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鄰居昨天多年熟識的鄰居搬走了。這家人自從搬來後,就深居簡出,但見面的寒暄還是有的,時間久了。兩家人也不陌生了。那一個家中老夫妻照顧著一個已成年卻有點智障的兒子,老先生總是在黃昏帶著兒子出門散步。每每望著他們的背影,都為老先生感到難過,本應含飴弄孫,受享子女侍奉的晚年,卻仍需費心在兒子身上。這就是前世今生的因果嗎?前世裡這對父子是什麼關係呢?疑不可得解,但唯能確定的一事,是父子終日形影不離,若前因不可究,想想今日未嘗不是另一種的幸福呢?外人的眼中兒子是拖累了這對老夫妻,但或許他們因兒子很乖而感到滿足吧!


其實兒女無論有怎樣,仍是父母ㄧ生無法放下的牽掛,親情的幸福感如寒天飲冰水 ,冷暖各自知。那麼這個兒子也可能是來報恩的吧!在《宗鏡錄》裡說:「經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果報的好壞在當事人自身的感受,但受業是自作自受,卻毫無疑問。


老先生上個月心臟病發走了。黃昏時的父子再也見不到了。這一對母子來向我們告別,將回娘家住。母親看著這對母子淚珠在眼眶打轉,人的別離摻著許多複雜的感情,他人的處境頓時感同身受。留下連絡,鄰人的故事就畫下了句點。


際遇人生,曾經熟識的人,不時悄然離開,無聲無息裡卻留影縈廻記憶,他們的故事就佇著,成了永遠的感懷,有情天地現實人生,人活著總是覺得ㄧ路失落,總在撿拾記憶碎片,面對未來卻也毫無把握。只能留意當下小心生活。芳鄰走了。生活依舊。


