負。 近十年,有五股力量影嚮著國際政治的走向: ...
Thumbnail
大選已逾兩週,所有選舉激情暫時回歸平靜。選舉過後有許多評論員、媒體透過數據分析各地選情。本篇也即將透過 2024 年大選數據,帶大家回顧這場台灣近十幾年的政治環境中,「三黨」競爭激烈的環境結果為何吧! > 本篇將涵蓋: + 總統大選回顧 + 不分區立委回顧:小黨持續掙扎 + 分裂投票分析 + 整理
Thumbnail
2024年中華民國第十六屆正副總統暨第十一屆立法委員候選人當選結果帶來臺灣政治版圖的新秩序。由民進黨籍的賴清德、蕭美琴擔任正副總統。不過,立法院卻形成三強鼎立的情勢,顯示未來政府推動政策的可能困難。將來的政府勢必需要與在野黨進行密切對話,爭取多數民眾支持,維持國政運作。
Thumbnail
臺灣即將就會舉行第十六任總統選舉,在選前最後一個周末,藍白綠三個陣營都在各地舉行大規模的競選造勢大會,把握最後的搶票黃金機會。然而,無論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如何聲嘶力竭,臺灣民眾對民主選舉的亢奮和熱情似乎早已不比以往,擺在面前的,看似有選擇,又似乎如何選都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