avatar-img
4會員
102內容數
ㄧ層不變的生活,唯有佛禪可令生生機,這與信仰無關,佛禪療心境界領航,學佛多年以禪調作息,律規中細會生活點滴,文以記述禪趣,禪以慈悲為懷,分享文章理趣,願助有緣人禪入生活,長精神意志,向生氣勃發,存而日日向好,佛禪力不可思議,世道艱苦,唯禪心可離苦得樂。恭筆入禪,閱者同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浩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感悟 近日在閱讀《涅槃經》讀到這一段經文讓我感悟許多事情。
近日來試著脫落世事嘈雜,還一個恬靜和諧的生活,由晨早開始是個不錯的選擇,微涼朝露沁著肌膚,秋晨裡的微涼神清氣爽,公園裡小草抹著ㄧ層新綠,綠晃晃的朝氣蓬勃,似乎從不念舊快樂迎新。這個社區的小公園,綠草如茵草色常新,綠圃裡散發著鮮活的生命力。
平安 目前這個世界每分每秒都激烈的變動著,傳播媒體的無遠弗屆與迅即,時空相異的人可能有感同身受的感覺。而更由此關心起身邊的人了。
鱼樂 莊子與惠子曾為鱼兒悠游的快樂,展開ㄧ場辯論,這理據輸贏,鱼兒必是無所知的,評鱼之樂否!只呈顯人之好爭。    世多紛爭,人有憂而鱼有悠,人不如鱼啊!人世如池,鱼之水清,人之池濁,何以致之,人心紊則水濁,鱼無心則悠然,柳中元於《至小丘至小石潭記》記觀鱼趣,「潭中鱼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悲 電視新聞正播著醫院被炸的畫面,雖然沒有播出血腥的畫面,但我正吃著水果悠閒躺在沙發上,這一刻我腦中浮現駭人的ㄧ幕,而卻只有冷漠以對,這種面對殘酷現實的心裡,出於無力感。真正內心是為死者哀`傷者泣。
最近以巴衝突的事,讓人們知道加薩這個露天的牢籠,但人們能否意識到自己也正關在地球這個牢籠
感悟 近日在閱讀《涅槃經》讀到這一段經文讓我感悟許多事情。
近日來試著脫落世事嘈雜,還一個恬靜和諧的生活,由晨早開始是個不錯的選擇,微涼朝露沁著肌膚,秋晨裡的微涼神清氣爽,公園裡小草抹著ㄧ層新綠,綠晃晃的朝氣蓬勃,似乎從不念舊快樂迎新。這個社區的小公園,綠草如茵草色常新,綠圃裡散發著鮮活的生命力。
平安 目前這個世界每分每秒都激烈的變動著,傳播媒體的無遠弗屆與迅即,時空相異的人可能有感同身受的感覺。而更由此關心起身邊的人了。
鱼樂 莊子與惠子曾為鱼兒悠游的快樂,展開ㄧ場辯論,這理據輸贏,鱼兒必是無所知的,評鱼之樂否!只呈顯人之好爭。    世多紛爭,人有憂而鱼有悠,人不如鱼啊!人世如池,鱼之水清,人之池濁,何以致之,人心紊則水濁,鱼無心則悠然,柳中元於《至小丘至小石潭記》記觀鱼趣,「潭中鱼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悲 電視新聞正播著醫院被炸的畫面,雖然沒有播出血腥的畫面,但我正吃著水果悠閒躺在沙發上,這一刻我腦中浮現駭人的ㄧ幕,而卻只有冷漠以對,這種面對殘酷現實的心裡,出於無力感。真正內心是為死者哀`傷者泣。
最近以巴衝突的事,讓人們知道加薩這個露天的牢籠,但人們能否意識到自己也正關在地球這個牢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祖先不拜處理#祖先干擾處理#倒房干擾處理#無極聖祖所創#宇宙靈修院#信眾見證#問事 信眾見證案例分享: 郭信眾家中長輩過世往生後,常常回來依附在孫女的身上(跟家人們聊天) 一開始家人們覺得很有趣、很開心 但是時間久了….. 孫女的身體開始感到不適(頭痛、腦波異常、
案例 鄰居兼同事突然急病,住院時說要去看他,他家人再三說不必客氣,因為關係不一樣,兒女都曾麻煩他們夫妻照應,以為是客氣所以還是去了,去了才知道,探病時他家人都如臨大敵,原因是他怕被傳染(住院要不要探病是個難題),因此聊了幾句就草草告退。當時還談笑風生,隔幾天,突聽說走了。靈堂上,他兒女說怕媽媽
Thumbnail
所謂親人,就是身上流有相同血脈,這樣的緣份可追溯前世,因為緣份深重,所以今生再續一段。這一段緣,好與壞,都要心甘情願,唯有真誠接受,惡緣就會磨成善緣,善緣則成為生生世世每一個珍貴的助緣,在我們遭逢苦難之時化為貴人扶。 有一個中年男子,十歲的時候父親往生,家中有七個兄弟姊妹,母親含莘如苦拉拔他們
Thumbnail
每次到掃墓時節時,總會懷念起和奶奶、外公、外婆相處的日子。這幾天,我總會和家人提起過往那些快樂的兒時時光,老爸總說,都過去了,每次都提起那些往事,其實我是知道老爸的用意,叫我別一直往後看,看著前面的路,為自己的人生開出一條血路。 因為我是個很貪戀回憶的人,沒有勇氣向未知的道路前進,也不想做太多對於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回到小時候的地方,父母不在了,現在是自己另外的家,雖然是個好地方,但人際關係還是拿捏的不好。首先就是稱呼,誰是誰,誰是某某伯叔嬸,我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我,就得報上老爸媽的名字。這種情況,真的很難熱絡起來,還好有幾個好鄰居,明明年紀與我們相差不遠,卻是輩份差一大截,雖然知道是怎麽叫才有禮貌,才不會被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有一位久未聯絡的朋友的某位遠親問老師父,自己的家運不好,家人生病的生病、離婚的離婚、失業的失業、失聯的失聯,每個人都溺水自身難保。 朋友的遠親從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人都以屠宰、簽賭、詐騙為業,到了他這代,也就是第四代。雖然第四代沒有沾染前人惡習,卻也因為男主人身體不好在家待業,太太為了補貼
Thumbnail
#祖先不拜處理#祖先干擾處理#倒房干擾處理#無極聖祖所創#宇宙靈修院#信眾見證#問事 信眾見證案例分享: 郭信眾家中長輩過世往生後,常常回來依附在孫女的身上(跟家人們聊天) 一開始家人們覺得很有趣、很開心 但是時間久了….. 孫女的身體開始感到不適(頭痛、腦波異常、
案例 鄰居兼同事突然急病,住院時說要去看他,他家人再三說不必客氣,因為關係不一樣,兒女都曾麻煩他們夫妻照應,以為是客氣所以還是去了,去了才知道,探病時他家人都如臨大敵,原因是他怕被傳染(住院要不要探病是個難題),因此聊了幾句就草草告退。當時還談笑風生,隔幾天,突聽說走了。靈堂上,他兒女說怕媽媽
Thumbnail
所謂親人,就是身上流有相同血脈,這樣的緣份可追溯前世,因為緣份深重,所以今生再續一段。這一段緣,好與壞,都要心甘情願,唯有真誠接受,惡緣就會磨成善緣,善緣則成為生生世世每一個珍貴的助緣,在我們遭逢苦難之時化為貴人扶。 有一個中年男子,十歲的時候父親往生,家中有七個兄弟姊妹,母親含莘如苦拉拔他們
Thumbnail
每次到掃墓時節時,總會懷念起和奶奶、外公、外婆相處的日子。這幾天,我總會和家人提起過往那些快樂的兒時時光,老爸總說,都過去了,每次都提起那些往事,其實我是知道老爸的用意,叫我別一直往後看,看著前面的路,為自己的人生開出一條血路。 因為我是個很貪戀回憶的人,沒有勇氣向未知的道路前進,也不想做太多對於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回到小時候的地方,父母不在了,現在是自己另外的家,雖然是個好地方,但人際關係還是拿捏的不好。首先就是稱呼,誰是誰,誰是某某伯叔嬸,我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我,就得報上老爸媽的名字。這種情況,真的很難熱絡起來,還好有幾個好鄰居,明明年紀與我們相差不遠,卻是輩份差一大截,雖然知道是怎麽叫才有禮貌,才不會被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有一位久未聯絡的朋友的某位遠親問老師父,自己的家運不好,家人生病的生病、離婚的離婚、失業的失業、失聯的失聯,每個人都溺水自身難保。 朋友的遠親從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人都以屠宰、簽賭、詐騙為業,到了他這代,也就是第四代。雖然第四代沒有沾染前人惡習,卻也因為男主人身體不好在家待業,太太為了補貼